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顧婕直腸癌學校停辦便衣警察罷免男星山豬身亡演藝圈舊情復燃唐治平母親住友化學裁員孫安佐領域展開敗血性休克
  • 搜尋:

    鴻恩 結果共309筆

  • 相聲瓦舍說學逗唱 《拆黃鶴樓》30歲暖身

    活躍舞台、創作不斷的相聲瓦舍成立即將滿30週年,他們藉相聲之名說學逗唱,樹立了獨特的喜劇舞台風格。近來推出《拆黃鶴樓》,依舊獲得觀眾滿堂采。
    2017/12/29 20:55
  • 琴鍵上的吟唱詩人 魏樂富、葉綠娜合鳴

    德裔鋼琴家魏樂富是台灣女婿,2年前罹癌時以228事件為題材創作了《暗夜的螃蟹》鋼琴序事詩,最近魏樂富伉儷回到舞台,把這首作品獻給台灣做世界首演。
    2017/12/22 21:26
  • 凍水牡丹廖瓊枝 歌仔戲國寶苦旦

    國寶級歌仔戲苦旦廖瓊枝今年83歲高齡,卻依然演出九年前封箱大戲《凍水牡丹》。和2008年首演不同的是,廖瓊枝調教出來的子弟們和老師同台演出,薪火相傳。
    2017/12/16 13:25
  • 于右任魏碑書法展 大器磅礡草聖前傳

    兩岸300年來第一大草聖于右任的書法遍佈台灣大街小巷,但他獨到的書法功力其實是早年從臨摹北魏碑帖開始的,最近民間展出私藏的于右任魏碑書法,坊間難得一見。
    2017/12/08 22:32
  • 國光微劇場出爐 京劇新秀初啼聲

    國光劇團成立22年來,栽培出魏海敏、唐文華等紅遍兩岸的京劇明星,但是學京劇的孩子越來越少,使得接班斷層浮上檯面,最近國光推出《微劇場》,讓青年演員上陣磨劍,培訓接班人。
    2017/12/01 21:14
  • 快雪時晴10年再演 國光新編京劇豐收

    國光劇團今年重演10年前的新編京劇《快雪時晴》,用王羲之的書法穿越5個朝代,最後落腳在台北故宮,這戲把京劇和交響樂融合得十分動人好看!
    2017/11/24 21:19
  • 木蘭擊樂劇場巡演 京劇打擊樂大融合

    木蘭從軍是全球家喻戶的故事,朱宗慶打擊樂團多年前也發展出木蘭擊樂劇場,請來京劇名導李小平和名旦朱安麗一起演出,究竟細膩的京劇要如何與打擊樂融合為一體,一起欣賞。
    2017/11/17 16:05
  • 藝術出走第三年 菲林的映畫光年

    兩廳院一年一度的「藝術出走」,今年由金曲歌王蔡振南和金鐘影后王琄共同演出「菲林的映畫光年」,演員們在貨櫃上演唱18首國台語老歌,呈現60年代4位女性的故事。
    2017/11/10 16:18
  • 徵婚啟事5度上演 梁志民翻新李國修

    戲劇大師李國修取自作家陳玉慧原著的知名舞台劇《徵婚啟事》,最近由屏風表演班授權果陀劇團重新演繹搬上舞台,這也使得國修的劇本得以繼續傳演下去。
    2017/11/03 21:43
  • 第四屆大內藝術節 公共藝術融入地景

    由台北市大直內湖地區的畫廊業和藝術機構舉辦的「大內藝術節」,今年首度加入公共藝術,公園內有砂石車,公車站有螞蟻窩,7條路線公車也成了移動畫廊。
    2017/10/20 20:39
  • 抽象大師趙無極 亞洲大學辦回顧展

    法國華裔重量級畫家趙無極2013年過世,享年93歲。他是華人在西方美術史上最重要的畫家,他的畫風從具象到抒情抽象,有很多演變過程,透過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舉辦的回顧展,國人可以一睹趙無極藝術的精髓。
    2017/10/13 18:57
  • 台灣戲曲中心落成 籌建10年耗資逾16億

    籌備10年耗資16多億興建的台灣戲曲中心,2017年10月在台北市士林區正式開幕啟用。建築師姚仁喜以京劇一桌二椅的概念來設計,是國光劇團和台灣國樂團永久的家,也成為傳統戲曲全新的表演中心。
    2017/10/06 19:48
  • 第19屆台北藝術節 台北核心、國際共製

    2017台北藝術節進入第19年,經過多年努力,台北的城市藝術文化在亞洲佔有重要地位,在性格上更勝過砸大錢的香港藝術節,不但打開台灣知名度,很多國際製作也以台北為首站。
    2017/09/29 20:35
  • 林懷民70歲代表作 《關於島嶼》台灣首演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今年滿70歲,他花費3年籌備的全新創作「關於島嶼」,即將於11月在台灣首演。這支海內外5大劇院共同委託創作的舞碼,視聽覺藝術都煥然一新,製作陣容堅強,全是MIT台灣製造。
    2017/09/15 16:57
  • 化南新村50載歷史 政大文人眷村將拆除

    政大有個1965年興建的文人宿舍化南新村,政大法學院因用地不夠,想回收拆除做教學大樓,引發老居民申報文化資產,阻擋校方拆除。
    2017/08/22 19:25
  • 三義木雕賽十年有成 大陸崛起入圍超台

    苗栗三義國際木雕藝術節今年再度吸引14國的125件作品參展;不過在國際木雕競賽中,半數入圍作品都被大陸木雕家包辦,台灣木雕面臨嚴峻挑戰,藝文潮的報導。
    2017/08/16 18:38
  • 3D地景藝術遍地開花 陳彥旭鐵道星空列車

    最近台鐵台北車站大廳出現3D星空列車,立即成為打卡拍照的熱點。這是3D地景設計師陳彥旭透過電腦繪圖和美術建築背景的專業,把物體的視覺立體化。
    2017/08/11 16:32
  • 張群故居市定古蹟 深鎖官邸王大閎設計

    建築大師王大閎設計的張群故居,興建於1977年,深藏於士林官邸角落。張群過世後,舊宅荒蕪多年,直到2014年台北市才通過為市定古蹟,但是2008年公園管理處已經自行修繕,因此張群故居並未依古蹟規格修復。
    2017/08/04 23:52
  • 北美館化身社交場 台韓藝術家大聯展

    如果舞台劇場在美術館上演,而演員就是素人參觀者,會摩擦出什麼火花?由台灣和韓國藝術家共同打造的「社交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活潑上映,北美館也成為打卡自拍的火熱景點。
    2017/07/28 16:29
  • 札哈哈蒂建築特展 前衛天后挑戰未來

    知名女性建築師札哈哈蒂雖在去年因為心臟病過逝,但她的建築事務所仍持續在全球挑戰高難度的不可思議建築。
    2017/07/26 12:50
  • 果陀活化歷史12年 長者生命故事大爆發

    果陀劇場從2005年,開始號召60歲以上長輩到校園說故事給小朋友聽,不但重新發掘整理自己的生命,也影響了小朋友的人生觀,2009年開始,老人們更登台演戲,他們的生命也被大大翻轉。
    2017/07/22 10:38
  • 王大閎40年前自宅 現代主義建築重現

    消失40多年的建築大師王大閎建國南路住宅,近日重現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附近,這棟現代主義融合蘇州庭園風格的經典小屋,由台北市政府出地,民間募資2500萬元,經過兩年復刻,立即成為建築界朝聖的新地標。
    2017/07/14 16:55
  • 歌仔戲吹創新風 唐美雲螢姬物語

    唐美雲歌仔戲團,最近推出成立20年創團作─螢姬物語,唱腔音樂和視覺都令人驚豔,但是歌仔戲在傳統和創新之間如何取捨,也引發熱烈討論。
    2017/07/10 14:05
  • 兩廳院30週年翻新 舞台大躍升自動化

    國家兩廳院今年邁入第30年,由於設備逐漸老舊,零件商也陸續更迭,兩廳院用了10年時間準備,先後完成音樂廳和戲劇院的全面整修更新,帶您欣賞舞台變化萬千的全新國家戲劇院。
    2017/07/06 16:45
  • 鈕扣計劃7年有成 旅外舞者回鄉跳舞

    國家文藝獎得主何曉玫從2011年推出「鈕扣計劃」,向台灣旅外傑出舞者招手,邀請他們回國發表自己的舞碼,7年來成績斐然,帶來許多視覺震撼。帶您看看今年的鈕扣計劃。
    2017/06/30 14:1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