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旅行社命理師咒術迴戰男星離婚人夫疾管署地震瓦斯火槍星二代詹惟中
  • 搜尋:

    減碳 結果共1,232筆

  • 數位娛樂遊戲集團 用行動愛護環境

    珍愛地球,數位娛樂遊戲集團投入環境保育,除了號召員工身體力行,也將節能減碳觀念,融入到遊戲裡,帶動數位遊戲世界裡的年輕世代,一起用行動愛護地球。
    2021/08/16 22:03
  • 深化雙邊經貿關係 王美花月內兩度同框澳洲貿易部長

    澳台氫能貿易投資對話今天舉行,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台灣7成煤炭、近27%天然氣來自於澳洲,在傳統能源合作密切,未來台澳在此基礎上有望朝向節能減碳、綠能領域合作。
    2021/07/29 15:52
  • 全球最長!太陽能自行車道.馳騁在荷蘭

    為了讓歐洲公民,更清楚了解因應氣候變遷的對策,歐盟委員會在周三,發布一項大規模的氣候草案,當中列舉了12項政策,包括禁售柴油車、徵收環境稅等,以確實達成,能在2030年減碳55%的目標,而就在同一天,荷蘭一個最小的省分,則開通一條太陽能自行車道,希望能將這種,在有限空間做多重用途的綠色革新,推廣出去,加速達成減碳目標!
    2021/07/15 19:54
  • 應對氣候變遷 歐盟公布史上最積極方案

    歐盟周三公布,有史以來最積極的「對抗氣候變遷方案」,要在10年內以具體行動實現減碳目標。
    2021/07/15 14:51
  • 拜登鼓勵低碳耕作 農民拚綠金進軍碳權經濟

    2019年美國農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近6.7億噸,拜登政府特別撥款300億美元,推動農業減碳和永續耕作,鼓勵農民種植覆蓋作物,當成有機肥料,可以大幅減少化學肥料的排碳量,甚至還能把二氧化碳封存進土壤裡,減少的排碳量賣給二氧化碳交易市場,創造出全新的環保經濟。
    2021/07/07 12:37
  • 全球最慢Civic極速竟不到5km/h! 超狂改裝連警察都傻眼

    通常我們改車都是要越改越快,但這次他們的目標不是速度,而是能源的乾淨程度,沒有一輛車比這部四代Civic還要更節能減碳,因為他們用的不是引擎也不是馬達,而是人力驅動這輛車,這輛車的最大馬力不得而知,因為是兩名成人在讓這輛車行走,而最高速度竟然不到5km/h,他們竟然還把這輛車開上路,連警察看了都不知道該說什麼,絕對是最狂的Civic改裝!
    2021/07/06 14:51
  • 電動車什麼時候比燃油車乾淨? 總里程必須要超過這個數字!

    到底電動車有沒有比較環保,即使在確定電動車已成為未來趨勢,這個論戰至今仍未停息。最直接的理由就是電動車有太多看不到的隱性成本或者是轉嫁成本,舉例來說,充電電費很便宜,但電力來源可能是較不環保的火力發電。燃燒汽油、柴油會產生二氧化碳,充電耗電不會,然而製作電池過程耗能且會產生汙染。不過以目前最迫切的減碳議題來看,全面更換電動車仍有幫助,因此除非又有革命性能源科技橫空出世,否則趨勢難以逆轉。
    2021/07/05 15:04
  • 有片/台灣恐成氣候難民!2030年極端氣候若加劇 北車也遭殃

    極端氣候越來越嚴重,台灣也不可避免,根據綠色和平調查,在2030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再加上豪大雨導致內水排除不易,可能不只沿海地區受侵襲,台北市中心也難逃一劫,受災範圍包括台北車站都是淹水警戒區,專家就強調,除了節能減碳要做好,現在也要開始著手準備都市的防災計畫。
    2021/07/02 22:50
  • 40國領袖承諾減碳 引爆全球氣候變遷基金投資契機

    隨著歐美、中國、日韓政府相繼宣誓零碳時程,從歐美到台灣企業皆陸續訂出降低排碳量的明確目標。美國知名的物流公司UPS已宣布十年內致力於旗下車輛和飛機的排放量降低1%,台灣知名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則宣布將碳足跡及減碳績效列為採購指標,要求設備供應商2030年前需節能20%,否則可能無法繼續合作,ESG投資再度成為投資焦點。
    2021/06/25 12:32
  • 電動車正夯!太陽能車卻流行不起來 原因竟然跟「地球自轉」有關?

    在面對減碳減排的環保時代,用以取代燃油車的各式替代能源車款紛紛出籠,包括像是被稱作過渡時期的Hybrid油電車、目前最夯的純電動車、甚至是大有可為的氫燃料電池車…等,都在市場上閃躍喧騰、大行其道,那麼為何同樣取自無污染的太陽能車卻總是流行不起來?
    2021/06/21 12:25
  • Volvo減少碳排放從鋼材下手! 展現品牌永續精神

    來自瑞典的豪華品牌Volvo一直以來都以環保永續作為企業精神,不論在材料的選用亦或者是節能的科技發展,一直都處於領頭羊的角色,現在他們宣布一項新的減碳方式,那就是使用無化石煉鋼技術(Fossil-free Steelmaking Technology),讓碳足跡可以減少達40%,這也是全球第一間使用無化石煉鋼技術的汽車製造商。
    2021/06/18 14:14
  • 英國「五月花號」啟程 首艘全自駕船橫越大西洋

    為了達到減碳目標,歐洲國家持續發展綠能,包括西班牙即將啟動跨城市,往返馬德里和巴塞隆納的電動巴士路線,目前正在等待歐盟紓困金核發;而在英國,則剛有一艘自駕船啟程,橫越大西洋,為的是更全面地蒐集地球暖化相關資料;另外,英格蘭的最後一間化石燃料發電廠,也將進行一翻改造,配備一種號稱可以捕捉二氧化碳的新技術,效能高達九成!
    2021/06/16 19:46
  • 氫燃料電池版Defender測試在即 零排放也要虎虎生風

    處在環保當道、綠色前行的時代下,「去油轉電」幾乎已成為各大車廠共同的發展方向,然而,在當前各項減碳減排的替代能源車輛當中,除了純電動車以外,難道沒有其它選項?!當然有!氫燃料電池動力車款(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便同樣是零排放零污染、實現綠色交通的卓越選項!
    2021/06/16 14:23
  • 台灣力挺環境永續 積極部署「淨零轉型」相關政策

    【台灣銀行家】在行政院統籌下,政府已開始評估及規劃台灣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除了穩定推動中的能源轉型,製造、運輸等部門也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檢討策略。相關政策也將影響金融業,得提早做好準備!
    2021/06/14 12:10
  • Toyota新未來創紀錄 一桶氫氣能跑ㄧ千公里超級省!

    眾所周知當今全球生態與環境面臨均相當嚴峻的考驗,主要溫室氣體等污染排放來源之一的汽機車輛,也在法規越來越嚴苛的要求下必須達成減碳的目標,目前除了越來越多車廠選擇往電動化發展之外,其實也有不少品牌將目光鎖定在排放更為潔淨的氫能源上,日前Toyota就寫下了紀錄,用一桶氫氣連續行駛超過一千公里!
    2021/06/02 11:37
  • 全球石油三巨頭牛步減碳排 法院.股東給教訓

    全球三大跨國石油企業,因為減排成效低,遭到法院和股東的教訓。全球7個環保團體串聯,在荷蘭1萬7千民眾的委託下,對皇家殼牌石油提告,荷蘭法院判決企業必須在2030年減排45%。美國雪佛龍石油,股東在董事會選舉中,選出兩席代表環保人士的董事席,目的就是要驅使企業轉型;另外埃克森美孚石油,超過六成的股東投票,要求公司必需加大減排。投資人對石化能源企業施壓,這股由下而上的力量,恐怕要比法令更能驅使產業轉型。
    2021/05/28 20:00
  • 全球暖化擋不住 聯合國:5年內溫度上升超過1.5度

    聯合國氣象組織提出的新數據警告,在未來5年內,全球氣溫有40%的可能,超越「巴黎協議」中訂下的攝氏1.5度目標。世界氣象組織(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表示,到2025年底,有高達90%的可能,會創下有史以來最高溫新紀錄,並且在大西洋會出現更多颶風。顯示全球暖化情勢加劇,呼籲各國採取近一步減碳措施。
    2021/05/27 14:29
  • 可供人類百萬年使用 地熱有望改變能源策略模式

    包括台灣在內,許多國家面對電力缺口和減碳承諾,都在尋找新的乾淨能源。美國電力公司和傳統的石化業者,紛紛跨入綠色能源領域,砸下大筆投資發展地熱。地熱發電比起風力、太陽能都要穩定,以往受到開採技術技術限制,不受業者青睞,一直到這幾年美國相關技術成熟,加上減碳政策推動,業者有信心要讓地熱成為美國發電來源的主流。
    2021/05/20 14:53
  • CNN也關注! 台灣團隊打造環保回收模組病房

    環保減碳和經濟消費之間該如何取捨,一直是不少業者和消費者心中的矛盾掙扎,台灣跨界建築師黃謙智與他的「小智研發」團隊,利用循環再利用的方式,把廢棄物再造成兼具美感和實用的產品,甚至還能打造出環保模組病房,引起國際媒體關注,CNN最近就特別報導這一支來自台灣的研發團隊。
    2021/05/19 12:48
  • 騎帥又不流汗! SEic推出復古精緻電動腳踏車

    節能減碳的議題一直持續發燒,2021年為交通部觀光局訂定的「自行車旅遊年」,鼓勵國人以綠色騎行的方式踏出戶外,漫遊大城小鎮。單車成為代步交通工具的大熱門,而落座於台中的SEic單車工廠,打造復古味十足的精緻電動輔助自行車,讓通勤族可以無「汗」地優雅騎行。
    2021/05/18 19:35
  • 地熱資源全球第三!日本衝刺地熱發電拚減碳

    日本政府為達成2030年度減碳46%目標,宣布重啟3座超過40年、應該退役的核電廠機組,成為日本首例,同時也積極發展綠能。日本地熱蘊藏量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印尼,地熱不但同樣是低碳能源,更具備極高的發電穩定度,也符合聯合國SDGs目標的第7、第13項。在常見的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之外,地熱發電再次受到企業關注。
    2021/05/10 19:46
  • 三接再外推 鄭文燦:兼顧保育減空污及能源轉型

    行政院昨天公布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再外推方案,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這項再外推方案已將對環境影響降到最低,是兼顧藻礁保育、減煤減碳減空污及能源轉型的最佳方案。
    2021/05/04 10:53
  • 日本近海水溫飆升 藻類熱死.海洋生態浩劫警鐘響

    氣候環境變遷問題已是全球共業,身為海島國家的日本更是飽受暖化之害。不斷升高的海水溫讓日本近海的海洋生態面臨瓦解,過熱的海水造成藻類死亡,使得海藻名產地幾乎沒有收獲量;鮑魚也因為失去食物來源餓死,產地捕獲量只有去年的一成不到。而海藻消失,食物鏈大亂,海底不見過去生機,只剩大片光禿禿的礁石。為了加速零碳排的國家目標,日本政府推動「地區脫碳」,鼓勵地方政府制定綠能政策,將脫碳概念融入生活,落實全面性節能減碳。
    2021/04/27 19:46
  • 侯友宜促訂氣候變遷法 避免未來產業被世界淘汰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台灣一定要趕快制訂氣候變遷法,來因應整個碳交易、碳徵稅、碳權等產業轉型新的挑戰,政府絕對一定要比民間先行,以避免產業被世界邊緣化、淘汰。
    2021/04/24 15:37
  • 習近平減碳說遭打臉 專家:停止一帶一路「碳投資」

    美國主導的「線上氣候峰會」,今天進入第二天,中美兩國領袖在昨天,都提出相當具體的減碳目標。拜登提出,到2030年將減碳五成,減碳量是歐巴馬時期的兩倍。習近平也提出,中國要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不過專家表示,如果大陸真的有心減碳,那就應該立刻停止「一帶一路」跟煤炭相關的投資。
    2021/04/23 22:1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