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旅行社命理師咒術迴戰男星離婚人夫疾管署地震瓦斯火槍星二代詹惟中
  • 搜尋:

    台灣味 結果共631筆

  • 【發現台灣味】大坑芋圓冰 料好實在贏得顧客心

    台灣的好味道之一,芋圓向來在北部比較流行,但有一個中部人,現在正努力在台中開疆闢土。東正勝:「也想要離開這個地方,也想要轉行,那後來堅持留在這�。」 在台北經商不成,東正勝回到台中市他成長的地方,因為喜歡吃芋圓,於是自己開店賣起芋圓。東正勝:「我會到處去吃,尤其是芋圓,台北九份最有名我也去,幾乎每一家都試著吃,然後回來再研究。」 以前不下廚,當時卻是每天窩在廚房,研究做芋圓的方法,他選用最有名的大甲芋頭,但口感總達不到想要的水準,原來問題出在芋頭的等級,同樣是用大甲芋頭,但改用價格多一倍的頂級芋頭,先把它刨成絲,再放進木桶子�蒸。東正勝:「以前我們都是用瓦斯爐,那現在改成蒸氣,第一個除了速度會比較快之外,它整個燃料也會比較節省。」 蒸過的芋頭,趁熱倒進攪拌機,接下來更是關鍵,5個人動作俐落,不斷來回揉捏芋泥,還要邊灑粉幫芋泥凝結,最後揉成芋泥糰一個個,看起來很有彈性。東正勝:「手工來做,它的製造過程手感會比較好,比較能了解這個東西,你搓揉的夠不夠,吃起來第一個口感會比較好,又能保持原味。」 一般有了芋仔就少不了番薯,地瓜圓的製作方法和芋圓相同,但這回堅持用在地食材。東正勝:「大肚山的紅番薯,全省有名的,它是用紅土種出來的,顏色也特別紅,所以吃起來,它的口感比較鬆軟,密度比較高一點。」 一開始只做批發生意,因此選在比較偏遠的台中大坑山區,店租比較便宜,但經營的並不順利。東正勝:「那時候他們沒有聽過什麼叫芋圓, 因為芋圓好像是從台北流行的,中南部根本就沒有。」 原以為沒人做的生意大有錢途,沒想到卻是乏人問津。東正勝:「剛開始做會心灰意冷,事實上做沒多久,甚至有轉行的念頭。」 不過對自己的芋圓品質,非常有信心,於是試著調整營運的方式,在工廠旁邊擺個攤子賣起芋圓冰,所有配料一樣一樣慢慢試。東正勝:「我那時候在煮豆類,比如說先買一斤紅豆,要加多少水煮多少時間,都自己摸索,然後煮好,加個冰吃看看好不好吃,如果不行再重新來過,這樣一?一?來。」
    2008/10/12 23:00
  • 【發現台灣味】從安徽來的燒餅 不起眼攤位有美味

    這是一個炎熱的下午,天氣有點悶,在車陣中走路難免浮躁;不過,很多人跟我們一樣,被這個宏亮的聲音吸引過來,好像跟她聊上兩句,心情會輕鬆幾分。燒餅店老闆娘潘平:「你好,好吃嗎?」顧客:「很酥。」潘平:「我自己回去研究的。」 她叫潘平,她說「平」代表平實,代表平凡,拿來形容這個小攤子,似乎也理所當然,不起眼的攤位裡,潘平跟客人間,看起來像朋友一般,跟她一聊,才會發現這裡的平實,來自於她計較的少。潘平:「我到現在,一個燒餅的成本多少,我還沒算過,看客人吃的開心就好,有時候一忙,來不及收錢,客人都自己付錢,自己找錢,既然有緣吃餅,不要丟了就好。」 不愛計較,更愛分享,今天我們聞香而來,潘平早就準備完燒餅原料,把這一個個,「賣相」跟名字很「搭」的平凡燒餅,送進甕裡頭烤。潘平:「這是我們自己用的小紅豆沙。」似乎有一點神奇,不是很賣力的推銷燒餅,在潘平請人試吃後,大家總會掏錢來買,這一條巷子賣吃的不少,但來往的人好像對這個攤子,眷顧的眼神比較多。潘平:「自己創造的,別人賣35元,賺比較多。」 這兒的燒餅真的不起眼,長的不很整齊,也不頂對稱,想不出為何總有人排隊買燒餅,潘平沒時間停下來,好好接受訪問,可是他還是能趁做餅的同時,談到這一份不怎麼美觀的燒餅,裡頭有他濃濃的心意。潘平:「我用過濾水,一個3萬多。」記者:「這是來降溫嗎?」潘平:「對啊,因為我覺得做生意長長久久,要把客人健康顧好才可以啊。」 一個單純的念頭,吃燒餅也能照顧健康,可讓潘平每天絞盡腦汁,一個賣20元的蔥花餅,裡頭用的卻是好幾百元的宜蘭三星蔥。潘平:「蔥1斤5、6百,宜蘭蔥,客人說那麼貴你還買,可是想一想,東西再貴,要煮給家人吃,就不會不給家人吃飯啦。」 把客人當成家人,希望吃進肚子裡的,都是美味和健康,這麼單純的念頭,卻必須在每個食材裡面面俱到。潘平:「蔥用好的,用頂尖的東西給客人,麵粉用大廠牌的,不會有漂白粉,而且一分錢一份貨,口感不同,買豬肉都買餿水豬,1斤要1百6。」 光是把製作完成的麵粉皮,摻上各式各樣的餡料,就得花上大半天,潘平還是留了一手,這個獨家香料來自老家安徽,傳承四代的好味道,燒餅要好吃火侯要抓好,所以必須用手,把食材「貼」上陶瓷甕裡,這個高溫超過120度的陶瓷甕,還要密封起來,無煙碳越燒越旺,裡面的溫度遠遠超過百度。潘平:「會留疤,想到客人喜歡吃就忘了,你看很簡單可是別人做不來,像有位阿伯看我做也做,手掉下去像貓咬的一樣,不簡單啊,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祖傳的秘訣教不了人,一切都得靠經驗,麵粉餅皮在甕裡頭,從白色轉成金黃,軟軟的餅皮變的香脆,燒餅的製作,更是馬虎不得,下午3點才開始營業,但光是要「喚醒」麵粉,潘平一大早8點就得開始工作。潘平:「我自己研究加蛋給客人,又實惠又營養。」 放入高筋麵粉,這都只是第一步,攪拌更是費時費力,因為帶著女兒,潘平只好買了機器幫忙攪拌。潘平:「麵粉發粉什麼都沒加,賣20元沒賺。」 麵粉變成麵團,還要等40分鐘,麵粉才會更Q,潘平堅持要用橄欖油,維持口感又健康,該動手的還是免不了,潘平其實花更多時間,在研發燒餅新口味,也花時間,跟客人做朋友。潘平:「這一個老價錢沒漲價,我這次回大陸研究新疆餅,老價錢沒錢。」
    2008/10/12 22:39
  • 國慶酒會演歌仔戲 馬上很台灣味

    馬總統傍晚參加國慶酒會,各國外賓使節都到場祝賀,主辦單位外交部特別安排知名劇團明華園,演出本土的歌仔戲,讓賓客大開眼界,而宴客餐點則是選擇台灣傳統小吃,只是這台灣味的國慶酒會,馬總統卻在進場時差點跌一跤,好在隨扈即時扶一把,才沒當眾出糗。
    2008/10/10 23:53
  • 【發現台灣味】第一口瑞士捲 無法忘懷的滋味

    瑞士捲好像應該來自於瑞士,但是30年前在台灣有一個小男孩,吃到生平第一口瑞士捲,從此留下幸福的記憶,也成為夢想希望,讓瑞士捲也成為台灣的好口味。
    2008/10/05 22:40
  • 【發現台灣味】澎湖滋味黑糖糕 堅持手工親製

    一個本來學機械和工程的年輕人,接手家裡的黑糖糕事業,他的口味後來都是經過精密計算,有人形容澎湖群島是上帝灑落在海中的一把翡翠。
    2008/10/05 22:23
  • 【發現台灣味】歐式蔬食三姊妹 天然有機更美味

    趙家三姊妹的廚房很忙碌,老二不時提醒該上哪些菜,老三準備鍋子,老四專心的切菜準備做焗烤飯;選用的全都是天然食材,菇類至少有4、5種,瓦斯打開後,沒等鍋子熱,馬上倒油進去,這當然不是大火快炒而是低溫烹調,油不會變質,也不會破壞食物的營養成分。 但要如何讓它美味好吃?就是接下來的工作,將食物炒熟,再加入鮮奶,而一般使用的大都是奶水罐頭。二姐趙瓊瑜:「它可能會添加一些比較不好的東西,可能安定乳化劑之類,對人體比較不好。」 少了人工香料,必須補強其他環節,讓食物更美味,像是增加湯汁濃稠度的麵糊。四姐趙瓊瑩:「一般都是把麵糊炒好,然後冰起來,覺得這樣比較不新鮮一點,所以我都現調現做。」 吃天然的東西很健康,但就怕食之無味,所以提味顯得非常重要;如何把食物本身的甜味釋放出來,就從鹽和油下手。四姐趙瓊瑩:「鹽能提菜的味道,所以我們要去找天然、有機的東西,其實用天然一點的東西,它的原味不會流失的話,菜的甜味會保留在菜裡面,現在海域大部份都有受污染,所以我們是找澳洲人比較少的湖鹽,澳洲有機的湖鹽下去做菜。」 經過好幾遍的試驗,發現用湖鹽烹煮的食物,更甘甜,風味也不同,而油品挑選也同樣講究,全程採用冷壓初榨的橄欖油。 二姐趙瓊瑜:「冷壓就是不要去高溫,破壞橄欖油的成份,那初榨的就是第一道淬取,就像我們講什麼東西,都說要第一道淬取會比較營養,不流失,會保留它原來的營養。」 選用的油品和湖鹽,是一般價格的2到3倍,成本跟著三級跳,這又令三姊妹很苦惱。二姐趙瓊瑜:「當初我們也會考慮,我們有一種概念說,既然我們這樣吃,應該也給客人這樣吃,那才是應該的觀念。」 趙家姊妹一共有5個,4個都吃素,不是因為宗教,而是認為動物跟人一樣有生命,不忍心吃牠們;但自己出外,又常得為吃東西傷腦筋。二姐趙瓊瑜:「那外面有時候會吃到加工的東西,或是太油的東西,那你覺得不舒服,或是加一些化學調味料,你覺得不舒服,就希望找到一間天然的烹調方式,天然食材的東西。」 找不到這樣的餐館,老二、老三、老四3個姊妹,決定自己開一家,老二、老三放下幼教工作,一個負責外場、一個在廚房,老四則離開原本的貿易公司,當起了自家餐館的主廚。 因為她從學生時代,就開始研究烹飪,對於菜色的開發,很有想法;首先她要增加蔬菜多層次的味道,於是有了泡菜炒飯。
    2008/09/21 22:51
  • 【發現台灣味】不浪漫玫瑰醬 卻釀出香美甘甜味

    當盛放的玫瑰,遇上熬成蜜的砂糖1小時,就能熬煮出一小鍋的玫瑰花醬,在鍋爐裡,正透著紫紅;煮玫瑰花醬,看起來好浪漫的過程,花農章思廣和郭逸萍夫婦說,這一切,都得從把他們,給整慘的玫瑰花說起。 玫瑰花農郭逸萍:「原本的工作,就是在我們這邊,附近的香草園做廚師,所以我們本業就是廚師,所以煮東西,對我們來講是還好;踏入香草料理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它很有前景可言。」 夫婦倆一想,回家種玫瑰,等花收成,再開餐廳,這賺錢的主意,好像很可行;因為郭逸萍的爸爸種的,就是食用玫瑰;現成的花田和技術指導,就等在家裡面。郭逸萍:「我想說,回來就有玫瑰花可以用了,結果,我們回來的時候,沒半朵。」 一回家,章思廣和郭逸萍就被嚇傻了眼。郭逸萍:「那時候,是跟我們地方農會,本來就是有合作的關係,供貨給他們,可是,就是因為那時候,推廣上面,好像不是那麼的好,所以,就有點問題,這樣子,我們回來的時候是沒有半朵花。」 記者:「沒有半朵花的原因是因為?」郭逸萍:「他(爸爸)全部弄掉了,全部用除草機,全部把它(玫瑰花)都剷掉了。」記者:「為什麼呢?」郭逸萍:「因為他(爸爸)就是滿失望的,因為他除了賣給我們當地的農會,他不知道賣給誰。」 種了一輩子的田,看到玫瑰花,竟然賣不出去了,郭爸爸氣到,乾脆一手毀了,自己的心血;沒想到女兒女婿,不懂他的苦心,硬要搭起玫瑰花房走進玫瑰花田。郭逸萍:「我們又回過頭,我們又說,我們要種的情況之下,我爸是很生氣,因為我們沒有種過田,他覺得,你們沒有種過田,你們要回來種田,那你又要種這個,那麼高難度的,他其實是擔心我們,會不會影響到現在的生活,那甚至我們回來的時候,我爸那時候,我們大概有2年時間,沒有講話。」 孤立無援的日子,正式宣告開始,章家夫婦還是決定,要讓玫瑰花,在園子裡生根。郭逸萍:「唉,毛毛蟲又來了,就在那個嫩芽那邊,在啃那個,把那個新冒上來的芽,都吃光光啦。」 玫瑰花,才剛發芽,就遇到蟲蟲危機;沒有花農爸爸幫忙,那還是去找農藥行吧。郭逸萍:「那時候,其實很簡單,是因為不會用,我們兩個都不會用,剛開始第一年,有想說,不然去問那個農藥行,因為我爸那時候,不肯理我們嘛,就問農藥行,因為農藥行看我們是外行人,所以我們就會摘那個葉子,去農藥行給他看,可是他們,給他們看過之後,他們是排一排農藥這樣,那我們那時候,心裡面就覺得很恐怖,再來我們也不會用,也不會算那個比例,我們想,乾脆不要用好了。」 原來,說不用農藥種玫瑰,那也是個懵懂的開始;但,接下來的日子就是,章家夫婦和各種蟲類,沒日沒夜的,玫瑰保衛戰。郭逸萍:「這也是那個,剛剛很可惡的金龜子吃的,有沒有,變洞洞裝的葉子,很明顯的洞洞裝喔;比較可惡的是,牠只吃嫩的部分。記者:「還會挑哩?」郭逸萍:「對,牠挑的,你看這個比較嫩的部分,牠都把它咬得一個洞一個洞的啊,那這個都是金龜子吃的啊,牠的食量算很大,而且牠一次,都咬滿多掉的。」 看到苦心種出來的玫瑰被啃得破爛,章太太還得摸黑,出來抓晝伏夜出的金龜子。記者:「所以,妳那時候每天晚上來抓?」郭逸萍:「對,9點抓到12點。」記者:「晚上都這樣抓金龜子?摸黑抓?」郭逸萍:「對,都戴那種頭燈啊,我小孩都說,好像在做那種甚麼生態的,人家是去看螢火蟲,我們是來抓金龜子,都帶那種頭燈來這邊抓,因為你不抓,那時候其實我們也不會,沒有想到要說,要怎麼防治牠,因為找不到可以防治的東西。」 金龜子都還沒抓完,翻開花瓣,不知名的小蟲,竟然也肆無忌憚的在花苞裡東鑽西鑽;蜘蛛在花間結網,佔地為王,附在葉子背面的小蟲,偽裝成綠色的小蟲,還有飛來湊熱鬧,築巢的小鳥,最後也數不清。 到底有多少蟲子霸佔玫瑰園?郭逸萍:「剛開始,我們試過噴辣椒,也很有效,可是我覺得噴辣椒,是我們人跑得比蟲還要快,因為太辣了,我們就是一邊噴,一邊跑。」
    2008/09/21 22:39
  • 【發現台灣味】創意一口餅  有機月餅拚健康

    沒想到,幾乎是全體總動員,一起加班,平時感情好、喜歡聊八卦的同事們,這回可安靜了,訂單接不完,賣的是當初最不被看好的枸杞月餅。
    2008/08/27 20:21
  • 【發現台灣味】消暑、樂趣多更多 高雄大碗公剉冰

    在高雄市渡船頭對面有一家冰店,老高雄人會來這裡尋找舊時光,遊客則來嚐鮮。遊客:「好大。」遊客:「你確定你要點到8倍那麼大嗎?」
    2008/08/27 20:15
  • 台灣地名入菜 美食展食神出爐

    食展進入最後高潮,就是2支隊伍爭奪台灣食神的榮耀,最後由中華美食交流協會奪冠!勝利隊伍的主廚,還先辭掉原本主廚的正職,犧牲4、5萬收入,好專心準備比賽,不過主辦單位還是出了難題,譬如用來調味的醬料,一直到決賽前一刻才抽出來,考驗廚師能力,光是設計能夠表現出台灣味的菜單,就設計到天亮,24小時沒闔眼,如今一切都有了代價。
    2008/08/19 00:50
  • 【發現台灣味】熟悉的貼心早餐 台灣眷村家鄉味

    燒餅店老闆王涵儒:「剛好利用預熱的溫度來烤它。」記者:「只有這麼幾個啊?」王涵儒:「對。」
    2008/08/19 00:04
  • 【發現台灣味】翻牆來吃冰 建中黑砂糖刨冰

    天氣熱,客人就會多,所以郭自盛一早會多備一些料。冰店第三代郭自盛:「把它洗一下,這樣子的話,火等一下起來才不會,就是在熱鍋的時候,才不會噴東西。」 大鍋子正準備熬,店裡的招牌黑糖水,仔細一瞧,鍋底居然薄到,有些穿洞了。郭自盛:「這比我年紀還大,這個可能要問我爸爸。」 這是一家有50年歷史的老店,掌杓的人卻是個黃黃米粉頭七年級生,不免讓人有些意外,不過更驚人的是這一下子。原來黑糖水特殊香氣,是這樣燒出來的,不過伴著糖香,同時衝出來的還有濃濃煙霧瀰漫,功力稍差的人,這個時候不免要,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從狹小的廚房往外逃,郭自盛卻還是得堅守崗位,因為加黑糖、添水、時機、比例,他都得在旁邊隨時掌控。 郭自盛:「焦掉就變苦了,那整鍋就是苦苦的東西,還有一次就是說,只是去上個廁所而已,結果糖全部都滿出來了,一回來,唉,剩半鍋,然後我爸把我罵得要死。」 前後3、4個小時,甚至5個小時,不只要顧著別讓糖水往外滾,舀泡泡,也有個名堂。郭自盛:「這酵素拿起來,就是發胖就這個東西,拿起來以後就不會說,女生吃了就不會覺得,哇,我吃糖會胖。」
    2008/08/17 22:03
  • 【發現台灣味】拚創意「扮飯冰」 吃出古早味和健康

    的確這麵茶給人一種懷舊的感覺,這是所謂的古早味剉冰;不過,很奇怪,台灣老實講,有時候有很大的考驗,就是台灣的趣味,就是不斷地在變化,所以如果在都會區,一下子流行的是復古,像這種古早味,但一下子又變不流行了。
    2008/07/20 22:11
  • 【發現台灣味】傳統創意料理 順口的麵茶剉冰

    講到台灣到底什麼好?很多外國人都會說台灣的人情味很濃,還有台灣的東西好吃,所以人跟食物好像最好,如果是又能夠為台灣創造出好吃食物的小人物,應該可以稱為是台灣的寶貴資產吧。
    2008/07/20 22:02
  • 【發現台灣味】集集伴手禮 手工香蕉蛋捲

    顧客:「我們從那邊來,想說那時候風吹向這邊,這個香味很特殊,是什麼東西,就一直找一直找,找到這裡。」 香蕉蛋捲研發人江麗卿:「集集特產哦,手工香蕉蛋捲,都是現做的哦!」 江麗卿原本住在信義鄉,921震毀了家園,她卻越往震央跑,因為集集在地震過後,變成觀光勝地。 江麗卿和先生在火車站旁開一間小店,起初賣愛玉冰客人很多,但冬天就沒了生意,於是改賣手工蛋捲,希望現場製作,能吸引更多人潮,而且選沒有人做過的,天然香蕉蛋捲。江麗卿:「我們等到香蕉表皮,有產生芝麻斑點出來,這是裡面的酵素揮發最完整,香蕉它的抗癌成份才會最完整。」 香蕉是集集的特產,江麗卿希望結合地方特色,行銷自己的創意,沒想到還誤打誤撞,香蕉把它做成蛋捲,真的是絕配。江麗卿:「香蕉把它做成蛋捲,真的是絕配,因為香蕉水份少,香蕉沒水份,蛋捲不能有水份啊。」 香蕉沒水份,具備了先天優勢,江麗卿還要再篩選,挑出最有口感的品種,於是我們跟著她,到了香蕉園。江麗卿:「從日據時代老祖宗時代,就是一直種香蕉,經過這麼久下來,嚐試下來品質最好的,就是集集的山蕉。」 山蕉也還是有分品系,江麗卿找上黃榮炫,他是集集地區的盤商,手上有原生種的北蕉,台灣最早的香蕉品種,目前也只有集集才有種植。蕉商黃榮炫:「種在田裡,10個月就可以採收,那我們這個山蕉大概要13、4個月,這就跟養雞一樣,土雞和肉雞養比較久的,比較好吃,以前日本天皇都指定要這邊的。」 選擇集集才有的北蕉做蛋捲,江麗卿希望運用老祖宗的資產,創造新的火花,跟著集集一起行推出去。顧客:「香蕉,像滯銷期的時候,可憐,倒到滿坑谷養豬養雞,不然垃圾場就直接銷毀,實在很浪費,暴殄天物,老闆如果可以做這個,何嘗不是為香蕉開另外一個出路出來。」 江麗卿:「好,可以了,這香蕉的量,要好幾倍我們的預拌料,因為就是我們的香蕉為主要原料,雖然說是蛋捲,其實是香蕉,要用那麼多,所以這樣吃起來才會好吃,才會真的是水果的。」顧客:「一般的蛋捲感覺粉味比較重,可是他那個水果味蠻重的,尤其是香蕉的味道。」
    2008/07/13 22:49
  • 【發現台灣味】小饅頭賣出大名堂 單一口味傳承一甲子

    來看這個老攤子,他是堅持的精神成為招牌,一甲子的光陰,他都只賣一樣東西,就是小饅頭,沒想到也賣出大名堂。 電扇搖頭晃腦,簡正義光著腳,悠閒吹著風,一邊聽轉播,一邊捏圓圓小麵糰,電視裡播著王建民最新戰況,小攤卻一切如舊,與59年前一樣;厚實紅豆餡,裹進微黃小麵糰,捏合起來,扔進熱油裡游游泳,簡正義動作熟練,畢竟已經做了幾十年。日式饅頭攤經營者簡正義:「糖、蛋,蛋攪一攪 ,攪好了再放麵粉。」記者:「為什麼不能揉?」簡正義:「不能揉,怕它會發。」記者:「會出筋嗎?」簡正義:「就是我們做饅頭,會發,我們這不能發。」記者:「不能發喔。」簡正義:「欸,不能發。」 用油炸讓麵糰稍微膨起來,不能發的小饅頭,號稱全台唯一,59年來只賣一種口味,非常專心。簡正義:「我以前喔,不是做這個 ,這個是我父親在做,我是印刷的。」記者:「為什麼回來做?」簡正義:「我以前在民生日報,你那時候大概還沒出生吧,民生啊,民生日報,民生日報後就換台灣日報還是什麼,做一做印刷就沒落,一間一間關起來。」 很多產業隨時間沒落,但簡家這小饅頭攤算是獨門生意,從日據時代走到民國。簡正義:「我都沒休息在做啦,就是端午節、中秋節、7月、過年。」記者:「幾天?」簡正義:「過年休5、6天而已。」 除了一年三節,小攤天天開張,但小攤的名字,可不是由此而來,而是因為日本油炸食物「天婦羅」。簡正義母親簡歐陽繡鶯:「他們來我們這邊吃,吃一吃都說(日文)很好吃啦,台灣的雞蛋放得很多吧。」 店名來自日語,天婦羅的「天」,簡正義的父母,也從日據時代走來,身穿細緻連身裙、搖著小扇子,阿嬤用台語夾雜流利日文,向我們述說改朝換代前的光景。記者:「什麼時候做的?簡歐陽繡鶯:「還沒戰爭啦,那做了就遇到戰爭的時候,他那時學做餡餅的老闆,怕他去當兵危險。」 簡正義的爸爸簡兩團,日據時代跟著日本人學做糕餅,日本人離開了,技術留下來,民國38年剛開張時,宵夜場生意最好。簡歐陽繡鶯:「我一隻眼睛都壞掉了,過了11點,客人還一直來,忙到半夜2點才睡,我眼睛都壞了。」 現在市場改變,小饅頭變成年輕人喜歡的午茶點心。顧客洪小弟:「吃起來很特別啊,我不會講耶,就是脆脆的。」
    2008/07/13 22:37
  • 進軍大陸 老董牛肉麵賣股70%

    台灣美食再次進軍大陸,曾經拿下台北牛肉麵節冠軍的「老董牛肉麵」,最近把70%的股權賣給菲律賓最大的速食業者,募集了139萬美金,要到對岸去開店,而這家菲律賓集團來頭也不小,入股包括春水堂以及永和大王等台灣美食業者的公司,對台灣味,特別感興趣。
    2008/07/12 12:27
  • 【發現台灣味】小賴的創意  冰淇淋涼麵正「ㄏㄤ」

    台灣另外一個有意思的特色,就是創意,譬如說像吃的創意,像現在夏天到了,很多人可能想求清爽,吃涼麵,但接下來要看的這個老闆呢,他不只是涼麵,他要做的是冰麵,真的有創意,是冰淇淋加麵。
    2008/07/06 22:47
  • 七四直航/新台味? 南航「台灣滷肉麵」款待客

    搶先讓陸客感受台味,大陸首航包機紛紛在機上準備了台味餐點;東方航空就準備了滷肉飯加鐵蛋;南方航空則推出台灣滷肉麵,號稱是綜合廣東和台灣口味的改良料理,不管味道,道不道地,旅客們都還是捧場的直呼,好有台灣味。
    2008/07/04 21:33
  • 【發現台灣味】「不得不開」煎包店 堅持手工、承傳美味

    不是速食店的免下車取餐,這裡不但要下車,還要排隊等很久,時間是清晨6點半,什麼樣的早餐這麼吸引人?顧客張先生:「他們的,民國60幾年就開始,吃到現在。」顧客褚先生:「我大概已經吃了21年了,從我來新店的第一天到現在。」
    2008/06/29 22:32
  • 【發現台灣味】老闆與客人搏感情 炸粿20年不漲價

    這年頭大家都說原物料上漲,什麼東西都在漲價,這個老闆卻能夠說他就是不漲價,而且他固定只賣6樣炸的東西,包括蚵嗲在內,但是20年來他能夠不漲價,甚至這家賣6樣東西的小吃攤,已經開了有上百年歷史。老闆翁晃焱:「我100年是頭到尾都賣,連抗戰、二次大戰、空襲被炸,我們也在賣。」
    2008/06/29 22:24
  • 「準備好了」 陸國航備台語台灣菜

    7/4將從北京,首班飛到台北的國航班機,現在都已經準備好了。包括空姐學習台語,還有台灣味的餐點。國航還強調,他們的航點遍佈全球,想要轉機的也可以搭乘,企圖在不景氣的航空業中,殺出另一片市場。
    2008/06/28 18:33
  • 取材台灣中元祭 「醮」登北京舞台

    台灣的現代舞蹈團體「無垢舞團」,日前到北京參加演出;不過,因為舞者幾乎是上空表演,僅僅在身上畫些彩繪圖案,無法通過北京國家劇院審核,台灣舞者只好在身上貼上胸貼,才能讓北京觀眾欣賞到,充滿濃濃台灣味的舞蹈演出。
    2008/06/23 17:23
  • 【發現台灣味】堅持義大利味 讓台灣人在飲食中看世界

    雖然是上班日的午後,總是有人願意為冰淇淋停一下腳步,看來有童心的大人不少,這一櫃子冰淇淋也真是琳瑯滿目,英國甜湯是甚麼味道啊?櫃子後面,冰淇淋機忙著轉轉轉,創造更多驚奇。
    2008/06/22 22:08
  • 【發現台灣味】蔴薏珍奶 在地特色的創意美味

    或許您也沒聽過什麼叫做蔴薏,但是這個台灣話叫作蔴薏的東西,其實是中部很單純的家鄉口味。
    2008/06/22 22:0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