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6
  • Oct
  • 2016

【台灣家長觀念】當藝術家會餓死?為何台灣要扼殺文組人才?

作者 子迂的蠹酸齋

2016/10/26 08:14
▲示意圖/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齋主還記得我在高中的時候,那年我正要上高二,就聽到學校開始訪談學生到底要念文組還是要念理組,拜託那時候才幾歲,怎麼會懂這兩個的差異是甚麼? 那怕是今天我還是覺得有很多知識領域的東西是共通的。

總之那時的我毅然決然選了理組,總覺得好像比較是個熱門的東西,好像選了文組就沒有狗屁用處,而當時感覺好像都是數學物理等等科目處理不來的人才會去念文組,於是整個社會從文化上就不重視所謂的文科教育,直到今天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對於文科生抱之歧視,但實際情況是如何?

 

回想看看我們的中文課或是歷史課是怎樣教授知識的,中文課可能做法太簡單就是教一些名言佳句,然後考默寫或是用根本莫名其妙的方式去揣測作者的心思是甚麼,然後可悲的是竟然還有所謂的標準答案?

在這個後現代的年代「作者已死」早就成為學術主流的情況下,我們竟然還要去猜測當年詩句有沒有甚麼隱晦,而且所謂的猜測也不是申論題,而是有著絕對答案的選擇題,就這樣僵化的文學思想進入我們的腦袋。考作文的時候只要熟加運用幾個基本公式和字詞,有機會的話再把政治正確的東西多放一點,分數一定高。

所謂的歷史更是蠢到不知道該說甚麼,考試的題目就是蠢到問所謂的二次鴉片戰爭到底是哪一年,重點是就算知道1860年又如何呢?

歷史的重點在於是否有建立時代立體感的能力,美國那一年選出了林肯當了總統,南北戰爭就要開打了,北大西洋海底電纜也正好鋪到一半,在倫敦那一側正好有著馬克思正在努力寫著資本論,而海峽的另一岸福樓拜正在為了自己那本名作包法利夫人而打著官司,同時拿破崙三世當了皇帝,正在對巴黎作著一些都市建設。

同時內閣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因為他們在攻打台灣的時候沒有順利的獲得勝利,因此內閣下台,而台灣依然是個荒蕪之地,充其量對大清來說只是個戰略小型基地,那個年代中大清依然是全世界都認為的超級強國,東北方的一個小島國日本在七年前被美國人的黑船撞破了鎖國,而這一年日本已經大政奉還,明治維新正要開始。以上這段不過就是簡單的討論討論甚麼叫做歷史,甚至沒有進入到所謂歷史真正要的假設性思考裡面,就已經是如此困難的領域了。

談到這裡可能開始有人會想要問說為什麼教育制度不這樣教授文科的知識?這問題簡單了,因為要負擔這樣教育水準的成本太高,作文本身不是應用端的問題,很多寫作的根本是藝術性質問題,因此根本無法用所謂的公式化或是制度去傳授這類的知識,因為一但有了框架就不可能要求學生用新的方式來寫文章,也不可能會成就為新的藝術作品。

若是談論到歷史教育的話那就更為困難,南北戰爭的意義、北大西洋電纜對世界通訊的重要性,甚至到拿破崙三世後來為什麼不得不打普法戰爭等等都不是能夠在短短幾堂課裡面講完的事情,而我不過是抓一個1860年來聊而已,這世界上有太多重要的年代,敢問我們是否真的有辦法把重要的時代全部教過一次? 這在時數上是不可能,甚至在大學課堂上也是不可能的,要學的東西太多,包含科技史、器物史甚至到思想史等等都必須了解才有機會建立一個這樣立體的世界觀。

相較於文科這種需要長期累積之後才會有突發猛進式的知識來說,理組的學問卻是只要簡單投資就能看到回報的科目,像是數學和物理兩科來說他們的學習曲線就容易得多,任何人都可以簡單地學會加減乘除,要如何判斷是否有學會只要透過單純的考試就可以測驗出來,但另一方面如果要測驗學生是否懂得分析普法戰爭的前因後果作一個完整解說,這東西就難如登天了。

在歷史這個科目來說,無論拿出再簡單的歷史來說都困難多了,但數學物理這種科目只有到非常頂尖的知識才會遇到這樣的難度,前面學習的過程已經有一個很完美的軌道,在訓練得當的情況下很多時候連思考都不用就可以解題,而這就是台灣目前的做法,非常便宜又有利潤的方向。

換言之,要培養出頂尖的文科人才比頂尖的理科人才貴太多了,對任何一個經濟學家或是社會學家來說,他們要懂得領域實在太多太廣,可能從哲學、法律、政治、經濟、統計、社會甚至還必須要修習文學才有辦法完整建立自己的學說,也才有機會立足在學術界,沒有辦法單單靠任何一門頂尖的領域就能站穩自己的腳步,只因為這些學說全部都是環環相扣。

 

當我們想要成為物理學家時,需要精通的多半就是數學和物理兩個科目,雖然這兩個科目非常的深奧,但我們反過來以工廠的思維來想想看就知道投資在生產物理學家的難度比經濟學家或是社會學家來的低,也因此這世界上有著一大狗票的物理學家,但提到經濟學家的時候都一定是最頂尖的才會被人拿出來提,而最頂尖的物理學家也不可能只念數學物理,很多頂尖的物理學家也是去念哲學、藝術或是文學才突破那層禁錮,就像愛因斯坦跑去念康德的著作一樣。

既然文組的本事這麼高,那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上薪水卻這麼低?這問題不難回答,因為如果不是頂尖的文組就沒有任何價值,頂尖文組人士式創建制度的人,他們有能力把制度或是規則給譜寫出來,讓一個權力場域或是社會服從在一套規則之下,這套規則必須兼顧各方的意見等等,必須是一套通用的規定,因此通常文組的人只能存活那些最頂尖的,像是杭亭頓或是薩伊德這種才有機會成為對立的一方之霸。

所以回到台灣的問題上,如果台灣本身的文化就不會自然生產出高級的文組頂尖人士,那這樣會發生甚麼問題? 首先讓我們了解看看所謂文組的頂尖人士有哪些? 文學家、藝術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等等,文學家與藝術家是整體文明前進的必須者,社會上所有的思想都有賴他們發想,而經濟學家是大型公司以上必備的人才,他們需要的遠比單純的財務來得複雜,而社會學家及歷史學家則是左右意識形態的重要人士。

我剛剛提了很多,但問題是都必須是頂尖的水準才有能力做到我所說的這些事情。想想台灣其實沒有多少這種的頂尖人才,我們的頂尖人才都跑去當醫師或是工程師了,讓台灣的在那些方面的生產力量幾乎是世界頂尖中的頂尖,但問題是等到技術發展到了瓶頸,整體社會就會進入停滯狀態,問題又是甚麼?

台灣的人文思想教育教得太少,導致當我們的社會發展到了一定階段的時候,面臨到了轉型的困難,因為沒人懂得甚麼叫做人文中的精神價值,也沒有人理解為什麼寶可夢會大紅,大紅的原因不是甚麼程式上的特殊寫法,而是經營那些無形的寶可夢角色,那需要大量的故事文本還有視覺藝術的心理學才有辦法創造那麼多的角色,並且每一隻都有能夠單獨作戰的能力,這是台灣的教育體系當中無法教育學生的部分,我們總是太在乎那些「實際」的東西,反而忽略掉很多「無形」的價值。

每次聊到這類話題的時候都不得不回到我們學校的課堂上面,我們從小就沒有被教導如何用心好好的去感受那些文章中的情緒,有些人死了親友或是戀人時他們寫出的悲痛文字,或是當他們見到此生的愛,他們又是怎樣歌頌這個美人,再者當我們聽著音樂時,又何曾有過老師認真的告訴我們每個小節所代表的意義是甚麼? 美術課的時候到底老師想要放手讓大家作,還是要做出跟老師一樣的東西才能及格? 說到底我們的教育太過中心化思想了。

中心化思想是後發型國家要擺脫貧窮最快的方法,那就是直接教導學生所謂的正確答案是甚麼,中間過程則是被放在一個幾乎被忽略的位階上,這種做法可以讓整體社會在短時間之內擁有大量「可用」的人才,但這些人才只能循著其他文明已經走過的道路走,而且因為訓練有素所以可以走得非常迅速和安全,但是這種可用之才卻對於開闢新的道路非常的困難,因為他們缺乏過去得到答案的過程,那些過程當中的經驗可以克服許多眼前的困難。

這也是為為什麼台灣目前會處於經濟停滯的狀態,不過是因為台灣的擁有創意或是創新的人才多半在求學過程當中這些天賦就被磨滅了。

我要提的答案就是去中心化的文科教育,文科教育不是理性科學,不會有任何的標準答案,要培養的不是讓每個學生把東西背得滾瓜爛熟,然後考題考得全部都是考那些只要努力背熟就可以考高分,這樣與文科教育的根本早就背道而馳。

文科教育的極限在無限的可能,並且所有的推論和學術都屬於不可證偽,需要進行的教育是教導思考並考慮更多的事實推論出新的思考論述,這才是真正應該要進行的文科教育,在不強調標準答案的情況下,開放所有可能性的答案寫在考卷上。

 

不是說文組教育就一定比理組教育好,而是這社會不能沒有任何頂尖的人選擇念文組,但現在想一想這整個社會的氛圍就是要逼所有人都這樣想,甚至從家庭中媽媽對於子女的夢想,在台灣很多都是成為醫師或是台積電工程師,我從沒有遇過想要成為作家或是藝術家的,因為從小就被這個社會給打壓,而社會也是因為台灣搞了對於高科技產業的計劃經濟,就這塊計畫用到了今天,甚至沒有辦法繼續套用的時候。

公司咬著台灣不敢放,人民搶著進去領錢,這就是台灣的文科教育現況,然後不會有優秀人才敢於投入到這個產業中,只因為從源頭開始就不重視,進而被完全的打壓和忽略。

>>來信投稿vanchang@tvbs.com.tw、閱讀好文都在【T談談】粉絲專頁!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10/26 11:20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子迂的蠹酸齋

二十一世紀的腐儒 寫出一些屬於這時代的酸臭言論 腐儒腐儒,其實不過就是浪漫的知識份子 以子迂為名,實為引誡自己不可迂腐 但其實哪個人又能脫離腐臭呢?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