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全家便利商店黑社會咖啡飲品倒閉清算郭晉安APP孫安佐瓦斯火槍STEAM教育
  • 搜尋:

    減碳 結果共1,232筆

  • 鼓勵減用紙本帳單 台電加碼!明年起電子帳單每期減10元

    台電推廣電子帳單,已有百萬用戶使用。台電表示,明年1月起不印寄紙本帳單的用戶,每期優惠減收的電費將提高到10元,希望將無紙化省下的成本回饋給用戶,吸引更多民眾加入無紙減碳行列。
    2020/12/24 18:15
  • 舊換新抵5萬確定再延5年 還有可能加碼至6萬?

    財政部長日前接受質詢時表示,舊換新貨物稅補貼確定將再延長5年,修法空窗將透過「溯及既往」方式追溯。且除財政部版本,亦有多位立委提出相關修正草案條文,甚至有立委提議將把減徵額度自5萬元提高為6萬元。
    2020/12/24 01:00
  • 平價車要掰了嗎? 二階段汽車耗能總量管制後年開跑

    為響應政府節能減碳政策,並且呼應國際對於溫室氣體減排訴求,國內已經先於民國108年 (2017年) 9月開始實施汽車六期環保法規,經過一年緩衝期之後,已經在今年正式上路。緊接著,影響更鉅的二階段汽車耗能總量管制,也就是俗稱的CAFE也預計自民國111年,也就是後年正式施行,預期國內銷售新車將再有一波洗牌。
    2020/12/23 15:47
  • 告別2020年 巴黎協定189締約國拚綠色轉型

    上週六(12日),《巴黎氣候協定》屆滿五周年,超過70國領袖,透過視訊會議慶祝,並分享各自新出爐的減碳目標,除了有不少國家提出「碳中和」,歐盟27國,也就新的氣候目標達成協議,期望2050年之前,達到「淨零碳排」。至於這次沒有參加的美國,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則在當天發推文表示,將在就任總統之後,立即重新歸隊!
    2020/12/14 20:00
  • 綠色金融新時代 引領永續「金」未來

    作者:謝順峰(台灣金融研訓院傳播出版中心副所長) 【台灣銀行家】綠色金融在國際上已不是紙上談兵的概念,而是能實際掌握的多元商機,且各類型機構都能利用債券工具進行籌資。金管會新發布的「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除了更豐富綠色金融的內涵,也宣示綠色金融除了導引減碳資金,更是促進金融穩定的法寶。
    2020/12/07 13:57
  • 電郵也有碳排放 英官員呼籲:少寄email

    您知道嗎? 透過網路傳送的電子郵件, 也是汙染地球的兇手之一, 一封垃圾郵件會產生0.3克二氧化碳, 夾帶附件的電郵, 甚至產生多達50克二氧化碳, 根據統計, 英國人每天發送超過6400萬封, "不必要"的電子郵件, 這些郵件多半只寫了"謝謝"、"很感激", 以及信件結語"Cheers", 英國官員呼籲減少寄送電郵, 節能減碳。
    2020/11/30 15:00
  • 全台50處「奉茶」 當「不塑之客」環保減碳

    打造綠色生活,石化業者推動「奉茶行動」,在全台50個據點,提供民眾茶水,大家只要自帶環保杯就能飲用,一起當「不塑之客」。
    2020/11/28 10:23
  • 侯友宜簽氣候緊急宣言 拚2023年無煤城市

    為因應全球極端氣候所帶來的衝擊,新北市今天(24日)在綠色和平基金會簽署氣候緊急宣言,將推出五大策略,預計10年內減碳百分之30。
    2020/11/24 21:13
  • 漢米爾頓奪F1世界冠軍 追平車神舒馬克

    F1一級方程式賽車,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登場,由英國車手漢米爾頓(Lewis Hamilton),奪下世界冠軍,這是他2008年以來的第七座F1冠軍獎盃,追平德國傳奇車神舒馬克紀錄。而向來很注重個人節能減碳的他,也組成了新的電動車隊,將參加2021年的電動越野車賽(Extreme E);雖然漢米爾頓本人並不一定會下場參賽,但還是讓這場為了凸顯氣候變遷的賽事,未演先轟動!
    2020/11/16 20:00
  • 快訊/補助舊機車換購釀熱潮! 環署挨轟「無助減碳」

    環保署今年首度補助老舊機車換購七期燃油機車,金額比照電動機車,造成七期油車換購熱潮,截至11/9最新統計,七期油車補助數量是電動機車的五倍以上,立委批評錯誤補助怎麼反變出現一大堆燃油機車,讓電動機車年增率倒退五成二,無助空汙及減碳工作。
    2020/11/10 09:39
  • 減碳大轉彎! 「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急煞車

    節能減碳是世界趨勢,但原本行政院拍板,「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政策,不到一年,卻因為產業壓力下喊卡,政策大轉彎,甚至訂下「油電併行」同樣補助七期燃油車,讓不少環保團體憂心,這樣恐怕不僅減碳成效不彰,還是走回頭路。
    2020/10/02 23:10
  • 台鐵減碳 高雄機廠屋頂推太陽能發電

    台鐵配合政府減碳及再生能源政策,繼潮州車輛基地後,也規劃在高雄機廠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今天上網公開招標。
    2020/09/30 17:52
  • 當全世界都想減碳 無煤家園真的可行嗎?

    2020第四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融媒體類優等,由聯合報系「當全世界都想減碳 無煤家園真的可行嗎?」,謝汶均、張心慈、楊若榆、游昌樺、彭慧明、董俞佳、蔡佩芳得獎。作品描述儘管減碳、廢核已成為新趨勢,各國在推動能源轉型時,卻仍面臨阻礙綠能產業發展的法規、過時的電力產業結構等難題。
    2020/09/27 21:23
  • 「環保少女」桑柏格號召 全球再掀罷課潮

    今年全球各地,從美國加州到南美的巴西、還有澳洲都有野火燎原、北極圈的升溫幅度,甚至是全球平均的兩倍。當全球暖化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剛獲得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的瑞典環保少女桑柏格,週五再度號召全球學生罷課抗議,也立刻獲得多國學生響應。
    2020/09/26 18:12
  • GoShare企業方案9/29啟動 同步推出挑剔指南美食服務

    GoShare for Business企業方案將於9/29日正式啟動,首發即獲得九大產業領航者的認同,包括 Visa、微軟、達美樂、台新銀行、遠傳電信、微風集團、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南山產物、Rakuten Monkeys 樂天桃猿。九位首發企業夥伴目標於一年內完成上百萬趟 GoShare 騎乘、減碳 35 萬公斤。
    2020/09/24 06:30
  • 師生更便利! 台中922公車串連捷運、校園

    台中市政府從9月1日開始,調整922路公車路線,從大坑9號步道可以一路開進中台科技大學校區,未來也能直接到捷運轉乘,台中市府認為公車開進校園,不但可以鼓勵更多師生搭乘,響應節能減碳。
    2020/09/22 19:10
  • 替代石化燃料 用碳捕獲技術製成洗衣精

    日常使用的清潔用品,像是洗衣精、洗碗精,其實都是從石化燃料提煉出來,屬於不可分解的物質,對環境傷害很大,國際清潔用品大廠日前宣布,將不再使用石化燃料,要把「碳」來源多樣化,改用蘇打粉、海藻、碳捕獲技術來取代,不過環保原料成本比較高,恐怕售價也會跟著增加。
    2020/09/09 22:55
  • 緊盯中鋼空污改善 陳其邁促好要更好快要更快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訪視中鋼公司空污防制及節能減碳進度,並巡視建造中煤礦封閉式空污防制措施,陳其邁要求「好還要更好、快還要更快」,也期許中鋼在污染防制扮演「領頭羊」。
    2020/09/07 14:16
  • 中小學教室全面裝冷氣 蔡總統:2年內完成

    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政府將會在兩年內完成全國中小學班班有冷氣的計畫,也會更新電源線路、西曬教室的隔熱設備及其他節能減碳相關設備與措施,用最節能環保的家電,為下一代打造最舒適的學習環境。
    2020/09/04 13:12
  • 氣候變遷不關你的事? 台灣未來恐水淹5000個小巨蛋面積的土地

    綠色和平發表的最新研究,未來30年若是我們不積極減碳,海平面上升加上風暴潮,台灣可能有兩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泡水,面積相當於五千個台北小巨蛋,政府現在就得趕緊做防災、減災規劃。
    2020/08/31 23:09
  • 近年「侵台颱風」變少了? 鄭明典:下周有大颱風嚴密監控

    最近有一個颱風,目前在菲律賓東方熱帶擾動,不排除在28日就會形成熱帶性低氣壓,如果持續增強將會形成颱風,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表示,下周有個大颱風,希望它如模式預報一樣,遠遠的通過就好,這個颱風有點太大,不歡迎,其實對於颱風會不會直撲台灣?還不明朗,雖然今年颱風都繞過台灣,也有專家推測可能與反聖嬰現象有關。
    2020/08/27 23:05
  • 若不積極減碳 環團:2050台南七股恐將泡水

    綠色和平今天表示,若不積極減碳,最惡劣情境下,海平面上升加風暴潮將衝擊六都超過290萬人的居住安全;受影響面積最廣的是台南,七股區全部泡水,台南多處古蹟恐遭淹溢。
    2020/08/24 15:32
  • 快訊/環團籲「不減碳」 2050年總統府、北車恐遭淹

    極端氣候在各地都造成災情,減碳是刻不容緩議題,環團綠色和平今天甚至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30年後有就是2050年若不積極減碳,台灣將受到海平面上升與風暴潮雙重威脅,可能衝擊6都,超過290萬人的居住安全,甚至連總統府、北車等都會被水淹沒。
    2020/08/24 13:24
  • 盧秀燕辦「減碳降溫論壇」 提「引風、增綠、留藍」3法

    台中市長盧秀燕,14日舉辦「減碳降溫論壇」,希望透過提升綠色建物面積,積極改善空品,緩解都市熱輻射,以及年底通車的捷運,全力協助都市退燒。
    2020/08/14 22:59
  • 力抗氣候變遷 種樹減碳不如預期

    美國兩份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過去各國政府利用經濟誘因,鼓勵民眾大量種樹,但實際情形卻適得其反,不僅吸收二氧化碳的樹木,並未如預期增加,還減少生物多樣性。另外,新種植樹木吸收碳的效果,也並未如外界預期高,種樹減碳的效果恐怕有限。
    2020/07/12 21: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