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進行藝術創作,在這個世紀已經算不上是新鮮事,不過大多還是一些生成圖像、畫作,怎料在這個2023年於義大利研發了一種雕刻機器人,現在連雕刻這種高難度的藝術範疇也能依靠機器人去完成。
藝術創作講求天分,也是人類一種靈性上的表現,往往難以被複製,也是為何藝術品的價值能夠登上天價的原因。林林總總的藝術創作形式當中,尤以雕刻的難度更高,因為與平面的創作不同,雕塑有著立體性,而且雕刻的對象往往都是木材、石材這些又大又重的材料,對於藝術家本身的體力也有一定要求。要從一塊石材雕刻出細緻的人體輪廓,雕刻過程也是一個去蕪存菁的行為,稍有不慎失手可能對整件雕塑作出無可挽回的後果。
人始終是血肉之軀,有些人擁有無盡的創作力,可是卻礙於力量的限制,難以進行創作。有鑑於人手處理大理石雕塑除了很累人之外,對創作者可能會有風險和危險,義大利研發出來的雕刻機器人「Robotor」以及同名品牌就無疑成為了可靠的小助手。Robotor建基於義大利城市Carrara,這裡是米開朗基羅創作流傳後世雕像的地方,Robotor並非單純地取代雕刻家,而是希望是將科技與傳統融合。
Robotor的設計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承受重負荷,其硬體配件及構造可以抵擋大理石碎片這些堅固的材料襲來,其鑿子轉台可以支撐重量達50噸,使之能夠發揮必要的靈活性。Robotor的出現之後,雕塑不再是由碎石、鑿子和灰塵所組成,而是「掃描和繪製」。如果用家有編程的經驗,可以輕鬆指揮機器人,即時控制其速度、力度和切削程度,在更短的時間內簡化雕塑本身的複雜創作過程,如果沒有編程的能力也不要緊,因為Robotor被設計出來適合所有用戶使用。
執行階段中,Robotor會先分析它要處理的石頭或材料,在檢查材料的屬性、角和形狀之後就會開始程序。更令人驚訝的是,由於Robotor安裝了自編程軟體,所以也會有可能它自己繼續雕刻想要塑造的作品,在規劃好工作流程後,中間不同階段將會自動選擇合適的工具使用,甚至在拋光時會自動灑水除塵。
Robotor的出現有望可以減少材料浪費、能源消耗和生產時間,甚至只需要掃描用戶想要製作或複製的雕塑,Robotor便會自主工作而用戶則可以隨時加入干預,相信這項技制在未來或者會對雕塑、設計和建築等範疇發生重大影響力。
延伸閱讀:
新年伊始讀懂《通勝》 曆學堪輿學家蔡興華解構曆法在現代的意義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