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9
  • Jul
  • 2018

「你要堅強」面對別人喪親悲痛 這樣的安慰最傷人!

作者 時報出版

2018/07/09 18:41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回應差勁的安慰

 

 

失去老伴已經夠糟了,但更糟的是:人們為了安慰你,還可能會說些不合宜、不得體,甚至愚蠢至極的話,而你仍得打起精神來面對這種情況。

 

其中有許多是「錯誤的鼓舞」(false cheer),又或是「天無絕人之路」(每朵烏雲都鑲有銀邊)之類的安慰。這些讓善意走樣的話包括:「你還年輕,你可以再婚的。」、「為了孩子,你要堅強。」、「他(或她)的時辰已經到了。」、「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

 

如果幸運的話,你對這些話語可以毫無感覺,充耳不聞。但有時它們具有破壞力,包括破壞友誼、讓你對自我產生懷疑,甚至威脅到你的信仰。例如「神不會帶給你超出你所能承受的」這樣的說法可能會讓你心中存疑,甚至對上帝感到憤怒。

 

在一本名為《我懂你的感覺:別老是這樣安慰人》(I Know Just How You Feel: Avoiding the Cliches of Grief)的好書中,作者艾琳.林恩(Erin Linn)提供讓人能回應令人愕然或傻眼的慰問。她建議,你可以自問3個問題:

 

  • 對方到底想說什麼?

 

大多數朋友和家人都不會故意惡毒傷人,他們多半想傳達支持和安慰。即使你了解他們選擇了錯誤的方式表達支持,你對他們說的話也深感遺憾,還是要明白他們終究是出於善意。

 

 

  • 為什麼這話很傷人?

 

大部分沒有分寸、口無遮攔的話會傷人,是因為他們認為我們的悲傷是錯誤的。你是否會再婚,跟你現在的悲傷無關,而且對於減輕悲傷沒有任何幫助。你永遠會為失去伴侶感到哀痛。

 

  • 你該怎麼回答?

 

你可能不會有回答對方的機會,但你可以想想你能說些什麼回應,來重新找回情況的主導權,並且能讓你不再像是個受害者。

 

或許有些人會說:「至少你還有孩子。」對於這種說法,你可以簡單回答:「有孩子是很令人安慰,但我更在意的是,泰莉永遠都不能和我一起養育他們了。」

 

對於「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這樣的說法,你可以回答:「我永遠都不會了解,我失去妻子怎麼會是『最好的安排』。」

 

 

諸如此類的回話,可以表達只有你這個當事者才能體會的悲傷,或許也能教導其他人該如何更顧慮憂傷者的感受。

 

有些令人惶恐不安的意見,可能是「不請自來的建議」,例如「你應該馬上搬出那間大房子」。

 

在這類情況中,請記住兩點。第一,相信自己的直覺。每個人處理失落的方式都不同,對別人管用的,未必對你有效。你需要聆聽內心的聲音。

 

其次給自己時間和空間,一開始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或應該做什麼。雖然悲傷方式沒有規則可循,但要試著至少在6個月到1年間別做出任何重大決定。

 

這樣的安慰剛剛好

 

 

在悲傷中,最好的支持往往是最安靜的。一個朋友只需要說「我很遺憾」或「怎樣才能幫上忙」,其他就不必多說了。你的衷心關懷,可以用行動來表現(例如幫忙提供餐點或做雜務)

 

有位女性說,在她丈夫的喪禮上,一位同樣也是寡婦的鄰居拿了把鑰匙塞進她手裡。

 

「有時候妳會寂寞」這位鄰居告訴她「有時候妳也可能不想要孤伶伶地待在家裡。現在,妳有我家的鑰匙了,如果妳願意,就到我家來。」這種默默的關懷往往勝過千言萬語。

 

以下是你可以向經歷喪親悲痛的親友,表達誠摯關懷與陪伴的話語及行動。

  • 避免委婉的說法。像是「他過世後,你還好嗎?」等這種直接點出死亡事實的問句,能表示你已準備傾聽對方的感受。聆聽是你能給予傷痛者的最佳禮物。

 

  • 老套或言不及義的安慰,並不會消除對方失落的痛苦,你最能做的,就是出現在哀傷的家人朋友面前,陪在他們身邊,包容他們的痛苦,並且給予支持。

 

  • 不要讓悲傷者覺得他們的難過沒有道理,又或是不被重視。有人會說「你還年輕」、「可以再婚」、「想想你還有孩子」、「他已經算很高壽了」、「至少他沒有受苦」這些話並沒有同理當事人正在經歷的失落和悲傷。

 

  • 不要說些陳腔濫調,例如「他現在已經待在更好的地方」或是「上帝一定想要他」。悲傷者最終可能會從自己的信仰中得到慰藉,但現在他們只想要與逝者長相左右,起死回生。

 

  • 分享對逝者的任何特別回憶,以及你從逝者身上學到的經驗教訓,或是他們對你人生的影響。你可以在葬禮時分享這些事,也可以寄送信件或卡片,收到的人會珍惜它們的。

 

  • 如果你想幫忙,要具體說明你可以做哪些事。例如:「我可以幫忙接機或是送機嗎?」或是「你要我下班後去接柯帝嗎?」這樣說遠勝於「如果有幫得上忙的地方,請讓我知道。」

 

重返工作崗位

 

你可能在喪禮後不久就必須銷假上班。喪偶的傷痛已經把我們壓得喘不過氣,我們還必須強打起精神投入工作中,這真的是段很艱困的過程。

 

我要提醒你,接受自己的悲傷會很有幫助。你不可能一進入公司後就忘卻悲傷。對自己承認,有時候可能真的會很難熬。

 

有些日子你做起事來得心應手,有好幾天你可能也會諸事不順,進度嚴重落後。記住,別太強迫自己,給自己一些彈性,對自己好一點。

 

對待你的同事也要溫柔,他們可能只是不知該說什麼。你可以對交情比較好的同事傾訴悲傷,而其他的同事、甚至是上司,則可能需要你明確告訴他們能提供哪些支持與協助。

 

另外,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或員工協助方案也可以提供資訊、支援和諮商輔導。

 

(作者/肯尼斯J.多卡博士 Dr.Kenneth J. Doka 國際知名的悲傷輔導與心理治療師。現為新羅歇爾學院研究所老年學教授,並擔任美國安寧療護基金會的高級顧問,以及神職的路德教會牧師)

 

>>本文出自《面對失去,好好悲傷》一書

 

延伸閱讀

台男不懂處理兩性問題 讓他們成為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會找前任一起挑現任生日禮物的男人 妳能接受嗎?

認同「愛我就要愛我的一切」 只會讓你越變越廢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時報出版

1975年1月創立,陪伴大大小小的讀者走過生命各個歷程。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將「時報出版」打造成華文出版界的領導品牌。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