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來台灣玩SWAG鳳梨歐菈離婚命危演藝生涯吳孟庭胡利男星夜市賣紅茶Poodang張元植
  • 搜尋:

    醫療量能 結果共706筆

  • 泰國重啟觀光!完整接種旅客不用隔離 施漢:泰國民眾擔心醫療量能不夠負荷

    泰國在宣布與病毒共存後,正邁向國門開放前進,總理帕拉育近日更宣布,自11月起將開放英國、新加坡和中國等10個低風險國家旅客,只要完整接種疫苗就能入境泰國免隔離,今(14)日邀請到泰國獨立記者施漢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對泰國收入而言,國際觀光很重要,政府也宣布11月起將會開放完整接種旅客入境免隔離,但泰國民眾卻對這項政策感到質疑,除了擔心確診人數會再爆發,更因當地疫苗不足和疫苗數量不穩定感到生氣,認為若是開放國門,醫療量能就會亮紅燈且當地的完整接種率仍偏低。」 施漢還補充到,「近期泰國鬆綁防疫政策後,民眾大量外出,已經沒有再懼怕每天上萬例的確診數,且12月起當地的酒吧、夜店等娛樂中心將陸續開放,泰國仰賴觀光的經濟成長有望復甦。」
    2021/10/14 16:17
  • 莫德納第2劑!台北市疫苗預約剩花博能打 68歲以上長者怨

    北市開放68歲以上長輩可以預約莫德納第二劑疫苗,沒想到才上線五分鐘,不少行政區就額滿,目前只剩下花博大型接種站能預約,等於長輩得要舟車勞頓,北市府解釋,是因為同時間要施打4種疫苗,考量醫療量能所做的調配。
    2021/10/11 19:47
  • 新加坡單日確診創新高!逾八成民眾完整接種新冠疫苗

    全球疫情持續延燒,新加坡5日宣布單日新增3486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再創單日最高紀錄,但當局仍暫無打算更改「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模式,世界各國也在觀察新加坡疫情發展狀況。TVBS記者劉亭廷今(6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新加坡目前已有約83%民眾完整接種兩劑疫苗,基本上符合資格的國人皆已接種完畢,而雖然新加坡單日確診數再創新高,但政府強調過去28天內,有高達九成八的感染者為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中僅有約0.1%患者住進加護病房,醫療量能仍在可控範圍內。」 而新加坡衛生部官員日前指出,10月中疫情恐怕會翻倍成長,預估單日確診數將突破5000例,劉亭廷說明「當地認為,若染疫者大多維持輕症或無症狀,疫情應不會對經濟造成太大影響,但政府也下令要求11月起,入境的外籍勞工及學生須完整施打兩劑WHO認證疫苗,除了避免境外移入個案增加醫療負擔外,也希望藉此阻斷新冠病毒再次變種。」
    2021/10/06 16:02
  • 墨西哥疫情未緩 當地現況?墨西哥台灣僑務顧問:憂「醫能不足」

    墨西哥疫情持續延燒,近幾天單日確診數約逾7千人,累積確診數達近368萬,而單日染疫死亡人數約落在400人至600人間,累積死亡人數近28萬人。墨西哥台灣僑務顧問梁原精今(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墨西哥目前面臨醫療量能不足的困境,即使染疫住院,只要稍有好轉就會被要求出院,以讓其他患者有病床可以使用。而墨西哥目前完整接種新冠疫苗比例大約35%,即使國內有五種疫苗可供選擇,但疫苗整體數量仍不足,企業只能鼓勵員工盡量施打,提高疫苗覆蓋率。」 另外,疫情之下,在墨西哥的台商也飽受衝擊,梁原精說明「『收入』仍為最大影響,部分台商轉而販賣防疫物資,或是進軍電商業,尋求增加收入來源的方式。」
    2021/10/04 15:24
  • 走出疫情陰影!義大利觀光漸復甦 李登文:觀光仍以歐美旅客為主

    義大利過去曾經是歐洲疫情熱區,尤其去年11月達到高峰,單日確診數高達三萬人,而現在單日確診人數則是降至約三千例,義大利也朝向「與病毒共存」方向,觀光業逐漸復甦。資深媒體人李登文今(29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暑假因疫情有所好轉,八月長假時民眾紛紛湧入度假勝地,甚至出現『海灘萬人派對』的場景,在人與人的密切接觸下,隔月疫情急速升溫,近日才稍微好轉。」李登文也提到「義大利政府與人民應已認知須長時間與病毒共存,因此目前將觀察重點從『確診數字』轉至『重症及死亡率』,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另外,義大利觀光產業受疫情影響,李登文說明「因為歐盟所設立的『綠色通行證』,目前前往義大利的旅客仍以歐美地區為主,但在駐義大利代表處的溝通和努力下,現在台灣民眾只要備有『英文版疫苗接種紀錄』及『陰性核酸檢測證明』,即可入境義大利;至於長期留學生,則可以事先上網預約,經過當地指定醫院檢測,就可以申請歐盟綠色通行證,大幅增加在義大利生活的便利性。」
    2021/09/29 16:14
  • 中秋剛收假!南韓病例數又破紀錄 準備和疫共存

    南韓中秋連放五天,返鄉潮一波接著一波,「人潮大移動」使疫情再次失控,昨天(23日)南韓單日新增確診數又突破2千人,來到2434例,刷新最高紀錄;將近八成病例還是集中在首都圈,首爾情況最不樂觀,全韓最大規模的批發市場爆發群聚感染,出現超過430例,就連市中心的大型醫院也傳出前線醫護集體確診,有半數以上還都是「疫苗突破性感染」。所幸目前隨著疫苗覆蓋率提高,雖然確診者有增無減,但南韓「危重症」患者數明顯降低,醫療量能也逐漸恢復;總統文在寅已經開口,南韓防疫最快下個月準備「停止清零」,轉而「和疫情共存」。
    2021/09/24 19:56
  • 立院估明年6月確診數達3.8萬 台大醫曝:可能提早

    立法院預算中心預估,明年6月我國的累積確診個案數會落在23000人到38000人之間。指揮中心說明,這是以今年5月疫情所推算出來的數字,不過感染科的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黃立民院長卻認為,若在Delta變異株爆發並於社區流行的情況下,可能會提早突破預估數字,因此呼籲應早日拉高兩劑疫苗的覆蓋率,才不會導致醫療量能崩潰。
    2021/09/24 11:12
  • 沒檢疫別來!中秋連休 濟州島戒備迎21萬遊客

    明天(18日)開始,南韓將迎來中秋節假期,連放五天,但第四波大流行尚未趨緩,對南韓政府又是一次考驗!濟州島尤其戒備,因為根據官方預估,將會有超過21萬觀光客湧入濟州,濟州政府呼籲遊客,登島前要自行篩檢,就是擔憂首都圈病毒會再度來襲。首都圈病例占比目前來到78%,是非首都圈的三倍之多,南韓中央在京畿道地區醫院特設「新冠門診」,趕在中秋前夕開始營運,專門收治無症狀和輕症患者,讓民眾可以通勤治療,排解床位不足的問題、也穩住醫療量能。而今天(17日)下午,南韓首針疫苗覆蓋率總算突破70%,順利在中秋節連休之前,壓線達成目標。
    2021/09/17 19:53
  • 日本新冠肺炎疫情暫趨緩 入冬恐現第6波

    日本境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第5波疫情暫趨緩,面對時序即將入冬,日本厚生勞動大臣田村憲久今天表示,必須對可能到來的第6波疫情預先做好準備。
    2021/09/15 15:50
  • 美43間醫院重症病床「一張難求」!病患延誤治療釀悲劇

    美國近月來疫情再升溫,疫苗覆蓋率不足下,大量病患讓醫療量能不堪重負,如今更傳出阿拉巴馬州一名急性心臟病患,因為醫院ICU病床「一張難求」,接連被附近3個州、共計43間醫院拒絕接收,由於耽誤到最佳救治時機,最終於9月1日病歿。
    2021/09/13 13:20
  • 醫療體制窒息中 日本緊急宣言延至9/30

    日本緊急狀態原訂12號到期,但考慮到重症者仍無法有效受控,醫療提供體制持續受到強烈壓迫,日本政府最新宣布,緊急事態宣言延長至9月30號;解封標準需參考醫療量能,如出現緩和跡象則可考慮如期解禁。日本政府也預估,能在11月達到一定疫苗覆蓋率,因此提出經濟復甦方案;接種兩劑者以及檢測陰性者,允許進餐廳內用、跨縣市旅遊,慢慢恢復往日生活步調。
    2021/09/09 19:52
  • 日本醫療仍吃緊 東京大阪19地緊急事態延到月底

    日本境內COVID-19疫情延燒,東京都及大阪府等21都道府縣原訂12日解除「緊急事態宣言」,但日本政府認為醫療量能仍然吃緊,今天決定將其中19地的緊急事態延長到9月30日。
    2021/09/09 17:27
  • 迎戰Delta!侯友宜急邀18醫院 3天內開652床

    新北市板橋某幼兒園群聚感染持續擴大,病毒基因定序結果將於明(8)日出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初判,可能為Delta或其他變種病毒。新北市府嚴陣以待、全面備戰,新北市長侯友宜今下午召集市內18間急救責任醫院,召開應變會議,並下令在3天內要清出652床全面待命。
    2021/09/07 21:17
  • 醫療量能缺!綾瀨遙確診就住院 日網友不滿「明星特權」

    日本女星綾瀨遙確診新冠肺炎,引起各界關注,外傳她的症狀屬於中症且已經住院接受治療,不過此訊息引起日本部分網友不滿,認為日本處於醫療資源緊迫的狀態,甚至有些重症患者都無法入院接受治療,屬於中症的綾瀨遙卻能夠住院,讓人質疑是「明星特權」。
    2021/09/01 10:41
  • 防醫療崩潰!日推「居家療養」 旅日台人:就醫權遭剝奪

    日本疫情持續延燒,當局擬將緊急事態宣言擴大實施至北海道、宮城縣、岐阜縣、愛知縣等8個道縣,實施縣府總數達21地,而疫情嚴峻也導致醫療量能嚴重不足,厚生勞動省20日表示,截至當地時間18日為止,全國已有將近10萬名感染者在家療養。旅日台人林于心今(2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政府為了避免醫療資源崩潰,要求輕症患者在家療養,但這樣的做法,反而讓日本民眾面臨無法享有良好醫療照護與資源的情形,即使輕症患者病情加重,恐怕也無法及時送醫治療。」 林于心也提到,「與台灣相比,日本防疫政策相對佛系,除了宣導防疫觀念外,只能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但此政策缺乏強制性,再加上疫情時間不斷拉長,許多民眾已出現防疫疲乏的情況,導致疫情越來越難控制。」
    2021/08/25 15:59
  • 單日又破2千例!醫療量能崩 南韓醫護預告大罷工

    南韓第四波大流行燒了一個半月,光復節連休後,病例數再度回彈,周三(18日)一天又增破2千人確診,讓醫療量能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南韓有四成醫護人員,因為壓力過大、自請辭職,而留下來的人力,逐漸無法負荷與日俱增的疫情規模。如今南韓收治輕症患者的公立醫院,一名護理師平均要照料8到10名病患,他們忍無可忍,召開記者會,向中央下達最後通牒,要求增派醫療人手,否則將再度發起「大罷工」!
    2021/08/19 20:00
  • 日本送醫困難件數創新高 6旬翁在家等住院5天亡

    日本救護車載病患找不到醫院收治的送醫困難案件,最近一週高達3361件,創統計以來新高。千葉縣1名60多歲男性確診COVID-19後病情惡化,在家吸氧等住院,5天後死亡。
    2021/08/18 16:28
  • 揪感心!防疫旅館寄「感謝卡」向警方致意 協助維安

    今年五、六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本土病例數暴增,各縣市政府為了緩解醫療量能,號召旅館、飯店業者變身防疫旅館,加入抗疫行列。台北市一家飯店也配合措施,轉型加強版防疫旅館,除了市府聯合醫院派醫護人員協助,另外就是靠警方支援警力,協助維安勤務,近來台北市保安大隊收到一張防疫旅館寄來的「感謝卡」,讓擔服防疫勤務的保大員警溫暖在心裡。
    2021/08/18 16:01
  • 沖繩疫情全日本最糟 中等到重症病床逼近全滿

    日本沖繩縣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居高不下,是日本疫情最嚴重的地區,重症患者與需要吸氧氣的中等症狀患者所使用的病床即將全滿,醫療系統陷於危機中。
    2021/08/16 12:31
  • 台灣打不到疫苗的出路也Bye了? 美國研擬入境前得打完2劑疫苗

    各國目前在邊境重啟,和確保病毒不攻破社區防線之間,努力尋找一個平衡點,像是美國考慮未來入境旅客都得打完兩劑疫苗,那台灣要做有可能嗎?專家學者認為台灣的疫苗覆蓋率還太低,而且醫療量能不足以應付Delta變異株的威脅,現在恐怕還是只能封鎖邊境。
    2021/08/09 22:43
  • 東京染疫飆5千 東奧後恐留爛攤!首相強頒「自宅療養」顯消極

    東奧場內日本熱烈奪22金,場外疫情卻是人心惶惶,昨(5)日東京都確診數打破歷史紀錄來到5042人,國內確診數也連日突破1萬人,回想在東奧開幕前就有專家曾預測未來染疫人數將暴增2倍,如今來看果不其然。面對疫情的惡化,日本政府日前推出「自宅療養」政策,因為醫療量能隨時可能崩潰,因此先將非重症患者收治在家,減緩醫院病床數不足的問題。然而這個政策一出也引發社會譁然,質疑為何把患者丟在家中自生自滅,東奧場內和場外可說是兩樣情,等到奧運風頭過去後,等待日本的恐怕是無以回復的「重疫社會」。
    2021/08/06 14:36
  • 疫苗荒!預約也打不到 北市府:急需中央提撥疫苗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四輪將於明(30)日開始施打,不過各縣市卻傳出鬧疫苗荒,新北市、雲林縣、苗栗縣、嘉義市都宣布暫停接種或停止預約登記。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於防疫記者會表示,台北市的醫療量能充足,在花博設立大型接種站,開放國中、高中職教職員施打,預計今(29)日就能全數接種完畢。不過接下來所剩疫苗有限,在8月4日到8月6日會面臨疫苗不足的情況,需要再跟中央協調。
    2021/07/29 16:18
  • 不顧疫情失控!緬甸軍政府裝病抓醫護 醫療體系崩潰

    緬甸疫情自7月開始急速升溫,但因當地仍然受到軍政府政變影響,不僅醫療量能受到壓迫,如今更傳出有軍方無視疫情,趁機逮捕曾參與反政變行動的醫療人員,不但禁止製氧工廠販售氧氣給民眾,同時也禁止國內慈善組織採購氧氣。遭外界批評,軍方根本是「罔顧人命」。
    2021/07/22 14:10
  • 7/26擬解封防無症狀! 醫:提高接種+口罩續戴

    台灣7/26解封期限在即,陳時中說關鍵在「疫情控制度、醫療量能及應變能力要充足」,而且不會以清零為目標,但也不能否認,台灣存在無症狀者恐會讓疫情再起。對此專家認為,要防止疫情惡化,解封後除了還是要戴口罩外,高危險族群如長者的疫苗接種率也要提高。
    2021/07/19 13:05
  • 全台染疫死亡率高達5.2% 醫師曝主因是「它」

    截至7月13日,根據疾管署統計,全台累計1萬5千多人確診新冠肺炎,其中747人染疫病逝,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昨(1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在健保體制下,台灣COVID-19的高死亡率歸跟重症醫療量能不足有很大的關係。
    2021/07/14 11:4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