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廉航破產癌症汪峰愛情史醫院立委天蠍座馬來西亞福報職場星座
  • 搜尋:

    變遷 結果共2,590筆

  • 全球旱!峇里島水壩乾涸 亞馬遜千年石刻重見天日

    今年全球各地極端災情頻傳,知名度假勝地印尼峇里島,在19日宣布進入為期14天的緊急狀態。由於聖嬰現象,再加上氣候變遷,讓當地陷入長期乾旱,部分地區已經長達五個月沒有降雨,不只水壩逐漸乾涸,水稻種植也岌岌可危;農民表示必須改種其他耐旱作物,才能維持生計。南半球巴西,同樣飽受乾旱肆虐,亞馬遜流域水位降至歷史新低,導致古代石刻浮出水面。玻利維亞則正面臨嚴重空汙,最大城聖塔克魯茲市宣布停課。至於印度,隨著冬季空汙期即將報到,首都新德里的空氣品質已經降至「極差」等級,威脅居民的健康。
    2023/10/24 19:53
  • 英國氣泡酒出頭天!美國吹起「自然酒」風潮

    氣候升溫、民眾消費習慣轉變,都讓各國的葡萄酒產業出現變化!愛喝法國香檳的英國人,現在為減少碳足跡,越來越多人改買國產氣泡酒,同時也是因為過去陰雨綿綿的氣候,現在經常艷陽高照,能夠種出品質好的釀酒葡萄。而在美國,所謂的「自然酒」(Natural wine),也就是將人工干預降到最低的葡萄酒,越來越受到歡迎,從栽種到釀酒過程都追求永續、無添加。
    2023/10/19 19:51
  • 「民進黨最重視淨零轉型」 賴清德揭「終解地球暖化」關鍵

    民進黨今(18)日召開中常會,邀請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許樹坤以「氣候變遷衝擊全球」進行專案報告。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表示,民進黨是最重視淨零轉型、能源轉型的政黨,為了達到2050淨零轉型,將能源朝去碳化方向發展,未來還要進行二次能源轉型,強調人才是因應地球暖化的最終解法,只有讓人才像活水一樣源源不絕,台灣才能在國際上維持強盛的競爭力。
    2023/10/18 20:04
  • 碳交所與BSI簽MOU 碳權交易規範拚今年底完成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天與英國標準協會(BSI)簽署合作備忘錄,台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雙方將聚焦在碳諮詢及教育推廣,盼藉此培育台灣碳管理人才;此外他也提到,希望碳權交易相關規範今年底完成。
    2023/10/18 13:39
  • 2050淨零排放!氣候變遷迫在眉睫 「碳交所」掛牌接軌國際

    臺灣碳權交易所於高雄揭牌成立,董事長林修銘表示,碳交所作為交易平台,主要係藉由市場機制促進碳權價格發現功能,有助於激勵企業和政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023/10/18 13:21
  • 史無前例!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高中生奪3獎

    第七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登場,今天參賽數量高達688件作品,最後僅有47組抱回獎項,其中在學生組部分,高中同學好表現,作品史無前例奪得三獎,這回作品題材多元,有生態保育、氣候變遷,到ESG的省思、綠能各個層面社會問題。
    2023/10/15 19:57
  • 期盼35年!農委會躍升農業部 強化7大方向打造韌性農業

    行政院農委會走入歷史,改制為農業部,歷時35年終於躍升。農業部將因應內、外在環境挑戰,氣候變遷與區域衝突等相關趨勢,打造韌性農業,力拚台灣農業永續發展。歷時35年!農委會終於躍升為「農業部」,成為一個正式部會,未來更能夠加大力道,讓台灣農業繼續往前走。
    2023/10/13 21:19
  • 32島嶼國家齊聚印尼 簽署宣言對抗氣候變遷

    包括聖露西亞、萬那杜、日本與英國在內等全球32個島國,11日出席在印尼舉辦的「群島與島嶼國家論壇」會議。
    2023/10/13 14:55
  • 淨水廠竟蓋在「洪災區」 日本急令:全面升級

    近年來,因極端氣候影響,破紀錄大雨變得頻繁,但是防災意識與對策卻跟不上氣候變遷。日本政府調查,全國有17%的淨水廠位處洪災警戒區,風災、雨災時,恐怕機能癱瘓。官方下令警戒區內水廠需完善防災措施,但是升級設備需龐大預算,部份地方政府因經費不足難以配合,成為天災時民生用水一大隱憂。
    2023/10/12 19:59
  • 珊瑚諾亞方舟!全台首座保種中心救生態

    氣候變遷加劇,聯合國指出當地球升溫超過1.5度,全球將有70%到90%珊瑚礁面臨滅絕危機,也代表四分之一的海洋物種會失去棲地,因此海科館和電子公司文教基金會,攜手打造珊瑚保種中心,不只要留住瀕危珊瑚,還要復育,如同乘載著珊瑚物種的諾亞方舟。
    2023/10/11 22:49
  • 全球升溫3度 15億人口 每年面臨1個月致命濕熱

    全球暖化帶來的極端氣候已無所不在。從北非喀麥隆到南美洲的玻利維亞,都在近期碰上暴雨洪災。緬甸南部的降雨量甚至創新紀錄,勃固地區已有近2萬人流離失所。科學家警告,全球氣溫若比工業化前升溫攝氏2度,將有數億人面臨致命濕熱威脅。另一份報告則指出,今年南半球冬末,席捲南美洲的熱浪,是由人為氣候變遷所導致。
    2023/10/11 20:00
  • 孩子心理健康不能等!研究:美1/6青少年患心理疾病

    10月10日是「世界心理健康日」,心理疾病和情緒障礙的困擾不只發生在成年人身上,統計美國6到17歲的青少年,每六人中就有一人受到心理疾病所苦,兒科心理醫師建議家長或照顧者,可在晚餐時間培養與孩子的心情交流,引導孩子紓解壓力;而向來致力於兒少福利的英國哈利王子和妻子梅根,也在這天來到紐約一間職業學校,鼓勵年輕人走出社群媒體可能帶來的的心理壓力,同時呼籲外界重視這類問題。
    2023/10/11 20:00
  • 這類店客群都變阿北!過來人淚喊「想待餘生」:希望還在

    隨著時代變遷及網路所帶來的衝擊,現今要找到租書店已不太容易,不過有民眾近日在街上見到一間租書店,發現都是叔叔們在閱讀,將畫面拍下分享在網路上,也掀起一票回憶殺。
    2023/10/11 08:29
  • 才爆參選立委!女星同框侯友宜被拍 驚人內幕曝「呼籲修法」

    財富女神王宥忻日前遭媒體報導將成為美女刺客爭取不分區立委一事,她當時也回應「目前還是以奉獻回饋社會為優先考量」,對於是否從政?她坦言還在評估中,不過今(10)日國慶日這天,她帶著一雙兒女和萌獸麥可參加新北市國慶升旗典禮,在年初時宣告啟動2023萌獸元年,同時同框侯友宜,她開心分享說:「此次受邀是因為我是新北市綠色能源產業聯盟常務理事和台灣動物權益促進會理事長的身份,所以決定帶麥可出席升旗典禮,羊駝是茹素的大型動物,此次要宣導的主題是氣候變遷,吃素降碳排,並一同祝賀我們國家生日快樂!」
    2023/10/10 10:43
  • 全球極端氣候加劇 9月異常高溫再創紀錄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表示,2023年9月的氣溫,比2020創下的紀錄高溫,要再高出攝氏0.5度。
    2023/10/09 13:57
  • COP28氣候峰會下月登場 「調適」在議程最首位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預定於11月30日到12月12日在杜拜舉行,COP28候任主席賈比爾8日表示,「調適」必須放在氣候議程最重要的位置。
    2023/10/09 13:44
  • 真愛在後頭!3星座女「桃花晚開」 林志玲、蕭亞軒都上榜

    隨著社會變遷及自主意識抬頭,不論男女,平均結婚年齡提高,經常得面對長輩催婚的壓力,尤其單身女性還會被冠上「大齡剩女」、「敗犬」等不友善的稱呼。其實有些人的魅力跟年紀呈現正相關,運勢專欄《搜狐網》點名3個星座的女生,桃花屬於「大器晚成」型,相比年輕時的嬌嫩,成熟嫵媚的氣質更吸引異性。
    2023/10/08 11:45
  • 海委會攜手台美智庫 助友邦貝里斯對抗氣候變遷

    海委會攜手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等單位共組國際研究團隊,將透過1年期的研究,產出風險評估指標及報告,提供貝里斯政府作為施政參據,並向國際金融機構爭取氣候基金,以強化基礎建設。
    2023/10/07 17:00
  • 「反向朝聖」關注弱勢底層  天主教教宗10年一貫

    在聯合國氣候峰會登場前夕,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4日發布7千字的宗座勸諭,是繼2015年之後,再度向世人警告氣候變遷帶來的惡果,尤其點名美國在內的富裕國家,對節能減碳的努力還是不夠。近期上映的紀錄片《在旅途中:方濟各的朝聖之旅 》,將教宗方濟各上任十年來奔走53個國家,「全球走透透」深入社會底層,扛起天主教會過去或正在經歷的各種風暴責任,也不忘鼓勵下一代將信仰的力量化為生命的奮鬥目標。
    2023/10/06 20:00
  • 白朗峰22年來最矮!印度冰河湖潰堤 至少40死

    歐洲阿爾卑斯山最高峰白朗峰,在炎熱夏季下積雪縮減,讓山峰高度降到22年來最低,兩年就減少2.2公尺,專家說可能因今年夏天氣溫多在零度以上,甚至寫下攝氏10度的紀錄。根據歐盟氣候機構,上個月是有紀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九月,比1991到2020年同期均溫高出攝氏0.93度,今年預計將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氣候變遷加上聖嬰現象,也讓世界各地極端氣候災害不斷。
    2023/10/06 20:00
  • 走訪林懷民新港老家「培桂堂」 看見時代故事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位於嘉義新港的老家「培桂堂」,歷經2年的修復後開放了,具近百年歷史的建物,融合了閩式、日式、與西洋風格,1933年,林懷民的祖父林開泰醫師,帶著43名家族成員住在這,宅邸前廊曾是林懷民童年時期的舞台,這裡,上演歷經時代變遷林氏家族的故事,讓遊客以不同角度,認識新港。
    2023/10/06 16:49
  • 全球米價再創高!台灣稻米產量足夠 仍需及早因應氣候調適

    受到氣候衝擊以及國際影響,全球米價八月創下新高,而我們台灣稻米產量可以自給自足,價格受國際波動比較小,不過,因應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導致的乾旱、暴雨,都可能推升農民的成本,必須要提早做好因應對策。
    2023/10/05 22:52
  • 汙染海生物吃下肚! 格陵蘭島民「血液致癌物」超標

    格陵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也是現在氣候變遷衝擊的最前線,因為北極升溫速度,比全球平均快上四倍,當地冰蓋正快速融化當中,如果全部融化,恐怕將導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7公尺!格陵蘭一個人口大約只有350人的小鎮,這裡的原住民都過著原始的打獵生活,卻因為海洋汙染,讓這些小鎮居民血液中的化學致癌物嚴重超標;可是居民無奈表示,鎮上的商店一年才補貨兩次,食物只能靠捕獵,他們別無選擇。
    2023/10/05 20:00
  • 氣候變遷正在發生 2023料將成史上最熱一年

    歐洲聯盟(EU)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今天表示,今年預計將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今年迄今全球均溫比平均水準高出攝氏0.52度。
    2023/10/05 14:48
  • 極端氣候加劇!農業成受災戶 打造永續農業解方

    在極端氣候的衝擊之下,農作物最容易受到氣溫影響,經常出現災損的情況,很可能會引發糧食危機,而為了要應對氣候變遷,有農民開始嘗試永續耕作,像是把農區打造陸域生態和水域生態,在乾旱時能夠有穩定水源,降低氣候的影響。
    2023/10/05 11:0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