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胰臟癌年輕人唐治平小虎隊胰臟癌原因微博統一獅冠軍優惠文化幣領取金智媛
  • 搜尋:

    ESG 結果共579筆

  • 永續顧問洞悉:最快2024啟用!一文搞懂歐盟CSRD、ESRS和CS3D

    近年來,諸多企業在全球資本市場的規範與期待下,已積極對外展現其永續議題管理的績效與成果。而永續資訊的盤點與揭露,除了有助於企業在營運體質上的「自我健檢」,且探詢新興機會與市場外,更能有效幫助投資者、政府機關與一般大眾了解其財務與非財務風險管理成效。
    2024/01/12 17:11
  • ISSB永續揭露框架2024年1月生效 S1、S2準則條文解析

    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ISSB)2023年6月正式出版兩大國際永續資訊揭露框架準則。
    2024/01/12 16:54
  • 吐國駐台大使談數位國 創元宇宙版本保留故土  

    台灣友邦吐瓦魯,嚴重受到海平面上升的衝擊,有消失的危機。TVBS獨家專訪到吐瓦魯駐台大使,也談到打造數位國家,建立元宇宙版本的吐瓦魯,來對抗可能消失的困境。希望利用元宇宙沉浸式體驗掀起話題,讓更多人投入減碳,共同拯救即將消失的島嶼國家。  
    2024/01/12 14:34
  • 強烈風暴襲美!威脅4千萬人 歐盟:2023史上最熱

    去年自六月以來,世界各地高溫不斷破紀錄,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2023年確定是有紀錄以來史上最熱的一年,甚至很有可能是10萬年來最熱;在聖嬰現象推波助瀾下,全球均溫比工業化前高出攝氏1.48度,加劇熱浪、洪水、野火等氣候災害。本週強烈冬季風暴襲擊美國,在西北部帶來暴雪,東岸狂風暴雨,南部則有龍捲風,至少造成3人死亡,紐約市也急撤住在機場帳篷的兩千無證移民。
    2024/01/10 19:51
  • 別亂丟馬桶!5藥物應至醫院回收 專家警:河流生物會死亡

    年節將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對家中藥品進行適時的整理與清理,其中包括治療療程已結束但未服完的藥品、過期或變質的藥品,以及已經開封一段時間的藥品等,並強調,4種特定藥品如抗腫瘤藥品、抗生素、荷爾蒙藥品及管制藥品應該攜回醫院回收。
    2024/01/10 16:53
  • 普林斯頓學霸組團隊 打造全世界速度最快電動船

    電動交通工具的風潮從陸地吹到水上,但由於水的阻力特別大,要設計出高速的電動船並不容易。來自普林斯頓的學霸就跟新創業者合作,共同打造出一艘電動船,最高時速甚至超過180公里,也打破了世界紀錄。
    2024/01/10 14:35
  • 看不見的汙染!研究:1公升瓶裝水含24萬塑膠微粒

    生活隨處可見的塑膠,雖然方便,卻也帶來難以承受的環境衝擊,甚至可能危害人體健康。最新研究發現,一公升瓶裝水約含24萬個塑膠微粒,比先前預估的高出10至100倍。然而全球塑膠汙染仍不斷加劇,巴爾幹半島波赫境內的河面上,飄著大大小小的廢棄物,形成一座巨大漂浮垃圾場;西班牙西北部海岸,近日則有大量塑膠原料顆粒被沖打上岸,恐對生態造成浩劫。
    2024/01/09 20:00
  • 研究稱瓶裝水含數萬「潛在有害」塑膠微粒 專家曝3用法超毒

    最新研究發現,一公升瓶裝水(2瓶一般大小瓶裝水)約含24萬個塑膠微粒(plastic particle),比先前的估計值高出10到100倍,這些微粒可進入人體細胞,阻斷細胞代謝並累積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構成未知的健康影響,還有可能隨母體流向未出生的嬰兒。
    2024/01/09 12:27
  • 減少1公噸CO2!「菇蕈太空包」回收變肥料 農業部實現再利用

    未處理的菇蕈太空包引發的環境問題!對此,農業部透過異業整合菇蕈栽培、太空包回收,以及作物生產,成功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024/01/08 15:55
  • TVBS氣象告捷!六奪「團隊獎」 名門之後吳軒彤首獲主播獎

    TVBS於2024開年就傳出好消息!TVBS長期深耕專業氣象播報,秉持讓觀眾掌握最詳細的天氣資訊的信念,第六度獲得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頒發的「最佳氣象播報團隊獎」。而去年七月接下TVBS專任氣象主播的吳軒彤,也因為穩健台風奪下「最佳氣象主播獎」。以身為「ESG轉譯機」為己任的TVBS,持續關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再生能源等議題,日前也錄製了【TVBS看見極端氣候】特別報導,在歲末年初提出對全球氣候變遷危機的警訊,TVBS新聞部副總經理詹怡宜表示:「希望透過極端氣候的特別報導,讓觀眾正視我們正在面臨的危機,推動各界綠色作為,發揮媒體永續影響力。」未來,TVBS也規劃結合AI工具,提升TVBS在氣象報導的豐富跟靈活度。
    2024/01/04 14:38
  • 2023極端氣候災情慘 吃素減碳「假肉」變化多

    為了愛護你我腳下踩著的這顆地球,你願意做出甚麼改變呢?許多企業與學術實驗室都開始嘗試人造肉,素食原料的人造肉在口味上逐漸被接受,動物蛋白質在實驗室中培養出來的「非殺生肉」則讓很多人好奇又害怕,義大利政府就明令禁止。但調整食物甚至生活方式,對於保護地球確實是重要的一步,2023年十大氣候新聞中幾乎沒有好消息:野火災情、氣溫與水溫飆高,還有各地的暴風雨,都讓人在大自然的威力下,感覺渺小。
    2024/01/02 19:51
  • 不搭飛機!英國家庭為環保挑戰「徒步去澳洲」 僅差一步就成功

    現代人在追求便捷且快速的生活方式的同時,往往會製造大量碳足跡,來自英國的1個家庭為了環保,過去超過20年來堅持拒搭飛機,近期他們為了參加遠在澳洲的親戚所舉行的婚禮,展開1場長達1.6萬公里的旅程,過程中完全沒有搭乘飛機,雖然這家人最終在東南亞破功、在無其他選擇下搭乘飛機前往澳洲,整趟旅程仍讓他們直呼「真是1次神奇的冒險」。
    2023/12/30 14:54
  • 2023年將是最暖一年! 升溫1.5度恐將出現更大災難

    氣候變遷已經在加速當中,不只南北極的冰山消融影響到動物生態,我們人類的生活也受到影響,包含高溫不斷突破新高、熱浪、乾旱等等,而專家強調,在聖嬰現象的影響下,今年將是史上最暖的一年,控制升溫1.5度的界線,恐怕時程會更提早。
    2023/12/29 23:08
  • 節能!政府鼓勵更換節能燃氣家電 最高補助三千元

    政府為了鼓勵家庭更換節能燃器具,提出了補助優惠,更換瓦斯爐或者熱水器,最高可以補助三千。預計可以更換23萬台,預估可節約的天然氣,相當於8.1萬戶家庭一年使用量,放大到一年來看年減碳量,相當於111座大安森林公園,希望能透過獎勵方案,讓更多家庭更換節能家電。
    2023/12/29 22:58
  • 內科交通有救了?李四川出手 拋增設「巡迴遊園車」

    內湖交通壅塞問題只要到上下班時間就會成為許多人的惡夢,為解決問題,台北市政府推出「內科交通綠運輸結合ESG推廣計畫」,副市長李四川表示,要徹底解決內科交通問題,必須得靠捷運東環段興建完成,在此之前預計在內科園區推出定時巡迴的遊園車。對此,引起網友炸鍋,砲轟「沒用啦,把內科廠商趕走才有用」。
    2023/12/29 18:08
  • 氣候變遷恐釀糧食危機 下一波全球大流行是作物病害?

    在國外,10年左右的時間,麥熱病已傳播了1.5萬多公里,接下來可能將侵襲印度,這個全球第二大的小麥產國,麥熱病是一種真菌病害,真菌也會導致稻熱病的發生,台灣年年都會有稻熱病,但流行規模不大,而這些年用分子輔助水稻抗病育種的工作,降低稻熱病的風險,除了真菌對作物的傷害,環保團體也提醒極端氣候下,即將面臨的糧食危機。
    2023/12/26 23:22
  • 享受美食不該有罪惡感 歐洲推無壓力低碳飲食

    飲食也在力拚永續,但現在不只有清淡的素食一種選擇,英國出現沒有垃圾桶的餐廳,不只是蔬果皮還有蝦蟹殼都能重新入菜,就連食品包裝還有容器都能成為餐廳裡的裝潢。餐廳主廚要用行動來證明,就算是環保飲食也可以兼顧精緻還有美味,吃大餐也不用擔心會製造大量碳足跡。
    2023/12/26 14:03
  • 碳有價時代來臨!碳交所啟動首批碳權交易 台產業大咖搶頭香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天啟動首批國際碳權交易,第一波上架來自亞洲、非洲與南美洲等地區的碳權,台積電、鴻海、中鋼與台灣金控等近30家業者有意「搶頭香」參與交易,以進行產品碳中和等,迎戰國際減碳浪潮。
    2023/12/22 11:06
  • 朝永續未來邁進 品牌以行動落實ESG

    落實ESG,深耕台灣冰點空調,除了開始投入太陽能光電和綠能轉型,更持續舉辦活動幫助弱勢團體,同時不斷精進人才培育,透過實際行動,推動永續力。
    2023/12/20 22:30
  • 極端氣候需踩煞車 日本企業瞄準「脫碳財」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全球夏季異常炎熱,造成嚴重經損。暖化現象不能再忽視,當各國推廣綠電時,日本因地理環境受限,民間企業將重點放在再生能源。日本擁有全球最多的氫能源研發專利,但礙於政策無法普及,而近來大力推動氫能源的美國,則成為日本企業的目標。除了把移動式氫能充電站帶進美國,也推廣牛糞電力系統,展現日本科技硬實力。
    2023/12/20 19:51
  • 日走20K!徒步彎腰撿菸蒂 2天累積12公斤

    馬路的菸蒂,幾乎隨處可見,宜蘭一名號稱「瘋媽」的江昀蒨,主動發起環保活動,從18日開始,進行為期6天的徒步撿菸蒂活動,每天平均要走20公里,而活動進行2天,竟然已經裝滿近10桶的6公升大水桶菸蒂,重量更是高達12公斤,有意義的活動,也吸引不少民眾響應。
    2023/12/20 19:13
  • AI恐與人搶水 數據運算製造大量水足跡與碳排

    儘管ChatGPT連續三個月使用者下滑,但仍舊吸引上億人口不斷在探詢生成式AI的可能性。但加州大學的專家提出報告,發現生成式AI的水足跡相當驚人,每問十到五十個問題,要消耗五百毫升的水。這些數據運算不只是要使用大量的水,而且消耗能源造成的排碳量,甚至可能跟航空業相同。因此專家也警告,應該更關注人工智慧大量使用之下,可能對環境造成的衝擊。
    2023/12/20 14:20
  • 日本「高年級生」重返職場 卻人力錯置.不得志

    全球通貨膨脹,物價不斷飆升,生活越來越困難;加上高齡少子化衝擊,勞動力供不應求,導致老年人必須重返社會,再投入職場謀生,同時解決缺工問題。不過,高齡化嚴重的日本,雖有豐富的銀髮資源,卻因為求職者與企業間的期待落差,造成高齡者遭遇職務不匹配。而「人力錯置」現象,也成為日本社會極需解決的課題。
    2023/12/19 19:56
  • 越在地、越國際的ESG綠色浪潮正風行 第三屆綠色餐飲年度評鑑看見台灣綠色餐廳成長中

    越在地、越國際的ESG綠色浪潮正風行,頭城休閒農場拿下GDG年度大獎, Sinasera 24楊柏偉榮獲年度最佳主廚,簡天才、張皓福、喻碧芳獲頒首屆GDG年度大使!第三屆綠色餐飲年度評鑑看見台灣綠色餐廳成長中!
    2023/12/19 15:44
  • 抉擇?機車族汰換新車 燃油車比例仍勝電動車

    不少上班族會騎機車上班,根據交通部調查顯示,多數民眾在汰換機車時,仍有72.2%選擇燃油機車,加油方便是一大考量,加上電動車資費上的問題,讓機車族選擇燃油車比例增加。但電動機車減碳,汰舊補助方案也多,兩者比較,各有優勢m。
    2023/12/18 22:5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