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可以說是選戰攻防最熱的話題,除了自經區議題掀起熱議,蔡政府繳成績單,最近也喊出台商回流投資達到2500億元提前達標,中美貿易戰加速台商回流,但對於台商來說,政策的不確定性跟市場規模有限,都是投資變數,自經區拚經濟到底行不行?來聽專家怎麼說。
貨櫃車往來進出,貨品流通繁忙,占地45公頃的遠雄自貿港區,航空貨運站一年可處理120萬噸的航空貨物,是全台唯一一個空港貿易港區,桃園市政府計畫將港區擴大與桃園航空城結合,不再另設自經區。
遠雄自貿港經企室副總經理陳松造:「(桃園機場)它兩岸的航班,每週就有670班,跟全球的航線更是遍及兩百多個國家,所以基本的精神在於提供物流的效率,另外它當然也提供了一些產線加值,提供產品附加價值,未來整體的自由貿易港區可能會達到120公頃。」
台灣拚經濟少不了這些園區、特區,早期設立的傳統園區可以看做經貿發展的基石,像是:科學園區、加工出口區、自貿港區等,已經從製造加工轉型智慧生產、深層加值物流,近期熱議的自經貿特區則是結合工業跟服務業,將不同產業串連讓人才、貨品流通更自由化。
台大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盧信昌:「今天包括加工出口區都逐漸轉型成準科學園區的類型,其實自經區只不過是把一個我們,在民國92年自由貿易港的概念把它往內做延伸,就可以增加我們在各種議價能力,在產品的這些品牌的建構可能性,還有最主要事情是我們可以用我們自己的規格標準,來設計出其他市場需要,而且有競爭力的產品。」
學者認為園區、特區、加工區,設立的概念不同,若能妥善整合對於台灣產業、接軌國際如虎添翼,但說到拚經濟,蔡政府樂觀看待。
經濟部長沈榮津:「要快速達成台商回台投資2500億的年度目標,報告總統經濟部完成任務。」
總統蔡英文:「從現在開始,沈部長你的台商回台投資的目標,就是總投資要達到5千億。」
府院拍片同賀,台商回台投資總金額提前達陣,但亮眼數字的背後,除了中美貿易戰造成台商評估鮭魚返鄉改變投資、遷廠,台灣能創造更多吸引廠商的誘因嗎?
「市場規模」跟「政策不確定性」,都是讓廠商來台卻步的主因,學者認為,經濟議題過度泛政治化也可能模糊焦點。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長李大中:「至少自經區看起來是一個,兩黨可以把不同的焦點、不同的看法,很明白的攤在選民面前,自經區還有郭台銘的自貿區,或是過去國民黨的經濟示範區1.0版,現在國民黨說2.0版,候選人要非常注意說,你可以有一個很詳細的政策說帖,但同時你的懶人包,或是朗朗上口的幾句話,就能夠讓老百姓理解。」
政治和經濟從來密不可分,中美貿易戰掀起的台商回流潮,還有自經區利弊激辯,都成為選戰攻防熱點。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