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龍天翔鳳梨歐菈離婚離婚金智媛鳳梨宣布離婚癌症舊愛余祥銓唐治平母統一獅
  • 搜尋:

    孟心怡= 結果共1,510筆

  • 以攻南加薩 從俄軍失敗學教訓 控哈瑪斯集體性侵

    以色列對加薩南部地區進行攻擊,坦克部隊打頭陣摧毀民宅,並結合地面部隊與哈瑪斯進行巷戰;以色列指揮官表示,這個戰術是從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失利中學習到的。加薩平民死傷人數攀升, 物資極度缺乏下,社會秩序瀕臨崩潰,民眾開始劫掠商家。10月7日,哈瑪斯屠殺以色列人當天,還集體對女性施虐和性侵,以色列舉證歷歷,但聯合國卻始終保持沉默,引發以國憤怒;周一,聯合國終於召開特別會議,對性侵事件展開調查。
    2023/12/05 20:00
  • 7天停火結束.延長談判破局 以續轟加薩170死

    以色列與哈瑪斯7天暫時停火協議在1號到期,雙方延長停火談判破局,哈瑪斯表示不再進行換囚,除非以色列永久停火。停火結束後隔天,以色列就對加薩進行全面攻擊,轟炸北部難民營,至少造成170人死亡,以軍也宣布將擴大地面行動,主力轉向南部,也要求加薩南部居民往更南的地方撤離。以色列多方受敵,航行在紅海的船隻,遭伊朗支持的葉門反叛軍襲擊,美國派出驅逐艦馳援,射下三架攻擊無人機。
    2023/12/04 19:53
  • COP28「氣候災損基金」過 主席疑促石油交易惹議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周四在杜拜開幕,主席賈柏宣布好消息,各國代表無異議通過新的「氣候損失與損害基金」,現場響起歡呼聲;富有國家將提供援助,美國承諾分擔1750萬美元,阿聯貢獻1億美金。不過在峰會前,外界就對這屆主席、石油大亨賈柏有疑慮,由他來主導「汰除化石燃料」,明顯有利益衝突。英國廣播公司BBC公布一份外流文件,顯示賈柏疑似利用峰會,企圖促成阿聯石油交易,還支持哥倫比亞的石油開採,引發極大爭議。
    2023/12/01 19:51
  • 喚回烏戰關注!美重申支持 俄啟電子戰癱瘓西方武器

    俄烏戰爭進入第二個冬天,國際社會因以哈衝突,對烏克蘭關注度降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9日參加北約外長會議時,重申美國的支持。烏國前線士兵死傷慘重,東部巴赫姆特的壕溝戰,戰到最後一人還被俄軍包圍,最後幸運逃生。西方提供烏國的武器,戰力受牽制,俄軍使用電子作戰系統,對衛星訊號、雷達進行干擾,讓砲彈失去準度甚至自毀,烏軍也坦承,俄軍電子系統在戰場上取得優勢。
    2023/11/30 20:00
  • 印度隧道坍塌 41工人困17天獲救「堅持自己爬出來」

    印度北部一座正在興建貫穿喜馬拉雅山的隧道,這個月12號發生崩塌意外,41名工人受困,經過17天的搶救,工人全數平安獲救。救難單位在隧道內以機器開挖,在離工人6公尺的地方遇上土石崩落,最後只能請來技術純熟的「老鼠礦工」以人力挖掘才成功。原本救難隊準備了有輪子的擔架,要將工人從通道中拉出,但41個人都堅持要自己爬出;總理莫迪事後致電工人,稱讚他們展現了無比的勇氣。
    2023/11/29 19:57
  • 為挺「反猶言論」滅火?馬斯克訪以 停火延長2天

    特斯拉和X社群平台老闆馬斯克,周一前往以色列和總理納坦雅胡會面,他也到訪以色列遭屠殺的社區,見證哈瑪斯暴行。馬斯克之前因為支持「反猶言論」遭到抵制,大企業紛紛暫停在X平台下廣告,外界因此解讀,馬斯克此行是為了滅火;納坦雅胡也要求馬斯克打擊反猶言論,但沒得到明確的承諾。以哈暫時停火協議周一午夜到期,幸好在多方斡旋下,以哈同意再延長停火兩天,好繼續交換更多人質,送更多人道物資進入加薩。
    2023/11/28 19:54
  • 哈瑪斯想延長停火 以色列要求延1天放10名人質

    以色列與哈瑪斯為期4天的暫時停火協議,周一午夜到期,哈瑪斯有意延長,以色列政府正面回應,並提出每停火一天就釋放10名人質的要求,參予斡旋的美國和卡達也樂觀其成。暫時停火的第三天,哈瑪斯又釋放了17名婦孺,其中包括一名4歲具美國雙重國籍小女孩,美國總統拜登也向民眾宣布好消息。以色列釋放上百名巴勒斯坦囚犯,其中包括30多名青少年;周日,西岸上千名巴勒斯坦人上街歡迎被釋放的同胞。
    2023/11/27 19:54
  • 喜馬拉雅山隧道崩 41人受困10天 拍到待援工人畫面

    印度北部一條正在興建穿越喜馬拉雅山的隧道,12日發生崩塌, 41名工人受困隧道已經10天;週二,救難人員穿透60公尺深的瓦礫堆,利用醫療內視鏡,拍攝到了受困工人畫面,他們的狀況大致良好。救援行動採兩方面進行,一是在隧道鑽出通道,插入大型塑膠管,讓工人從管子裡爬出來;另一個方案是從隧道上方,向下挖掘103公尺穿透通道,再將工人拉出。兩項工程都有坍塌風險,目前也遇到一些阻礙,工人恐怕還要繼續受困一段時間。
    2023/11/22 19:58
  • 阿根廷變天!極右米雷伊當選 擬關央行.改用美元

    阿根廷19日大選,右派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米雷伊獲得勝利,金融市場瀰漫樂觀氣息,周一股債雙雙走揚。53歲的米雷伊原本是經濟學家,他主張小政府,曾說上任後要大砍閣員,從18名降到8名,他還要關閉央行,並改用美元取代披索,以解決阿根廷債台高築和140%通膨率的經濟危機。IMF發出警訊,認為阿根廷劇烈的經濟政策會導致金融動盪;經濟專家也認為,阿根廷改用美元至少需要300億美金,政府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錢。
    2023/11/21 19:51
  • 最具政治影響力第一夫人 美前總統卡特妻逝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的妻子、前第一夫人羅莎琳‧卡特週日辭世,享耆壽96歲。羅莎琳是美國最具政治影響力的第一夫人之一,卡特任內,她會定期出席國安和內閣會議,私下給予丈夫意見,還修改他的演講稿。羅莎琳進入白宮後,也形塑了現代第一夫人的形象,她向國會爭取在西廂設第一夫人辦公室,並納入聯邦級別機構。卡特與羅莎琳結縭逾77年,是美國史上結婚最久的總統夫妻,兩人鶼鰈情深,晚年兩人也分享成功婚姻秘訣:就是找到對的人,完整彼此的生命。
    2023/11/20 19:51
  • 以攻佔西法醫院 掘哈瑪斯地道 歐盟籲停止軍事行動

    以色列攻占加薩西法醫院超過48小時,宣稱在醫院大樓外300公尺處,發現哈瑪斯地下通道,還在院內搜出更多武器。白宮透露,美國蒐集到的情報與以色列說法吻合,總統拜登也支持以軍行動;哈瑪斯則回嗆以色列,提供的證據薄弱,攻打醫院缺乏正當性。 以色列正計畫繼續朝加薩南部進攻,軍方空投宣傳單要南部巴勒斯坦人撤離。國際社會持續施壓以色列,歐盟呼籲暫停軍事行動。
    2023/11/17 19:55
  • 因應共軍騷擾 自衛隊首次起降民用機場

    中共持續透過片面且強硬手段,試圖拓展主權。「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因此從政治標語,上升為日本的國防重心。航空自衛隊近期加強訓練,假想軍用航空設施遭破壞,戰機無法返回基地時的應對,自衛隊首次徵調民用機場,提供戰機演練起降,以熟悉軍民雙方合作。日本政府也有意在沖繩縣「與那國島」興建大型港口、擴建民用機場跑道,升級武裝離島,以鞏固防衛安全。
    2023/11/16 19:57
  • 以突襲西法醫院 稱發現哈瑪斯武器 未見指揮碉堡

    以色列軍隊在周二晚間,攻入加薩最大的「西法醫院」,坦克車開進院區,據傳以軍在醫院內開火,還審問醫療人員。以色列急於想證明哈瑪斯在醫院地底設置總部,稍後以軍公布的影片顯示,哈瑪斯在院內藏匿武器,以及指揮通訊設備,但沒有看到以軍宣稱的「地下指揮碉堡」;外界認為這些證據,不足以支持攻打醫院的正當性。美國總統拜登公開支持以色列的行動,認為哈瑪斯以醫院為掩護,犯下戰爭罪。
    2023/11/16 19:57
  • 以稱控制加薩北部 占哈瑪斯議會 突襲最大醫院

    以色列與哈瑪斯進行巷戰,以軍宣稱已取得加薩北部控制權,還秀出占領哈瑪斯議會大樓後,高舉國旗的照片。加薩北部30多家醫院,目前僅剩一家運作;周二,以色列對最大的「西法醫院」進行地面突襲,要消滅藏在地底的哈瑪斯總部。國際社會施壓以色列停火的力道越來越強,法國總統馬克洪公開警告以國遵守國際法,盡速停火。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國內也面臨反彈聲浪,700多名以色列人在國會前示威,要納坦雅胡下台,為10月7日屠殺事件負責。
    2023/11/15 19:50
  • 英內閣改組爆冷門 內政大臣被炒.前首相回鍋任外長

    英國內閣人事大地震,內政大臣布瑞弗曼上周投書《泰晤士報》,批評支持巴勒斯坦示威是「仇恨遊行」,還指警察執法不公、偏袒示威民眾,引來輿論撻伐。周一,蘇納克開除布瑞弗曼,空缺由現任外交大臣接任;而最令外界感到意外的是,蘇納克邀請前首相卡麥隆回鍋,接掌外交大臣。卡麥隆7年前舉行脫歐公投,導致英國脫歐,從此背上「脫歐罪臣」汙名;蘇納克這次邀請入閣,主要是考量明年大選,希望拉回中間溫和派的選票。
    2023/11/14 19:55
  • 以圍困醫院.早產兒因斷電夭折 國際反彈 以.美背離

    以色列軍隊進攻加薩,當地4家大型醫院成為以軍包圍目標,最大的西法醫院遭圍困,燃油和醫療物資消耗殆盡,至少3名在保溫箱中的早產兒,因為停電而夭折。以色列指控哈瑪斯在醫院下方建立地道網絡,因此要清空醫院剿滅,以軍也開闢了一條走廊,讓所有病患撤離到南方;國際社會包括美國在內,都抗議以色列攻擊醫院。以國總理納坦雅胡堅持戰後要無限期控制加薩,拒絕了美國的建議,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接管,以美雙方的立場正逐漸背離。
    2023/11/13 19:52
  • 好萊塢罷工118天落幕 演員工會勝!漲薪.列AI規範

    美國演員和編劇工會罷工,持續118天後終於落幕,演員工會與影業公司達成暫時協議,9號凌晨宣布結束罷工。影業公司這次做出重大讓步,除了同意逐年提高薪資,串流平台也將提供分潤;在AI技術的應用上,合約也首度明文規範,電影公司在未獲得演員同意或是支付酬勞的情況下,不得複製演員的數位影像。這次是好萊塢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時間也最長的罷工行動,估計影響200萬從業人員,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億美金。
    2023/11/10 19:52
  • 以色列不對稱攻擊 引政治反效果 美釋結束戰爭訊號

    以色列對加薩進行不對稱反擊,造成上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引發政治反效果;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除了要求以色列建立「人道暫時停火」區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釋放結束戰爭訊息,8號在G7外長會上,談及戰後加薩應與西岸統一,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管理的想法。美國承受國際譴責以色列壓力,民主黨內部對支持以色列也出現反彈聲,拜登政府對以色列的態度出現轉變跡象。
    2023/11/09 20:00
  • 美地方選舉.墮胎權入俄州憲法 拜登民調輸川普4%

    美國7號進行地方選舉,投票結果也被視為是明年大選風向球,尤其維吉尼亞和肯塔基州,過去幾屆州議員選舉結果,都與隔年總統大選結果相同,因此最受矚目。俄亥俄州超過六成民眾支持墮胎權,並要求舉行公投,將墮胎權納入州憲法,公投結果超過半數支持,提案順利通過,這也是民主黨的一大勝利。民主黨在地方選舉上領先,但總統拜登的選情卻處於下風處,支持度輸前總統川普4%,中間和年輕選民板塊出現鬆動。
    2023/11/08 19:55
  • 川普詐欺案作證.法庭內造勢 嗆法官獵巫.敗訴機率高

    美國前總統川普涉嫌浮報房地產價值,以取得銀行貸款,遭民事詐欺罪起訴;周一,川普出庭作證時,採不合作態度,在庭上不回答檢方提問,還把法庭當造勢場合,嗆法官和檢察官是民主黨員,對他進行獵巫。法官警告川普收斂,否則要將他趕下證人席。法界人士認為,川普被定罪的機率很高,紐約州檢察長求處川普2.5億美金罰款,還要吊銷他在紐約的房地產經營執照,川普地產王國將全面崩毀。
    2023/11/07 19:55
  • 以色列不停火.包圍加薩一分為二 布林肯斡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為以哈衝突,二度出訪中東,他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會面,並提出區域性「人道暫時停火」計畫,但納坦雅胡拒絕,還重申絕不停火的決心。中東國家要求美國說服以色列停火,但美國持反對立場,認為那會讓哈瑪斯得到喘息空間。布林肯此行也無預警造訪伊拉克,目的是警告伊朗不要發動代理戰爭,攻擊美軍人員。以色列已經全面包圍加薩市,還將加薩走廊一分為二;周日,以軍又攻擊一個難民營,造成至少50多人死亡。
    2023/11/06 19:53
  • 美「釘子議員」連擋350軍人升遷 司令缺副手.疑過勞病發

    美國國防部過去9個月,有超過350位軍官將領無法升遷,全因為一名共和黨籍參議員的杯葛行動。這名來自阿拉巴馬州的議員,因為不滿拜登政府同意為女性官兵提供墮胎假,還有車馬費補助的政策,於是從2月開始,不讓任何一名軍人升遷。新上任的海軍陸戰隊司令,因為副手一直沒辦法補,身兼兩職,一天工作18個小時,上周日心臟病發入院。共和黨內部力勸這名議員停止杯葛,但他不為所動,堅持要當釘子議員。
    2023/11/03 19:59
  • 以哈衝突三周 外籍人士撤加薩 玻利維亞與以國斷交

    以色列和哈瑪斯開戰三個多星期,受困加薩的外籍人士終於可以撤離。周三,埃及允許擁有雙重國籍和傷重的巴勒斯坦人入境;這次撤離行動是由卡達居中牽線,以色列、哈瑪斯、埃及和美國共同協調出的方案。以色列對加薩最大的難民營展開第二波空襲,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譴責以國進行不符比例的攻擊;南美洲國家玻利維亞宣布與以色列斷交,智利和哥倫比亞也召回駐以色列大使表達抗議。
    2023/11/02 19:58
  • 以轟加薩最大難民營400傷亡 稱擊斃哈瑪斯指揮官

    以色列周二轟炸加薩最大難民營,至少造成400多人傷亡,引發國際社會批評,約旦率先譴責。以色列事後證實,攻擊難民營目的是要打擊藏匿在難民營中的哈瑪斯指揮官,他也是10月7日以色列屠殺行動的策畫者之一;哈瑪斯否認這名指揮官已經被以色列擊斃。 哈瑪斯手中還有240名人質,周二,哈瑪斯宣布未來幾天,會釋放幾名非以色列公民,據傳這是幾個國家斡旋下的成果。
    2023/11/01 20:00
  • 反猶太!達吉斯坦暴動阻以國人入境 美反猶太增4倍

    以色列為反擊哈瑪斯,卻將加薩變成人間煉獄,全球各地反猶太情緒升溫。隸屬於俄羅斯聯邦的達吉斯坦共和國,反以色列民眾衝進機場停機坪,包圍從台拉維夫抵達的班機,要阻止以色列人入境,機場被示威民眾癱瘓;最後是俄羅斯出動安全部隊,才將人群驅散。美國要求俄羅斯譴責反猶太暴力,但總統普欽認為事件是由西方和烏克蘭煽動。反猶太運動也在美國校園蔓延,以哈衝突爆發後,美國反猶太事件暴增4倍。
    2023/10/31 20: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