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9
  • Nov
  • 2018

看透職場霸凌 解析辦公室政治就像延禧攻略追劇一樣…

作者 張銘倫臨床心理師

2018/11/29 16:06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阿聰是一家公司裡創意行銷部門的人,設計師工作頗為燒腦,常常需要腦力激盪,腸枯思竭之際,他的工作習慣是缺乏靈感時就要起身巡邏周遭的OA辦公桌,和同事串串門子,非要和人閒扯個幾句,才心甘情願地回到自己座位上。

 

 

這樣的行為模式,可能從小有輕度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長大之後演變為成人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簡稱ADD),在工作中需要時常動一動,才能讓腦袋繼續靈光,持續專注於眼前的工作挑戰。

 

 

無法維持專注,很容易被看作是懶散的人,老闆隔著玻璃窗看在眼裡,又透過「眼線」瞭解這個狀況之後,把阿聰叫來唸了兩句,沒想到阿聰難以釋懷,當天只要有人靠近交辦業務,阿聰就酸不溜丟的大聲嚷嚷:「喂喂喂﹗不要走來走去,老闆說的!」老鳥還有那個興致和阿聰唇槍舌戰的應回去,但是對比較不那麼熟悉與密切的同事來說,卻感到好不尷尬﹗只想迴避阿聰,不想跟他講話!

 

 

職場人際溝通是一項學問也是藝術,有時更像是政治﹗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政治運作,罩子放亮點,熟悉辦公室政治,比較不會感覺自己處於劣勢,甚至毫無知覺就落入受害者的局面。

 

 

 

美麗是從4A廣告公司空降的高階經理人,挾著老闆的器重與厚愛,她也想快速建立一番功績和個人聲望,才不辜負老闆的高薪禮聘,底下的人若能有效率的貫徹和執行她的理念和方法,應可快速達標,因此,美麗逐步進行「人事大換血」,開始「把舊人攆出去,把自己人帶進來」,阿昌就是這其中的倒楣鬼之一。

 

 

阿昌好一陣子沒被交付任務或專案,甚至揪團團購也被當透明人、隱形人,美麗逐桌寒暄送上下午茶點心,硬是直接跳過阿昌﹗也太明顯了吧﹗沒錯,美麗攆人走的前奏就是排擠、隔絕與架空,令受害者逐漸感覺不對勁、不舒服,然後自請離職。

 

 

阿昌也不是逢迎拍馬的個性,畢竟領這份薪水是來貢獻工作能力,而不是來當太監的﹗領這幾個錢,要把骨氣閹割掉,實在沒必要,有人天生靠裙帶關係,她要積極安插人事,你工作表現再厲害也是枉然。

 

 

 

只是這樣的離職退場頗難堪,當初阿昌也是被老闆挖角過來的,現在老闆縱容底下的人到處給人穿小鞋,真的是不嫌敵人比朋友多。

 

 

我們看到美麗的政治手腕是「愛操縱」、「各個擊破」,但也許不同立場的人會有比較正面的看法「她很懂得怎麼影響別人」、「組織內部具有某種程度的競爭性」。辦公室政治意味著讓人獲得權利來施展抱負,只是有時具有建設性,有時又可能造成破壞性的結果。

 

 

在《跟誰都能一起工作》這本書當中,提到被霸凌的受害者,可以透過檢視以下跡象,來評估是否正被破壞性的辦公室政治影響著:

 

 

 

1.你發現有不相關的旁人在談論你。

 

2.你無法真的信任別人。

 

3.獲得獎賞的人未必是最有功勞的人。

 

4.當出了差錯,人們很快互相推諉。

 

5.有許多你不屬於其中的小圈圈。

 

6.有許多非正式會議在關門進行中。

 

7.同事會在別人背後議論是非。

 

8.大家很容易懷疑做成的決定。

 

9.大家很容易懷疑別人的動機。

 

10.八卦很多。

 

11.你相信別人搶了你的功勞。

 

12.你迫於壓力而幫其他人的忙。

 

13.大家儘可能擴大自己的地盤。

 

 

如果近來的職場生活經歷其中一項,就必須檢討為什麼會這樣,以及背後可能代表什麼樣的問題。

 

 

文章最初所提到的阿聰,雖然稱不上是職場霸王,但也算是個愛放箭又放炮的工作人,還在Line或社團裡面八卦同事、批評公司和主管,煽動攻擊性的討論,其實這樣的舉動不會讓自己增加產能,也影響職場工作氣氛,拉低士氣,波及同事也為自己樹立敵人。阿聰可能身陷受害者角色,未經評估和思考,就搖身一變成為加害者,他需要以成熟、不偏激的方式去解決分歧,受阿聰影響的同事則需要為自己建立良好效能的工作界限,降低被其影響情緒的機會。

 

 

備註:文中案例經糊化與角色化處理,呈現眾生相的集合體,非特定當事人,如果您不由自主的對號入座,代表您也感同身受,請尋求合情合理且適合自己的解決方式或行動方案。

 

 

延伸閱讀

青春期 任何豆丁大的事情都會演變為風暴!

別想跟著走﹗注意「倖存者罪惡感」和創傷後壓力找上你

家有更年期老媽 哪個小孩不欠罵?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張銘倫臨床心理師

  • 聊聊心理治療所院長,人我之間心理資源整合平台www.bu.com.tw創辦人,喜歡觀察自己和別人,擅於企劃有助於身心健康的文章、工作坊,企圖創造更多正向漣漪、互動和連結,希望身心靈健康與平衡的生活落實在人我之間。開了一間不像身心科診所而像Spa會館的店,有空來聊聊。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