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蔡阿嘎謝國樑罷免案唐治平生病今日秀泰影城歇業李亞萍國小裁併科技大廠停產癌王年輕人顧婕直腸癌胰臟癌年輕化
  • 搜尋:

    捕撈 結果共527筆

  • 怎食蟹?專家:別吃內臟、鰓 藏汙染物與沙

    台灣人愛吃海鮮,但您知道哪些部位能吃、哪些部位不能吃嗎?像是螃蟹內臟、蟹鰓最好不要吃,如果顏色偏褐色代表汙染物很多,至於另一面的腹甲,裏頭有中腸、後腸與肛門最好摘除,至於貝類像是扇貝,許多人傳言只能吃閉殼肌、也就是俗稱的貝柱,專家說國內許多貝類都屬於養殖,基本上從捕撈到銷售過程中,腸子已經消化乾淨了,大家不用過度擔心。
    2017/02/02 20:28
  • 捕撈瀕危「鬼蝠魟」未通報 漁業署:依法裁罰

    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今天指出,旗津船主捕撈鬼蝠魟未通報案,漁業署會依違反漁業法裁罰,新台幣3萬到15萬元罰款。
    2017/01/05 10:44
  • 海洋大明星「鬼蝠魟」 易危物種竟在台喪命

    高雄前鎮漁港,最近因為捕獲身價很高的「鬼蝠魟」而引起爭議,「鬼蝠魟」因為可製成中藥,長常遭盜獵捕,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列入「易危物種」,印尼意識到「鬼蝠魟」能帶來龐大的觀光商機,因此開始進行保育,其實台灣也有實施「鬼蝠魟管制措施」,規定如果捕撈到,必須通報漁業署。
    2017/01/04 21:24
  • 陸船捕撈鰻苗 納編陸艇登檢建功

    金門海巡隊今天表示,逮獲一艘大陸漁船越界到金門海域捕撈鰻魚苗,隨後回金門海巡隊偵辦。值得一提的是,由大陸雙(人車)快艇納編的「料羅1號」去年底出勤多次,首次傳出捷報。
    2017/01/03 15:18
  • 鰻苗大豐收 單尾價格降至40元以下

    冬天是捕撈鰻苗的季節,往年鰻苗的數量都是越來越少,但今年數量突然一口氣增加,短短2個月,就有超過3噸的捕獲量,學者預估到明年2月底,捕撈期限為止,捕獲量很可能衝到6噸左右,將會比去年多出超過2倍,未來國人可望有物美價廉的鰻魚可吃。
    2016/12/28 20:35
  • 海鮮指引「紅黃綠」! 保護「無煙囪」海洋生態

    台灣四面環海,是名副其實的海鮮王國,但有專家說,如果過度捕撈的情況再不改善,加上氣候變遷、棲地的破壞,恐怕2048年,海底就沒有魚可以吃了,有專家將海底的海產品,分為「紅黃綠燈」,多吃「綠色」海鮮,保護鮮少的物種,達到永續的海洋生態。
    2016/11/30 16:31
  • FOCUS/孩子從沒見過樹 北極圈沙漠吞噬小漁村

    俄羅斯北極圈帶的一個叫「紹伊納」的小漁村,原本是個漁產豐饒非常繁榮的漁村,然而因為漁民用拖網過度捕撈,導致海洋生態破壞殆盡,大自然反撲的方式,就是讓整個漁村沙漠化,過去半世紀以來風沙把小村的房屋全部掩埋了起來,居民睡覺不敢關門,因為可能一覺醒來,沙堆會把大門給堵住,原本2000多人的漁村,現在只剩下370多人,大部分的村民都靠救濟金度日,居民長期在不平的沙丘上行走,身體也出現了不少的病痛,這個地球上最北端的沙漠區,再度證明了氣候變遷和人類過度消耗所帶來的嚴重影響。
    2016/11/18 19:43
  • 冷凍海產鮮度難辨 捕撈時間也是關鍵

    想吃海產很多人可能會選擇購買冷凍魚貨,因為方便又好保存,但是這些冷凍食材新鮮度如何,透過包裝處理,消費者其實很難憑著肉眼辨別,除了透過保存期限之外,消費者還有哪些方法能夠挑選呢?專家就提醒了,其實更該重視的還有生產履歷中所標示的捕撈日期,以及賣場保存方式,都能夠看出端倪。
    2016/11/17 20:58
  • FOCUS/葡萄牙「料理革命家」 里斯本磁吸饕家

    葡萄牙傳統料理已有600年歷史,在陽光下享受大海滋味,更是老饕的最愛。在里斯本,有位名廚親自出海捕撈新鮮章魚,用新穎前衛的手法,重新解購正宗葡萄牙味道。他的餐廳在2014年,贏得米其林二星,更是里斯本第一家,榮獲此等殊榮的餐廳。
    2016/11/17 19:42
  • 過度捕撈漁產浩劫? 「限漁+復育」成共識

    台灣是名副其實的「海鮮王國」,因為四面環海,漁業資源豐富,但如果過度捕撈,漁業恐怕也有浩劫的一天,像是秋天常吃到的三點蟹,其實在學術研究中,是被列為「黃燈」等級,要消費者吃之前先想一下,因為目前三點蟹資源數量還不確定,就怕過度捕撈,數量越來越少,而目前政府也擬出一些捕撈管制,不管是近海還是遠洋漁業,漁民都得遵守,確保漁業能永續發展。
    2016/11/16 18:10
  • 協助漁民合法捕鰻苗 中市辦說明會

    又到入冬捕撈鰻苗時節,為協助漁民取得作業許可,台中市水利局邀集相關單位舉辦會勘說明會,透過注意事項及法令詳細說明,讓漁民安心捕撈鰻魚苗。
    2016/11/08 09:01
  • FOCUS/北極危機 海冰史上第二少、過度捕撈海床禿

    北極海危機重重,今年夏天暖化加劇的結果,導致海冰少了2百萬平方公里,面積是衛星觀測史上第二小,冰層變少意味海洋面積擴大,人類捕撈漁船不斷往北跨界,進到以往被冰層覆蓋的禁撈區,許多高經濟價值的魚類,因為海水變暖,像鱈魚和明蝦也都往北移動,拖網船,為了撈這些高級魚貨,連海底稀有的珊瑚、如果凍般的獅子魚和許多罕見生物一起撈上來,部分北極海的海床已經呈現光禿禿的一片,嚴重破壞生態。
    2016/10/18 20:02
  • 北韓售台漁業權? 漁業署:沒計畫沒接觸

    外傳北韓向台灣出售專屬經濟區(EEZ)漁業捕撈權,讓台漁船可在經濟海域捕撈。漁業署表示,無此計畫,也未與對方接觸,台灣漁船在國外經濟海域作業,也需我政府同意。
    2016/10/14 12:21
  • 多雨、天熱!陽澄湖大閘蟹延遲開捕 體型差

    大陸知名的陽澄湖大閘蟹,今年因為天候因素延遲了上市的時間,錯過中秋節,到這兩天才舉行開捕儀式,要讓老饕失望的是雞年的大閘蟹不但上市晚,是量變少、螃蟹的體型也要比往年較小了。
    2016/09/25 17:30
  • 陸漁船越界捕黃魚! 海巡驚險跳船登檢

    適逢金門海域,高檔黃魚魚汛期來到,頻傳大陸漁船越界捕撈,金門海巡加強執法,成功查緝一艘滿載黃魚的大陸漁船「閩惠漁號」,過程中漁船不斷加速逃竄,特勤人員冒著風浪跳上船,並擊發2槍示警,才將漁船帶回。
    2016/09/24 20:59
  • FOCUS/進餐廳吃「黑兵蛆」幼蟲 美康乃迪克州

    人類為滿足口腹之慾,不斷捕撈海中的大魚,魚資源越來越稀少,美國康乃狄克紐哈芬市,有廚師就改良壽司,大量採用海草、野草做壽司,他還會親自到海邊捕捉打破當地生態平衡的入侵物種,還有像是黑兵蛆等各式昆蟲都變成壽司盤上的美味料理,而且不只味美,他端出的每道菜都是視覺上的饗宴。
    2016/09/21 21:44
  • 保存期難控、無「正名」易混用 水產標示亂!

    國人平均每人每年吃掉34公斤海鮮,高居全球第四,不過,水產標示問題卻一籮筐,專家指出,保存期限是大問題,因為賣場為了控管品質,保存期限達3分之2就會下架,這些海鮮可能就流竄市面,且這些日期都是包裝出產日期而非捕撈日期。另外,最常見的就是混用,即便現在有食安法規定必須標示品名,但品名並非「統一市場名」,民眾看不懂,不肖業者就能因此魚目混珠。
    2016/09/19 19:58
  • FOCUS/「食慾之秋」或少一味 秋刀魚價昂難下手

    秋天被日本人稱做是「食慾之秋」,也就是許多美食、食材的產季,其中更少不了在秋季盛產的秋刀魚,不過現在不只餐廳業者叫不到魚貨,市售價格還比往年貴了1.5倍,因為日本全國的秋刀魚捕獲量年年創新低,去年的捕獲量只有9400萬噸不到往年的一半,沒想到今年更慘,比去年還少了4成,而驟減的原因包括颱風、天候不佳等因素影響到捕魚業者出海的次數,另外今年海水水溫升高,也使得日本周邊海域的秋刀魚數量大幅減少,漁民們必須得跑得更遠才能進行捕撈!
    2016/09/16 20:00
  • FOCUS/黑鮪魚漁獲噸數 半世紀來只剩10分之1

     黑鮪魚一向是饕客的最愛,尤其在日本,日本黑鮪魚消費量占全球8成,但如今太平洋黑鮪魚資源量跟半世紀前相比,只剩下10分之1,約1.7萬噸,太平洋周邊10國舉行國際會議,商討如何防止資源枯竭,但要如何限漁?各國談不攏,靠捕魚維持生計的漁民也表示很難落實,日本石川縣漁港,今年黑鮪魚漁獲量就少了3成,只能抬高價格降低漁獲減少影響,專家也提醒消費者要考量生態保育,適度消費。
    2016/09/02 21:11
  • 生技調控烏魚性別 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烏魚子是台灣人餐桌上的美食,但由於過度捕撈,加上氣候變遷,野生烏魚數量減少,因此興起人工繁殖魚苗,並利用生物科技調控魚類的性別,增加產量。
    2016/07/25 20:44
  • 洪水襲92隻鱷魚趁亂「越獄」 引恐慌

    大陸安徽暴雨成災,現在又多了鱷魚危機,前2天因為洪水將一個鱷魚養殖場,92條揚子鱷游到了附近的農田和池塘, 養殖場雖然動員近30名員工捕撈,但花了4天只抓回5隻,當地民眾人心惶惶,但是官方、飼主卻很淡定,直說揚子鱷不具攻擊性,不用恐慌。
    2016/07/07 13:08
  • 「紅潮」毒藻入侵海岸 智利漁業經濟受創

    漁業是智利的經濟命脈,智利更是全球第二大鮭魚產區,最近遭受嚴重的「紅潮」現象,導致大量的魚蝦貝類死亡,海鮮的毒素超出可食用範圍的75倍,政府宣布紅潮警戒,下令禁止捕撈,影響了當地漁民的生計。
    2016/07/01 10:19
  • 宴客過年愛吃魚翅 台灣年殘害600萬隻鯊魚

    華人愛吃魚翅,統計顯示一年約有7000萬隻鯊魚遭殘殺,而根據台灣動物課會研究會計算,台灣消耗的魚翅量,換算下來一年要殺害600萬隻鯊魚。但在捕撈鯊魚時,漁民只取魚鰭丟棄魚身方式相當殘忍,除了保育團體發動禁吃魚翅運動,也有不少航空業公司禁運魚翅。
    2016/06/29 21:53
  • 小朋友拿魚網 危險捕撈公園水池錦鯉

    台中市后里四號公園,多次被民眾直擊有小朋友帶漁網撈魚,甚至有人會帶釣竿垂釣,實際到現場查看,發現區公所已經設置了禁止垂釣的標語,現場也有加派管理人巡邏,如果看到類似狀況,會勸導、勸導不聽則會驅離,另外像是市區的台中公園,也有廣大的水池,除了有民眾合法划船外,沒有看到有人垂釣,捕捉水池中的魚。
    2016/06/28 18:41
  • 聲納科技探魚 聲波傳遞與反射原理

    傳統漁業多半是靠漁民的經驗與直覺判斷,現在捕魚方式也更科技化,現在的漁船大多裝設魚探機,應用聲納的聲波傳遞與反射原理,偵測海面下的地形及生物資訊,就能知道魚群的大小、數量、深度,大大提高捕撈效率。
    2016/06/06 21:3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