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港澳正名立法院電信三雄遊客 潑咖啡輝達捐款黑斑
  • 搜尋:

    孟心怡= 結果共1,503筆

  • G7峰會場邊花絮多 烏獲500億貸款 俄間接埋單

    七大工業國領袖峰會G7在義大利舉行, 總理梅洛尼親自迎接各國領袖,美國總統拜登姍姍來遲,還被梅洛尼小小數落了一下;英國首相蘇納克對梅洛尼的肢體接觸太親密,被媒體大作文章,批評他失禮。G7領袖達成共識,提供烏克蘭500億美元貸款,錢來自俄羅斯凍結資產的利息,籌措貸款的操盤手、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認為,這樣可以保證資金不虞匱乏,還能破解俄羅斯的消耗戰策略。
    2024/06/14 20:00
  • G7峰會義大利登場 援烏500億貸款 美擴大制裁俄

    七大工業國領袖高峰會G7周四在義大利登場,總理梅洛尼無疑是今年七國領袖中,政壇發展最風光的一位,她所領導的極右派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中獲得最多選票,推升了她在歐洲的影響力。這屆峰會仍聚焦烏克蘭戰爭,美國總統拜登積極推動500億美金援烏貸款,G7決定將俄羅斯在歐洲被凍結資產的利息,挪為烏克蘭貸款之用;另外,美國也在峰會前夕,宣布擴大對俄羅斯制裁,協助俄羅斯的中國企業,也在制裁名單之中。
    2024/06/13 19:53
  • 杭特拜登吸毒買槍 三重罪成立可判25年

    美國總統拜登小兒子杭特拜登,2018年深陷毒癮期間,非法購買槍枝,遭到聯邦法院以三項重罪起訴;週三,陪審團判決杭特拜登三項罪名成立。杭特拜登將面臨最高25年刑期,不過由於他是初犯,而且並未持槍犯罪,預料法官會從輕量刑。判決出爐後,拜登剛好發表打擊槍枝走私的演說,時機點尷尬;稍後他飛往德拉瓦州與兒子見面,兩人在機場擁抱,可以看出他對兒子的支持。拜登也對判決發出聲明,他接受司法的判決。
    2024/06/12 19:25
  • 安理會通過停火決議 以國贊成有但書.哈瑪斯未回應

    以色列上周六從加薩救出4名以國人質,卻造成27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國際社會希望透過停火談判,解救所有人質。美國總統拜登5月提出三階段停火提議,10日,聯合國安理會就此決議進行表決,15個會員國投票,14票贊成,0票反對,俄羅斯則投下棄權,決議案順利通過。以色列雖然投了贊成票,但強調除非完全消滅哈馬斯,否則不會永久停火;停火協議也送到哈瑪斯手中,等待回應。
    2024/06/11 19:54
  • 以軍突襲救4人質 加薩逾270人喪生 以戰時內閣請辭

    以色列上周六展開人質救援行動,針對加薩中部城市進行轟炸,還出動數百名地面部隊, 攻入當地兩棟建築,救出4名以色列人質;不過這次救援行動,造成至少27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是六個月來最大傷亡,國際社會譴責,歐盟直指這是以軍的屠殺行動。人質獲救後隔天,以色列政府發生大震盪,戰時內閣成員、反對黨領袖甘茨宣布退出內閣,他批評總理納坦雅胡處理以哈衝突不當,阻礙了勝利。
    2024/06/10 20:00
  • 歐洲議會選舉 3.7億人投票.選720議員 極右勢漲

    歐洲議會選舉開始投票,27個歐盟國共3.7億選民,要選出720名歐洲議會議員,結果在下周一揭曉。歐盟有五個國家將投票年齡下調到16歲,估計今年首投族有200萬人,這對右翼政黨是個好消息,他們也極力爭取年輕人的支持。選前民調顯示,中間偏右「歐洲人民黨黨團」將獲得最多席次,不過這是極右政黨聲勢不減,預料能爭取更多議會席次。歐洲新議會產生後,首要任務就是選出歐盟執委會主席,現任德國中間偏右的范德賴恩,將爭取連任。
    2024/06/07 19:55
  • 全球連12月均溫破紀錄 熱浪早報到.加州37.8度

    美國夏季熱浪提早報到,這星期從墨西哥灣到舊金山灣區地帶,高溫達到攝氏37.8度,加州中央谷地帶還發出極端高溫警告。全球連續12個月的均溫破紀錄,較工業革命前高出1.63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警告,現在已經達到氣候危機的引爆點,敦促各國盡快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去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僅增加1%,科學家樂觀認為,世界正朝減排的正確方向前進。
    2024/06/06 19:52
  • 盼改善治安!墨西哥新女總統 前市長得票近6成

    墨西哥周日舉行大選,9千9百萬合格選民要選出總統、議員和州長共兩萬個職位。今年執政黨和反對黨聯盟,都推派女性候選人角逐總統,執政黨的辛鮑姆目前得票率逼近6成,對手為30%,墨國執政黨和主要媒體,都搶先宣布辛鮑姆勝選。今年墨西哥選舉也是最血腥的一次,選前有38名候選人遭殺害,選民希望新總統能將改善治安。辛鮑姆是現任總統歐布拉多的忠實盟友,他承諾上任後將延續他的福利政策。
    2024/06/03 19:25
  • 不敵北約施壓 拜登准烏用美短程飛彈.攻俄境內

    俄羅斯大軍壓境,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就快要守不住,越來越多北約國家,同意烏克蘭的請求,解除武器不能攻擊俄羅斯境內的限制;美國總統拜登也敵不過盟國壓力,周四終於點頭,放寬美國武器使用限制。美國同意烏克蘭使用美製火砲和海馬士火箭系統等短程武器,射入俄羅斯境內,但禁止使用長程武器,以免激怒俄羅斯。至於關鍵的F-16戰機能否飛入俄羅斯,提供戰機的丹麥與荷蘭,目前還沒有決定。
    2024/05/31 19:49
  • 印度飆52.9度 學生熱昏 巴基斯坦52度 店家關門

    印度東北部熱浪來襲,第二大城徳里周三氣溫飆到52.9度,當地電力系統不堪負荷,各地醫院也湧入大量中暑病患;一所學校有6名學生上課到一半暈倒,呼吸急促,老師緊急澆水降溫。在戶外工作的人也苦不堪言,德里政府下令相關單位,要對建築工人實施保護措施,並要求在各個巴士站提供飲水。印度鄰國巴基斯坦,同樣深陷火爐當中,高溫飆到52度,路上見不到行人,店家也乾脆關門。
    2024/05/30 20:00
  • 以空襲拉法 烈焰奪45命 國際譴責 白宮:未踩美紅線

    以色列周日空襲拉法市難民營,爆炸後引發大火,難民逃生不及被吞噬,至少45人喪生,國際社會同聲譴責。以色列軍方表示,當時投下的是兩枚小型炸彈,精準擊斃兩名哈瑪斯資深成員;而且以軍認為,17公斤的彈藥不足以引發這麼大的火勢,初步研判,可能是擊中哈瑪斯的彈藥庫所致。美國總統拜登曾警告,以軍大規模進攻拉法市,將踩到美國紅線;但美國判定以色列這次的空襲,是目標攻擊,沒有越過紅線,因此對以色列的軍援政策,不會改變。
    2024/05/29 20:00
  • 俄轟哈爾科夫.超市遭襲18死 美精準武器失靈.烏停用

    俄軍持續對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進行轟炸,一間大型建築五金超商遭攻擊,至少18人喪生;克蘭東部邊境也是俄軍火力焦點,當地民宅區頻繁遭空襲。烏軍近日終於拿到美國援助的「精準導引武器」,原本還很欣喜,沒想到武器遭俄羅斯的電子干擾,在戰場上失靈,烏軍砲彈指揮官因此下令,停用這些武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周一訪西班牙,西國政府承諾將提供10億歐元的軍援。
    2024/05/28 20:00
  • 美中部暴風18死 巴布亞紐幾內亞山崩滅村 2千人活埋

    美國中部地區周末遭暴風和龍捲風接連侵襲,阿肯色、肯塔基、奧克拉荷馬和德州受災,至少造成18人死亡,超過1億人口的安全受壞天威脅,德州州長阿博特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這波暴風共影響了12個州,導致60萬戶停電。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上周五也遭遇嚴重天災,北部山區發生大規模山崩,坍塌面積大約4個足球場大小,山下的村莊被滅村,官方最新統計,恐有2千人遭活埋。
    2024/05/27 19:07
  • 烏第二大城危 俄軍越界兵臨城下 美密援長程飛彈

    俄軍突破烏克蘭東北邊境防線,進逼第二大城哈爾科夫,周四又發動空襲,造成至少7人喪生。鎮守東北邊境的烏軍,堅守幾個戰略城鎮,不能讓俄軍攻下,否則哈爾科夫就落入俄軍砲彈射程範圍內。美國的軍援陸續送達前線,其中包括秘密提供的長程彈道飛彈,射程是烏國的兩倍,可達300公里;烏軍上周首次發射,攻擊遭俄羅斯併吞的克里米亞地區。
    2024/05/24 19:55
  • 歐盟挺以態度變 西班牙.挪威.愛爾蘭承認巴勒斯坦國

    歐盟又有三個國家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分別是西班牙、挪威和愛爾蘭,三國領袖表示這個決定並非反以色列,而是支持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共存。以色列立刻召回駐三個國家的大使,表達抗議:以色列外交部還召見了挪威和愛爾蘭大使進行「訓斥」,要求他們觀看哈馬斯襲擊以色列的殘酷畫面。歐盟向來是以色列忠實的支持者,但有越來越多成員國轉而聲援巴勒斯坦,比利時很可能是下一個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
    2024/05/23 19:20
  • 新航遇亂流1死71傷 飛機急墜.未繫安全帶傷亡重

    新加坡航空從倫敦起飛的班機,在飛行10多個小時後,遇上強烈亂流,飛機高度從3.7萬英尺,幾分鐘內降至3.1萬英尺,極端的高度落差,加上多數乘客未繫上安全帶,導致嚴重撞擊;一名73歲英國男子,因心臟病發在機上猝逝,另外71人分別受到輕重傷。意外發生後,機長立刻轉降泰國曼谷蘇凡納布國際機場,將傷患緊急送醫。飛航單位初步判斷,適逢東南亞雨季,熱帶風暴形成之初,雷達還偵測不到,導致班機遇上晴空亂流的意外。
    2024/05/22 19:58
  • 以哈領袖涉戰爭罪 國際法院擬發逮捕令 以批:恥辱

    「國際刑事法庭」ICC的首席檢察官,申請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國防部長葛朗特以及哈瑪斯幾位高層領袖發出逮捕令,指控他們涉嫌犯下戰爭罪和危害人道罪;消息一出,國際社會譁然,美國總統拜登譴責ICC不該將以色列和哈瑪斯相提並論,他也首次表態認定以色列在加薩的軍事行動,不是種族屠殺。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則痛批ICC的行動是道德恥辱。法國外交部則表態支持ICC的逮捕令,這也顯示法國在對以色列的政策上,已與西方盟友分道揚鑣。
    2024/05/21 19:08
  • 伊朗總統墜機 16小時搜救無人生還.50天內選新總統

    伊朗總統萊希週日搭乘直升機,前往靠近亞塞拜然的邊境城市,參加水庫啟用儀式,回程時飛機墜毀在山區,經過16個小時搜救,周一,伊朗政府證實,總統萊希、外交部長和機上其他人員共9人,全數罹難。意外當天,天候十分惡劣還有濃霧,晚間還下起大雪,救援十分困難;當局一開始還發布總統「飛機硬著陸」的訊息,期盼一線生機,並呼籲全民一起祈禱。伊朗目前由第一副總統代理萊希的職務,依憲法規定,政府要在50天內舉行選舉,選出新總統。
    2024/05/20 19:16
  • 以軍攻拉法.居民大規模撤離 美浮動碼頭啟用運物資

    以色列地面部隊持續深入加薩南部拉法市,大批難民撤離,前往地中海沿岸地區避難,最新的衛星圖上,清楚看到地面大規模移動的痕跡,原本搭滿白色帳篷的區域,現在全被以軍剷平。以色列關閉了埃及和加薩間的通道,使得許多國際救助人員受困加薩,沒有安全管道可以撤離,義工們受困超過兩個星期。美國從3月起開始,在加薩沿岸搭建浮動碼頭。另闢海上物資通道,周四碼頭正式啟用。
    2024/05/17 19:47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槍手開5槍 當局定調「政治刺殺」

    斯洛伐克總理費科遭刺殺,週三他正要走向人群與民眾握手寒暄時,一名男子突然掏出手槍,近距離朝他連開5槍 ,費科中彈後還勉強站立,被維安人員快速護送上車。子彈射入費科的腹部和關節,經過幾個小時手術搶救,目前已經沒有生命危險。槍手當場被制伏,他是一名71歲的詩人,時常發表反政府言論,當局認為這是一起政治刺殺事件。
    2024/05/16 19:08
  • 喬治亞通過「外國代理人法」 入歐盟生變 美將祭制裁

    喬治亞爆發大規模示威運動,數千人在國會前示威,抗議國會通過「外國代理人法」。這項法案用意是防止境外勢力滲入,非政府組織每年若從海外獲得20%以上資金,必須註冊為「外國代理人」,未依法辦理將受到處罰。俄羅斯總統普欽就是利用「外國代理人」打壓異己,因此反對的喬治亞民眾,將此法稱為「俄羅斯法」。歐盟不滿法案通過,表示喬治亞申請入會恐生變;美國也警告若不修法,將對喬治亞進行制裁。
    2024/05/15 19:27
  • 俄趁虛破防線.烏第二大城危 「標槍聖母」貼紙.募款援烏

    俄軍周末突破烏克蘭東北部邊境防線,朝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逼近,佔領至少9個城鎮,烏軍緊急撤離居民,總統澤倫斯基周一也撤換了負責的指揮官。烏克蘭重建急需資金,一名加拿大籍記者,為了替烏克蘭兒童募款,創作聖母手拿武器圖像貼紙,象徵抵抗俄羅斯的決心;貼紙在網路上大賣,還衍生出其他周邊商品,就連總統澤倫斯基與政府官員都穿上他的義賣服裝。到目前為止,聖母圖像產品已募得超過千萬台幣。
    2024/05/14 19:46
  • 美下通牒.以攻拉法斷軍援 校園反以.畢業生退席抗議

    美國總統拜登對以色列下最後通牒,以軍一旦大舉攻入加薩南部拉法,美國將切斷對以國部分砲彈武器的援助。目前已經有30萬人逃離拉法,前往靠近地中海沿海地區避難。美國盟友英國,過去幾周也遭國際社會施壓,要求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外交大臣卡麥隆回應,英國不會跟隨美國腳步。美國校園挺巴勒斯坦運動持續,多所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畢業生不滿演講者挺以色列的立場,中途離席抗議。
    2024/05/13 19:52
  • 普欽閱兵.前線士兵展軍容 西方軍援空窗.俄大進攻

    俄羅斯總統普欽9號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二次大戰勝利日」閱兵典禮,今年規模較去年盛大,共出動9千名官兵,許多都是從烏克蘭前線調回,以展現勝利在望的氣勢。西方情報顯示,俄羅斯從去年耶誕節開始,就計畫利用西方軍援的空窗期,發動大規模攻擊,佔領烏克蘭更多土地;烏東前線將領坦言,已經難敵俄軍強勢火力。軍事專家研判,烏軍陷入劣勢,就算西方武器到位,要奪回失土仍有困難,反攻行動恐怕要延遲至2025年。
    2024/05/10 19:49
  • 又罷免議長!美眾院表決.強生保住大位 極右勢力挫敗

    美國眾議院又要罷免議長,共和黨極右派議員葛林,不滿同黨議長強生推動「援外法案」過關,憤而提出罷免動議;但自家議員不挺,現場噓聲不斷,最後在民主黨的護航下,罷免動議遭封殺。強生保住議長大位,也重挫了共和黨內的極右勢力。總統拜登選情告急,週三前往搖擺州威斯康辛造勢時,宣布微軟斥資33億美金設廠計畫,他也趁機嘲諷川普任內的富士康投資計畫,至今未見成效。
    2024/05/09 19:4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