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消費政策寶雅振興唐治平礁溪分局國小停辦黃揚明龜記adidas Originals
  • 搜尋:

    能源 結果共4,246筆

  • 23年來首見! 法總統馬克宏預計7月赴德國是訪問

    法國與德國今天宣布,法國總統7月將前往德國進行國是訪問,為23年來首見。值此之際,兩國關係正因能源政策和中國等多項議題而持續緊繃。
    2023/05/08 22:24
  • 新北「節能E好宅」榮獲2023年英國綠色世界獎、 全球智慧解決方案最佳獎肯定

    新北市全國首創建築導入智慧能效管理的「節能E好宅」計畫再獲國際雙獎肯定!除從全球500組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獲英國綠色組織(The Green Organization)發起的綠色世界獎(Green World Award) 2023年能源效率組世界金獎(Global Gold)的殊榮外;由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與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共同頒發的「全球智慧解決方案」最佳獎也在成效與協同力(Effectiveness & Synergy)指標中,也給予新北「節能E好宅」計畫最高分,成為全球城市典範。
    2023/05/05 09:00
  • 郭台銘提「1縣市1核電廠」 藍綠掀能源政策大戰

    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今天說,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主張一縣市一小核電,造成社會不安,但藍營縣市首長面對媒體卻閃躲迴避,上演「全員逃避中」,能源政策攸關國家未來,請國民黨提完整主張。
    2023/05/04 15:25
  • 評郭董挺小核電廠非失言 柯P:核二、核三應繼續運作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到高雄美濃參訪長照機構,對於郭台銘挺蓋小核電廠,引發爭議,柯文哲不認為郭台銘失言,反批民進黨不讓核能廠運作,再生能源又跟不上,台灣需要護國神山台積電,就是需要電,柯文哲認為核二、核三應該照常運作,等替代能源跟上腳步,才能避免未來缺電問題。
    2023/05/04 14:09
  • 郭台銘拋「1縣市1核電」 台電:核廢料要何去何從

    台電持續推廣節電,今(4)日舉辦節電啟動記者會,台電總經理王耀庭會前受訪時,坦言夏月用電量絕對是最高,會在7月底至8月初來到最高峰,預估用電量4100萬瓦,與去年持平,更呼籲民眾如今是「再生能源時代」,能源使用方式必須有所調整,節電推廣主要對象是年輕人,建議冷氣重度使用者的濾網要每週清洗。此外,針對郭台銘「1縣市1核能」說法,王耀庭也直言技術問題,以及核廢料要何去何從。
    2023/05/04 12:34
  • 「1縣市1核電廠」綠營轟爆 郭台銘反嗆:我沒這麼無知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爭取國民黨2024總統提名,近期積極在全台舉辦座談話,日前在高雄座談時拋出能源政策,喊說要在半屏山下蓋小型核電廠,引發熱議,隨後在臉書上改口道歉,未料,隔天又主動拋出「1縣市1小型核電廠」的主張,引發各黨派立委抨擊。對此,郭台銘昨晚在臉書上出面回應,「我沒這麼無知」。
    2023/05/04 09:40
  • 郭董拋「1縣市1核電廠」 徐旭東:南北各1就夠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拋出一縣市一核電廠構想,今天(3日)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出席活動時說明,認為核電廠取消不了,但覺得只要北南各一處核電廠就夠,也說要參加選舉的人,對能源政策應該都要有一套辦法,另外傳出太平洋百貨在上海最後一家門市下半年租約到期,徐旭東也說只是換地方,還要在大陸開很多店。
    2023/05/03 20:09
  • 郭董拋各縣市搞核電廠 陳其邁駁不缺電、停電次數成攻防

    高雄市鳳山跟前鎮的交接處,2日傍晚無預警停電,由於是下班課及晚餐時間,導致有1600多戶受到影響,直到不過由於當天下午,高雄市長陳其邁,才剛表示高雄不缺電,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拋出每縣市蓋核電廠的議題,因此能源政策,再度引發關注。
    2023/05/03 13:29
  • 台灣電學泰斗離世!享耆壽93歲 生前致力反核:最爛的電

    我國電力專家陳謨星,昨(1)日深夜因肺炎轉敗血症,於長庚醫院辭世,享耆壽93歲,其夫人黃君夏、長女陳文琚均陪伴在側。陳謨星是電機與能源專家,曾任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院士,享譽國內外,也擔任多家電廠顧問,生前致力於我國反核運動,更曾批評「核電是最爛的電」,核電廠出事機率也不是萬一,不出問題才是奇蹟。
    2023/05/02 13:22
  • 肺癌說惹議 郭台銘提「妻子罹癌過世」駁:我詛咒人民?

    2024國民黨總統人選未定,表態爭取國民黨提名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日前批評,民進黨將非核家園當神主牌,「你們要投給他,我也沒有辦法,那你就生個肺癌好了」,此番言論引發討論。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批評,不支持郭,就要被詛咒得癌症,藍營的水準如黃河的水流。郭台銘4月30日再回應,提及妻子與弟弟都因為癌症離世,民進黨政府不敢正面迎擊缺電的能源危機,再次採用斷章取義的老招,「只說我在詛咒人民得癌症?」
    2023/05/01 10:29
  • 頻扔直球! 郭台銘:當選後「高端採購文件全解密」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最近頻頻拋出總統級政策,除了再度提到採購BNT被政府刁難的過程,他說如果他當選總統後,會把高端採購公文全部解密,另外也贊同核四安全重啟,但講到能源政策時,說投給民進黨會生肺癌也引發不少討論。
    2023/04/30 18:21
  • 五年來最旺「五一假期」 陸景區人潮爆滿

    大陸「五一小長假」明天(4/29)展開,不少民眾提前出遊,大陸各景區人滿為患,超出可接待負荷量,不僅呼籲遊客別再前往,還祭出各種紓解人車的辦法,包括服務區設置「移動充電站」幫新能源車充電,停車位快速導航,車輛限號措施等等。
    2023/04/28 16:16
  • 中國Q1新能源車出口翻倍 國際品牌搶登陸

    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在當前的美中激烈競爭下,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嚴峻。美國參議員最近就發出聯名信,以國安疑慮為由,促請拜登政府把阿里巴巴以及華為旗下的雲端服務列入出口管制名單。此外,北京當局全力發展的新能源汽車,雖然第一季出口數量翻倍成長,但國內市場4月的銷量卻明顯下跌,再加上競爭對手特斯拉已宣布增加資本開支來提升產能,Nissan等國際車廠也積極搶市,激烈的產業競爭,將壓縮電動車廠的獲利能力,對目前多數仍虧損的中國電動車企業,帶來不利影響。
    2023/04/26 19:53
  • 地球解方/迎戰永續風險與機會!企業前瞻思「危」 跨域對話催生新價值

    2023 地球解方:永續設計行動年會- 「企業前瞻思『危』 跨域推生新價值」,邀請 KPMG安侯永續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擔任主持人,邀集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工業技術研究所長李宗銘、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林欣吾、CSRone總經理嚴德芬,以「企業前瞻思『危』 跨域推生新價值」為題,分享各產業身處風險、永續挑戰,並擬定策略。
    2023/04/25 22:06
  • 打造全球綠能重鎮 歐9國開發北海風電廠

    烏俄戰爭驚醒歐洲各國,召開關於綠能發電的「北海峰會」,要將北海打造成全球最大海上風力發電廠。另一種備受關注的能源是氫能,當作交通工具燃料,超低碳排率被視為是環保救星!不過氫氣產製過程是否環保?以世界最大氫氣產國中國大陸來說,50%以上還是「煤製氫」,製程用上石化燃料,並不環保。但沒人想再被產油產氣大國掐住生存咽喉,因此氫能源仍備受青睞,垃圾製氫、固態運氫等氫產業鏈也持續發展。
    2023/04/25 19:45
  • 歐洲9國高峰會 打造北海成全球最大發電廠

    歐洲北海沿岸9個國家,24日召開第2屆北海高峰會,與會領袖誓言加速擴大建置離岸風電、打造北海成為全球最大發電廠。
    2023/04/25 11:49
  • 「最省油車」排名出爐 本田奪小客車、機車雙冠王

    經濟部公布年度「車輛油耗指南」,車輛省油排名中,小客車由本田(HONDA)FIT油電複合動力汽油小客車奪冠;商用車則以CITROEN BERLINGO VAN 柴油商用車勝出;機車則是HONDA Super Cub表現最佳。
    2023/04/24 12:20
  • 電動車友福音! 中油加油站首設「智慧充電樁」

    中油第一個智慧綠能加油站設在台南,這也是全國第一個組織碳中和加油站,簡單來說,現在不只油車能進入,電動車也能進到加油站裡頭充電,隨著能源轉型,越來越多人選擇購買電動車,中油跟上腳步,轉變經營模式,設置充電樁,更加貼近現代民眾的需求。
    2023/04/22 19:43
  • 日本貿易逆差破紀錄 通膨率連續破3%

    俄烏衝突長期化,造成全球能源價格飆升,日本又因貨幣貶值,遭受雙重打擊。日本政府公布貿易統計,3月逆差超過7500日圓,連續20個月出現赤字;2022年度整體貿易逆差超過21.7兆日圓,創44年以來最大。去年度消費者物價指數也破紀錄,通膨率年增3.0%,是41年來最大增幅。
    2023/04/21 19:55
  • 半世紀來最熱!孟加拉高溫飆近43度 百萬人無電用

    嚴重熱浪近日席捲亞洲,位於南亞的孟加拉也沒能倖免;孟國近日面臨50多年來的最高溫,酷熱導致電力供不應求,政府被迫切斷數百萬人的電力供應;隨著當地本周末將迎接開齋節(Eid al-Fitr)假期,氣象局警告能源短缺仍看不到盡頭。
    2023/04/21 17:44
  • 中保物流科技倉儲 打造太陽能光電屋頂減碳有成 年減碳量達42萬公斤 如同多種39萬棵樹

    中保科技以「永續 領航 新未來 」推動綠色科技,並響應「世界地球日」積極佈局智慧城市,且依循政府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超前部署,旗下中保物流更積極發展減碳雲端車隊也繳出亮眼成績。 2021年開始,中保物流即響應政府再生能源政策,在物流倉儲屋頂全面裝設太陽能光電設備,經統計2021年發電量為644778(kwh)、減碳量為341088公斤;2022年發電量達796316(kwh)減碳量達422251公斤,發電量及減碳量均成長23%。
    2023/04/21 17:11
  • 中國電動車追求降本增效 車用晶片廠面臨成本壓力

    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近期面對國際車廠降價挑戰,加上官方鼓勵汽車消費以刺激經濟,市場掀價格戰。在車廠追求降本增效下,壓力反而落在車用晶片商肩上,包含利潤與設計週期壓縮。
    2023/04/20 15:20
  • 上海車展新能源車成主場 國際品牌搶攻中國市場

    為期10天的上海車展18號開幕,這是中國大陸在疫情解封後迎來的首場國際頂級車展,包括BMW、賓士、賓利、林肯等國際豪車品牌,全都積極搶攻中國市場。總計144款展出車型,超過半數的76款都是新能源車,連還沒有電動車產品的Nissan,都帶著電動概念車來參展,顯見中國新能源車市競爭之激烈。但國際電動車大場特斯拉,卻罕見缺席。外界認為,上屆車展上出現的特斯拉車主鬧場爭議,官司到今天還沒結果,可能是影響原因之一。
    2023/04/19 20:00
  • 普欽、澤倫斯基雙赴前線 烏軍等到愛國者飛彈!

    就在烏克蘭準備發動大反攻前,烏俄兩國領袖雙雙赴前線城鎮視察,要提高陣營士氣;不過讓烏軍最為之振奮的,恐怕就是西方的愛國者飛彈系統,包括德國和美國承諾的,已經抵達烏克蘭,將成為春季反攻重要軍備。北約年度網路防禦演習,今年為了因應國際形勢,駭客攻擊目標特別增加天然氣廠和能源設施。而遭俄羅斯關押的美國華爾街日報記者,週二首度現身莫斯科法庭,但他交保和軟禁的要求都遭到拒絕。
    2023/04/19 20:00
  • 16年貢獻大 「鐵娘子」梅克爾獲頒:最高功勳

    在最後三座核電廠走入歷史後,德國全力衝刺能源轉型,但面臨的難題不少,包括風能、太陽能的開發商,因為人才不夠用,開始招募沒有相關學經歷的人;在汽車工業方面,市場預計德國今年電動車的產量,將大增五成到超過100萬輛;而身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在持續對抗能源和通膨危機之際,週一,德國總統頒發一份最高殊榮,給前總理梅克爾,表揚她在16年任期內,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貢獻。
    2023/04/18 19:5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