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9
  • Jul
  • 2018

是老鼠還是尖叫聲 製造了我們的集體恐慌?

作者 晨恩

2018/07/09 17:33
圖/TVBS資料照。

7月4日上午,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因為一隻老鼠引起乘客騷動,車廂內600多名乘客失控暴衝。

 

 

這些乘客大都是因為前面有人尖叫,然後全部衝到最後一節車廂,腦海裡似乎浮現出捷運殺人事件的記憶與感覺,在15秒抵達大安站開了門,所有的人瞬間都衝出去。

 

有人在驚魂安定下來後,回憶起當時自己其實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只是看到其他人奔跑與聽到尖叫聲,這樣的感官刺激引起了內心的恐慌,還以為「鄭捷事件」要再度重演,

 

當時耳朵聽到四周傳來尖叫聲,眼睛看到很多人腿軟跌倒、還被壓在地上,憑藉著內心的直覺拔腿跟著逃。

 

不禁讓我思考著北捷發生的老鼠驚魂事件,究竟是車廂中的人是被老鼠嚇到,抑或是被人們的尖叫聲驚嚇到呢?

 

我們大腦的深處有個「腦島」,負責將我們接收到的感官訊息,附上個人經驗的主觀偏好,同時也扮演著對他人情緒的同理認知反應,以及協助我們產生相對應的社會情感反應。

 

 

腦島引導著我們喜歡聽故事,進而將故事中所存在的許多情緒和感受傳遞給我們,這也就是我們人類對情緒天生就特別敏感的原因,

 

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受到故事的情緒暗示,產生相對應的情感支持、害怕恐懼或同情不捨。

 

然而我們大腦對外界訊息的訊息處理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條是大腦的高速公路,主要是負責傳遞運輸情緒、記憶,與感官的訊息,讓這些本能上的情感可以優先被反應與感受。

 

另一條則為曲折的羊腸小徑,負責傳遞我們生活學習的高級思考、語言,運算與邏輯,這也能理解為什麼知識的學習是緩慢與辛苦的。

 

根據我們大腦的發展,可以顯而易見的觀察到在情緒、情感記憶上的接收與反應,總是會比我們的理智來得快而迅速。

 

 

如果在時間限制的條件衝擊下,我們通常會以情緒感官與情感記憶為我們生活的反應主軸。

 

於是乎環境中的「一聲尖叫」,彷彿是下達表演的「Action」,開啟了列車上所有人的情緒與記憶,加上感官上所看到的害怕畫面,更加深了我們的理智失控,

 

當列車的車門打開那一霎那,大家就集體上演了驚魂逃難的情節,每個人都深怕自己演得不夠賣力,而忽略了他人的安全與理智上的判斷。

 

在生活中,每當我們想要來個冒險刺激的「夜衝」或玩碟仙的時候,可能會先來個鬼故事的聆聽、或無故的在大霧中拋錨,

 

這些如同是催眠指導語的指令或暗示動作,潛藏在記憶中的故事便開始啟動了我們心理情緒,不知不覺讓自己開始融入了劇情配合演出。

 

 

或許,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去建造一些讓人開心、快樂的故事,讓我們在生活的故事中多一點幸福的情感,讓大腦可以瞭解與知覺到對環境的安全與信任。

 

我相信這不是單靠個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除了自己要努力找尋自我快樂的故事外,我們的政府、社會與新聞媒體都應該一起努力創造正向的故事情感,支撐著這一個美麗的島嶼,而不讓她成為一個充滿恐懼、不安的鬼島。

 

延伸閱讀

試著找出方法 卸下心中那沉重的包袱吧!

交往時對方的優點 竟成了婚後2人爭吵的原因

情感互動中 我們真的懂自己所說的話嗎?

更新時間:2018/07/12 14:09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晨恩

「一個喜歡心理學與輕鬆生活的作家,希望透過心理與生活的結合,能讓每一位讀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可以因為閱讀與休息片刻後,擁有滿滿正向與溫暖的生活動力。」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