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大腸癌星座余祥銓Makiyo桃花逃亡捐款Melody11點熱吵店國手
  • 搜尋:

    減碳 結果共1,232筆

  • 拯救氣候危機!2050淨零碳排是口號? 專家:台灣難做到

    國際上最夯的議題之一,就是淨零碳排,尤其剛剛落幕的G20領袖高峰會,成員國的碳排放量就占了全球的八成,要怎麼減碳,才能達到2050淨零碳排目標,成為一大考驗;而我們台灣也正要將2050淨零目標入法,有專家就直言牽涉到的不只發電,還有交通、農業、工業發展都與碳排放有關,要達標非常困難。
    2021/11/01 23:06
  • COP26氣候峰會登場 阻升溫最後機會

    受新冠疫情影響,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延遲了一年,周日正式在英國格拉斯哥開幕;此次峰會,將按照《巴黎協定》訂定的目標,在21世紀末前,將全球升溫控制在相較工業時代前的2度內,與更理想化的1.5度目標,來要求各國提出具體減碳計畫。另外一項討論重點則是,用於協助低收入國對抗暖化的氣候資金,目前數據顯示今年將不可能達成1000億美元的承諾。大會主席呼籲,這次會議是全球守住1.5度升溫的最後與最佳希望;英國首相則強調,會議若失敗,一切努力都將白費。為期兩周的峰會,各國將提出的具體減排承諾都將備受關注。
    2021/11/01 19:52
  • COP26減碳期中考 197締約國僅甘比亞達標

    六年前一場巴黎協議,全球近兩百個國家定下碳排放的承諾。這次格拉斯哥氣候變遷會議,各國準備檢討過去展望未來。但這幾年的減碳工作明顯沒有成果,全球只有甘比亞確實達標,去年的溫室氣體濃度甚至還達到歷史新高。環保承諾說的容易,做起來難,也讓承擔氣候變遷後果的新一代,被迫走上街頭。
    2021/11/01 16:22
  • 全球聚焦氣候議題!台怎落實?周桂田:制定完整方案、架構

    G20峰會落幕,與會領袖同意將全球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並達成減碳承諾,不過這項承諾並沒有訂定期限,不少國家元首對此成果感到失望,而在全球力拚節能減碳的情況下,台灣該如何推動並落實政策?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今(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過去20年來,台灣在氣候議題及能源轉型方面落後許多,尤其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未來若各國針對氣候治理制定規範,台灣輸出商品恐怕因此遭受制裁或加稅。」 另外,南韓積極推動氣候政策,除了提出「綠色新政」外,南韓總統文在寅也喊出『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周桂田認為「雖然行政院目前有針對『零碳排』做出努力,環保署也預計徵收碳費,但台灣應參考南韓等國,訂定完整方案及架構,以因應未來公正轉型後,部分民眾所受到的衝擊。」
    2021/11/01 16:22
  • 各國領袖聚首COP26 目標全球限升溫1.5度

    原定於2020年底,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辦的COP26大會,因為新冠疫情延到2021年,即將在今天稍後登場。COP26是2015年「巴黎協定」簽訂後,首次檢驗締約國減碳的規劃與成績,也是各國提交減碳目標的最後期限,這次大會重點將致力於把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還將要求富裕國家提供1千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021/11/01 16:20
  • 何謂COP26? 聯合國氣候峰會重點一次看

    世界各國今天起到11月初在英國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這場氣候峰會雖給各國一個抗暖化舞台,但預料在一系列棘手議題上爭論不休。
    2021/11/01 11:27
  • 響應COP26 柯文哲力推2050淨零排放路徑

    氣候峰會(COP26)登場,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宣布推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推動住商、運輸、廢棄物3大部門深度減碳,並將淨零目標及路徑入法,預計於下會期前送議會審議。
    2021/10/31 15:36
  • G20峰會羅馬登場! 稅改達協議、減碳卻吵不停

    G20峰會30日在羅馬登場,這是兩年來會員國領袖首度實體聚會,會上領袖們也正式為全球一項稅改協議背書,支持對跨國企業徵收最低15%企業稅。然而一談到要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溫室氣體目標,卻又各說各話吵翻天。
    2021/10/31 14:35
  • COP26檢視各國承諾 恐難端出牛肉 東道主95歲英女王缺席 健康引慮

    英國這週末即將在蘇格蘭主辦COP26,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各國災情不斷,COP26的重要性也越發顯著,不過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欽和英國女王都將缺席的情況下,英國首相強生正全力促成COP26召開。旅英媒體人彭志宇今(29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沈瑾暘線上訪問表示,「COP26是巴黎氣候協定後,首次針對氣候問題的正式會議,也是檢驗各國之前給予的承諾是否有做到,而氣候變遷問題造成全球野火、洪水不斷,讓大家有急迫的危機感,所以各國將提出的新減碳排政策成了這次COP26會議中非常重要的目的。」
    2021/10/29 15:53
  • 減碳良藥還是環保贖罪券? 碳補償機制爭議性大

    在COP26會議前夕,澳洲等國紛紛提出淨零碳排的承諾,其實不論是企業還是國家,都不可能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到零,達成目標的方式就是採用所謂的碳補償,替代性抵銷排放的二氧化碳。但目前全球沒有完善的相關法規和交易機制,有專家警告,市場上越炒越熱的碳補償,恐怕淪為環保洗白的工具。
    2021/10/29 12:30
  • 白朗峰冰融變矮了! UN示警地球恐升溫2.7度

    在氣候峰會召開前,聯合國公布最新報告,警告各國要採取嚴格減碳,否則地球將災難性升溫2.7度。而環保人士也在各地抗議,LV的時裝秀就遭人闖入鬧場,高舉「過度浪費、等同滅絕」的海報。
    2021/10/27 20:25
  • 減碳不足!世紀末恐升溫2.7度.青年焦慮未來

    人類活動正在加速破壞生態,佛州今年爆發海牛大量死亡,原因是水源汙染導致海草短缺;另一方面,溫室氣體的排放也導致極端氣候事件頻繁上演,光是美國東到西,就面臨暴雨、龍捲風、風暴等威脅。一項萬人調查發現,有許多年輕人正在經歷「氣候焦慮」,其中,高達75%對於未來感到不安,超過一半認為人類最終會走向滅亡。隨著月底氣候峰會到來,煤炭依賴程度高的澳洲宣布將提高2030年的減碳承諾到35%,但相對他國比例仍偏低;有科學家便發明世界唯一專利能儲存熱能的磚塊,預計為能源轉型提供助力。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依照各國目前減排承諾走,全球將走向升溫2.7度的道路,呼籲各國在峰會上提出更具體計畫。
    2021/10/27 19:47
  • Toyota推全新敞篷電動車 拖曳極限高達27噸極速卻不到30km/h

    面對節能減碳議題,電動車已經成為汽車市場的未來之星,近日Toyota推出一款售價768萬日圓,大約是新臺幣188萬元的全新電動車作品,採用敞篷單座設定,還有長車頭、短車尾的跑車化比例,甚至還有高達27公噸拖曳能力。不過,極速卻只有25km/h,因為,這是一款鎖定機場使用,用以拖曳航空貨櫃的電動曳引車!
    2021/10/27 14:31
  • 優格對抗全球暖化?英相強生與童談氣候變遷 妙問妙答

    聯合國世界氣候峰會COP26,臺灣時間下個月1日將在蘇格蘭登場。世界氣象組織報告示警,去年溫室氣體量創下歷史新高,現在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和澳洲,都發表最新的減碳目標。英國首相強生,也和小朋友來場氣象對談,輕鬆互動提高對暖化議題的關注。
    2021/10/26 18:26
  • 張安平領軍台泥創新局 全力轉型綠色企業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擘劃集團發展藍圖,以「環保、能源、水泥」為三大核心事業,全力轉型綠色企業。繼完成併購義大利儲能公司諾亞(NHOA)後,高雄鋰電池廠今天動工,台泥一步一腳印,建構能源事業版圖。
    2021/10/25 16:02
  • 馬來西亞騎自行車上高速公路恐面臨監禁 50c.c.以上機車就沒問題!

    節能減碳浪潮席捲之下,不只臺灣,世界各地自行車人口也持續增加當中,但是,俗話說「樹多必有枯枝」,人口數多的總有些「不良分子」出現。在臺灣可能是在人行道或者騎樓橫衝直撞,又對行人響鈴噹逼迫讓路。在馬來西亞卻很不一樣,馬來西亞甚至有自行車騎士踩著腳踏騎上高速公路,甚至跟在大卡車後方想要降低風阻、破風前行。但是,根據馬來西亞當局表示,如果未經許可在高速公路上騎自行車,最高將面臨1年監禁處罰。不過,在馬來西亞,排氣量50c.c.以上的機車都可直接行駛高速公路。
    2021/10/22 17:18
  • 減碳救地球!南韓斥資8兆推綠色新政 楊虔豪:10年要達成目標「困難多」

    面對世界氣候變遷,南韓總統文在寅18日宣布,將提高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並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此外,南韓政府也承諾要斥資8兆韓元推行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透過可再生能源投資讓經濟復甦。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2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南韓政府要在10年內達成新建立的目標可謂困難重重,首先南韓是重工業發達的國家,鋼鐵產業在排放量比重較大,儘管當地鋼鐵產業能源使用效率是世界最高水準,且國內各大集團也在進行氫能合作,但在氫能還原技術還沒完整被開發前,鋼鐵產業沒有替代方案來實現大規模減碳目標,此外,按照計畫,南韓往後的火力發電將減少朝向再生能源發展,所以提升地熱、太陽能、風力發電是很大課題,現在南韓面臨的不只是尖端技術沒有成熟,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和供電網也沒有完整建立,最重要的是城鄉不平等導致民眾對再生能源設施反彈。」 另外,據傳台積電宣布要去日本設廠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將補助一半投資額,引發南韓不滿,而先前美國要求三星和台積電交出被視為商業機密的庫存量、訂單、銷售紀錄等數據,對此楊虔豪也在南韓經濟政策記者會上詢問到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專務安基鉉,安基鉉表示「有兩個問題需要煩惱,第一、顧客情報,第二、經營上的機密資訊,若要在尚無安全裝置提防的情況下,把相關資訊交給美國,未來勢必會發生嚴重問題。」楊虔豪補充道「南韓對台積電赴日設廠感到危機,並稱這是『半導體的美日台同盟』,呼籲南韓政府要趕快出面解決問題,而安基鉉則是表明,機密情報不能冒然提供,否則不僅違法,還會牽動市場秩序。」
    2021/10/21 15:11
  • 非洲冰川20年內消失 估1.18億人受洪患.乾旱威脅

    非洲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僅佔全球4%,卻要面臨氣候變遷下嚴重的代價。聯合國最新報告表示,在全球暖化下,非洲僅有的3座冰川恐在20年內消失,屆時1.18億貧困人口將面臨嚴重災情。而隨著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11月即將在蘇格蘭舉行,各國都積極爭取在減碳上能有所進展。英國召開全球投資峰會,吸引前200大企業家投資綠能技術發展;印尼也宣布將投入再生能源發展,以達成2060年碳中和承諾。
    2021/10/20 19:56
  • 有片/暖化危機!海平面持續上升 恐讓5億人泡水

    氣候暖化速度越來越快,根據各國專家學者的調查,即便達到巴黎協定的溫度升幅,低於1.5度內,海平面上升仍然會上升,估算到本世紀末,上升程度大約是50公分到1公尺之間,而且亞洲屬於重災區,專家強調,因為影響氣候暖化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能夠停留在空氣中50年或是上百年之久,減碳政策的效果,還不會這麼快見效。
    2021/10/19 23:03
  • 植物肉夯!雀巢推素蝦.蛋 芬蘭新創用空氣做「肉」

    全球蔬食人口急遽增長,許多企業都看準這個市場推出「無肉」產品,雀巢便是其中之一,繼素鮪魚後,推出由植物性蛋白製作成的素蝦、素蛋,目前只有部分歐洲市場可以買到,該公司表示不管是營養價值或是口感上,吃起來都與真實的差不多。有研究指出轉換成彈性飲食,也就是減少肉類的攝取有助於對抗氣候變遷,因此一間位於芬蘭的新創公司,正在研發只需要空氣跟電就可以生成的蛋白粉末,待成功研發出來後,將會是全球最環保的植物性蛋白質,能夠被製作成抹醬、麵條或是仿雞肉塊,預計兩到三年後可以問世。而在日本的科學家則正在嘗試以3D列印技術製造和牛的大理石紋理,旨在對抗未來糧食、蛋白質短缺外,也有望仿造人類肌肉,用在醫療上。
    2021/10/19 19:58
  • 救地球!COP26會議在蘇格蘭舉行 葉欣誠:檢視「碳排承諾」的重要會議

    全球氣候變遷越來越嚴重,各地接連發生不曾遇過的天災,而11月1日在蘇格蘭將舉辦一場非常重要的COP26會議,預計有兩百位全球領袖參加,面臨現今嚴峻的氣候,到時各國領袖必會有激烈討論。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今(1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COP26會議非常重要,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的締約國會議,距離2015年的巴黎協定,各國所提出的承諾自2016年生效後已經過了5年,如今各國需要重整現在達成的狀況,並在會議上提出新的NDC,即所謂的『國家認為自己可以減碳的貢獻量』,再由各國加總後檢視是否在升溫不要超過1.5~2度c內,此外,先前富有國家承諾每年提供1000億氣候基金也沒有兌現,到時會議中,『減碳』和『資金』將會成為重要檢討項目。」 葉欣誠補充「這次的會議和2015年的巴黎協定比較不同的是,過去一年已經有不少碳排放大國宣布要執行『碳中和』、『淨零碳排』,所以不用擔心COP26會議沒有結論,而這次主要的挑戰是,各國提出來繳交的目標是否達成,若和原本承諾的目標有落差,勢必將會進行激烈的辯論。」
    2021/10/18 16:24
  • 毛小孩搭車免苦惱、想坐特斯拉 Uber推減碳車載愛寵

    叫車平台Uber今(14)日公布兩種新的叫車服務,和8間有多元化的計程車隊合作,可以直接叫到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而根據統計台灣犬貓數量接近300萬隻,養寵物的民眾很多,也開始有寵物專車選項。
    2021/10/14 15:51
  • 四千年前長毛象 哈佛團隊復育、6年內野放

    由哈佛教授主導的新創團隊,宣布將在2027年前復活四千年前就滅絕的長毛象;他們將透過基因編輯技術,製造出一隻具備長毛象行為、外觀、習性的大象,並且將野放到西伯利亞高原上,而這麼做,全是為了對抗氣候變遷。地球正在加速暖化,今年夏季融雪季節結束時的海冰最低點(sea ice minimum),與四十年前相比,大約減少了將近四分之一的面積;聯合國與世界氣象組織都呼籲,已開發國家都應更積極地,做出有效的減碳努力,以對抗氣候變遷。
    2021/10/13 19:53
  • 紅綠燈效率太低? 谷歌借助AI 優化!

    目前正在舉辦世博的阿聯大公國,正率領著中東能源轉型,因為全球最大的太陽光電設施,就坐落在首都阿布達比的一座沙漠,不過與此同時,這個OPEC第三大產油國,仍在繼續供應石油,引發外界質疑,能否達成自己所訂下的氣候目標。至於搜尋引擎龍頭谷歌,則在全方位執行他們的減碳計畫,不但在自家產品推新功能,創造乾淨能源就業機會,更打算把紅綠燈進行改造,透過AI技術,讓各地交通都能節能減碳。
    2021/10/08 20:00
  • 大陸「能耗雙控」難回頭 限電恐成為常態

    中國爆發缺電危機,儘管官方宣稱短期缺電不難緩解,但為了達成節能減碳的「雙碳」目標,「能耗雙控」政策已難回頭。分析多認為能源結構持續調整下,中國未來限電甚至缺電恐成為常態。
    2021/10/08 14:0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