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哭鬧清算遠傳地震蛀牙VoLTE影帝離婚真實發文瓦斯火槍台中
  • 搜尋:

    黃琲茹 結果共691筆

  • 藍、綠初選拚政見! 除了「總統必考題」還有?

    角逐2020藍綠初選都要拚政見,目前國民黨規劃北中南三場國政願景電視發表會,民進黨的蔡賴雙方也將辦理政見發表會,藍綠陣營似乎都把「預賽當決賽打」,那在過去大選常見的「辯論會」跟現在的「發表會」,究竟有什麼不同?想從中找出勝選的最大公約數其實也有「必考題」。
    2019/05/20 23:45
  • 自經區、自貿區你懂嗎? 台灣拚經濟要的是這個

    拚經濟,可以說是選戰攻防最熱的話題,除了自經區議題掀起熱議,蔡政府繳成績單,最近也喊出台商回流投資達到2500億元提前達標,中美貿易戰加速台商回流,但對於台商來說,政策的不確定性跟市場規模有限,都是投資變數,自經區拚經濟到底行不行?來聽專家怎麼說。
    2019/05/15 23:36
  • 韓國瑜總質詢「拒答、代答」 「發大財」答詢的警訊!

    高雄市議會總質詢,韓國瑜市長,面對在野黨議員嗆辣質詢,狂喊「高雄發大財」、「找各局長代答」,也讓外界熱議,根本是「跳針式答詢」,從「治市」到「治國」,韓國瑜市長上任後的第一次期中考表現,學者認為,若用於總統大選辯論,恐怕影響選民觀感。
    2019/05/14 23:47
  • 高雄石化業的下一步 韓國瑜還有這些難題

    高雄市長韓國瑜,除了身處「總統初選風暴」外,近期有關大社工業區的降編問題,也是鬧得沸沸揚揚,當地居民跟環團,希望政府兌現承諾,將工業區降編為乙等,但當地廠商還有數以千計的員工,也擔心存廢跟生計問題,港都石化業,喊出轉型「高值化」喊了好久,如今真的翻轉了嗎?
    2019/05/14 00:19
  • 競速商機超乎想像 「賽車產業化」台灣能嗎?

    過去我們說到城鄉發展,你可能不會想到「賽車」,但其實,近年來,台灣賽車,已經從單純的運動項目,逐漸走向產業化,從場地、裝備到賽事轉播,賽車能衍伸出的商業價值,十分可觀,儘管國內有的是賽車好手、好團隊,但大環境的艱難,一直以來,也讓賽車產業發展,面臨困境。
    2019/05/12 21:44
  • 黨中央解套「技術性問題」 韓流、台風誰是最強?

    角逐2020,藍綠初選都「難產」,但如今看來,國民黨似乎有望提前解套,現在聲勢最強的韓流跟台風,都可能是贏得初選民調的大熱門,但就算找出了「最強選將」,安內攘外的問題,也只能算是解決了一半,國民黨要力拚重返執政,初選的「技術性問題」解決後,能不能讓團結砲口一致對外,也是勝選關鍵。
    2019/05/09 22:25
  • 撼動2020的民意? 估百萬人「非韓不投」

    2020「非韓不投」的聲浪,從沒斷過,但這些「鐵粉」,能透過現行的初選民調制度,找出來嗎?其實從過去的投票率分析,是可以找出來的,以「非韓不投」的韓粉來說,人數大約100萬人,會不會對選情造成影響?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2019/05/08 23:23
  • 全民調樣本增至3千! 藍初選不納手機「有利誰」?

    國民黨的太陽會後,黨內的總統提名,朝全民調方式前進,目前的抽樣模式,以市話抽樣為主,樣本數從過去的1068份,增加到三千份以上,但沒有將手機樣本納入民調中,黨中央強調,是「為黨設事」絕非「因人設事」,但想靠民調數字,找出最強戰將,當中還是有很多不能控制的變因。
    2019/05/07 22:42
  • 歡迎來到健身時代! 「揮汗經濟學」異軍突起

    運動風潮持續發燒,台灣人每年的運動消費支出,已經超過新台幣1.2億,各式各樣的「揮汗產業」,也相繼崛起,不論是結合新科技,讓運動數據化,或是營造都會感,主打精品風,健身產業走向分眾行銷,特色化經營,也挑戰市場接受度。
    2019/05/02 00:27
  • 吳韓會解心結化僵局? 韓國瑜這麼說‧‧‧

    吳韓會之後,韓國瑜繼「韓五點」後,又多了四點聲明,其實在會前,黨主席吳敦義,曾用「沒有心結、只有連結」,形容兩人的關係,但,真的是如此嗎?從九合一選前到如今布局2020大選,一路走來,吳韓兩大太陽,進退之間,對於國民黨的勝選之路,都是牽一髮動全身。
    2019/04/30 23:44
  • 藍綠初選內鬥便宜了誰? 「漁翁坐立」的可能是他?

    角逐2020,藍綠兩黨都陷入了初選內鬥,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來說,除了像他所說的「被邊緣化」外,柯文哲的「不鬆口」,外界解讀,他似乎有意在等,藍綠對手就定位,再做打算,不管是綠營的「英德之爭」或藍軍的「太陽互殺」,柯文哲,有可能是這場賽局中,「隔岸觀虎鬥」,盡收漁翁之利的人嗎?
    2019/04/29 23:09
  • 全台首富到領航舵手 郭台銘致勝的「變與不變」

    對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來說,「參選」這個決定,也意味著,要一肩扛起更多承擔,除了眼前的黨內初選,是一大挑戰,郭董從商轉政後,以往的商場霸氣,勢必也要因應時事政局,做出改變,全台首富的跨出選戰步伐,每一步都要深謀遠慮「步步精心」。
    2019/04/26 23:44
  • 若韓國瑜成「最強選將」 國民黨得煩惱這三件事

    國民黨初選規則改變後,真能為2020找出最強選將嗎?倘若真是由現在,聲勢最高的韓國瑜市長,代表藍軍出戰,該怎麼化解黨內太陽們的心結?對高雄市民有所交代?甚至可能影響接下來的立委選情,都是國民黨重返執政之路,勢必得面對的挑戰。
    2019/04/26 00:02
  • 「現行制度的初選」改了! 韓國瑜、郭台銘納初選民調

    高雄市長韓國瑜表態「可以承擔,不能初選」後,國民黨中常會,針對2020總統提名制度,訂出了特別辦法,把「主動」跟「被動」參選人,都納入初選民調,儘管最終是否用「全民調」一決勝負,還需要再研議,但「現行制度的初選」改變了,也形同為韓國瑜的參選解了套。
    2019/04/24 23:57
  • 韓國瑜247字聲明 「承擔」是誰的局?

    國民黨的初選戰局,又因為高雄市長韓國瑜的一紙聲明,再起變化,現在藍營的當務之急,除了要協調黨內的初選規則,還有基層支持者「非韓不投」的聲浪,無論是參加初選、被黨徵召或納入民調,黨中央「接球」後,該怎麼重新主導球局,全黨都在等答案。
    2019/04/23 22:54
  • 接地氣的「韓語錄」! 2020「選戰金句」大評點

    其實政治人物的「語錄金句」在選戰時往往都是各大陣營較勁的亮點,從韓國瑜市長的「接地氣」到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說選就選的霸氣,再到過去柯文哲不按牌理出牌的脫稿發言,這些政治話術從打選戰到當選都有不同意涵,想要主導選戰不是「先說就贏」是誰說、怎麼說都很重要。
    2019/04/23 00:05
  • 韓國瑜成「最強假想敵」? 英德相爭仍「團結打韓」

    高雄市長韓國瑜,雖然沒有表態參選,但綠營上下,似乎早就把他,視作「最強候選人」進行攻防,除了前行政院長賴清德,直接點名希望跟韓國瑜有「君子之爭」,總統蔡英文,在兩岸關係及外銷議題上,也多次開砲回應韓國瑜,角逐2020,儘管「英德相爭」,但「團結打韓」,仍是共同默契。
    2019/04/19 23:51
  • 挺韓、挺郭好兩難! 基層焦慮、韓粉連署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要選總統的這顆震撼彈,已經炸開,除了藍營基層,對於「挺郭」或「挺韓」,有不同聲音,上萬名韓粉也發起「非韓不投」的連署,仍是拱韓參選,郭董半路殺進總統選戰,能不能為國民黨的初選紛爭解套?值得觀察。
    2019/04/18 22:52
  • 從小內閣到入閣準備? 韓國瑜用人「看這些」

    力拱韓國瑜選總統的聲浪不斷,從高雄市府的人事布局,能看出端倪嗎?其實韓國瑜目前的市政團隊,有不少大咖,像是副市長葉匡時、李四川、市政顧問李鴻源,都曾經任職中央,但倘若韓國瑜,真有意角逐大位,國家級的智庫團隊、明確的治國方向跟施政白皮書,都缺一不可。
    2019/04/17 23:26
  • 韓訪美堪稱「總統級」 藍營太陽各有盤算 

    韓國瑜的美國行,接近尾聲,雖然市府一開始定調為學術之旅,但從拜訪的局處單位到演講議題,再到僑胞互動反應,幾乎已經是總統級規格,外界力拱選總統的聲浪再起,高漲韓流如排山倒海而來,已經表態參選的太陽們誰會是最後留下的那一個?很快就會見真章。
    2019/04/16 22:57
  • 不再「提名過就躺著選」「韓流」改變立委選戰

    2020藍綠的立委席次保衛戰,同樣戰況熱烈,韓流翻轉港都後,民進黨在高雄,似乎不像過去外界認為「提名過就躺著選」,加上國民黨看好韓流聲勢,不少人表態投入選戰,立委選戰藍軍磨刀霍霍,綠營戰戰兢兢,誰都不想輸。
    2019/04/15 22:54
  • 大數據交友席捲全球 App寂寞商機

    新科技不只便利生活,就連你我的社群交友圈,也幾乎少不了它,以過去的臉書跟Line來說,我們的好友圈,大多是身邊認識的人,而現在的交友App,事先經由大數據配對、主題性揪團,將某些特定的陌生人連結,跨出同溫層,創造更多交友機會,新型態社交,也是一種寂寞商機。
    2019/04/14 23:17
  • 整軍備戰2020? 柯團隊新血是「她們」

    台北市長柯文哲2020到底選不選,還沒定論,但近期有不少新血,已經加入幕僚團隊,像是從文化局,轉入媒體事務組的鄭立芝,父親是前教育局長,還有曾幫「白色力量第一代」陳思宇輔選的,前高雄市議員參選人蔡宜芳等,都被外界視為「二代柯家軍」,儘管市府強調是單純人事調動,但大選年前的「整軍備戰」,仍引發不少聯想。
    2019/04/12 23:15
  • 這些MIT你買過嗎? 「直播經濟」互動行銷術

    現在最火紅的「直播經濟」跟「台灣製造」擦出火花,讓不少傳統產業找到新商機,不少在地老品牌,透過直播互動分享,讓MIT紅到海外,但隨著直播平台越來越普及,MIT商品也要強化競爭性,台灣製造除了要賣高品質,也要創造屬於自己的品牌價值。
    2019/04/11 22:59
  • 手術不能說的秘密? 業代跟刀變「動刀」?

    您有想過開刀房裏參與手術的除了醫護人員之外,還有販售醫療器材的業務代表嗎?醫界人士透漏,業代跟進手術房,「教學兼販售」的情況,時有所聞,甚至傳出有人從「跟刀」變「動刀」,儘管醫師法禁止非醫療人員執刀,但對於進入手術室的人員身分,並沒有限制一定得是醫療人員,法規規範不到的模糊地帶,醫病安全,該怎麼把關?
    2019/04/09 23:3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