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眼神渙散唐治平排隊結帳大廠裁員舊愛癌王年輕人氣象預報屏東政策住華科技
  • 搜尋:

    能源 結果共4,246筆

  • 特斯拉龍頭寶座不保啦?! 中國大陸比亞迪年銷量成長奪冠

    說到電動車,很多人就會想到特斯拉,但特斯拉稱霸的日子,很有可能快要過去,中國大陸的電動車龍頭,比亞迪,正在威脅特斯拉的地位,2022年全年新能源車銷量總共186.3萬輛,比前一年增加208.64%,成長幅度在各品牌中,排名第一。
    2023/02/14 22:58
  • 雞蛋好貴!美國「母雞控」大增?法國超市「抗通膨專區」

    美國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周二公布,「雞蛋通膨」持續引發關注,因為蛋價居高不下,已經讓租母雞回家生蛋的風潮,越來越盛行。至於歐洲,則是聚焦能源危機,至今已經讓歐洲國家燒掉共8千億歐元,又以德國花最多;法國則施壓大型超市,要他們壓低部分民生物資的售價。所幸,歐盟當局傳遞好消息,不但上修歐元區的成長前景,更表示能免於衰退!
    2023/02/14 19:50
  • ChatGPT暴紅 科學家憂碳排、能源使用大舉提升

    隨著ChatGPT暴紅,微軟、Google和大陸百度等,相繼宣布重大改革,試圖將大型AI模型整合至搜尋引擎。
    2023/02/14 11:50
  • 電價要漲了?台電搬各國態勢談漲價 強調綜合考量後決定

    電價費率審議會將在3月舉行,台電今(13)日表示,去(2022)年受到烏俄戰爭影響,國際燃料價格暴漲,不分能源結構與發電占比,各國電業均面臨虧損與調漲電價的壓力,「電價影響民生與物價甚鉅,但電業在財務面的永續經營,也攸關民眾用電權益與國家經濟發展,今年一月份各項燃料價格變動極大,審議會綜合考量能源未來走勢、社會及民生影響後做出決定」。
    2023/02/13 14:56
  • 核二2號機停機將漲電價、停電? 綠嗆藍:去跟侯友宜說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13)日上午舉行記者會,抨擊蔡政府能源政策,並質疑核二廠2號基將在3月除役,恐讓電價漲價。民進黨立院黨團今天也舉行記者會,對於國民黨團質疑提出回應,黨團副幹事長洪申翰表示,國民黨的指控跟作為幾乎都是矛盾的。核二為何除役,因為新北市長侯友宜針對核二用過的燃料棒,相關乾儲設施執照不核發,讓核二反應爐燃料棒幾乎爆滿,如果國民黨希望核二持續運轉,應該要跟同黨籍的侯市長說一下。
    2023/02/13 11:04
  • 基輔人的日常!俄軍飛彈來 學生地鐵站邊避難邊寫作業

    俄羅斯發動這幾個月來最大規模的飛彈攻擊,擊中烏克蘭多座城市的能源設施,同時也讓首都基輔再度響起空襲警報。有不少民眾趕緊躲進地鐵車站避難,不過當地人似乎已經習以為常,還有老師就地教課,不少孩童也坐在地上寫作業。
    2023/02/11 13:38
  • 俄軍猛轟烏東兩大城市 烏國官員憂戰事開始升級

    俄羅斯部隊今天一早攻擊烏克蘭第2大城哈爾科夫的重要基礎設施,並多次襲擊札波羅熱的能源基礎設施;俄軍正猛攻烏克蘭南部和東部,烏國大部分地區都響起空襲警報。
    2023/02/10 17:08
  • 馬斯克推特劇透 3/1公布永續能源最新計畫

    預告3/1即將舉行的特斯拉投資者日當中,將公布最新計畫,強調可以使地球邁向全面永續能源。
    2023/02/10 13:59
  • 英特爾德國建晶片廠 要求補貼加碼至100億歐元

    有意在德國建廠的晶片大廠英特爾,傳出以能源和建廠成本增加為由,要求德國政府將補貼加碼到100億歐元,讓這個規模龐大的投資案出現變數。
    2023/02/09 10:00
  • 再生能源新發展!台電與中研院簽署MOU 推動氫能發電

    台電去(2022)年首度宣示「電力淨零」目標,並陸續與西門子、三菱等國際大廠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推動既有發電機組結合新能源應用的燃氣混氫、燃煤混氨發電示範,今日又與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中央研究院簽署「減碳及綠能技術發展應用合作備忘錄」,目標今年底可將第一桶生產出來的氫氣,搭配興達電廠燃氣機組進行氫氣混燒測試。
    2023/02/02 13:15
  • 烏籲美制裁中印買俄能源 立陶宛籲加強與台關係

    烏克蘭議員梅列日科今天訪問華府時呼籲,若中國和印度繼續購買俄羅斯能源,美國應對它們實施二級制裁,與他一同訪美的立陶宛議員也呼籲與台灣加強關係。
    2023/02/02 11:16
  • 警告今年6危機!印度神童再拋預言 點名中國將有動盪轉變

    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最新預言!警告2023年全球將有6大危機,更是在言談中點名中國大陸,認為後者將會在今年面臨一項危機問題,再度引起熱議;不過阿南德針對2023的預言也並非都是壞事,其中阿南德就表示,困擾全世界將近4年的新冠疫情將在今年走向終結。
    2023/02/02 09:23
  • 暖房費大漲!南韓人不敢開地暖 床上「搭帳」禦寒

    南韓這個冬天遭遇多波霸王級寒流,典型冬季氣候「三寒四暖」消失,氣溫還一度下探零下20度,家家戶戶在12月份就大開地熱保暖,但1月份收到帳單幾乎都被嚇壞!因為公寓暖房費漲了53.9%,首爾市漲幅更逼近六成。南韓地暖大多是以「天然氣」供應能源,將水管注入熱水,再間接將熱力傳導到地面,讓室內保持溫暖;受到俄烏戰事影響,天然氣價格翻漲近十倍,南韓去年天然氣進口額衝破567億美元,刷新紀錄,南韓天然氣公社一年四度漲價,民怨終於在地暖使用量最大的冬季引爆。
    2023/02/01 19:54
  • 歐元區Q4成長0.1% 躲過經濟衰退風暴

    受到能源危機、通膨壓力以及升息威脅,不少經濟學家都擔憂,今年歐洲可能將陷入衰退陰霾。但根據歐盟統計機構數據顯示,歐元區跟經濟負成長將擦身而過。
    2023/02/01 12:00
  • 巴基斯坦經濟崩潰 學者警告:恐步上斯里蘭卡破產後塵

    巴基斯坦陷入嚴重經濟危機,盧比重貶、通膨飆升、能源短缺,在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官員到訪,就挹注大量現金協商。經濟學家警告,巴基斯坦恐步上斯里蘭卡破產的後塵。
    2023/01/31 16:14
  • 沙國王儲的未來夢 豪擲3000億美元爭議中建城

    沙烏地王儲沙爾曼宣布要在沙漠當中,打造全球最先進的未來城,光是2030年完成的第一期,就耗資超過三千億美元。儘管不少專家認為,這樣龐大的計畫很可能最後只是一場空,但深陷在能源轉型的茫然當中,沙烏地阿拉伯確實需要一個可以追尋的夢想。
    2023/01/31 12:48
  • 不滿北約援烏!俄企祭百萬賞金 給首位摧毀西方戰車士兵

    俄烏戰爭開打至今邁入第341天,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持續大力軍援烏克蘭,最新一批援烏武器包括美製M1艾布蘭(M1 Abrams)、德製豹2(Leopard 2)主戰坦克,讓俄羅斯氣得揚言消滅所有西方戰車;一間俄羅斯能源企業更祭出500萬盧布(約218萬新台幣)的高額賞金,送給「首位摧毀西方戰車」的俄羅斯軍人。
    2023/01/31 10:13
  • 天然氣短供且無力補貼 大陸多地經歷無暖氣寒冬

    俄烏戰爭影響天然氣供應,加上中國過去幾年間嚴格防疫措施耗盡了地方政府預算,能源短缺且政府無力補貼,使中國不少地區面臨短供問題,許多中國人被迫經歷沒有暖氣的寒冬。
    2023/01/30 17:04
  • 國民黨團喊話震撼教育「五問陳建仁」 綠盼就事論事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召開記者會向準閣揆陳建仁隔空喊話,「高端弊案查不查,論文抄襲追不追,能源政策改不改,超徵現金發不發,勞保改革動不動」;國民黨立委費鴻泰說,總質詢一定會問。
    2023/01/30 14:52
  • 土耳其將快速部署發電船 為烏克蘭百萬家庭供電

    俄羅斯鎖定烏克蘭重要基礎設施發動攻勢,當地用電告急。土耳其發電船公司昨天與烏克蘭國營能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以便快速將500百萬瓦(MW)的發電船投入使用,緩解烏克蘭能源危機。
    2023/01/27 20:59
  • 解能源危機!德企業捨天然氣 澳洲打造「氫」鎮

    2023年正要展開,歐洲不少專家已經擔心起年底的冬季,會不會再次上演天然氣短缺的危機,加上氣候目標逼近,不少國家都紛紛轉型氫能,像是目前還高度仰賴傳統燃料的澳洲,他們最近挑中了一座沿海城鎮,進行一場重大氫能計畫的試驗;另外還有德國,在能源價格飆漲下,讓許多企業、工廠開始捨棄天然氣,尋求替代能源來維持營運,目標也鎖定了氫能。德國經濟學者認為,這場能源危機,最終將引領更環保的工業生產!
    2023/01/27 19:59
  • 天寒地凍又遇暖氣費飆漲 南韓人節省奇招:在家搭帳棚

    北極寒流讓東北亞就像進入冰櫃裡!南韓首爾降下大雪,而且積雪一度達到7公分,讓不少南韓上班族在雪地中滑倒,偏偏因為國際能源價格居高不下,讓南韓這個冬天的暖氣費暴漲,有不少人因為付不起暖氣費,只好在家裡搭帳篷睡覺。
    2023/01/27 13:11
  • 德美軍援戰車翌日 烏克蘭遭俄羅斯空襲11死11傷

    德國與美國昨天承諾將提供重型戰車給基輔政府對抗俄羅斯入侵後,俄國今天鎖定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發動一波猛烈空襲,造成11人死亡。
    2023/01/27 05:58
  • 創新低!戰爭+疫情攪局 聯合國:今年經濟成長降至1.9%

    聯合國今(26)日預測,受到俄烏戰爭引發食物和能源危機、COVID-19疫情衝擊、通貨膨脹居高不下以及氣候緊急狀況影響,今(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降至1.9%。
    2023/01/26 19:00
  • 疫後「報復性」旅遊 義大利再現觀光人潮

    從2019年開始的新冠疫情,重創歐洲旅遊業,尤其是義大利。不過從去年開始各國陸續解封,義大利湧現了來自各國的「報復性」旅遊人潮。光是一個夏天,義大利就賺進了台幣2千億的觀光收入。不過在觀光復甦同時,很多旅遊和餐飲業者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戰爭導致的能源價格飆漲,電費天然氣費用,動輒兩三倍起跳,讓他們經營更困難。
    2023/01/26 15:1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