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發票中獎號碼二伯國小大規模倒閉全黨殺一人今日秀泰影城余天女星直腸癌宜蘭縣山豬敗血性休克動物園
  • 搜尋:

    能源 結果共4,245筆

  • 限溫23度業者「被自願」?他笑:跟中國很像沒人反對

    經濟部能源局推動「限溫令」,未來餐廳、飯店及百貨美食街業者未來用餐時段限溫23度,共有32家業者、1300個據點響應,今(17)日舉行「冷氣適溫運動宣示大會」,王美花受訪表示是為了節能減碳,跟缺電無關,省電還能創造雙贏局面。不過,網友對此卻不買單,在PTT洗了超多篇文章,直呼:「跟中國那邊很像阿,有沒有人反對?沒有。」
    2023/04/17 17:02
  • 布拉格街頭數千人示威抗議高通膨 要求政府下台

    數以千計捷克民眾今天在首都布拉格(Prague)市中心廣場舉行示威活動,抗議能源價格與通貨膨脹飆升,他們要求政府下台。
    2023/04/17 15:30
  • 缺電嗎?經濟部推限溫令 能源局強調:最舒適且幫業者省電

    經濟部能源局推動餐廳、飯店及百貨美食街業者未來用餐時段限溫23度,掀起軒然大波,部分業者擔心會降低顧客上門意願,政府應回歸缺電基本問題來解決,而非限制溫度。能源局今(16)日說明冷氣適溫運動用意,表示經各項科學指標研究,用餐時段23度、非用餐時段26度,為人體舒適的狀態,可同時確保消費者得到舒適服務,且也讓業者節能減碳省電費,現階段也將推動業者自主管理,並無法規納管規劃。
    2023/04/16 16:34
  • 餐廳吃飯冷氣低於23℃將開罰 火鍋、燒烤影響大

    經濟部能源局將針對餐廳空調溫度,限制在23度,並給予正負一度的緩衝,如果低於此溫度勸導不聽,可以處2到10萬元罰緩,有麻辣鍋業者就跟我們說,影響很大之後會在桌跟桌之間加設風扇,也會加入冰品跟飲料。
    2023/04/16 14:17
  • 餐廳飯店、百貨美食街用餐 試辦冷氣「限溫23度」違規擬罰

    夏季炎熱,民眾愛到餐廳、超市吹冷氣消暑,順便替自己省點荷包,不過經濟部能源局認為用餐時段的「免限溫」有改善空間,未來用餐時段冷氣溫度必須控制在23度,能源局陳專委向《TVBS新聞網》透露,目前屬於自願響應推動活動,目前約有32家品牌、1300個門市據點響應,明(17)日將有宣誓大會,但最後納管時間則要再看社會接受度。
    2023/04/16 11:32
  • BMW M3 Touring確定來台!6月將聯手M2搶攻車市

    備受旅行車迷期待,BMW M GmbH第一款M3 Touring真的要來到臺灣了!自2022年6月亮相以來,M3 Touring就成為旅行車迷「敲碗」期待導入的對象。雖然BMW總代理汎德明確表示將會引進臺灣銷售,但除了12月中旬經銷端流出的預售價與規配資訊外,尚未有官方釋出的正式訊息。現在,不僅經濟部能源局的車型耗能證明核發資料中出現,汎德更明確回應,M3 Touring預計將於6月現身臺灣市場。
    2023/04/15 23:11
  • 可食用電池!蜂蠟包覆 添加海苔.防止短路

    全球氣候異常,減少排放能從能源和農業著手;西班牙以垂直水耕農業,種植啤酒花,保護水資源,降低碳足跡。義大利研發出可食用電池,不只能重複充電,而且成分還非常天然。至於美國則把太陽能發電和農業結合,「雇用」綿羊進行除草工作,減少使用割草機的汙染,還能改善土壤品質和固碳量。
    2023/04/14 19:28
  • 氫能崛起! 全球電動車市場恐將掀起巨浪

    氫燃料電池車未來會取代純電動車,成為新能源車的主力嗎?恐怕還要等一等,因為市場尚未成熟,台灣政策起步慢,加上民眾對氫能源還不熟悉。然而,2050年全球能源消費中,氫氣預計將占12%,特定國家及車廠已經積極布局這項新興產業,推出措施,將焦點放在氫燃料電池車身上。
    2023/04/12 23:03
  • TVBS《FOCUS世界新聞》x《遠見雜誌》聚焦台灣淨零革命

    台灣在去年3月公布「2050 淨零排放路徑藍圖」,承諾成為2050達成淨零探排的國家之一,而過去一年,政府就開始著手引導產業綠色轉型。今(12)日《FOCUS世界新聞》邀請到遠見雜誌資深副總編輯邱莉燕,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新的淨零排放革命正在台灣發生,總觀過去一年的淨零成績,根據國發會提供的統整資料顯示,能源轉型的部分在太陽光電和風電的裝置量都有破紀錄成長,但有專家指出,這樣的綠電成長速度還是有點慢,不過總結來說台灣的淨零元年還是有所收穫的。」
    2023/04/12 15:28
  • 共軍演練鎖台我天然氣最多撐11天 專家:軍事封鎖實務超難

    中共這次環台軍演,雖然沒有動用實彈,卻大規模派遣機艦擾亂台灣周遭,中共官媒形容這是圍島鎖台演練,可以達到「外阻內封」的效果,而台灣石油存量有五個月,天然氣存量僅11天,能否反制中共封鎖,將是重要戰略關鍵。
    2023/04/11 23:18
  • 3月CPI年漲2.35%「高於警戒線」 通膨壓力仍大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35%,雖然增速放緩,但持續高於2%的通膨警戒線,且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年漲2.55%,顯示物價上漲壓力仍大。
    2023/04/11 17:30
  • 德國4/15全面停用核電 經長保證不缺電

    德國僅存最後3座核電廠幾天後將停止運轉,為核電在德國劃下句點。經濟部長哈柏克保證沒核電也不會缺電,不過多數民眾鑑於能源價格居高不下,不贊成政府淘汰核電。
    2023/04/10 21:38
  • 反傾銷稅和工料雙漲擋不住!「磁磚」也難撐

    在國際能源與大宗物資高漲的時代,一環扣著一環,全球性的嚴重通膨,也進一步影響到「磁磚」的價格,幾乎是裝潢設計必用到的磁磚,就因為製造成本持續上漲壓力沉重下,準備調漲價格,不管是國產磁磚還是進口瓷磚,都有面臨著的困境。
    2023/04/06 22:58
  • 蘋果供應鏈邁向脫碳 再生能源用量增至13.7吉瓦

    蘋果公司(Apple)今天宣布,其製造合作夥伴現在使用13.7吉瓦的再生能源,比去年增加近30%;總共有28個國家的250多家供應商承諾,將於2030年實現使用再生能源進行所有蘋果相關生產活動。
    2023/04/06 15:26
  • 陸新能源車發展速 後年市佔有望從25%增至60%

    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近年來發展快速,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相關論壇上,學者預估2025年,新能源車的市佔有望從2022年的25%,也就是年銷售7百萬輛左右,一舉攀升至60%,年銷售達1700萬輛。新能源車的快速發展,也帶動周邊如車用晶片、電池以及車聯網等產業的發展。至於此前特斯拉在全球與中國的降價策略,也在中國市場奏效,第一季銷量大增2成。
    2023/04/05 20:00
  • 大馬首相安華:北京就大馬南海能源活動 表達擔憂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今天透露,中國對大馬國營企業「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在南海的能源活動表達擔憂,不過吉隆坡認為,相關活動皆在其領土內,與中國無涉。
    2023/04/04 22:38
  • 沙國為首油國宣布減產 凸顯美沙關係僵局

    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友成員國,突然宣布每日減產超過160萬桶,尤其這次沙烏地阿拉伯喊話將減產50萬桶石油,美國方面也出面批評,外界解讀這次減產恐怕影響與美國之間的關係。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余文琦今(4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陳文越線上訪問表示「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關係已經惡化好幾年,儘管過去一直是軍事重要同盟,但在去年俄烏戰爭剛開打時,由於擔憂石油危機,美國向沙烏地阿拉伯表達,希望由其主導的OPEC+能增加石油產出,以確保能源不會因為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而發生危機,但是沙國一直想保持中立、不願意答應。」
    2023/04/04 16:48
  • OPEC+擴大減產 葉倫憂恐破壞抗通膨努力

    OPEC+多個成員國決定年底前擴大減產,推升國際油價,周一美國財長葉倫也出面批評,認為OPEC+的這項作法毫無建設性。
    2023/04/04 11:54
  • 風力光電自產綠氫將更便宜 儲氫備用變身成台灣缺電救星?

    為了做到淨零碳排,近年台灣持續發展氫能應用,不過業界多半只能用甲烷、石油等化石燃料製氫,過程會產生排碳、被稱為「灰氫」,並非真正的潔淨能源。現在有德國業者導入專利技術,利用光電或風電在尖峰時間的剩餘電力,驅動電解槽、將純水分離為氧氣和純淨的綠氫,如果先儲存起來,等缺電時釋出,將有助於台灣穩定電力供應。不過問題在於,國內綠電都被半導體業買走了,要有綠電來電解製氫,目前還有難度。
    2023/04/03 22:55
  • 升溫失速!瑞士婦女告政府抗暖不力侵人權

    全球升溫失控,澳洲通過新法,要求國內最大汙染者減少碳排放,或者支付碳信用;英國也公布新能源政策,並且把國家電網改建成「T型電塔」,推動低碳能源。而在瑞士上千名退休婦女,控告政府抗暖不力,侵害她們的人權,現在歐洲人權法院正在審理此案,判決結果有可能促使歐洲各國加快減碳腳步。
    2023/03/31 19:30
  • 鼓勵汰舊換新! 政院拍板:買節能家電省2千再延長2年

    財政部自2019年起實施購買能源效率分級第1級或第2級的新電冰箱、除濕機或冷暖氣機,每台最高減徵2000元貨物稅,原定至今年6月14日到期。行政院會今(30)日拍板財政部擬具的《貨物稅條例》第11條之1、第31條修正草案,未來將延長2年,到2025年6月14日止,預計將列為立法院本會期優先法案。
    2023/03/30 11:41
  • 華為進軍汽車業碰壁 廣汽集團終止聯合開發

    中國科技巨頭華為進軍汽車業提出的HI方案傳出碰壁。廣州汽車集團昨晚公告,與華為聯合開發的一款新能源汽車專案變更為「自主開發」。這顯示車企不願意在技術與價格上受制於華為。
    2023/03/29 22:48
  • 為烏軍擴建 歐洲彈藥廠計畫受阻竟因「TikTok壟斷電力」

    「北歐彈藥公司(Nammo)」由挪威、芬蘭官方共同擁有,是歐洲最大彈藥製造商之一,為了在俄烏戰爭中提供彈藥給烏軍,決定進行擴建計畫,沒想到在挪威中部工廠的擴建計畫卻受阻,原因是當地的電力能源被一座新成立的「TikTok」數據中心給壟斷,Nammo執行長也無奈開玩笑表示,「我們很擔心未來的增長,會因為貓咪影片受到挑戰。」
    2023/03/29 12:08
  • 美矽谷銀行被收購「緩解需求憂慮」  國際油價小漲

    隨著美國破產的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被收購,緩解市場對銀行危機恐衝擊能源需求的憂慮,國際油價今天小漲。
    2023/03/29 08:38
  • 德國癱瘓一天!通膨大罷工 鐵路機場全面停擺

    因為通膨壓力太大,德國的勞工從今天開始,展開24小時大罷工,要求當局加薪10%,包括交通運輸、醫護人員都加入罷工行列,這也是德國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罷工,包括鐵路跟空中交通,都陷入停擺,台灣飛往德國的航班,也受到影響。
    2023/03/27 20:3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