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社會搖房仲癌細胞車禍國小廢校電力節約謝霆鋒小七發票200萬住不起的世代
  • 搜尋:

    蔣志偉  結果共2,392筆

  • 格陵蘭「融冰」60噸冰塊融化... 可填滿720萬個奧運泳池更威脅「臺灣」這件事

    格陵蘭冰蓋降雨震驚全球,如果未來全數融化,海平面將上升七點多公尺,到時候恐怕身為海島國家台灣,深受衝擊。根據CNN報導,格陵蘭7月15日至7月17日每天融冰60億噸,可填滿720萬個奧運泳池,格陵蘭氣候變遷現在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2022/08/13 23:02
  • 近期這兩大原因...導致民眾「焦慮度」提升...難入眠... 醫:心理壓力大!

    最近又是新冠疫情、又是共軍軍演,讓不少人說「心好累」,甚至感覺到「有些焦慮」。醫師提醒,當體內壓力性荷爾蒙就會升高,焦慮度提高,會無法好好好睡覺,最好試試看中斷思考、轉換心情、改變生活狀態,擺脫焦慮。
    2022/08/13 22:37
  • 鼻涕變濃、咳嗽有痰...臺灣1/5人口被「這疾病」困擾... 醫:憂心!

    鼻竇炎在台灣有1/5人口,曾經罹患鼻竇炎,主要原因可能是空氣汙染或者是地狹人稠,發生過敏的人數多,值得注意的是孩童彼此之間也有可能會發生相互傳染情況,不論是成人或孩童出現咳嗽有痰,鼻涕變濃,一定要提高警覺因為很有可能是急性鼻竇炎,一旦時間拖太久,超過3個月還沒好,應盡速就醫治療!
    2022/08/12 22:55
  • 「這類」專業人才...盼修法 放寬服務權限照顧民眾健康!

    很多人聽過物理治療師,依照現在法規,若要給物理治療師診療,必須先透過醫師診斷照會醫囑,才能夠執行物理治療相關業務,不過對臺灣物理治療師來說,是一個枷鎖,現行許多國家像是泰國新加坡,都讓物理治療師,能服務民眾,而不是病人,而不是等到生病之後,需要被重視!
    2022/08/11 23:01
  • 注意!「這疾病」...初期無症狀... 輕忽它...會影響生活危及生命!

    主動脈瓣膜狹窄是一種退化性疾病,人老了就比較容易發生,生活習慣良好,有可能減緩發生率,而年長者是危險因子,建議高齡族群定期健檢,成大醫院心臟內科副教授暨心導管室主任李政翰認為,高齡或預期開心手術風險過高的患者,若電腦斷層評估結構上適合,以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為首選療法,可避免傳統開心手術中鋸開胸骨或體外循環等步驟帶來的危險,大幅降低手術風險與術後恢復的時程。
    2022/08/06 23:28
  • 健保少收19億元....關鍵因素是它... 未來健保費恐調漲?!

    最近引起企業雇主討論話題!就是健保署最新公告,全民健康保險第1類第1目至第3目被保險人所屬的投保單位或政府應負擔的眷屬數,將從現行0.58人,於明年1月1日起調降為0.57人。平均眷口數調降後,每年健保將短收19億元,未來健保費不排除有調漲可能性。
    2022/08/06 23:27
  • 莫名發燒、感冒...抽血後「白血球異常」... 確診罹「這個癌」...

    癌症仍是台灣十大死因,一般急性白血病常見的臨床症狀常以貧血、發燒、全身倦怠或皮下瘀血來表現,有四成的病人會有牙齦出血,成人女性會有月經量不止的情形,甚至身體及下肢的皮膚會出現紫斑,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田豐銘表示「比較年輕的白血病,有些是家族性一個遺傳性基因,比較成人或者是年紀大的就是比較後天,就是自己生活環境飲水,各種汙染老化造成基因突變。
    2022/08/06 23:18
  • 突然出現「五大症狀」提高警覺 醫:心臟衰竭致死風險高!

    心臟衰竭簡單說就是心臟無力,在正常情況下,心臟每次搏動會送出足夠的血液到身體各處,讓器官能保持運作,但如果血液進入心室出現障礙,或是心臟泵血不足,有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指出,目前心臟衰竭最常見,主要原因,心臟血管有可能有狹窄,或者是阻塞,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心臟瓣膜有問題,其它也有可能因為高血壓造成心臟衰竭不好。
    2022/08/02 22:51
  • 新冠疫情....這一類的人不敢回醫院篩檢、追蹤、治療 醫憂未來死亡人數恐暴增!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就醫意願也大幅降低,主要因素在過去兩年疫情升溫態勢下,不少應該回診或是疾病追蹤的病人,明顯減少,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疫情影響,讓不少癌症病友不敢進入醫院,甚至癌症篩檢也造成很大的影響,衛福部統計,對於接受癌症治療人數足足就少了一百萬人(次),過去兩年癌症篩檢人數跌破新低,醫界擔憂未來恐怕會反映在癌症死亡人數。
    2022/08/01 23:04
  • 大熱天喝冰水、沖冷水澡...血管會爆掉? 醫師警告:這類人...特別注意!

    最近高溫炎熱天氣型態,許多人熱到受不了,不少人選擇吃冰消暑,最近社群經常討論大熱天喝冰水.沖冷水澡,傳出血管會爆掉甚至發生中風,對此醫師指出其實對一般人來說是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或者是老年人,有可能在喝大量冰水或者是洗冷水澡的時候,引發劇烈的迷走神經或者是血管的一個反射,而造成血管收縮,或者是心跳變慢,就要特別注意了!
    2022/07/30 23:06
  • 不忌口!愛吃高熱量食物、少運動 罹「這疾病」死亡風險高

    美食當前總讓人擋不住誘惑,對於吃許多人不忌口,尤其高熱量高糖油炸或是精緻食物等,吃過量會導致體重直線上升,也會引起許多疾病,像是脂肪肝是一種肝臟疾病,由於肝臟細胞內聚集過多脂肪,一般來說只要肝臟含脂肪量超過5%,就算脂肪肝,若持續未改善讓肝臟持續發炎,最後會病變為肝癌。
    2022/07/29 23:08
  • SMA罕見疾病!打一針兩百多萬 病友盼放寬健保給付 延續生命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簡稱SMA),這是一種罕見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全台約400多位患者,醫師指出確診後的新生兒須立即治療,保護尚未退化的神經元,避免患者成長時期的不可逆。目前國際間有三款藥可治療,療程一年約七百到上千萬元,堪稱最貴注射劑,導致病友無法負擔,現在有藥品健保給付,但因為還是有病友資格不符,對此,健保署表示藥廠已經再次提出擴增使用建議,後續將依程序將在8月專家諮詢會議進一步討論。
    2022/07/28 23:13
  • 注意! 指甲出現「這幾種」徵狀 醫:冒黑條紋恐癌症找上門

    根據臨床統計,大約有5%亞洲人,會有指甲黑線條的問題,大部分黑甲症,醫師指出不太需要擔心,常見引起的原因,有「荷爾蒙改變」,再來本身就有「系統性疾病」,「指甲本身有感染」,例如細菌或黴菌感染,還有「反覆受傷」,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營養缺乏」,其實在疾病本身治療或是停藥之後就會得到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有個案,15年前原本一開始跌倒,沒想到傷口誘發乾癬,頭部和腳部甚至腹部,出現乾癬,就連乾癬性指甲也容易合併乾癬性關節炎!
    2022/07/26 23:26
  • 愛挖鼻孔、拔剪鼻毛易導致「這部位」發炎紅腫 若細菌侵入死亡風險高!

    許多人習慣挖鼻孔,使用鼻毛修剪器,或是直接拔鼻毛這些動作可真的要小心,就有年輕人習慣性用指甲挖鼻屎,導致鼻孔發炎,鼻塞時經常出現異物感,再加上摳鼻孔時偶爾會流血,導致結痂情況。鼻科醫師提醒民眾不要自己摳鼻子也不要自己剪鼻毛,因為很多病人自己剪鼻毛,剪完之後發生流鼻血症狀,細菌侵入後,就會造成鼻子前庭發炎。
    2022/07/25 23:04
  • 水喝太少、長期憋尿「這部位器官」易感染 致死風險高!

    最近泌尿道感染患者增加最主要原因,水喝得太少,導致排尿的頻率降低,增加細菌停留在膀胱或尿道內的時間,並且繁殖,進形成感染,還有一種就是長時間忍尿:有些人因為工作性質緣故,而需長時間忍尿,像是容易因尿液在膀胱停留時間較久,而造成感染機率增加,就有案例每天在工地上班,大量流汗比較少喝水,長期下來腎結石長了兩顆再雙側,結石大約3公分左右,會出現腰痛腰痠血尿,還有腎臟發炎的現象。
    2022/07/22 22:35
  • 接種「第四劑」或等「次世代」疫苗 「這年齡」族群陷兩難、各有想法

    BA.4、BA.5已成國際主流變異株,專家建議急著要出國的民眾可接種第四劑,另外,現有的疫苗雖對於變異株有免疫逃脫特性,但還是可以下降三分之二的中重症比例,且80歲以上確診者有5%以上死亡率,雖然指揮中心宣布50歲以上民眾可施打第四劑,對於許多人來說還在猶豫,到底要現在接種還是等待次世代疫苗,陷入兩難!
    2022/07/21 23:06
  • 「這族群」每4人當中 就有1人骨鬆身體缺乏「它」恐失能!

    骨質疏鬆真的不能輕忽!從年輕人開始,就要開始注意自己有沒有骨鬆,因為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20到30歲前,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若骨量流失太多,會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疏鬆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導致骨頭脆弱易斷,增加骨折風險。醫師提醒任何人都要趁年輕存骨本,預防骨質疏鬆。
    2022/07/20 23:08
  • 不論年齡!「這幾類」輪班工作的人 研究:中風機率高

    現今隨著社會型態不斷改變,許多人因為工作必須要輪班,休息時間不同,由於這些輪班工作者的睡眠週期與生理正常運作不同,會提高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癌症風險,也有可能增加中風的情形,專家指出生理時鐘與正常時間不同步,無論是輪班工作或是熬夜,都會造成生理及身體難以想像的變化。
    2022/07/19 23:04
  • 高溫炎熱!出現這五種症狀...提高警覺! 醫師:「熱傷害」找上你...病重恐致死

    全球氣候暖化,台灣平均氣溫升高,熱傷害案例跟著攀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2020年有2763人次曾因熱傷害而就診,回顧2011年時為1487人次,10年間成長85.8%。其實熱傷害泛指人體因體內熱累積導致的各種身體損傷,包括熱中暑、熱衰竭、熱痙攣、熱昏厥等。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
    2022/07/18 22:49
  • 皮膚出現「三大症狀」全身抓流血 搔癢難耐醫警告別做這件事

    臺灣異位性皮膚炎病友超過200萬人,孩童和青少年為多數,典型症狀是皮膚乾燥併隨嚴重皮膚瘙癢及發紅情形,長期抓患處,會導致睡眠不足,精神不佳,上課無法專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臺北榮總皮膚部科主任/副教授陳志強臨床發現,典型異位性皮膚病友過去長期服用口服或外用類固醇,導致很多皮膚副作用產生,甚至於系統性副作用,甚至連眼睛也因為青光眼瞎掉,這是異位性皮膚炎悲劇。
    2022/07/15 23:20
  • 60歲前初次「罹癌」請領「勞工退休金」? 他說了重點...

    勞退新制下的勞工退休金,由雇主依勞工每月薪資提撥6%存於勞工名下的虛擬帳戶,待勞工60歲退休後才可以領出,但如果勞工體況經醫師判定失能三級以上,無法工作,才可以提早於60歲錢領出!現在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勞工退休金條例修法,希望開放讓未滿60歲的初次罹癌者,能自行選擇是否提前領個人歷年累積退休金專戶內的存款,引起熱議!
    2022/07/14 23:01
  • 愛吃這類食物 小心濕氣累積體內提高疾病發生率!

    如果您經常處在濕氣太重的環境,會使得皮膚對流散熱不佳,水份無法從體表排出,體表循環不佳,濕氣會累積在體內;或愛吃寒涼食物,造成腸胃蠕動功能不佳,腸胃道調節水份功能失調,長久下來濕氣累積體內,會提高疾病發生率。
    2022/07/13 23:06
  • 皮膚脫皮、脫屑 出現「這狀況」醫警告:皮膚淋巴癌機率增

    如果你長期因為濕疹問題擦藥,不見好轉,可要特別注意了,從過去至今有不少師診病友,有人擦藥擦了兩三年左右卻不見好轉,而且身上從頭到腳出現紅色斑塊,甚至有掉屑情況,醫師警覺不對勁立刻將皮膚組織切片檢查,證實罹患皮膚癌,臺北榮總皮膚部副教授陳志強指出濕疹,很容易被誤診。民眾擦藥後沒好轉仍好不了,應主動告知醫師,盡早確認是否為表皮T細胞淋巴癌!
    2022/07/12 18:25
  • 長時間久坐、站立..這部位「壓力太大」... 導致「椎間盤突出」痛不欲生!

    椎間盤突出合併神經壓迫,會讓人痛到影響生活,有些人的疼痛能自行恢復,醫學進步下椎盤盤突出的手術方式越來越多元,成大醫院骨科部脊椎外科主任林政立表示,目前越來越多醫師使用脊椎內視鏡進行椎間盤切除手術,因為傷口小,提高手術安全性及術後恢復快。
    2022/07/11 23:06
  • 連40年「國人死因」頭號殺手是「這個癌」! 輕忽篩檢醫:死亡風險高!

    衛福部公布110年國人死因統計,癌症已連續40年居十大死因之冠,去年台灣共有5.1萬人,因為癌症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以肺癌死亡率最高,蟬聯12年榜首。衛福部統計發現,癌症死亡時鐘持續快轉,110年平均每10分10秒就有一人死亡,比109年加快20秒,中山醫大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周英香表示,如果家裡有大腸癌,或是乳癌的家族史,一定要記得做提早篩檢的動作,因為有滿多癌症 它其實有家族遺傳傾向,國家現在有提供癌症篩檢!
    2022/07/08 23:5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