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發票中獎號碼二伯國小大規模倒閉全黨殺一人今日秀泰影城余天女星直腸癌宜蘭縣山豬敗血性休克動物園
  • 搜尋:

    國家安 結果共1,774筆

  • 《全動法》下架但要修法?陳建仁:攸關國家安全加強溝通

    國防部日前預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引起國人議論,行政院長陳建仁在立法院表示,國防部預告14天後會下架,但政院隨即發出澄清,表示預告期滿就進入檢討的法制工作階段,不會產生「移除下架」問題。對此,陳建仁今(5)日受訪時說,為了要澄清自己「下架」的用語,並不是不修法或「下架修法」,所以特別請發言人羅秉成再次說明「下架」的意思,就是從網站當中移除,但是在法制作業上,並沒有「下架」的用語。
    2023/03/05 10:26
  • 新加坡再採購8架F-35B 將汰換60架F-16

    新加坡決定增購8架F-35B戰機,讓機隊總數來到12架,預期將在2030年前開始交機,然後在2030年開始讓60架的F-16除役。TVBS記者劉亭廷今(2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新加坡政府深信把大錢砸在國防上,可以維護國家安全,因此一直致力於和美國以及其他盟友購買最新武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汰換現有機種,這次要換掉的就是60架F-16,改而使用F-35B戰機。」
    2023/03/02 16:54
  • 企業遭駭「百萬筆個資外洩」網上兜售 監委申請調查

    監委王麗珍、葉宜津、賴鼎銘今天說,民間企業屢遭駭客入侵,百萬筆民眾個資被盜並上網兜售,事涉民眾權益、社會安定與國家安全,相關政府機關對資安督管機制是否周妥,已申請調查。
    2023/03/02 11:35
  • 美眾院首場「中國聽證會」 認抗中「已到存亡鬥爭」

    美國眾議院的「中國事務委員會」,周二召開首場聽證會,聚焦在中國大陸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美國朝野兩黨,更罕見出現一致共識,眾院的財委會一口氣通過10項對抗北京的法案,其中有3個法案更和臺灣直接相關。另外美國FBI局長說,經過長期追查,新冠病毒應該來自武漢實驗室。
    2023/03/01 17:54
  • 拉高層級瞄準2024? 侯二二八致詞突拋「總統級論述」

    難道是決定要揮軍2024了嗎?新北市長侯友宜出席二二八紀念活動,突然闡述起自己的「三平三安」論述,從人民安定講到國家安全甚至兩岸發展,被解讀是要表態選總統的前奏,就被聯想是不是跟非綠聯盟傳出要整合「郭柯合」有關。
    2023/02/28 19:51
  • 學生上戰場?16歲以上「不分男女」動員造冊

    國防部預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未來滿16歲的高中生,不論男女都得被造冊納管,動員時期雖然不會擺到前線,但需要在後勤支援,消息一出引發教育界和家長反彈,認為會造成恐慌,對此國防部表示,修法是為了保障國家安全,絕不會影響平時自由權益。
    2023/02/28 14:10
  • 動員16歲學生參戰?「拉未成年當砲灰」 國防部回應了

    國防部預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不僅新增「訊息傳播動員」等多項新動員對象,還包括「教育動員準備方案」,積極籌備青年學生動員計畫,引發外界質疑聲浪,認為該法除了管制媒體,還會動員沒當過兵的學生上戰場,形同戒嚴。此修法也引發網路討論,有人質疑「不會拿槍,沒訓練容易打到自己人」,更有人指「拉未成年的,不如把那些除役的拉上去砲灰」。對此,國防部今(28)日最新回應,強調修法是為了保障國家安全,絕不會影響或損及人民平時之自由與權益。
    2023/02/28 10:55
  • 白宮國安顧問:若中對俄致命援助 將付出真正代價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今天指出,中國還沒有採取行動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提供致命性援助。他強調,華府已經私下向中方明確表達,相關作法將會有嚴重後果。
    2023/02/27 05:35
  • 俄烏戰爭將滿週年 美加碼軍援烏克蘭20億美元

    俄羅斯去年2月24日全面入侵烏克蘭將滿一年,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今天說,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價值20億美元的新軍事援助方案。
    2023/02/24 14:23
  • 官官相護?檢察官林仲斌判刑 「隱密」不公開 司法院:系統錯誤

    前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性招待案外案,扯出地檢署內鬥!高檢署檢察官林仲斌在擔任台南襄閱檢察官期間,偵辦警察收賄喝花酒案,遭控訴下屬盜錄同樣是地檢署兩名檢察官的聲音和畫面,其中一名主任吳岳輝質疑林仲斌違法蒐證,提起自訴,就在本月8日,林仲斌以涉及觸犯通信保障及監察法判刑8個月。不料,該份判決書在網路查詢卻被隱藏,直到事件曝光才被公開,引發官官相護質疑,對此,司法院發出澄清新聞稿,該件裁判書內有「國家安全」之文字,系統錯誤判讀為國家機密案件而不予公開。
    2023/02/23 11:41
  • 台美重大突破!外長吳釗燮見美副國務卿 距華府僅一步之遙

    台美國安高層會談於華盛頓時間21日上午10時(台灣時間21日深夜11時),在位於維吉尼亞州的美國在台協會(AIT)總部登場,我國由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外交部長吳釗燮領銜主談,美方主談人則包括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范納(Jonathan Finer)及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等相關官員,值得注意的是,此行是繼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首度有台灣的外交部長踏進美國華府近郊一帶,被外界視為台美關係一大突破。
    2023/02/22 11:51
  • 王毅稱中俄關係堅若磐石 普欽親信:一致對抗西方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今天告訴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帕特魯舍夫,中俄關係「堅若磐石」,可以在國際變局中經得起任何考驗。帕特魯舍夫則表示,中國是俄國外交政策的當務之急,兩國應團結一致對抗西方。
    2023/02/22 09:31
  • 北韓疑發射洲際彈道飛彈 南韓:只會招致嚴酷制裁

    北韓今天下午疑似發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南韓政府緊急召開國家安全會議(NSC)常任委員會,譴責北韓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挑釁行為,警告此舉只會招致嚴酷國際制裁。
    2023/02/18 22:17
  • 下周赴美閉門會談?吳釗燮:無法評論+證實 中共無人機17日闖我蘭嶼外海

    英國「金融時報」18日報導,美國白宮官員下周將在華盛頓會見外交部長吳釗燮和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等官員,舉行閉門會談,地點更選距離華府非常鄰近的美國在台協會華盛頓總部。但吳釗燮相當低調,只回應「無法評論或證實」。
    2023/02/18 19:51
  • 慕尼黑安全會議周五登場 料聚焦俄烏戰爭

    慕尼黑安全會議即將在周五登場,事前也公布年度慕尼黑安全報告,主席霍伊斯根直指修正主義勢力試圖以多種方式破壞現狀,改變世界秩序,明顯影射中俄等國家。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余文琦今(16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彭惠筠線上訪問表示「每年2月舉辦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是世界級的國防外交安全會議,由國家元首、重要國家安全事務官員、智庫和著名媒體評論員參加。在去年的會議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特別親自提出警告,說俄羅斯很可能會對烏克蘭發動攻擊,而美國當時與會的副總統賀錦麗與國務卿布林肯也嚴正警告,俄羅斯如果對烏克蘭發動估攻擊可能發生的後果,果不其然,在幾天後的去年2月24日,俄羅斯就正式對烏克蘭發動攻擊,慕尼黑安全會議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2023/02/16 16:11
  • 香港電視電台新規 每週需播30分鐘國安法、國教節目

    香港政府就強化國家安全教育祭出新規定,3家本地免費電視台及電台每週須播放至少30分鐘關於國民教育、國民身分認同和正確認識「香港國安法」的節目。
    2023/02/15 13:15
  • 香港賣地增國安條款 涉威脅國安政府有權撤投標資格

    香港在2022年11月起在多筆官地的賣地條款及短期租約招標文件加入國安條款,政府有權以國安為由取消投標者資格及中止租約。對於會否嚇退外資,業界指每個國家都有相關措施保障國家安全。
    2023/02/14 13:59
  •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基於國家安全關閉密西根湖空域

    在美國和加拿大最近針對一系列侵犯領空問題作出回應之際,美國聯邦航空總署今天以國家安全遭到新的潛在威脅為由,對密西根湖上空宣布「臨時飛航限制」。
    2023/02/13 05:27
  • 美參院推新法案 阻中國購買鄰近美軍事設施土地

    美中關係日益敵對緊張,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克魯茲10日宣布推出新法案,限制與中國、俄羅斯、伊朗或北韓等敵對政府的相關人士購買鄰近美國軍事設施土地,以確保國家安全。
    2023/02/12 09:19
  • 不滿被國安局退訓!PTT洩漏「情報員身分」 判刑4年半

    2017年考上國家安全情報人員的何姓男子,不滿被退訓,在PTT發文寫出長官職銜、化名,使情報工作人員身分曝光,被台北地檢署依「違反國家情報工作法」起訴,法院審理一年多,今依國家情報工作法中兩個洩漏情報資訊罪,各判3年6月,定應執行刑4年6月,全案可上訴。
    2023/02/10 10:45
  • 聯邦大樓近千台攝影機都是MIC! 澳洲政府要求移除 

    為了確保行人和交通安全,不少大城市都架設龐大的監視系統,利用即時攝影機監控著市區每一刻;正因為涉及民眾隱私,讓監視攝影機成為國家安全威脅的「常見理由」之一。《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澳洲政府日前下令,以威脅國安為由,甚至還特意點名兩家大廠:海康威視(Hikvision)和浙江大華(Dahua),要聯邦機構移除現有陸製監視攝影機。
    2023/02/09 10:16
  • 美花千萬元擊落陸氣球 專家:高空氣球難對付

    這次引發美中關係緊張的大陸氣球,最後是由美軍採用F-22戰機搭配AIM-9X響尾蛇飛彈成功擊落,但這一枚飛彈就要價1142萬新台幣,乍聽並不符合比例成本。國研院軍事戰略產業所長蘇紫雲今(6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何冠毅線上訪問表示「國家安全是價值問題,而非價格問題,而國家安全是無價的。這次的中國大陸氣球從航空科學來分析,是利用平流層的噴射氣流由西往東飛行,一般戰機不一定能達平流層,因此就增加了攔截難度。航空史中有使用戰機攔截氣球的紀錄,加拿大曾使用F-18戰機搭配機砲攔截氣球,但是現在的氣球裡頭可能有很多隔艙,無法靠機砲使其快速失去飛行功能。另外2019年大陸曾經在南海也以機砲擊落氣球,但成功率還是取決於氣球的飛行高度。」
    2023/02/06 17:05
  • 香港民主派初選47人案今開審 場外爆發小型示威

    2021年1月,香港警方帶走53名民主派人士,聲稱他們參與「35+公民投票初選計劃」,涉嫌違反《國安法》,後來有47人被指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此案於今(6)日在西九龍法院開審,有民眾到場示威,也有多國領事前來旁聽。《美國之音》指出,這是北京自2020年實施《香港國安法》後,最大的國家安全案件。
    2023/02/06 15:29
  • 將微信比為「特洛伊木馬」 美智庫專家籲華府禁用

    打從川普政府時期,美國就對來自中國大陸的社群平台保持警戒,包含抖音國際版的TikTok、微信等,其中TikTok已經被多州列入禁用名單。《富比士》雜誌日前刊出一則評論,是由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專家赫爾曼(Arthur L. Herman)撰寫,他將微信比為「特洛伊木馬」,認定會對美國造成國安威脅,呼籲華府也要提高警覺、最好能與TikTok一起禁用。
    2023/02/05 17:15
  • 台灣也曾現「間諜氣球」? 綠委:應提高警覺防範中國無孔不入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即將訪中國大陸前夕,1枚中國間諜氣球闖入美國領空,消息曝光引起國際矚目,布林肯也因此暫緩原訂的訪陸行程。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今表示,台北上空也曾於2021年9月、2022年3月出現過同樣的氣球。對此,民進黨外交國防立委蔡適應今(4日)表示,會要求國防部、國安局等相關單位做好因應SOP;無黨籍外交國防立委林昶佐也表示,為維護國家安全,各部門都應提高警覺,一同防範中國無孔不入的威脅。
    2023/02/04 15:1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