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發票中獎號碼二伯國小大規模倒閉全黨殺一人今日秀泰影城余天女星直腸癌宜蘭縣山豬敗血性休克動物園
  • 搜尋:

    魚類 結果共505筆

  • 貝加爾湖汙染 多樣特有種正瀕臨滅絕

    專家指出,西伯利亞貝加爾湖正面臨近年來最嚴峻汙染危機,俄羅斯政府禁止捕撈一種當地特有魚類。這種魚已在世界最深淡水湖生存好幾個世紀,現在卻瀕臨滅絕。
    2017/10/19 18:12
  • 太餓了!缺糧餓熊襲人 俄羅斯驚傳2人亡

    林業工人今天表示,由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糧食來源日稀,多隻飢餓且兇猛的熊靠近人類,並殺害了2個人。
    2017/10/17 00:04
  • 稀有「黃金鱸魚」上鉤!釣客棄9萬高價…霸氣放生

    台灣四面環海,海釣成為不少釣客的興趣甚至賴以維生,但近年來卻不斷出稀有魚類被釣客誤殺的慘劇。就有網友在臉書社團上傳一段影片,屏東一群釣客在深夜進行海釣,意外釣到一隻罕見的「金色鱸魚」,現場有人喊出9萬元收藏,但該名釣客決定當場放生,讓金鱸魚能繼續繁衍,霸氣又善心的舉動被網友推爆!
    2017/10/16 12:28
  • 無止境奮戰 歐洲食安風暴啟示錄

    走進歐洲超市,南歐水果、北歐魚類、中西歐的乳製品,種類五花八門、顏色光鮮誘人,但能夠上架的食物,真的都能保證安全嗎?
    2017/09/29 15:47
  • 推動觀賞魚產業 林聰賢不忘生態永續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今天表示,台灣魚類育種技術正慢慢突破,且在觀賞魚水族箱也加入智慧應用感測系統,可望帶來更大商機。他並呼籲,不要將保育類或外來種魚類作為觀賞魚。
    2017/09/23 13:09
  • 秋刀魚別配香腸吃! 營養師:易產生致癌物

    中秋節烤肉,有營養師提醒最容易拿來烤的魚類就是「秋刀魚」,但也要注意,盡量不要和香腸一起吃,否則會產生致癌物質!營養師表示問題出在於香腸含有亞硝酸鹽,特別是和肉類、魚類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一起吃,就會產生致癌物「亞硝胺」。
    2017/09/19 17:23
  • 漁民違法潛水打魚 捕撈50台斤珊瑚礁魚

    鵝鑾鼻外海,珊瑚礁生態又再度受到人為侵襲。不過這回遭殃的,是休憩在周遭的魚兒。恆春海巡隊查獲兩位漁民,乘膠筏違法使用潛水設備和魚叉下海打魚。而且被捕撈的珊瑚礁魚類,多達50台斤。事實上,包括鸚哥魚、倒吊魚等,是可以合法垂釣捕撈,賣給民眾食用。然而海洋專家也有擔憂,說國外拿來看的,台灣拿來吃,就怕成長速度慢的珊瑚礁魚,野生族群數量會快速遞減,變成生態之悲。
    2017/09/08 13:21
  • 36年首次台釣手 稱霸日本JFT香魚王座賽

    新北市鶯歌一位任文華先生,鑽研香魚已經10幾年,今年他參加日本JFT,也就是全日本釣魚技術振興評議會舉辦的釣香魚王座賽,贏得冠軍,成為36年來第一位在王座賽勝出的台灣人,他說釣香魚類似溯溪,必須要在溪裡面,然後利用活的香魚引誘香魚上鉤,非常吸引人,他也希望台灣能夠學習日本推廣香魚的做法,讓台灣能夠培育更多的優秀釣手。
    2017/09/07 21:35
  • 海底下不再寧靜 人為噪音恐改變海洋生態

    很多人喜歡潛水,在海中享受安靜的海底世界,但其實海底充滿了各種雜聲,除了魚發出的聲音,人類製造的噪音也越來越多,像是船隻經過的引擎聲、地質探勘時的聲音,這些噪音可能會改變魚類的生態。
    2017/09/01 21:46
  • 海洋垃圾帶擴大至南太平洋 55個台灣大

    塑膠垃圾汙染海洋從北太平洋的垃圾島,現在進一步惡化,科學家們在南太平洋發現了面積達到2百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垃圾帶,也被稱為海洋垃圾漩渦,等於是55個台灣的大小。現在關注的已經不只是看得到的大型垃圾,而是小到只有1毫米的微型垃圾,導致許多深海小魚誤吃了以後,卻無法下沉回到海底,再被大型的魚類吃了後,最後回到食物鏈的上層,製造垃圾的元凶人類,簡直就是自食惡果。要除去這種微型塑膠垃圾,可以說是不可能任務,因為體積小規模大,花費相當驚人。但在英國倫敦帝國大學一個研究生似乎找到解套辦法,發明了新的過濾器,用於安裝在船隻渦輪上,號稱小到1毫米的塑膠,也都能被收集,而且不傷害浮游生物,帶您一塊關心海洋危機的現狀。
    2017/08/21 20:01
  • 黏稠凝固油汙襲港!海灘急封 維港也淪陷

    香港這兩天有超過10個海灘禁止遊客下水,原因就是海上漂來一大片白色油汙,原來是大陸珠海有兩艘船隻碰撞,結果船上高達9千噸棕櫚油提煉的製品流到海面,隨海流到香港,不少環保團體擔心,油汙會對魚類造成傷害。
    2017/08/07 17:36
  • 全球暖化加劇 亞銀:亞洲經濟受創最重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可能導致經濟受到嚴重影響,亞銀前幾天提出警告,如果無法阻止全球暖化持續惡化,這個世紀末亞洲的平均氣溫將會提高6度,導致暴雨增加,糧食減產,珊瑚白化,甚至摧毀魚類生態,學者強調,亞銀的報告當中,好幾個東南亞國家,像是泰國緬甸印尼菲律賓,都被列為氣候變遷風險最高的地區,台灣既然已經定調新南向政策,一定要提早因應。
    2017/07/21 22:33
  • CSI動物鑑識實驗室 為遭獵動物判定死因

    人類的警察局裡有CSI鑑識調查小組,在美國奧勒岡州,則是有一個,魚類及野生動物的鑑識實驗室,專門調查死亡的野生動物,是不是被盜獵者殺害,當查獲疑似非法獵殺的動物標本後,會由專業人員檢驗,還有法醫進行解剖,來確認動物的死因。
    2017/07/13 21:48
  • 文蛤暴斃養殖業苦 治標治本雙管齊下

    雲林沿海文蛤不尋常頻繁暴斃,縣長李進勇今天前往台西巡視,提出治標治本雙管齊下,配合中央補助購買食藻性魚類、改善魚塭底土及建構優質種苗來源等,幫養殖業者解困。
    2017/07/06 11:35
  • 直擊沙丁魚風暴 海洋暖化危及食物鏈

    根據聯合國海洋大會主席表示,幾乎每分鐘,就有一部垃圾車的塑料廢物被傾倒入海洋,估計到2050年,海洋裡塑膠重量超過魚類;而海水暖化、酸化也嚴重影響海洋生物,最終影響食物鏈及人類日常飲食,請看TVBS記者李偉華、陳和琳來自菲律賓的報導。
    2017/06/28 19:21
  • 直擊海中最大魚類 「鯨鯊餵食秀」天天上演

    菲律賓奧斯陸「野外鯨鯊餵食秀」,是全世界唯一能每天定時定點看見鯨鯊的地方,小鎮因為遊客湧入,變成觀光勝地,不過也為當地生態帶來過度負荷,讓鯨鯊生存面臨危機,記者李偉華、陳和琳來自菲律賓的報導。
    2017/06/27 23:03
  • TVBS記者下海一探「海中巨人」與「海洋風暴」

    菲律賓的小漁村歐斯陸(Oslob),是全球目前唯一保證看到鯨鯊的地方,主打「與鯨鯊共游」的行程,讓世界各地旅客慕名而來,也引發保育與觀光的爭議。TVBS新聞台國際組記者陳和琳和資深攝影記者李偉華,日前前往鯨鯊村,實地潛水採訪探討這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與人類共存的問題。同時潛入珊瑚礁,報導地球暖化及人類破壞造成的海洋汙染,思考如何控制汙染和保護海洋生物資源。相關系列報導《生態新文明》系列之二,本週(6月26日)起於TVBS新聞台55頻道《十點不一樣》陸續播出。
    2017/06/26 13:42
  • 好痛!男疑釣魚不慎 鋒利魚鉤插入眼

    釣客在釣魚時,通常都會使用鋒利的魚鉤勾住魚類的嘴巴,讓上鉤的魚無法脫逃,然而國外一名男子日前疑似在釣魚時,意外將魚鉤鉤進自己的「眼睛」,超級驚悚。
    2017/06/16 09:56
  • 世界海洋日!海中垃圾回收 變身環保商品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如今海洋垃圾問題愈來愈嚴重,到了2050年,海中的垃圾就會比魚類還要多,不少環保團體和民間企業已經開始投入清除海洋垃圾的工作,有運動用品廠商特別推出環保球鞋,95%的鞋身材質使用了回收的海洋垃圾。
    2017/06/08 22:25
  • 大型深海魚染「雪卡毒」 誤食四肢麻痺

    很多人愛吃魚!但最近「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每年3到4月,是海魚生殖季節,魚類增加進食,體內聚集的雪卡毒素會愈多!關鍵就在於有6宗疑似「雪卡毒」魚類,共有11人中毒,比台灣還要多!追查發現關鍵在於香港「雪卡毒」事件,是同一個進口商供應給民眾深海魚,很有可能在同一個海域捕上岸之後,全都是問題魚,才導致中毒事件,「食藥署」強調,近年來對於「食品中毒」宣導不遺餘力,民眾對「食安中毒」都有警覺性,再加上生態保育意識提高,減少吃大型深海魚類,因此中毒事件反而比較少。
    2017/06/05 22:24
  • 和食融入西式紅肉乳製品 營養均衡更長壽

    一般人都認為西式飲食熱量高,易引發心臟病或導致肥胖,不過日本的一項調查指出,傳統的日式飲食比較偏重米飯、魚類和蔬菜,適當的加入西式的紅肉及乳製品、咖啡等食品,反而能夠均衡攝取營養,讓人更長壽。
    2017/05/26 13:00
  • 【健康】雌激素暗潮洶湧 魚兒變性係金ㄟ!

    烏魚子是相當受國人歡迎的伴手禮,採買年貨時,總是以兩計價,但近日常傳出「有漁民以含有雌激素的飼料餵烏魚,以獲得更多烏魚子」的新聞,不僅如此,就連我們日常吃的魚,也可能因雌激素而變性,這些含有「雌激素」魚兒吃下肚,對人體到的會帶來怎麼樣的傷害?TVBS《健康2.0》十週年--「健康由食開始」,主持人鄭凱云帶您深度了解食的安心。
    2017/05/03 11:58
  • 戴奧辛是脂溶性  魚類、肉類容易有

    戴奧辛被稱為世紀之毒。食藥署表示,研究報告指出一般食物中都含有極微量戴奧辛,是脂溶性,容易積累在高動物性脂肪食物中,如魚類、蝦貝類、肉類及全脂鮮奶。
    2017/04/21 17:40
  • 「滑銀漢魚」沙灘鑽洞 繁衍後代景觀殊奇

    想要看到奇特的海洋世界,許多人認為一定要潛到海裡,不過美國有個地方,竟然有成群的魚自行跑在陸地上來,那就在加州的太平洋沿岸。當地有個獨有的特產叫做「加州滑銀漢魚」,每年的3月到8月就是牠們的產卵季,而跟其他魚類不同的是,牠們孵化成魚的方式是在沙灘上進行, 洛杉磯一間水族館,就將這個景象當成活教材,對小朋友機會教育,一人發一個玻璃瓶、一匙沙、一瓢海水,讓小朋友能親眼目睹滑銀漢魚孵化的過程!
    2017/04/06 20:25
  • 綠島漁民:魚槍管制措施 剝奪狩獵生存權

    農委會為保護近海珊瑚魚礁魚類,日前預告訂定「魚槍採捕水產動物禁漁區管制措施」,綠島民眾認為此措施「不食人間煙火」並剝奪狩獵生存權,上午上街頭,呼籲農委會停止這項措施。
    2017/04/06 12:1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