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2024燙髮瓦斯火槍資深女星猝死高三酸甘油酯民調尿床花蓮郭晉安離婚璞學智慧女人我最大
  • 搜尋:

    台灣味 結果共631筆

  • 標榜台灣味 高雄建案風格獲肯定

    怎樣的建築可以獲得建築獎的青睞?像是今年的全球卓越建設獎,高雄市就獲得多項大獎,尤其一家標榜利用台灣元素設計的建案,就獲得評審團的肯定。
    2009/06/04 19:23
  • 推台灣味 歐洲慢食團味蕾環島

    推台灣味,歐洲慢食團味蕾環島,義大利慢食團首度來台考察,在TVBS獨家揭露之後,引起各界注意,甚至連歐日媒體都來採訪,也讓國人好奇到底慢食是什麼意思?其實慢食並不是慢慢吃,而是因應強勢速食文化崛起的另一個風潮,要提倡各國逐漸被人遺忘的本土美食背後,所蘊含的在地文化。而今天歐洲慢食團前往貓空,體驗台灣獨有的茶文化。
    2009/05/13 19:25
  • 【發現台灣味】美的執著 餐桌上懷石料理

    清晨的花市,是都會區裡風光明媚的一角,劉嵐英一下子,奼紫嫣紅在手上,2袋、3袋、4袋,先生菊地英明當苦力。 老闆娘劉嵐英:「我一個月的這個花材,差不多1萬多,很驚人喔。」 說驚人,因為劉嵐英夫妻倆,開的可不是花店,花材大採買以後,轉移陣地到菜市場,劉嵐英跟先生經營的,其實是京都懷石料理,它的精髓之一,就在掌握季節變化風情,所以每天都要上市場,看看最鮮食材。劉嵐英:「我是說你要那個金菇,那邊。」 菊地先生不愛講話,市場的交涉,還是由太太負責,劉嵐英也會特別去照顧一些在地小農的小攤子,她覺得這樣煮起來安心,而在紅鳳菜、地瓜葉,這些台灣蔬菜上,怎麼表現京都風,就交給先生傷腦筋。 菊地先生原來才是夫妻倆這間偏僻餐廳的大廚,不過,這是一場陰錯陽差的結果,當時夫妻倆還在京都,曾經在台灣工作的先生,想要來台灣過退休生活。老闆菊地英明:「那個時候已經,住了10多年,住在台灣,所以比較習慣,有一點習慣了。」 相對的,一直在日本研習花藝的劉嵐英,卻想要待在日本,離還在唸書的孩子近一些,兩個人吵了一架,太太就回娘家了。劉嵐英:「我叫先生幫我報名,就是要上日本料理學校,那個時候我還沒回去嘛,所以先生就是已經,他已經退休在家裡,我就說,你沒事啊,你現在也閒著,那你去上好了。」
    2009/05/10 22:42
  • 【發現台灣味】讀過書的大腸煎 賣到選里長

    塞了糯米和花生的大腸煎,已經在熱水裡,被煮得整個膨脹起來,中午生意好的時候,像這樣又圓又胖的大腸煎,林松賓1小時,就得煮出2大鍋,相當於50斤那麼多。 里長林松賓:「古早味就是這樣,以前啦,它都做一大堆,沒有吃完,要吃的時候,就把它煎一煎,就是大腸煎,以前我媽媽跟我這樣講。」 原來大腸煎不是用煎的,而是用煮的,林松賓邊顧著爐子上的三口大鍋,同時開工,左邊那鍋大腸煎還正在小火中翻騰,中間那鍋是以中火加溫,好讓餡料灌進大腸。記者:「尖尖的,米好漂亮,為什麼用尖米?」林松賓:「尖米做大腸煎,才會Q,圓圓的那種,都是在做一般碗粿,不一樣,尖的糯米,那種米要買舊的,不能太新,新的米吃來,不會Q,會爛爛的,不好吃。」 尖糯米撒上油蔥、胡椒和落花生,在受熱的鍋中均勻攪拌,林松賓說大腸煎的食材簡單,但不能小氣。林松賓:「油蔥你要現榨的油蔥,才可以,才會有那個香味,油蔥一定要買好的,胡椒啦,花生,都要買宜蘭的。」 餡料準備就緒,就是林松賓的20年絕學上場,大腸被林松賓輕輕套在一個小漏斗上,這個動作,就像一把湯匙以圓弧狀的曲線,把鍋裡的餡料舀進腸衣,遇熱膨脹的腸衣,被餡料撐得飽滿,就自動封起了,腸子兩端的開口,然後就是放進另一邊那鍋,大火熬煮1小時。林松賓:「幾點灌的?」記者:「11點。」林松賓:「11點,這樣不行,太久了,差不多再5分鐘就好。」 看似容易的製作過程,其實是由牆上的鐘精準掌控。林松賓:「一定這個時間都不能改,不能快,一定要1個小時,假如沒有1個小時,你裡面米就不熟了,就不能吃了。」 時間只是基本要求,大腸煎要夠味,林松賓最在意主角大腸,每天早上,從中央市場買回來的大腸,不能有破、厚度要夠,重點是清潔衛生這一關。林松賓:「要用鹽巴,鹽巴去洗一洗最好,要洗鹽水,才沒有味道,我們腸子,有一點點味道。」記者:「那你要浸泡多久呢?」林松賓:「差不多要15分鐘,就可以了,不是用泡的,用洗的。」 林松賓還又特別強調一次,他的大腸,是用鹽水洗的,做小生意,也有小生意的堅持,否則他的小店,也沒辦法在巷子裡一開,就是20多年。 不過,現在如果還想在店裡,看到林松賓親手做大腸煎,是很難了,幾年前,街坊鄰居的話,讓50好幾的他,做了一個重大決定。林松賓:「像一些義警啦,婦女會,愛心啦,我參加社團滿多的,後來里民看我說,你這麼熱心,你可以出來選里長。」 人到中年,突然被大家拱林松賓出來選里長,林松賓,其實還有一個心理障礙,就是他小學畢業,賣小吃20多年,就怕以後做不好里民服務,如果想要識字多,談吐好,看來也只能以50多歲的高齡,重返校園。林松賓:「後來,我想說,台北跟鄉下不一樣,不一樣,一定要認識一些字比較好,我就平常在做生意,晚上我就讀夜間部。」 雖然當時是班上年紀最大的學生,不過,林松賓特別裱褙,保留下他的驕傲。林松賓:「那個是我讀國中的議長獎,這是我的(餐飲)執照,在學校考到執照。」林松賓:「有時候,老師會罵學生,你看,林松賓,年紀這麼大了,人家考試還不錯,你看,你滿丟人的。」 白天賣大腸煎,晚上念夜補校,一邊讀書的過程中,林松賓還順利選上里長,成了里民口中的里長伯,現在要忙的事,除了坐在辦公室裡辦文件,社區裡,還有幾天就要驗收的小公園,他也得去驗收一下。
    2009/05/10 22:20
  • 【中國進行式】CCTV破天荒台灣直播 看幕後!為哪般?

    兩岸關係的升溫,顯性面從三通直航看的出來,不過在隱性的另一面,關乎左右民意的媒體,也悄悄的改變;大陸央視首度破天荒,超過30位工作人員,前後來台將近50天,走遍台灣各縣市,深度介紹台灣的風俗民情,而且節目是現場直播,讓大陸13億觀眾零時差,感受到台灣味;這難忘的經驗,讓幕後的工作團隊,以及首次踏上台灣土地的央視主持人,都有著特別的感受。
    2009/05/03 20:34
  • 法式鵝油台灣味醬料,業者?

    一個從法國留學回來的年輕人,發現台灣家鄉自己的鵝油香蔥,哪會輸給法國的鵝肝醬。馬鈴薯切片後先泡水,熱鵝油爆香洋蔥、蒜末逼出香味,一道簡單的油煎馬鈴薯,每道程序也不能簡單帶過。
    2009/04/29 15:10
  • 【發現台灣味】巧手媽媽創意餃 用愛變幻出來的巧思

    一支翠綠的蘆筍,直立在一顆餛飩中間,看起來就像盤子裡綻放的海芋!這朵海芋造型的餛飩,在今年台北縣餃子節,讓評審眼睛為之一亮,但海芋餛飩並不是出自哪位大廚之手,而是一位擔心孩子不愛吃飯的媽媽,在自己家的廚房裡,用愛變幻出來的巧思。
    2009/04/26 22:46
  • 【一步一腳印】法式鵝油台灣味 醬料賣出一片天

    一個從法國留學回來的年輕人,發現台灣家鄉自己的鵝油香蔥,哪會輸給法國的鵝肝醬。馬鈴薯切片後先泡水,熱鵝油爆香洋蔥、蒜末逼出香味,一道簡單的油煎馬鈴薯,每道程序也不能簡單帶過。陳良士:「你還是聞到鵝油的味道,對不對?那你如果不想吃太鹹,就放很少,然後如果不夠再加鹽。」
    2009/04/26 22:31
  • 【發現台灣味】山上的原味烤雞 處處堅持做出紮實口碑

    老闆張列:「會拆嗎?」顧客:「不會,幫我們。」張列:「我幫你們拆好嗎?」顧客:「好,多謝。」
    2009/04/19 22:17
  • 【發現台灣味】兄弟倆的滷味店 同心不同味

    滷鍋裡熬煮1小時的焦糖,已經化進滷汁,讓起鍋的鴨翅,帶著咖啡色的油亮,焦糖滷味是李俊和家三代的祖傳秘方,只是初次聽到滷味加了焦糖的人,都不免好奇,焦糖滷味吃起來,是不是帶著甜味?
    2009/04/12 22:17
  • 600種台味登陸 陸採購商躍欲試

    經濟部登陸,和上海最高檔連鎖超市合作,開設全大陸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台灣食品專櫃,將近6百種的台灣味,有台灣菸酒的紅麴餅乾,也有台灣啤酒,吸引百家大陸各省採購商打聽進口。經濟部打的如意算盤是,等到台灣商品關稅降低,不少大陸採購商,就會直接跟台灣下單。不過陸商也坦言,現在的台灣商品關稅太高,成本貴50%。
    2009/04/10 19:38
  • 【發現台灣味】台東人的米苔目 溫暖人情融入湯

    怎樣的早餐,可以讓還沒徹底清醒的你,醒過來?小貓還在伸懶腰,大貓已經知道好吃的要去哪裡找。
    2009/04/05 22:43
  • 【發現台灣味】回族羊肉台灣情 有口碑的正宗寧夏味

    加了水,熟炭和生炭疊在一起,再點上火,中午向來不做生意,但這是老闆娘李海蓉,上午11點前的準備工作,目的是要增加熟炭數量、控制火侯,到了晚上才能應付大量的客人;距離營業時間還有6小時,李海蓉的手沒停過,趕緊串起羊肉,每一串肉,都要不偏不倚穿過鐵籤。
    2009/04/05 22:27
  • 陸客必買翠玉白菜飾品 大陸做的

    故宮博物院的精品店,許多文物都仿製的栩栩如生,是現在大陸觀光客指定必安排的購物行程,不過現在有立委踢爆,最受歡迎的翠玉白菜紀念品,居然是出產自大陸,讓部分大陸客有受騙的感覺,今天故宮出面解釋,雖然是大陸代工,不過從設計到出資,絕對是百分百台灣味。
    2009/04/01 18:30
  • 各式小吃免費嘗 陸團體驗台灣味

    第二批直銷陸客團,白天遊完日月潭,晚上則是來到水湳機場,不但可以享用免費的台灣各式小吃,也要嘗一嘗一桌4萬5的台灣道地美味,不少陸客看到穿著清涼的Show Girl,還有假憲兵,拿著相機猛拍。
    2009/03/24 00:05
  • 【發現台灣味】務實而堅持 傳統小吃新生命

    黃嘉宏:「來喔!芋丸,買5粒送1粒!」 黃嘉宏包起芋丸,又掐又壓特別用力,這雙手原本是在拆解汽車零件,為了挽救母親柑仔店生意,他辭掉修護廠工作回家幫忙,一回來竟然先收掉柑仔店,他認為做事應該專心一意,他只選擇一樣,在門口擺攤賣芋丸。 芋丸是鹿港的傳統小吃,芋頭包上後腿肉放到蒸籠�蒸,黃嘉宏說會想做芋丸,是因為聽8、90歲的老人家說,看到芋丸就想到童年,那是令人無法忘懷的味道,這讓黃嘉宏決定賣芋丸,但店一開張就遇到瓶頸。黃嘉宏:「你吃到別家的,和吃我們自家的都一樣,所以我們要突破,一定要有改變。」 想做不一樣的口味,黃嘉宏採用較有Q度的檳榔心芋,香氣比較飽滿,但還不夠獨特,他把市面上看得到香料全買回來,一樣一樣調味。黃嘉宏:「做好以後給鄰居吃,這個人吃、那個人吃,讓多一點人試,請他們評論一下,你覺得這樣好,還是昨天的比較好,還是今天的比較好。」
    2009/03/22 22:45
  • 【發現台灣味】創意豆花東山再起 有甜有鹹引人氣

    老闆王振旭:「我一定要成功,所以你要成功的話,你賣的東西一定要好吃,然後讓人家吃起來,覺得安心、放心,吃了以後,第二次還會再來買。」 「一定要成功!」王振旭10年前因為轉型虧損,結束了上海的化工廠,慘賠5千萬,兩手空空回到台灣,當時他滿腦子就想著「一定要成功!」 身無分文的他,靠著家人湊來的5萬元,做起了粉圓和豆花生意,他開始思索小生意的成功哲學;既然要重新開始當老闆,王振旭下了決心,要做跟別人不一樣的生意,從品質開始把關,豆花的製作,選擇成本較高的有機黃豆,加入過濾水,攪拌成濃純的豆漿,接著就要分3大鍋,開始熬煮。 就算店裡請了人幫忙,大部分的材料,王振旭還是習慣一手包辦,因為靠經驗累積的「口感」,光說沒用,要實實在在的做出來,才可能成功;這豆花還真是「好事多磨」,光是要做成豆漿的過程,就要整整半個鐘頭,手不離鍋。 滾熟了之後,還要再滾5到10分鐘,這時候要「手鼻並用」,聞到焦味,就要有反射動作,換鍋…,不然就是整個倒掉。記者:「有焦嗎?」老闆王振旭:「一點點。」記者:「一點點也不行喔?」老闆王振旭:「就會有燒焦味啦,不能很大的火,一煮會燒焦,分3桶來煮,才會比較快。」 就算分開3桶,人也都在旁邊緊盯了,做化工出身的王振旭,畢竟對豆花還是不開竅,剛開始,常常會踢到鐵板。老闆王振旭:「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是要用豆漿倒到鹽湖這邊,我不知道,想說這比較少啊,就放過去。」記者:「結果哩?」王振旭:「沒辦法凝固,變成勾芡,稠稠的。」 勾芡豆花當然是得通通倒掉了,痛定思痛,王振旭跑到迪化街豆花老店,步驟一個個問清楚,接著把自己天天關在廚房,非得做到自己滿意,才罷休;錯中求進步,味道總算是及格了,王振旭開始求「好」,他要賣不一樣的豆花。 王振旭決定要提升濃度,滾燙的豆漿,這時冒出的泡泡要趕快撈掉,讓水蒸氣持續揮發,如此一來增加濃度和香味;另外,口感要贏過別人,溫度管控就變的很重要了。老闆王振旭:「溫度太高,會酸,溫度太低,無法凝固,溫度較高,會比較硬,吃起來口感不一樣。」記者:「所以78度最好?」王振旭:「78-80度,你要看沖的量有多少。」 抓到要訣了,好像成功就在眼前。老闆王振旭:「要把它攪散,拿高,倒快一點,倒完不能動它,要放8小時,研究差不多一百次以上,才做出我喜歡的口感。」 也是靠一次次挫折,才讓他找到「比別人好」的秘訣,這時候,王振旭開始緊盯東西的品質。老闆王振旭:「我做的濃度很高,濃度很高,就不用滾那麼久。」記者:「濃度高的特色在哪?」王振旭:「吃起來比較香,豆味比較香,等一下滾起來,你就會聞到黃豆的香味。」 做好的豆花,軟綿帶有Q勁,淋上王振旭特調的糖水,加上熬煮到軟爛適中的花生,頗受客人歡迎;王振旭說他賣的豆花真的不一樣,芋圓、仙草、芋頭,他都自己學、自己煮。 而為了讓手工粉圓跟別人不同,王振旭光是做焦糖,就來回煮上好幾次,不甜卻有香味,接著加入過濾水,比較不會起泡。老闆王振旭:「現在都是幼幼的粉,開始撥下去,就起來了。」記者:「就能很均勻?」王振旭:「嗯。」 調好的焦糖,加入地瓜粉,比例要抓的剛好,才不會沒味道或是過甜,接著就是花時間、花體力,慢慢篩出粉圓,一次不夠,整整要花2個小時,重複動作,才能達到王振旭要的水準。老闆王振旭:「慢慢來就可以了,它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2009/03/22 22:27
  • 帥哥廚師 征服史瓦濟蘭王室的胃

    台灣美味徹底征服史瓦濟蘭國王的胃!曾經來台的史瓦濟蘭國王,對台灣味念念不忘,特地跟我國的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合作,請台灣派廚師過去料理台灣美食,其中27歲的王振權去年7月考核通過成了國王御廚,專門照顧國王的胃。
    2009/03/22 12:55
  • 4萬5菜色! 1600團員體驗台灣味

    來自大陸的直銷陸客團,離台前的晚餐,是在台中舊水湳機場以外燴的形式舉辦,一桌4萬5的菜色,到底有哪些,從大龍蝦、石斑魚,甚至阿里山的竹筒飯,講究的是在地台灣味!團員們吃的盡興,在喝了小米酒後,更開心的跳起山地舞,場面非常熱鬧。
    2009/03/18 23:01
  • 物化女性! 水湳晚宴取消檳榔西施

    陸客直銷團最後一天晚宴,原本外傳會找檳榔西施,現場包檳榔給團員吃,體驗道地台灣味,不過消息傳出後,有人批評這太物化女性了,因此取消這項安排,但主辦單位也沒有讓晚宴現場的檳榔攤白搭一場,決定改成由12位Show Girl出來發糖果。
    2009/03/18 12:17
  • 【發現台灣味】許阿姨超大蛋餅 滿載對學生濃濃的關懷

    高雄師範大學校園旁一個賣蛋餅的早餐攤,很特別的跟學生們建立了獨特的蛋餅友誼。早餐攤經營者許慧美:「那個孩子啊,不用蓋子,直接拿過來,欸不用蓋子。」高雄師範大學學生溫同學:「可是我已經蓋了耶。」許慧美:「沒關係,蓋了就好了。」
    2009/03/15 22:04
  • 【發現台灣味】市場生鮮沙西米 40多年不變好味道

    凌晨一般人的睡眠時間,魚市場裡已經忙成一片,謝順吉每天都是這個作息,凌晨3、4點起床,準時到魚市場報到,新鮮的魚剛從基隆港送到,他要求自己用最短時間處理好,就怕稍微晚個半小時,魚肉的口感會扣分。握壽司師傅謝順吉:「血液沒有完全放好,也不行啊。」 魚類的放血,得直接用嘴巴吹氣,幸好前半小時還活跳跳的深海魚,不會有腥味;謝順吉十幾歲開始,就跟著日本師傅學手藝,經營了40幾年的日本料理店,8年前,開始「半退休」的生活,改做單純魚貨買賣。 但饕客們不斷上門詢問,謝順吉忍不住「技癢」,5年前,又重操老本行,賣起生魚片;趕著凌晨到魚市場,親自剁魚頭、去魚鱗,就是怕在自己店裡,這些血可能會弄髒環境,更重要的是,還為了維持魚肉的新鮮度。 握壽司師傅謝順吉:「尤其白色的魚一定要放血,不然它會滲透到魚肉裡面,變成紅紅白白這樣子,不漂亮魚就是該白,很白,參雜血液在�面的話,吃起來會有魚腥味在裡面。」 處理魚肉也要錙銖必較,魚的表面要刷乾淨,裡面也不能馬虎,除了魚骨得通通清除,內臟當然也不能留;謝順吉算是這裡少見的資深老師傅,很多餐廳把這種處理魚肉的麻煩事,交給學徒,但他卻堅持自己動手,因為這樣他才能親自把關品質。 魚市批發商:「油度不夠,他都不要,他一定要超水準的。」握壽司師傅謝順吉:「肥肥的,都買最好的。」魚市批發商:「喔,這個人喔,很挑的喔,很麻煩。」 已經被批發商列為「最有挑戰客戶」,謝順吉其實真正想挑戰的,是自己堅持的品質,所以只在他認定最新鮮、現抓的魚市買深海魚,至於蝦蟹類的,他得轉換陣地,帶著一大箱的魚貨,往下一站前進。 一晃眼,已經凌晨5點半了。魚市批發商:「他都懂得,什麼是最好的,這新的嗎。」壽司師傅謝順吉:「這新的、新的。」 東西新不新鮮,謝順吉熟練的一聞、一摸,就見真章,挑選魚貨,還要電話不離手,橫向聯繫其他廠商,就怕有當天到貨,最新鮮的食材漏買了。 其實謝順吉大可不必這麼拼命,只要一通電話,魚市就有人送貨到店裡來,但就為了客人吃到的東西,一定要由他親自把關;謝順吉40多年來,天天早起,跑好幾趟市場,自己挑選比較嚴格,像是大,不一定好,海鮮一定要夠嫩,沒經過化學加工,甚至還要搭配料理的形式,有時候小巧反而更美味呢。 而挑雪場蟹,當然也是要新鮮活跳跳才算及格;買魚、買蝦、買蟹,也算的上奔波了,東西總算買齊了,但謝順吉還要前進下一個市場,原來他的店面就在菜市場裡頭,左邊是賣魚的,右邊還有豬肉攤,往前望還有賣菜的,謝順吉的店就置身在這一片嘈雜的市場中。 一路上都是殺雞、砍豬的叫賣聲,謝順吉靜靜的一個人,專注地處理魚的每個部位,看起來頗不搭調。握壽司師傅謝順吉:「太油,客人吃會膩,這塊肉做紅燒、滷的,黑鮪魚要注意溫度啊,要零下50度的冰箱,才可以控管;像這個沒有油的話,零下17.18度啊,冰箱完全不一樣。」
    2009/03/08 22:27
  • 【發現台灣味】不忍果爛製蜜餞 人情蜜入古早味

    這個家庭原本賣蜜餞,已經有6、70年,但蜜餞過去的製作手法,有人認為可能不是這麼的乾淨,這個家庭他們一直在嘗試,怎麼樣能夠又研發新的口味,又能夠為原來已經比較沒落的傳統產業,開創出新的出路,他們費了很大的一番功夫。
    2009/02/08 22:38
  • 【發現台灣味】家鄉味魚丸米粉湯 細心堅持古早味

    2年前,這家人從台北搬回到宜蘭的老家,接下了媽媽已經經營很久的,這個魚丸米粉湯的小攤販,為什麼這麼一家在鄉下的小店,可以總是人潮爆滿?一定有它的道理。
    2009/02/08 22:19
  • 陸客來台過新年 辦桌圍爐初體驗

    兩岸大三通後第一個農曆春節來臨,今年過年,正是台灣全面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後的第一個農曆春節,當中有一批300多人的陸客團,首度體驗充滿濃濃台灣味的「辦桌」圍爐大餐,而電音三太子表演,更是讓這些陸客們大開眼界。
    2009/01/25 21:3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