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排隊結帳花蓮觀光唐治平夾娃娃機癌症Threads頭城排卵針寶雅adidas Originals
  • 搜尋:

    醫療量能 結果共706筆

  • 扛不住了!魁北克醫療瀕崩潰 擬讓「確診醫護」留崗工作

    加拿大人口第二多的省份魁北克(Quebec),近期因Omicron變種病毒入侵,造成確診數不斷飆升,當地醫療量能逼近崩潰。魁北克省衛生廳廳長杜貝(Christian Dube)28日坦言,魁北克省可能「別無選擇」,只能讓部分確診的醫護人員留在工作崗位上,防止人員短缺影響其醫療保健服務。
    2021/12/29 18:18
  • 美國縮短確診者隔離期「10→5」 陳時中:台灣不跟進

    Omicron入侵,讓各國疫情再起,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宣布更新指引,將新冠無症狀感染者的隔離天數從10天減至5天;對此,國內專家認為,美國會有此政策,是為了騰出更多的醫療量能,以防確診者暴增,但以國內目前狀況來說,不太需要跟進做修正,不過,明(30)日指揮中心還是將召開專家會議,針對美國此政策做評估,也會討論後續因應Omicron疫情的防疫階段性計畫。
    2021/12/29 14:50
  • 需寒冬送暖!惠民醫院重建 經費還差一半

    澎湖人口老化指數,高於全台近1.3倍,急需提升醫療量能!不過在澎湖歷史悠久的惠民醫院,現在已經房屋老舊、又是海砂屋,所以院方這兩年積極募款,希望能重建!而今天(28日)舉行動土儀式,但距離5.5億的重建資金,還差一半,前總統陳建仁也出席,希望呼籲民眾捐款協助。
    2021/12/28 13:19
  • 變種病毒夾擊!紐約確診數激增 美國醫生:醫療量能不足

    全球Omicron病例數持續攀升,紐約州衛生廳日前發布聲明警告「兒童染疫住院人數呈上升趨勢。」衛生廳也強調,確診兒童當中,有將近一半不到5歲,並不符合接種疫苗的資格。紐約麻醉醫師邱致勛今(2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Delta病毒與Omicron病毒雙夾擊,紐約近日確診數大增,醫療崩潰,因此目前紐約官方也發布新規,若醫療人員確診,且無症狀並已施打加強劑,就可以縮短隔離天數,以因應醫護人員不足的困境。」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先前呼籲全球同心協力,盼明年能終止新冠疫情。邱致勛認為「未來恐怕會持續出現新的變種病毒,雖然此病毒無法完全消失,但在疫苗施打、藥物研發、提前篩檢等前提下,全球有望有效控制新冠肺炎、逐步回歸正常生活。」
    2021/12/27 15:39
  • Omicron疫情超越Delta 美國人耶誕照樣旅行

    美國目前COVID-19單日新增感染已超過今夏Delta變種時的峰值,但數以百萬計民眾仍準備長途旅行過耶誕,除恐推升染疫人數,也要面臨篩檢與醫療量能同時嚴重不足的困境。
    2021/12/24 15:34
  • Omicron襲東北亞!南韓破200例.大阪社區淪陷

    東北亞疫情升溫,南韓昨天(22日)單日新增109人死亡、重症通報1083例,又刷新紀錄,中央整合新冠醫療量能,擴大徵用病床,現在還頒布「動員令」,從全韓召集24輛救護車、96名消防員,到首爾待命。目前南韓單日新增確診數遊走7千例上下,根據中央沙盤推演以及專家預測,1月份恐怕還會突破1萬例,如今最大變數就是Omicron變種病毒!全新變種Omicron深入南韓10個地區肆虐,現在日本大阪也出現首起「本土病例」,新增的4名確診者中,3人沒海外旅遊史、感染源不明,日本研判為社區感染,不敢大意。
    2021/12/23 19:51
  • 南韓Omicron破2百例!5人突破「加強針」感染

    Omicron變種入侵南韓20天,截至今天(21日)南韓已累積278例,雖然都以輕症居多,但當中出現了5例「突破加強針感染」,讓南韓中央不敢大意,專家也開始呼籲要追打「第四劑」。為了因應反彈的疫情,南韓上周六(18日)重新收緊防疫,今天(21日)是重啟限聚令的第四天,雖然確診數降到6千以下,但重症數還是維持破千例,首爾和京畿道的新冠收治醫院幾乎飽和,中央徵用病床毫無進展,總統文在寅索性直接下令,要求公立醫院將醫療量能分給「新冠重症病例」,首爾大學醫院就帶頭推遲一般手術,空出100張床位應急。
    2021/12/21 19:58
  • 最美衛生所!台東推24小時檢驗、放射服務 5G遠距門診顧鄉親

    台東縣連續第三年獲得政府服務獎,為了突破在地醫療資源不足的困境,如今由醫學中心人力支援,結合5G遠距專科門診,提供民眾24小時緊急醫療急診,還有放射檢驗,提升在地醫療量能。
    2021/12/16 16:04
  • Omicron肆虐南韓 醫療量能瀕臨崩潰 教會群聚感染成關鍵因素

    Omicron變種病毒短短幾天肆虐全球,不少國家即使當機立斷封鎖國境仍不敵Omicron入侵,南韓在原先確診數就居高不下的狀況下,現在又面臨Omicron肆虐,成為亞洲目前確診Omicron數量最多的國家,南韓官員更表示,Omicron很快將成為南韓境內的「優勢株」。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Omicron變種病毒是由一對已經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從非洲奈及利亞返國的夫婦傳入南韓的,在確診後因為防疫人員詢問是否有搭上防疫專車回家,結果急忙之下就緊急回答有搭專車,沒有如實說明是由外籍友人開車接送回家,導致這名友人錯過了被匡列隔離,隨後還前往教會參加大型活動,進而造成Omicron變種病毒擴散開來,目前接收到的最新數據顯示,南韓已經有36人感染Omicron,當中還包括同樣參加教會活動的民眾,預計這個多層次且範圍廣的傳染將持續發生。」
    2021/12/07 15:50
  • Omicron來勢洶洶 南韓醫療量能緊繃 首爾僅剩12張重症病床

    南韓政府自11月1日起實施與病毒共存後,確診、死亡人數節節攀升,但面對新型變異病毒Omicron肆虐各國,南韓防疫中心也宣布,從28日開始禁止從南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等 8個國家的外國人士入境韓國,盼能有效防堵Omicron病毒入侵南韓。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3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韋家齊線上訪問表示,「現行的南韓政策是完整接種疫苗的民眾在入境韓國後可以免隔離,但自Omicron病毒消息一出,現在南韓民眾就算有接種完整疫苗,只要是從非洲南部入境或途中有經過這8個國家的民眾,回到南韓就必須要隔離10天,而目前對於Omicron新型病毒的相關知識還非常少,目前對於Omicron的相關知識還非常少 不管是病毒威力、疫苗效能、口服劑效力或是重症率都還是未知數,故南韓防疫部門也宣布將緊急研發可以偵測出Omicron的PCR試劑,預計1個月之內就能開發出來,希望能夠取更多的時間,往後藉此更精確追蹤Omicron的擴散範圍和速度。」
    2021/11/30 15:29
  • 危機!南韓「與病毒共存」恐遭吞噬 確診數創爆發以來新高 醫療量能吃緊

    南韓疫情自11月1日實施「與病毒共存」政策後,新增病例數和重症患者屢創新高,甚至出現定點醫院病床短缺、醫療量能嚴重不足等問題。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2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與病毒共存政策實施後,群聚限制全面放寬,單日確診數也如預期上升,近日更突破疫情爆發以來確診者最高人數,其中有八成的確診者集中在首都圈,儘管全國重症病床使用率69.3%,距離南韓政府當局原本設立的停損點75%還有空間,但首都圈的重症病床使用率卻已達到83.2%,仁川甚至已經沒有可備用的準重症病床,目前是呈現醫療量能吃緊的狀態。」
    2021/11/23 16:53
  • 內湖開設中型接種站  醫師支援日增打600劑

    為加速COVID-19疫苗涵蓋率,北市醫師公會今天在慈濟內湖聯絡處開設中型接種站,由該區域診所醫師輪班,每天最多能接種600劑,盼讓大型醫院恢復急重症醫療量能,落實分級醫療。
    2021/11/13 22:27
  • 放鬆邊境!春節入境檢疫改10+4 醫示警:恐再升三級

    台灣本土疫情趨緩、疫苗覆蓋率也逐漸提升,而遇到年底國人返鄉造成防疫旅館不足,指揮中心日前開放符合條件者可以只在檢疫旅館10天,另外4天回家檢疫,中山附醫兒童急診主任謝宗學就示警,疫苗只能防治重症不防感染,這些措施無疑就是放寬邊境管制,而且春節期間是全年度醫療量能最低的時候,只剩下急診室醫護獨撐大局,若在此時爆發疫情,恐怕會重回三級警戒,質疑時間點不恰當。
    2021/11/08 10:12
  • 與病毒共存上路!南韓邁向恢復正常生活 楊虔豪:若醫療量能不足政策將會喊停

    南韓自11月1日起正式啟動「與病毒共存」政策,分階段恢復正常生活,初步鬆綁私人聚會人數上限至10到12人,餐廳、咖啡廳等多數營業場所營業時間也不再受限。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南韓在10月底就陸續有放寬措施上路,讓原本嚴格的防疫措施,隨著疫苗接種率升高鬆緩,自11月1日起全面開放不管施打疫苗與否的民眾都可以10到12人群聚,導致韓國人潮聚集的地方開始出現水洩不通的狀況,而這也是店家們期盼很久的場景,希望藉由與病毒共存模式解除各種群聚管制,恢復以往的經濟生活,此外,南韓防疫部門為了讓與病毒共存上路,先前費心擴充病房數和建立居家隔離制度,避免確診者大幅暴增,若病床使用率達75%,南韓政府也會將與病毒共存模式喊停。」
    2021/11/04 15:13
  • 第13輪疫苗開放預約 北市這6區加開中型接種站

    中央COVID-19公費疫苗第13輪今起開放預約,北市府表示,將在信義、大同、萬華、文山、士林、北投區加開6個中型接種站,全台北市共開出近29萬劑次的醫療量能。
    2021/11/03 17:06
  • 首例Delta+襲台!敵人恐變更強 名醫揭兩招護國

    國內出現首例境外移入染上Delta+「AY.4.2」亞變異株,傳染力比Delta強10%,《TVBS新聞網》詢問台大兒童醫院長、感染症專家黃立民表示,「AY.4.2」還在萌芽階段,但已經知道它的強度不會比Delta低,至於是否會取代Delta成為主流變異株,還有待觀察,不過這也顯現敵人只會越來越強,未來一年的重點就是要防範這些一波波出現的病毒變異,只有儘速把疫苗2劑覆蓋率衝到8成,準備好足夠醫療量能才是因應之道。
    2021/10/29 17:34
  • 與病毒共存失敗?新加坡單日確診破5千!ICU能負荷?

    新加坡單日新增確診5324例,再度創新高,衛生部表示正在調查病例異常激增的原因,醫院也將準備更多床位,應付新一波疫情。TVBS記者劉亭廷今(2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雖然多數案例仍為無症狀或輕症,但突然增加的病例,恐怕會對醫療量能造成負擔。而為了擴大疫苗覆蓋率,新加坡除了積極推動追加劑外,日前也祭出新規,自2022年起,完整接種疫苗者才能返回工作場所,若因此被解雇,並不會被視為『不合理』,而沒有施打兩劑疫苗者,則須出示24小時內自費陰性檢測證明,種種作法就是希望透過疫苗施打,保護工作環境安全。」 另外,新加坡逐步擴大實施「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繼德國、美國、英國等十國後,再宣布將新增瑞士及澳洲。劉亭廷說明「只要符合特定條件之旅客,就能免隔離入境新加坡,而此項政策非針對旅遊業,涵蓋範圍包括金融、生意往來等,就是希望能藉此活絡經濟及維持新加坡亞洲樞紐地位。」
    2021/10/28 16:15
  • 第12輪疫苗第一階段預約截止 北市:量能有剩

    第12輪COVID-19公費疫苗分兩階段施打,台北市41萬人可在第一階段預約,但北市僅能提供27.6萬人次醫療量能,引發爭議。衛生局今天表示,預約截止後,還剩下1.1萬人次量能。
    2021/10/21 18:04
  • 議員批疫苗施打規劃 柯文哲:會和中央加強溝通

    多名台北市議員今天質詢指出,北市第12輪COVID-19疫苗預約施打量能不足引發民怨,要求增設就近施打點;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可增加施打點和量,也會加強和中央溝通。
    2021/10/20 17:13
  • 北市指疫苗量分配不均 陳時中:做不來應事前提出

    有媒體報導,台北市認為中央在第12輪疫苗接種上,兩階段分配數量差距大。衛福部長陳時中說,做不來應在討論時就提出,而非事後講,因為事前已請各縣市來報醫療量能。
    2021/10/20 17:00
  • 北市AZ只能在花博打 挨批「看人排隊很好玩是不是」

    第12期AZ第二劑疫苗接種開放預約,但有不少台北市民上網預約才發現,要打AZ第二劑只能選擇到花博爭豔館,抱怨不斷。民進黨前主席卓榮泰也抨擊「台北市政府繼續裝笨」,諷刺「阿北又要怪中央了」。對此,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澄清說,一開始希望分流,不要同一地點同時接種3種品牌疫苗,較容易造成混亂,「醫療量能調配要因應不同需求,北市盡可能做最妥適安排」。
    2021/10/20 15:24
  • 北市BNT疫苗接種量能六都墊底 陳時中盼再努力

    許多民眾無法預約第12輪第1階段BNT疫苗,而台北市接種量能在六都吊車尾。對此,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今天受訪表示,台北市的醫療量能是全國最高,雖知道有其困難,但仍可再努力,若仍不足中央會予以協助。
    2021/10/20 12:47
  • 疫苗約不到!北市量能掛車尾 陳時中:可以多努力些

    第12輪新冠肺炎疫苗即將開打,但卻爆出有疫苗,但沒人力可打的狀況,指揮中心昨(20)日更公布六都接種量能回擊,其中北市量能不到4成,衛福部長陳時中今(20)日出席立法院衛環境委員會「新冠肺炎疫苗採購調閱專案小組」前受訪表示,北市雖有它的困難,但看其他縣市比較,是可以多努力一些,北市醫療量能是全國最高、資源最豐沛,六都做得到,相信北市一定做的到。
    2021/10/20 09:18
  • 疫苗足夠! 蘇揆:月底盼首劑覆蓋率7成

    北市44歲以上民眾接種BNT,但就怕排隊亂象再上演,有民眾5點半就到現場等,現在要拚疫苗接種率,行政院長蘇貞昌也拋出,希望月底能朝第一劑覆蓋率達7成、第二劑達3成前進,因為現在疫苗數量已經足夠,但地方政府坦言確實醫療量能非常吃緊。
    2021/10/15 19:51
  • 疫苗足夠! 蘇貞昌:月底盼首劑覆蓋率達到7成

    北市44歲以上民眾接種BNT,但就怕排隊亂象再上演,有民眾5點半就到現場等,現在要拚疫苗接種率,行政院長蘇貞昌也拋出,希望月底能朝第一劑覆蓋率達7成、第二劑達3成前進,因為現在疫苗數量已經足夠,但地方政府坦言確實醫療量能非常吃緊。
    2021/10/15 13:1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