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1
  • Nov
  • 2018

使內向者更有競爭力的習慣

作者 方言文化

2018/11/21 11:00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出人頭地與「內向」或「外向」無關

 

在職場上,若拿「看似文靜、柔弱的內向型人士」和「看似能言善道、作風強勢的外向型人士」來相比,各位覺得哪一種人比較有機會出人頭地呢?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認為「外向型的人比較有機會出人頭地」,但這其實是不對的。

 

如前所述,主管會提拔的是「自己喜歡的部屬」。而會列入裁員候選人清單的,永遠都是自己討厭的部屬。所以,在職場上要出人頭地,與「內向型」或「外向型」根本就沒有關係。此外,出人頭地基本上也和過去的貢獻度、或目前的績效等因素無關。簡而言之,關鍵其實是要成為主管青睞的部屬。

 

前面也提過,我們會討厭一個人,是因為那個人對自己造成了威脅,且讓我們感到無法認同。這份情緒,可進一步分析如下:

 

 

.「輕蔑」—對外貌或儀容、態度、禮貌欠佳者感到不悅。

.「嫉妒」—向來覺得比不上自己的那個人,突然得到比自己更好的評價,就會令人感到不悅。

.「背叛」—對背信毀諾、辜負期待者感到不悅。

.「否定」—對否定、攻擊自己的人感到不悅。

.「輕視」—對顯然瞧不起自己的人感到不悅。

.「投射」—對那些我行我素,行為舉止讓出自己「覺得不妥」的人感到不悅。

.「歧視」—對那些與自己隸屬不同宗教、人種、團體者感到不悅。

 

這些情緒是複合、多重的,因此須特別留意,別讓主管對我們懷有這些看法,更重要的是必須反覆操作單純曝光,並建立能與主管同心共感的連結。

 

 

 

認真老實,反而無法承受「期望」

 

相較於「看似能言善道、作風強勢的外向型人士」,「看似文靜、柔弱的內向型人士」的觀察力敏銳,凡事皆謹慎以對,遭主管嫌惡的因子相對較少。畢竟他們與「外向型人士」不同,看起來不像是氣燄囂張的人。

 

「內向型人士」唯一要擔心的,就是從情感層面來看,當主管對他們寄予厚望時,他們無法達到主管的期望。

 

當主管提議「我覺得你可以,要不要試試?」時,內向型人士往往不太會滿懷自信地回應,這一點實在令人擔憂。因為「內向型人士」多半是既老實又認真的人,他們含蓄且過於謹慎的特質,的確會導致他們做出這樣的反應—總在這種時候說出不置可否的回答。

 

這種時候,那些「看似能言善道、作風強勢的外向型人士」,就可以滿懷自信地回答「感謝抬愛,請讓我試試」。於是「外向型人士」就在這個地方,與「內向型人士」拉開了差距。

 

 

 

 

內向者要懂得提升自我效能

 

即使是在面對主管的「期望」時,「內向型人士」想必也都是用一絲不茍的神情來回答。

 

他們可能會很坦白地招認,說:「我沒有把握自己究竟能不能做到……」而聽到這樣的答覆後,主管當然會忍不住懷疑「這個人究竟有沒有心要做事?」這種時候,還是要多學學「外向型人士」,回答:「感謝你給我這個機會,請讓我試試。」否則主管對他們的評價就會打折。

 

因此,在這個段落,就讓我來傳授幾個培養「自我效能」的妙招,幫助「看似文靜、柔弱的內向型人士」懷著自信,勇敢地做出「我一定辦得到,就上吧!」的決定。

 

所謂的「自我效能」,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特.班度拉(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意指人在面對課題時,能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這種信念,也可說是一把開啟動機的鑰匙。只要人在做某件事的同時,內心懷抱著絲毫「我可能辦不到……」的憂慮,那麼就算再怎麼努力,最後幾乎都還是會難逃失敗。這就是所謂的「反效果法則」。因為潛意識的力量太過強大,會使人原本該有的能力無從發揮。

 

人若要對自己堅信不疑,「自我效能」就是一種極為重要的信念。班度拉建議想提升自我效能的人,不妨養成以下這些習慣—

 

.成就表現:回想過去自己曾在努力後達到的成就。

.替代經驗:仔細觀察別人進行某事的過程,進而體認自己也能做得到。

.言語說服:模擬自己達到成就的過程,進行邏輯性的分析,並認同分析結果。

.情緒激發:收看令人熱血沸騰的連續劇,或閱讀傳記故事,進而受到感化。

.意象訓練:在腦中反覆想像一切都順心如意的過程。

 

在這裡,也衷心建議內向者要試著透過以上這些習慣,培養出「能回應主管期望的心理素質」。

 

 

 

>>本文出自《活用心理學,讓安靜內向是才能:慢熟、緊張、不擅聊天,只要學會「轉換角色」,誰都被你吸引!》一書

博客來:http://t.cn/EPodX35

 

 

延伸閱讀

頂尖業務員個性多內向 為什麼?

截斷「話題主軸」 結束惱人對話

如何讓口風緊的人「打開心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方言文化

  • 用心蒐羅全球的創作價值內容,勉力扮演讀者眺望寰宇文明的窗口和探查在地智慧的蹊徑。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