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連方瑀裸露下體狄鶯火辣老闆娘孫鵬生命的麥田超市待業病況死亡車禍
  • 搜尋:

    李宜蓉 結果共1,969筆

  • 「好用真心不騙」假的!日本政府出手管「秘密行銷」

    隨著社群網路的發達,網紅成為新興職業,甚至取代娛樂圈的明星,廣受品牌青睞,業配接不完。這樣的商業行為遭到惡意操作,不肖業者以分享心得包裝廣告文,使消費者難以分辨,花錢購買後才知上當。日本政府為了杜絕網路不實廣告,宣布10月起,廣告主在各平台宣傳,必須清楚標示為廣告,否則將依法命令業主下架。
    2023/10/02 20:00
  • 繼承老宅難處理 日本「DIY型租賃」搶著要!

    日本是有名的長壽國,甚至成為了「全球最老」的國家。嚴重的高齡少子化,衍生許多社會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空屋。全日本目前有將近1千萬戶閒置房屋,是治安一大隱憂,為了解決空屋現象,日本不動產業者推出「DIY型租賃屋」,開放租客對於房屋的裝修權,雖然房客需自費裝潢,但房租給予優惠,大大增加了空屋的有效使用率。
    2023/09/29 20:00
  • 「日本一」大洗牌 東京「火炬塔」將奪最高樓

    5年後的東京,將再出現一棟摩天大樓。由「三菱地所」負責的「東京火炬」(Tokyo Torch)土地再開發案,週三(27號)舉行動土儀式,重點的「火炬塔」(Torch Tower)正式開工,預計2028年3月竣工。除了設置商辦空間,還規劃住宅區域,英國知名飯店品牌也將進駐。大樓總高385公尺,屆時將成為日本最高大樓。
    2023/09/28 20:00
  • 我家孩子不上學!日本結合醫學 解決「不登校」

    各位家長,您家的孩子喜歡上學嗎?孩子的校園生活快樂嗎?日本官方調查,因新冠疫情影響,惡化「不登校」問題,2021年度拒絕到校的中小學生創下新高。為了對症下藥,日本地方政府求助醫學,請專科醫師分析學童行為,判斷拒絕上學的原因是否為身心狀況,以便給予適當的醫療幫助,正確地與孩子一起克服不登校問題。
    2023/09/27 19:53
  • 扭轉高物價.低薪資 日相推新政策:持續加薪

    工作賺錢總希望薪水能讓自己相當滿意,但日本的法規卻讓兼差者「賺多領少」。這項矛盾的規定被稱為「年收之牆」,依兼職人員的年薪課徵所得稅等等;薪資越高,上繳國庫金額越多,甚至連帶影響配偶福利,更惡化人力不足現象。對此,日本政府宣布鬆綁相關規定,日相岸田也表示,將推出全新經濟對策,突破凍漲的低薪問題。
    2023/09/26 19:55
  • 福島「處理水」入海滿月 日本挺國貨.吃爆水產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8月正式排放核處理水入海,屆滿一個月。東京電力公司表示,第一次作業順利結束,且達到預期的排放量;多次海水檢驗,輻射量均遠低於標準值。不過中國政府仍嚴格管制,重挫日本水產出口。而日本發起全民吃海鮮運動,不只要吃,還要拍照上傳,力挺國貨餘,也透過網路向全世界推廣美味又安全的日本水產。
    2023/09/25 19:52
  • 富士山變垃圾山?!「觀光公害」過境 世遺危機

    新冠疫情全球正式解封,日本觀光熱潮重新引爆,各景點再現「觀光公害」。日本人心中的聖山「富士山」,遊客快速恢復,卻也帶來大量垃圾與環境破壞,讓富士山的「世界文化遺產」岌岌可危;而登山客一多,提供休息的小屋一位難求,不少人選擇「彈丸登山」,也就是台灣所稱的「單攻」,一日完成上下山,造成身體不適,需要後送治療。今年夏天,日本的山難人數也創下新高。
    2023/09/22 19:56
  • 日本氣象史上「最熱夏天」 楓葉不紅.作物不長

    極端氣候讓今年夏天熱得不尋常。日本氣象廳統計,6-8月平均溫度高了1.76度,是有統計125年來最熱夏季。9月中旬的新潟飆出37.1度高溫,多個地方也都刷新最晚猛暑日紀錄,農作物深受其害。稻米因自身的高溫反應,米粒呈現白濁不透明,價格大跌。秋季好吃的栗子也因為酷暑發育不良,收成期延後。不過,好高溫的花生,竟然在北海道大豐收,更被官方列為在地特產。
    2023/09/19 19:59
  • 日本更老了!百歲人瑞破9.2萬 連53年新高

    9月18號是日本的國定假日,叫做「敬老之日」,是對長者表達敬意與感激的日子。日本重度高齡少子化,幾乎要變成「老人國」。日本65歲以上高齡者人口占比為全球第一,而且越來越長壽。厚生勞動省最新數據,全日本百歲以上人瑞超過9.2萬人,連續53年創新高,百歲勞工也比10年前增加兩倍。
    2023/09/18 19:50
  • 告別庶民美食!日本秋刀魚消失中 又貴又瘦

    極端氣候不只造成天氣災害,海洋生態也因此改變,並進一步影響人類餐桌。日本的秋刀魚因海水溫變化,為了覓食往北移動,但因不耐寒冷,大量死亡或發育不良,導致日本捕獲量銳減,價格創下新高。另外,鰻魚也同樣因氣候變遷而減少,日本正嘗試人工完全養殖,希望穩定產量、壓低成本,讓日本食用鰻魚的文化不至消失。
    2023/09/15 19:55
  • 水龍頭流「致癌水」?! PFAS入侵日本飲用水

    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使用過雨衣、不沾鍋或食品包裝紙袋呢?這些商品能防水、防油,是因為加入了「含氟表面活性劑」(PFAS),是一種被證實對健康極為有害的永久性化學物質,歐美、日本嚴格控管使用與製造。但它能夠透過雨水在環境中循環存在,日本調查發現,全國有超過190處的水質受到汙染,有些居民甚至飲用50、60年。官方承諾將全面調查源頭,確保飲用水安全。
    2023/09/14 19:58
  • 「尖閣國有化」11年 陸「北方配備船」頻擾日

    中國大陸持續擴張海上領土,透過發行新版地圖,合理化與鄰國的領土爭議。對於主權尤其敏感的釣魚台,中國不但加派海警前往,闖入領海時數與鄰接區航行天數都創下新高。日本政府也觀察到,近來鄰接區北面出現多艘大陸船隻,以管理中國漁民為由滯留,方便隨時支援日本鄰接區內的海警船;日本將這些船稱為「北方配備船」,列為警戒對象。
    2023/09/13 19:52
  • 還在用愛發電? 日本開發「可燃冰」 用冰發電

    「全球沸騰」(Global boiling)時代來臨,減緩氣候變遷刻不容緩。除了再生能源,日本也著手開發「可燃冰」。可燃冰含有甲烷,能夠燃燒;轉化率優於天然氣,且碳排量低,被看好取代煤炭、石油等,成為新世代的乾淨能源。此外,日本也瞄準非洲,開發關鍵金屬供應鏈,為日本電動車生產提供能源。
    2023/09/12 20:00
  • 生活壓力山大? 日本推「博物館浴」放鬆身心

    現代生活緊湊,容易導致壓力過大,一般常建議多到戶外踏青,做做森林浴以放鬆身心;日本現在則推廣「博物館浴」,鼓勵民眾有事沒事多到博物館走走。根據九州產業大學研究,參觀博物館後,血壓、疲勞、憤怒等身心狀態都有明顯的改善。而新冠疫情造成日本「博物館蕭條」現象,學界也相當期待「藝術療法」能喚起參觀熱潮。
    2023/09/11 20:00
  • 傑尼斯認創辦人性侵 前「少年隊」東山紀之接社長

    在日本有著「男神夢工廠」的知名經紀公司「傑尼斯事務所」,在今年3月被英國BBC電視台揭露,已故創辦人喜多川強尼,長年性侵旗下未成年藝人。週四(7號)傑尼斯事務所首次召開記者會,坦承事件並向被害者道歉。旗下資深藝人東山紀之接任社長,承諾盡全力協助被害者,並整頓傑尼斯。記者會上至少40台攝影機、300名記者參與,會議時間長達4小時又10分鐘。
    2023/09/08 20:00
  • 登革熱全球化 日本「抹油」嚇跑蚊子 防叮咬

    極端氣候讓地球越來越燙,以往熱帶國家常見的傳染疾病,漸漸北移至溫帶國家,可能致死的登革熱就是其中一種。多年來,人類使用消毒藥抑制病媒蚊孳生,卻讓蚊子有了抗藥性。為了有效防蚊,日本日用品企業鑽研蚊子,發現怕油不怕水的特性,開發出新的防蚊油,叮咬率明顯降低;也研發出滅蚊噴霧,使用界面活性劑,纏住蚊子並造成窒息,大幅提升防蚊效果。
    2023/09/08 20:00
  • 禁團客.收入城費.探險旅行 「觀光公害」攻防戰

    新冠疫情影響遠離,出國旅遊不再麻煩,觀光客湧進各國,卻嚴重影響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環境也遭到破壞,「觀光公害」現象快速惡化。為維護城市,西班牙與義大利實施限制令,巴塞隆納禁止團客前往舊城區;威尼斯則將對一日遊客酌收5歐元入城費。日本則大推「探險旅行(Adventure Tourism)」,將遊客分散到偏遠山林,創造低環境負擔、高經濟價值的旅遊型態。
    2023/09/07 19:22
  • 我認罪!2019年日本「京阿尼縱火案」首開庭

    日本知名動畫製作公司「京都動畫」,2019年遭人報復縱火,36名員工慘死,32人輕重傷,是日本二戰後,最慘縱火殺傷事件。過程中,犯人青葉真司嚴重燒傷,經過十多次手術救回一命。全案於週二(5號)首次開庭,青葉真司坦承罪行,但辯護律師以「無責任能力」,主張無罪;而犯人的精神狀態,將會是案件審判的最大爭論點。
    2023/09/06 19:56
  • 反美軍基地搬遷.沖繩告國家 敗訴定讞

    日本沖繩因地緣因素,戰略價值相當高,二戰時是主要戰場之一,如今則是美軍駐守亞洲的重要據點。全日本大約7成的美軍基地都在沖繩,造成當地人反感。當中的「普天間基地」遷址,因沖繩不同意新基地的填海工程,與中央對簿公堂;沖繩在一審敗訴後上訴,最高法院週一(4號)駁回請求,並提醒沖繩有義務按照國家指示批准工程。
    2023/09/05 19:54
  • 日本「晶片國家隊」起跑 千歲晶圓廠興建中

    2020年全球爆發晶片危機,超過100個行業受影響,雖然目前短缺暫緩,卻也讓許多國家有所警覺。為了減少國家經濟受半導體市場牽動,日本政府宣布官民合作,在北海道千歲市興建晶圓廠,發展半導體國產化、量產化。上週五(9/1)舉行動土儀式,目標2027年日本製2奈米量產。
    2023/09/04 19:52
  • 旅遊基本素養忘了帶 出國玩變「觀光公害」

    新冠疫情陰霾遠去,全球旅遊再開放,人們開心出國卻興奮過頭,忘了旅遊該有的基本素養,讓自己成為「觀光公害」,觀光大國日本不堪其擾。人潮湧進熱門景點,邊走邊吃垃圾亂丟;不遵守方向造成交通阻塞;或是破壞住宅區寧靜與安全;甚至未依規定參拜神社,做出褻瀆神明的行為,嚴重干擾在地人的生活品質。
    2023/08/29 20:00
  • 戰狼無差別攻擊 打國際電話出征「福島排海」

    日本正式開始排放福島核電廠的核處理水,中國政府強烈抗議,激起民間嚴重反日情緒。中國各地的日僑學校成為攻擊目標,被丟擲石頭或雞蛋;大使館、領事館接到多通騷擾電話。微博上更流傳日本參議院電話,號召打到日本抗議;日本國內許多與核電廠無關的公家機關,甚至是餐廳、旅館,都接到大量騷擾國際電話,國碼皆顯示為「86」,而86正是中國的國際區號。
    2023/08/28 19:57
  • 福島「處理水」引恐慌 中國人瘋搶食鹽囤貨

    日本政府在昨天(24號)正式啟動福島核處理水排海,引發鄰國強烈反彈。南韓的日本大使館遭抗議學生闖入,大批警方出動維安,10多人遭到逮捕。中國大陸則下達全面封殺令,並派員突擊檢查零售、餐飲業,確認日本貨品符合進口標準。輻射恐慌也引發搶鹽行為,大陸民眾紛紛囤積食用鹽。而北京清華大學模擬處理水排海後的擴散,推算約240天後抵達中國大陸沿岸;1200天抵達北美,幾乎覆蓋整個北太平洋。東京電力公司則最新公布,排海後海水抽驗結果,放射性物質氚濃度低於標準值。
    2023/08/25 19:59
  • 福島「處理水」向東流 週四13點已啟動排海

    日本311福島核災後,積存在核電廠內的核處理水,在今天(24號)日本時間下午1點,由東京電力公司正式啟動排海作業;第一波預計連續17天,排放量為7800噸。東京電力強調,排出的處理水輻射濃度,均遠低於國際與日本國內官方標準;而今年度排放量預估約3.12萬公噸,相當電廠內30座大型儲存槽。
    2023/08/24 19:53
  • 日本熱到10月!低溫不來 秋天楓葉難火紅

    極端氣候快速發展,今年也遇上聖嬰現象,這個夏季高溫難耐。日本東北地方氣溫逼近39度,北海道部份地區氣溫更打破觀測史。日本氣象廳預估未來3個月天氣,9、10兩月氣溫將高於平均值,要到11月才會穩定。無法產生劇烈溫差,楓葉恐怕不能被催紅,今年日本楓紅時間也將出現變數。
    2023/08/23 19:5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