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消費政策寶雅振興唐治平礁溪分局國小停辦黃揚明龜記adidas Originals
  • 搜尋:

    能源 結果共4,246筆

  • 我在大海中工作! 離岸風機運維工程師「搭船通勤」

    依照能源局的規劃,2025之前,台灣離岸風電總發電量,估計能達到5.5GW,而各家風電業者加快進程開發離岸風電場域,其中要穩定風電運作也需要專業人力,有離岸風電業者引進第一艘台灣籍的運維作業船,為了展開長達25到30年的風機運維作業,已經培訓一支超過20人以上在地運維部隊,其中也包括台灣的工程師,更將他們送往英國做移地訓練。
    2023/01/25 23:06
  • 烏戰搶能源.歐亞新秩序 土耳其漁翁得利

    烏俄戰爭開打,匈牙利與土耳其這兩國同時都是歐盟與北約成員國,卻也因各自地緣因素,成為西方盟國中的破口與反對者角色。匈牙利因地處內陸,依賴管線得到俄羅斯能源供應,所以數度反對歐盟對俄制裁,最終向歐盟低頭妥協之餘,找上中亞國家採購新能源。土耳其則是站穩黑海關鍵戰略位置,不僅插手各項俄羅斯與西方盟國間的調停斡旋,還積極產銷石油,又在芬蘭、瑞典加入北約等議題堅持強硬立場,逼北約讓步,堪稱漁翁得利最多的「北約豬隊友」。
    2023/01/24 19:51
  • 7千萬°C運轉 陸「人造太陽」研發未來能源

    模仿太陽工作原理的「核融合」發電技術,幾十年來一直是各國科學家努力的目標,因為對比現有的核能發電會造成危險的核廢料,它被認為更加環保而且安全,現在除了在法國有一座多國合作的研究設施正在興建當中,中國大陸也打造了自己的「人造太陽」。
    2023/01/24 18:59
  • 免預約專人!二手車開過掃描機 估價速知

    邁入2023年,歐洲能源危機還在延燒,氣候問題也越來越急迫,各國不斷創新、投入研發,像是在印度,有一名數學老師花了13年,把老車改造成太陽能車。至於歐洲,挪威電動車銷售,新車占比近八成,高居全球之冠,全拜政府優惠的稅制;法國則發明一台大型機器,汽車經過掃描即可產生估價,可望加快中古車買賣流程!
    2023/01/23 19:52
  • 直擊!德知名啤酒館 疫後人潮滿、啤酒漲7%

    德國統計海外入境旅客,疫情前台灣人赴德,一年約有40萬人,最知名的特產大家都知道是「啤酒」,當地必去的啤酒館曾經因為疫情關門,年損失200萬遊客,直擊重新開業後人潮回流,但通膨加上能源危機,下游成本增加,1公升的啤酒漲7%。
    2023/01/23 12:16
  • 旅遊也吹綠色永續風潮! 全台首座地熱溫泉在這裡

    台東紅葉不僅是少棒的發源地,過去更是著名的溫泉區,不過受到八八風災的侵襲,整個紅葉溫泉被摧毀,不過如今業者重建後,讓紅葉溫泉再度重生,最特別的是,加入綠色永續概念,在溫泉區旁探勘鑽井要發展地熱能源,完工後,不僅溫泉園區電力可以自給自足,還可以將餘熱用於經濟作物的乾燥流程,這樣的永續旅遊風潮,已經開始在台灣各大旅遊景點慢慢發酵。
    2023/01/22 21:38
  • 藝術家將被取代?義製雕刻機器人自主創作 完成高難度作品

    人工智能(AI)進行藝術創作,在這個世紀已經算不上是新鮮事,不過大多還是一些生成圖像、畫作,怎料在這個2023年於義大利研發了一種雕刻機器人,現在連雕刻這種高難度的藝術範疇也能依靠機器人去完成。
    2023/01/21 08:47
  • 動物氣候難民增多!禍首人類 吃素減排碳

    人類究竟能不能及時挽救自己造成的地球暖化?以色列第一家實現碳中和的涼鞋工廠,做到了全都使用潔淨能源和零排碳。少吃肉減少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甲烷,這個想法也得到越來越多人認同,市場研究顯示到2030年,全球素食市場規模將達到363億美元。動物不應因人類的私利而受害,除了減少葷食與捕獵,環保與保育的當務之急,還包括維持棲地環境,與減少塑膠垃圾。
    2023/01/19 19:59
  • 過年前收大紅包!政府確定發3000 2條件錢財爽入帳

    農曆春節將至,許多民眾都會將家中的物品汰舊換新,而為加速老舊耗能家電退場,經濟部也推動「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只要購置能源效率第1級冷氣、冰箱,就可申請新台幣3,000元的補助,如果經費用罄,將提前截止受理,民眾快把握時間申請。
    2023/01/19 12:58
  • 日圓疲軟所致 日去年貿易逆差近20兆創1979年以來最高

    2022年受到日圓大貶、原油及能源價格高漲等因素影響,日本的貿易赤字達到19.9兆日圓(約新台幣4.7兆元),創下1979年以來的新高。
    2023/01/19 09:37
  • 里程碑!電動車全球市占破1成 去年銷量780萬台

    當去年全球新車銷售總量出現微幅下降的同時,純電動車的銷售卻逆勢成長,不但比前一年大幅增加68%,更以780萬輛,首次攻下全球新車市佔率的1成。這比國際能源署早前認為,電動車要2030年才能拿下10%市場份額的預測,要提早了8年。而電動車賣得最好的,莫過於中國與歐洲市場,各自拿下19%與11%的份額。至於美國的電動車銷量,雖然比前一年翻了一倍,但在當地市占率僅6%,仍有不小的成長空間。
    2023/01/18 19:57
  • 自己的垃圾自己背 德實驗單人垃圾1週3公斤

    所謂「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在環境污染上也能成立。俄烏戰爭造成歐洲各國能源費飆漲,以英國為例,很多人改燒木柴取暖的結果,省了錢卻製造更多PM2.5懸浮微粒,空氣汙染直接導致呼吸道疾病民眾死亡率上升。而德國大學生與美國裝置藝術家,不約而同對塑膠垃圾展開實驗,結果數據驚人:每週每人大約能製造3公斤垃圾,如果不是扔在地球某處而是背在身上,幾個星期就能讓人負重到走不動。
    2023/01/18 19:55
  • 布林肯會晤英外長 雙方有共識維護台海和平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在農曆年後,也就是二月初訪問北京,距離上一次美國國務卿訪問中國已經相隔四年多,而布林肯在17日先和到訪的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討論俄烏戰爭、能源、伊朗、北愛以及中國相關的議題,布林肯表示將持續針對印太問題,包括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英國密切磋商。
    2023/01/18 17:48
  • TVBS《FOCUS世界新聞》x《遠見雜誌》台灣經濟有3大風向

    遠見雜誌特別調查400家國內上市上櫃的代表企業,發現有將近六成看衰台灣2023年的景氣,也認為台灣經濟將進入長新冠修復期。今(18)日《FOCUS世界新聞》邀請到連線遠見雜誌副主編廖君雅,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說明,「台灣產業的趨勢改變有三個大風向,第一個、去年11月有Open AI開發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五天就吸引100萬人申請,最近也傳出微軟要再加碼投資100億美元,期待今年AI會有更多的亮點,第二個、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下,有更多能源轉型跟綠色議題會在產業跟個人的行為發酵。」
    2023/01/18 15:29
  • 聯合利華CEO預估 通膨觸頂但物價仍持續上漲

    全球最大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的執行長喬普表示,儘管通貨膨脹可能已經觸頂,但物價還會持續上升。
    2023/01/18 11:53
  • 加入德國反擴大採煤示威 瑞典「環保少女」遭3警架走

    德國北萊茵-西伐利亞州一處小村莊呂策拉特村(Luetzerath)近期因政府與廠商達成共識,將「鏟村」擴大開採煤礦,引爆大規模示威。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也現身示威現場加入抗議,由於警方此前曾警告將強制驅離,童貝里當天也遭3名警察「抬上」警用巴士,德國警方也證實她被短暫拘留查驗身分後已經獲釋。
    2023/01/18 11:39
  • 聲援德國煤礦擴建抗爭 瑞典環保少女遭警短暫拘留

    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和一群環保人士因反對能源公司擴大開採煤礦,在一座被夷為平地的村莊外煤礦邊緣靜坐抗爭,今天遭到德國警方短暫拘留,不過警方表示,警方在驗明身分後已將他們釋放。
    2023/01/18 09:48
  • 帶豪華經貿團訪阿聯 尹錫悅笑納300億投資大單

    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大不如前,中東國家加速謀求戰略自主,積極「向東看」;南韓總統尹錫悅最近就受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統穆罕默德之邀,首次前進中東,到阿聯進行「國是訪問」,這也是韓阿建交43年來重大外交突破。尹錫悅帶著百人豪華經貿使節團同行,當中包含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等人,顯示這趟出訪的重要性,招商結果也大大超出預期;雙方共簽署多達48項諒解備忘錄,涉及國防、核電、能源、經濟等四大領域,阿聯總統穆罕默德承諾要對南韓投資300億美元,也是阿聯史上最大筆投資協議。
    2023/01/17 19:56
  • 法棍將消失?法國原料、電費齊漲 麵包師傅:撐不下去

    法國傳統長棍麵包,去年才成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原本是法國人生活中的日常食物,不過現在在法國,不僅一條法棍售價超過1歐元,接下來更可能有很難買得到的危機,主因就是受到原物料漲價,再加上歐洲陷入能源危機,電費飆漲之下,導致法國不少麵包店接二連三關門。
    2023/01/17 17:35
  • 俄羅斯趁寒冬彈襲 基輔市長:基礎設施恐隨時崩潰

    烏克蘭首都基輔市長今天說,俄羅斯不時發動飛彈攻擊,加上冬季氣溫降到冰點,基輔的基礎設施可能隨時崩潰,讓有關當局承受愈來愈大的壓力。
    2023/01/17 17:27
  • 群創光電南科廠房屋頂設太陽能 併聯台電啟動

    群創光電今天在台南三廠舉行自設太陽能台電併聯啟動儀式,預計年發電量788萬度,成為用電大戶綠電政策正式實施以來,首家以廠房屋頂設置太陽能發電併網的科技大廠。
    2023/01/17 16:58
  • 世界經濟論壇登場 商界聚焦地緣政治

    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論壇)在瑞士達沃斯登場,在通膨嚴重、經濟不景氣的現在,執行主席施瓦布就指出,經濟、環境、社會和地緣政治危機正同時上演,所以要透過討論,讓全球領袖不會陷入危機心態,而國際情勢緊張,彭博等媒體更點出,今年會議將圍繞著地緣政治風險,包括能源、晶片以及台灣問題,是今年三大討論話題。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TVBS國際新聞評論員余文琦今(17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彭惠筠線上訪問表示,「達沃斯論壇今年參加的重量級領袖不如過去,美、英、法、中、俄等國的領袖都沒有參加,剩下的都是歐洲國家領袖,甚至連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是用視訊的方式與會,而過去俄羅斯寡頭商人常砸大錢做的餐會,也因為烏俄戰爭被制裁而消失匿跡。」
    2023/01/17 15:58
  • 2023免衰退?英.美悲觀 世界經濟論壇揭幕

    美國的銀行財報周開跑,上周五,摩根大通、富國等四大銀行,都發布第四季營收,推高金融類股走升;至於英國,即便深陷衰退危機中,最新GDP數據卻意外月增0.1%,不過市場仍不看好經濟前。16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登場,這次參與的政府官員和企業高層,人數超越以往,將共同討論經濟衰退、氣候、能源等主要議題。
    2023/01/16 19:54
  • 普欽更換對烏克蘭戰事指揮官 「前後包夾」策略曝

    2023年才開始半個月,俄羅斯隊就持續對烏克蘭強烈轟炸,各地能源設施受到攻擊,再度斷電。烏克蘭軍方資訊還顯示,普欽無意結束戰爭,將再度下達動員令,招募五十萬人,進一步展開攻勢。今(16)日邀請到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郭靜云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劉亭廷線上訪問表示「2022年俄烏戰爭開打後,烏克蘭居民可說是活在水深火熱中,但這對俄羅斯只是一份測試,測試該如何進攻以打下烏克蘭,而原先攻勢未獲得明顯成效後,普欽更換了對烏克蘭戰事的最高指揮官,改由參謀總長接任。原指揮官蘇洛維金專長是航空軍事,因此去年10月他上任後,就頻繁對烏克蘭發動空襲,12月時,國際都聚焦在澤倫斯基出訪美國、普欽前往白俄羅斯視察,訊息相當混亂,但是現在再進行分析就能知道,實際上當時的核心變化是普欽對戰事重新做了安排。」
    2023/01/16 17:17
  • 觀點/人算不如天算 歐洲暖冬壞了普欽算計!

    去年十月底,就在俄烏戰爭爆發剛滿250天之際,俄軍在烏東地區遭烏軍反擊節節敗退,俄羅斯總統普欽仍躊躇滿志,以為隨著冬季來臨,歐洲面對寒冬供暖需求,將不得不屈服於俄羅斯切斷能源逼使烏方和談。不料冬季已過一大半,大多數歐盟國家天然氣庫存仍處於 85% 高位,比去年 1 月戰爭爆發前的 54% 儲存容量還多,專家預期即使 3 月前有寒流,歐洲儲存的天然氣仍足夠應付這個冬天。
    2023/01/16 13:4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