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 Jan
- 2017

▲示意圖/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教授:「你支持廢死嗎?」
學生:「不支持。」
教授:「為什麼?」
學生:「沒為什麼,就是不支持。」
這是一段我大學課堂上教授與學生的對話,現在大學生怎麼了?沒有任何理由就能下定論,我記的非常清楚,那天教授對著我們說:「你們是小學生嗎?連一些基本的思考都沒有,空有答案,沒有原因、理由,這就是台灣大學生的通病。」
這種不經思考就評論某些事物的情況在台灣並不少見,更可怕的是,這現象不只發生在大學生身上,而是普遍台灣人民都有這樣的症狀,尤其常見在我們最常用的臉書裡,時常各種政治、社會議題出現時,下面免不了一堆辱罵、批評,罵服貿不好、罵某總統做事爛。
但當你問他「你知道到服貿是什麼嗎?」、「他哪裡做不好?」往往可以得到一些類似的回應「不知道,看大家都反服貿,感覺就是壞東西,所以跟著反。」、「不知道,感覺他也沒貢獻。」我的天啊!我實在無法理解怎麼可以在不了解一件事情的情況就去評論它?連去找資料、思考為什麼都沒有,這是台灣教育的問題嗎?
從小時候家庭教育看起,在我們最愛問為什麼的年紀,有多少人是被父母敷衍「跟你說你也不懂。」、「不知道」甚至是被兇「你很煩欸!」、「不要一直問為什麼!」當我們在家裡求知慾無法獲得滿足時,到了學校,有多少老師能真正解決所有孩子的疑惑?
還是說反而加重了這個現象呢?註釋要一字不漏地寫下來,滿滿的選擇、是非都是標準答案,就連最能發揮的填充題往往也都是要求標準答案,這叫我們怎麼看的見這孩子的創意呢?
漸漸的,我們對於事物不再感到新鮮,不再問為什麼,少了求知慾,造就了現在的我們,又恰巧碰到了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少了求知、求真慾的我們,成了一昧接收訊息的笨蛋,一昧的跟風、一昧的辱罵、批評,卻不知為何批評。
我最近非常愛問我朋友一個問題:「你能給我10個1+1不等於2的理由嗎?」我相信很多人現在冒出第一個想法是「一檲泥土+一檲泥土還是等於一檲泥土」這個老掉牙的答案,我朋友們也不例外,但要他們給我更多答案時,他們卻很難給我更多答案了,如果他們先前沒有聽說過一檲泥土+一檲泥土還是等於一檲泥土這個答案,他們還能回答得出來嗎?
這就是我們常常一昧接觸卻不思考的最佳例子,看似越平常的的東西我們越容易忽略它的真理,很慶幸的,我有一位朋友回答出了許多很不一樣的答案:「一個能力強的人和一個能力很弱的人加起來可能會小於1,因為能力強的人可能會被拖累。」或是說「兩個能力專長有重疊的人加起來也只能是1‧‧‧,不會大於等於2的」他的回答讓我發覺台灣還是有希望的,只是我們需要更多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們。
為了達成培養更多獨立思考腦袋的目標,現在坊間都有相當多的相關書籍,甚至也有能夠激發學員思考的工作坊或講座持續增加,如果缺乏金錢資源,只要平常習慣對自己常常提問「為什麼?」常常問自己這件事為什麼會這樣?
思考是能夠被訓練的,只要常常鍛鍊,你就能更加的獨立思考,而不被別人的想法給左右,也許你會發現,你多的不止是獨立思考的能力,你的解決問題能力、創意也會跟著突飛猛進。
>>來信投稿talktalk@tvbs.com.tw、閱讀好文都在【T談談】粉絲專頁!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talktalk@tvbs.com.tw或上 T談談
人氣點閱榜
她真心奉勸女人這9種朋友別深交:背後講壞話、勢利眼、重男輕女...
2017/06/20 12:53
一定要有這9種感覺,這才叫做愛情!
2017/09/25 12:43
清大高材生面試遭打槍8次,第9次他才知道…
2017/08/24 10:43
想要讓男人愛妳,先從了解男人開始。
2017/05/04 18:02
吃地瓜減重卻變胖?營養師:這樣吃才能降低熱量
2018/06/04 10:47
生理期特別累?其實妳缺少這些營養!
2018/01/17 14:23
外食族必備「麵攤熱量表」,當心爆卡小吃!
2017/12/26 10:49
出差實用!5句海外協商談判英文讓你懂得Give And Take
2018/03/06 14:50
【偏執型人格】既自卑又自大,既熱愛又猜疑 !
2016/06/02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