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國道高衩妹狼父性侵林萱瑜IG台南性侵副業小S馬國畢薪水百萬YTR身亡
  • 搜尋:

    LIFE生活網 結果共763筆

  • 冬季腸胃易出血!醫曝保護「3重點」 大便長這樣也有事

    隨著寒流南下,氣溫驟降,許多人紛紛穿上厚衣褲,甚至開始享受冬季的美食,然而,這樣的舒適感卻伴隨著健康隱患。屏東基督教醫院統計顯示,自1月以來,因胃腸道出血而就醫的患者人數已達112人,較11月的76人增加了47.4%。對此,屏基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蔡元榮提出警告,冬季的胃腸道出血風險較高,並分享了一些常見的致病因素和護理建議。
    2024/01/28 14:44
  • 「杵狀指」就是肺癌?醫曝早期徵兆 這招檢測最精準

    肺癌是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不僅發生率高,而且死亡率也名列前茅。一般人對於肺癌的認知,往往停留在久咳不癒、呼吸困難、局限性哮喘、咳血、阻塞性肺炎等症狀,但其實肺癌的徵兆可能更多元,甚至包括指甲的變化。近日,有網路傳言指出,出現「杵狀指」可能是肺癌的徵兆,究竟這是否屬實?對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科部主任醫師沈彥君提供專業解答,並分享如何辨識肺癌的早期症狀。
    2024/01/27 23:05
  • 做錯了?睡前刷牙反而不易入睡 「3件事」影響睡眠品質

    想要擁有良好的夜間睡眠,創建一個放鬆的睡前流程至關重要。但是,你知道在睡前有哪些習慣應該避免嗎?根據外媒報導,睡眠專家們指出,有三個晚間習慣,尤其是在睡前一小時內進行的活動,可能會嚴重影響你的入睡品質。
    2024/01/25 12:12
  • 剛生完雙乳「硬得像石頭」憂是乳腺炎?醫教2方法緩解腫脹

    剛生完小孩,奶水開始大量製造,乳房就會開始腫脹熱痛,甚至連腋下都會腫脹不已,乳房脹痛感還會讓媽媽不敢自己擠奶。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小兒部劉思妤醫師表示,這些症狀都是乳房腫脹所致,而乳腺炎則是發燒、乳房局部發紅腫痛。對此,她也分享2招緩解乳房腫脹。
    2024/01/25 09:43
  • 42歲女訪友突中風倒地!醫警告「3大因素」讓年輕中風增10%

    彰化一名熟女南下訪友時,突然在友人面前倒地,緊急送醫後確診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經過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彰基醫學中心(彰基)的神速治療,這名42歲的女子現在已經完全康復,看不出曾經中風的痕跡。彰基醫師提醒,近年來中風的發病年齡有明顯年輕化,尤其是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的因素,應更加重注意與控制。
    2024/01/24 22:52
  • 研究發現每天喝黑茶 罹患糖尿病風險降低近五成

    糖尿病是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疾病,除了遺傳因素外,飲食習慣也是導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說,多吃蔬果、堅果、燕麥等營養豐富的食物,有助預防糖尿病,而近期研究顯示,每天飲用黑茶,如普洱茶,有助於控制血糖,降低患有預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這項發表於《Diabetologia》的研究分析了1923名成年人的飲茶習慣,並發現日常飲用黑茶的人群,與不飲茶者相比,患糖尿病的風險顯著降低。
    2024/01/23 15:41
  • 10年零異狀!他照LDCT「驚見肺癌」 5大日常跡象要小心

    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在出現症狀就醫檢查時已是末期,為了提早發現肺癌,醫界推出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比X光影像能找出更小病兆。門諾醫院家醫科醫師林軒毓表示,肺癌初期不明顯,建議民眾若有久咳不癒、容易疲倦、日常易喘以及不明原因體重下降、沒有食慾時就應當心,其中有10%患者無症狀,尤其是女性、小於50歲及沒有吸菸者。
    2024/01/20 23:08
  • 腦動脈瘤破裂恐喪命!醫示警「關鍵症狀」 2方法有效治療

    每到冬天,氣溫變換之際,腦血管疾病患者大增,近日北市聯合陸續收治許多出血性中風患者,有腦內出血,也有蜘蛛膜下腔出血,其中以蜘蛛膜下腔出血特別令人憂慮,往往來自於顱內動脈瘤破裂所致,就像新聞報導過的許多公眾人物一樣,甚至會造成猝死。 
    2024/01/19 08:44
  • 就是硬不起來!下面出問題影響性福 醫提「10關鍵」改善

    在現代社會,不少男性對於伴侶性慾的變化感到困惑,甚至在性方面提不起勁。對此,泌尿科醫師黃冠鈞在粉專中《黃冠鈞醫師-泌尿科診間日誌》指出,這種狀況被稱為性慾低落,可能由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因素所引起。他解釋說,從荷爾蒙不平衡到慢性疾病,再到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焦慮,都可能對男性的性慾產生影響。他強調,為了有效應對性慾低落,找出可能的原因並尋求適當的醫療和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2024/01/18 14:32
  • 「救心丹」不是萬靈丹!硝化甘油錠4大禁忌 搭壯陽藥恐致命

    隨著寒流的來襲,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風險正悄悄上升。在這個需特別警惕的季節裡,食藥署發出重要提醒:寒冷天氣易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從而增加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對許多心血管病患者來說,硝化甘油錠——一種常見的急救藥品,俗稱「救心丹」,是他們的生命守護神。但是,使用這位「救星」時,有四大禁忌需要謹記於心。
    2024/01/16 17:16
  • 看東西一層霧?恐是輕微白內障 醫授「日常4招」延緩惡化

    白內障是眼球裡晶狀體退化的一種現象。患者的視力會一年比一年差。他們會察覺視線模糊、看東西好像有一層霧,甚至有時候會覺得看東西重影,晚上視力更是欠佳,燈光周圍會開始出現「光暈」。
    2024/01/16 16:53
  • 尾牙、過年理性飲酒!男子走路突「跛腳」 檢查發現骨頭竟壞死

    年終尾牙聚餐熱絡展開,許多人喜歡在聚餐時喝酒,但飲酒過量對健康影響大,尤其對骨骼健康更是嚴重。朴子醫院骨科賴彥州醫師提醒,特別是長期飲酒者,要注意保持適度飲酒,避免因不當的飲酒行為導致嚴重的骨骼問題。
    2024/01/16 14:31
  • 年紀輕卻常腰酸背痛?恐因這2大主因 「4種家中運動」可改善

    腰背疼痛或坐骨神經痛是不可忽視的問題。若它們發生,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限制,無法盡情享受美好的生活。
    2024/01/16 14:09
  • 頭髮變少?過度依賴「藥用洗髮精」恐成反效果 食藥署:會有抗藥性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天氣忽冷忽熱加上日常的繁忙壓力,不少人發現自己的頭皮問題層出不窮:癢、油膩,甚至髮量變得稀疏。面對這些狀況,許多人會選擇使用藥用洗髮精,希望能解決問題。然而,食藥署近期提醒大眾:藥用洗髮精應適量使用,避免過度依賴。
    2024/01/13 15:26
  • 走路能長壽!研究曝每天達「這步數」降早逝風險 60歲以上可多走

    許多人都聽過「每天走1萬步」是保持健康的好方法,但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這個數字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人。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4大洲的數萬人資料,發現每天走6000步就能降低早逝風險,60歲以上的人則是每天走6000至8000步,再多走也不會再降低早逝風險。 
    2024/01/13 11:50
  • 「1肉類」增阿茲海默症風險40% 專家曝3飲食習慣可降低

    許多人喜歡吃紅肉,但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吃紅肉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尤其是吃加工過的紅肉,更會讓風險提高。專家建議,願意且有能力的人,可以改吃少量動物性食物,並多攝取抗發炎、低升糖指數的食物,有助降低風險。 
    2024/01/13 10:28
  • 兒科急診擠爆!「免疫負債」成惡性循環 4歲童久咳竟併發肺炎

    近期兒科門診出現許多免疫負債的小病人,例如久咳不癒、反覆發燒、吃不好、睡不好,孩子感冒不容易痊癒,或是感覺快好轉卻又突然發燒,也有孩子經常在半夜咳不停,甚至因精神與胃口一路下降,嚴重至半夜急診掛號、住院才緩解惡性循環,使孩子與家長身心俱疲。
    2024/01/12 10:57
  • 她備孕7年沒動靜!醫抽血揪「婦科3病」 治癒順利懷3胞胎

    29歲的阿雅(化名)期待迎接新生命,但備孕7年多來肚皮始終沒動靜,加上最近體重暴增、月經不規則,決定就醫檢查,發現原來本身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披衣菌感染、子宮內膜炎等問題,導致「原發性不孕症」,所幸經藥物治療及精準控制排卵時間後,日前終於順利懷上三胞胎,省下高額人工生殖費用。 
    2024/01/10 22:59
  • 每6老人就1失智!醫揭7種「記憶缺失前兆」 憂鬱也要警覺

    隨著人口老化,失智症逐漸成為現代社會關注的重點。英國國民健康服務(NHS)醫生詹姆斯·奧多諾萬近期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失智症早期警訊,引發廣泛討論。失智症不僅影響患者本身,更波及家庭與社會,了解其早期症狀,對於早期介入與照護尤為關鍵。英國國民健康服務(NHS)醫生詹姆斯·奧多諾萬指出,失智症的第一個症狀之一就是記憶缺失,並列出7種記憶缺失的徵兆,提醒民眾要小心。
    2024/01/10 19:32
  • 65歲婦人喘咳不止「肺部竟開一個洞」!醫證實罹超罕見肺炎

    一名65歲的王姓婦人,因卵巢癌接受化療後,出現嚴重的喘咳症狀,原以為是感冒但竟越來越嚴重到連呼吸都困難,但經過醫師的詳細檢查,發現肺部X光「右肺葉竟開了一個洞」,確診為罕見的「隱球菌肺炎」,加上患者免疫力不佳,抽血檢驗後證實遭「隱球菌」侵犯,用藥半年後總算恢復正常。
    2024/01/08 15:45
  • 長期忽視血尿!8旬翁延誤治療「罹膀胱癌」 醫揭6致癌因子

    血尿可能是泌尿系統疾病的警訊,包括發炎、感染、結石、血管病變,甚至是惡性腫瘤。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新化分院泌尿科醫師王彰德指出,血尿不可忽視,否則可能錯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
    2024/01/07 10:10
  • 不要忽視經痛!恐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症狀、成因一次看

    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是導致你在月經期間腹瀉、腹痛、血便等腸胃問題的元兇。值得關注的是,在40-50歲多的女性中,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就約有30%。對此,新竹竹北婦產科醫生張瑜芹醫師發文提醒民眾多加留意子宮內膜異位症的5大症狀。
    2024/01/06 18:26
  • 好困擾!醫揭女性私密處保養「6大地雷」:不只影響性生活

    現代人不但愛美,且要求「從內而外都要美」,愛美的最高境界不再只是「外表」,而是連「私密處」都要美,讓「性福」掌握在自己手裡。
    2024/01/05 10:50
  • 只對家人不耐煩?心理師「點破3原因」 2招跳脫惡性輪迴

    面對越親近的人,我們通常會毫無保留將自己的每一面展現出來,尤其是不好的那面,一些人明明在外面可以跟朋友、同事好好溝通,一回到家跟家人說話的口氣和情緒卻失去掌控。對此,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心理師余佳容表示,我們面對最愛的家人卻最不耐煩的3大原因,包括累積的壓力、預期和期望,以及把家人當作情緒的安全出口。
    2023/12/25 11:43
  • 擺脫經痛暴怒!一圖看「快速補血菜單」 頭痛也可預防性投藥

    女生們每個月都得忍受生理期所帶來的不適與不便,加上血液流失,容易感到疲勞無力,甚至有些疼痛會影響到情緒,產生焦慮或是易怒。對此,營養師劉怡里列出「生理期飲食保養法」,只要在這5~7天內吃對食物,就能快速補血、消除水腫、避免焦慮和想暴怒的心情,以及緩解經痛。
    2023/12/25 10:4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