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Diphallia英德之爭美國電商罕病徐巧芯張書偉陳沂手機爆炸新冠茱莉亞
  • 搜尋:

    與否 結果共655筆

  • 司法改革玩假的? 怎定義「關說」考驗政府  

    法務部前部長邱太三涉入關說案,也引發大家對妨害司法公正罪立法與否的討論,看起來在執政黨手上沒什麼進展,但事實上,「關說」本身很難定義,要立法確實是一項難題,但部分律師認為仍有立法的必要,只是必須先將立法的範圍和對象釐清、界定清楚,才能確實讓司法有所進步。
    2019/04/10 23:11
  • 曾預言賴去領表 她推測多位中執委恐不與會

    民進黨4月10日週三召開中執會,外界都認為將討論初選與否或延期等等方案,來解決蔡賴之爭。民進黨立委葉宜津說,根據她的判斷,這次恐怕會有很多中執委選擇迴避不開會,因為「很為難」!
    2019/04/09 21:25
  • 機關算盡到心猿意馬!苦苓8成語形容8位候選人

    2020年總統大選,民進黨與國民黨都陷入初選與否的掙扎,檯面上可能的候選人紛紛運作,就連首富郭台銘都傳出可能參選的消息。作家苦苓在臉書上貼長文,用8個成語詳細描述8位最可能的候選人。
    2019/04/08 19:32
  • 彷彿像在模特兒海選!泰國徵兵現場大批「女神」報到

    每年4月是泰國的徵兵季,除了一般男性會到徵兵處報到外,也會發現許多漂亮的「正妹」出現徵兵,精緻的容顏讓不少人都驚艷,更是全場焦點。因為根據泰國法律規定,年滿21歲役男要抽籤決定當兵與否,包括變性人也是要前來徵兵單位報到,而完成變性手術的男性則可以拿出「醫療證明」來免役,現場也會有醫師檢查是否做過變性手術。
    2019/04/05 11:23
  • 善意提醒遭誤會關說! 彭坤業2000字自清

    桃園壢新醫院逃漏稅案,牽扯關說風波,前桃園地檢署檢察長彭坤業因此被調職,但調查報告出爐後,他發了2000多字的聲明稿,痛批高檢署調查不公,希望監察院還他清白!彭坤業接受訪問時強調,邱太三沒有關說,只是聽到檢察官,本來同意認罪協商,但程序沒走完就傳出撤回,善意提醒他,這樣恐怕傷害司法公信力,後來,彭坤業確認筆錄,已經展開協商,因此提醒下屬,無論協商成功與否,必須依程序走完,他從未干涉個案,更沒有關說,如今調查報告,深深影響他跟邱太三的聲譽,盼還清白!
    2019/04/04 15:04
  • 小心!隱形眼鏡亂丟汙染大海 最終恐被人吃下肚

    越來越多民眾無論近視與否,都會配戴隱形眼鏡來矯正視力或作為美妝的一部份,因此不少人偏好選擇方便、多樣性豐富的日拋,但隨之而來的垃圾量也跟著增加。專家警告,隱形眼鏡若沒妥善處理,亂丟造成的塑膠碎片恐流入大海,隨著循環再回到你的肚子裡。
    2019/03/26 19:43
  • 台中市空氣品質不佳 盧秀燕盼電廠降載地方一致

    台中市今天空氣品質不佳,市長盧秀燕受訪表示,先前北部電廠降載比中部多,但電廠降載與否決定權在中央,希望政府能一視同仁。
    2019/03/18 13:04
  • 她提醒韓國瑜:聲勢高政治人物走在很兇險的道路

    韓國瑜接受媒體人黃光芹專訪,沒想到事後因市長做滿任期,還有選總統與否的爭議,讓黃光芹在網路上受到圍剿,還有人放話對他孩子不利。對此事件,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表示,「台灣聲勢高的政治人物,其實都是走在很兇險的道路。」
    2019/03/13 22:05
  • 瓜伊多冒被捕危險重返委國 學者:馬杜洛陷兩難

    委內瑞拉反對派領導人瓜伊多訪問5個拉美國家之後,今天冒著被捕危險,返回委內瑞拉。學者認為,瓜伊多此舉將讓現任獨裁總統馬杜洛陷入逮捕瓜伊多與否的兩難局面。
    2019/03/05 10:05
  • 不同調!經濟部要「凍漲電價」台電說:務實提出成本

    4月電價調漲與否,經濟部難得表態,認為燃料價格比去年低,主張不需調漲。但台電配合台中、高雄降空汙「減煤增氣」影響,用比較貴的天然氣補足,仍會向審議會提出相關成本。經濟部跟台電不同調,這也讓台大教授認為,電價如果今年再不敢漲,恐怕跟政治因素有關。
    2019/03/02 13:58
  • 選總統?賴清德:民進黨居劣勢 316後再說

    前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開直播,要幫3年前的地震受災戶賣番茄,結果一盒要價150元的玉女小番茄,開播15分鐘,就賣出6千多盒,他自己也買了100盒,成果還不錯,比起牛番茄,價格可是特別好!不過被問及到底要不要參選總統?賴清德強調,民進黨氣勢弱,處於劣勢,立委補選相當危急,選總統與否,要等到3月16日之後再討論。
    2019/02/25 19:09
  • 核電廠延役與否? 沈榮津:月底公布新能源政策

    媒體報導核電廠延役僅花費600億元,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經濟部仍在檢討分析,一月底會公布新版能源政策。他也強調,綠電是國際趨勢,能源要多元化,需要一定比例綠電。
    2019/01/21 13:17
  • 陳滄江登記金門立委補選 保證不重回民進黨

    前金門縣無黨籍縣議員陳滄江今天登記參選第9屆金門地區立委補選,他說,到立法院最重要的是為鄉親爭回遭占領的土地,他還保證,不管當選與否,都不會重回民進黨。
    2019/01/14 14:49
  • 大巨蛋案僵局難解 柯文哲:我心中也圈圈叉叉

    前都發局長林洲民認為,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大巨蛋案上被蒙蔽;對此,柯文哲今天說,大巨蛋審查無論通過與否,都會謠言滿天飛,所以他堅持審查進行錄影錄音,甚至網路直播。
    2019/01/14 12:12
  • 「全球最好用護照出爐」日本今年又奪冠 台灣排名在這

    一向被視為護照使用方便與否的參考的亨利護照指數(Henley Passport Index),2019年排名出爐了!冠、亞軍由亞洲國家包辦,日本還是穩坐冠軍寶座,擁有全球最強大護照;新加坡和韓國並居第二;至於台灣則是以149免簽證國名列第29名。
    2019/01/09 16:49
  • 系統保持平衡關鍵 重心左右崩潰與否

    要讓一個系統保持平衡,找到重心很關鍵,例如拿一把尺放在左右手的指頭上,只移動一隻手指,離重心比較遠的尺,會往靠近重心的方向移動。
    2019/01/07 19:19
  • 馬英九賣萌! 戴兔兔帽問「有戴過的舉手」

    國民黨總統初選機制不明,黨主席吳敦義和朱立倫,為了全民調與否隔空互嗆,吳敦義先酸朱立倫的卡柱事件,而朱立倫也反嗆「謝謝吳主席提醒」,並且再度向洪秀柱道歉,另外也被點名可能回鍋再戰的前總統馬英九,他戴了兔子帽裝可愛,搶網路聲量。
    2019/01/05 21:52
  • 核四燃料棒已過保固 不論使用與否都要先外運

    工商協進會建議停止將核四燃料棒外運,經濟部長沈榮津今天說,燃料棒已經超過保固期,不論是否使用該批燃料,都要先外運,送回原廠重新認證。
    2018/12/13 10:39
  • 台中海線居民期盼 山手線縮短山海距離

    台中山手線興建與否,海線民眾期望透過山手線縮短山海線間交通距離,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說,山手線如果停建,無疑將海線推入地獄。
    2018/12/05 18:12
  • LINE Pay打造支付終端機 來台與否規劃中

    通訊軟體LINE今天舉辦開發者大會,介紹甫於日本開放中小型商家申請、可用QR Code支付的終端機LINE Pay Terminal。對於LINEPay Terminal是否引進台灣,LINE表示,仍在規劃中。
    2018/11/21 16:56
  • 純表演?力挺站台? 歌手競選「唱」玄機

    選前造勢大會,不少歌手共襄盛舉,除了直接為高雄藍綠陣營寫歌的,音樂人鄭進一跟滅火器樂團、歌手詹雅雯跟張秀卿,雖然只是單純商演,事後卻在網路掀起波瀾,選前時機敏感,不論藝人「表態」與否,都成為話題,但對於選情會造成影響嗎?或許可以從美國剛結束的期中選戰觀察分析。
    2018/11/20 23:19
  • 奧會3次來函「提醒」 紀政:正名不影響參賽

    24日大選,東奧正名公投也是其中之一,而國際奧會已經連續三次來函提醒,表示尊重公投自由,但已經駁回更名申請,若正名通過,恐怕會危及參賽會籍,對此正名聯盟代表紀政表示,正名絕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益,但多數運動員表示,不論正名與否,能否順利參賽,才是最大的重點,
    2018/11/20 20:21
  • 北韓官媒:金正恩親自監督「測試新戰略武器」

    南韓媒體今(16日)引述北韓朝中社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親自到「新開發尖端戰略武器」的地點監督測試,但並未提及測試什麼武器及成功與否,這也是北韓去年11月試射火星15彈道導彈以來,金正恩首次現場監督武器測試。
    2018/11/16 07:12
  • 韓陳旗美拚場 藍選民熱情綠有向心力

    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日前夜襲美濃,高達3萬6千人助陣,而3天後對手陳其邁,則是在旗山體育場舉辦旗美大團結,場地比韓國瑜的還要大,也宣布破3萬人,甚至動員200輛的遊覽車,旗美地區藍綠互尬,比場地也比人數,學者分析,不管是選民自發性與否,或是動員前往造勢的,交通工具已經不重要,而是要激發選民的向心力。
    2018/11/12 16:57
  • 六都市長辯論喬不攏? 候選人各有盤算

    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開啟電視辯論,後來包括總統大選到地方首長選舉都可以看見辯論會,不過候選人對於舉辦辯論與否,總是很難有共識,學者分析,民調高的候選人會希望選情穩定,沒必要和對手糾纒,而民調落後者則希望透過辯論得到更多話語權,學者也說,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是讓辯論制度化。
    2018/11/10 00:1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