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孩童出現「這幾種症狀」 父母必須提高警覺 醫:速就醫檢查!

記者 蔣志偉 / 攝影 陳儒桓 廖廣賓 何佳陽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8 22:57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8 23:00

天使症候群是第15對染色體發生基因突變或者是缺失,也可能是屬於一個隱性遺傳,最主要通常是跟媽媽的遺傳有關係,醫師指出也有一些是父親的染色體來自於雙倍體,但是也有一些是基因異常或是甲基化,所以如果一個孩子因為發展遲緩,還是建議要做良好的遺傳的檢驗以及諮詢,比較能確定病因。

圖/TVBS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天使症候群是很嚴重學習障礙,並伴隨特殊的面部表徵與行為的神經性疾病,孩童早期會出現嚴重的語言、心智發展遲緩,而且伴隨特殊行為,像是過度發笑肢體不自主抽搐等症狀。關鍵在於病友會經常性大笑拍手,而外觀上看起來開心和興奮,因此又稱為快樂玩偶。」

臺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徐瑞聲:「天使症候群它其實是發生的成因,還是源自於基因染色體的一個變化,那其實變化的形態其實很多種,那這件事情必須要特別去進行檢測,才會知道,那通常臨床上面,應該是醫療端發現孩子有一些特殊的表現,包含外觀的一個異常,那發展嚴重的一個遲緩情形,那這些孩子常常會合併有癲癇的狀況等等,這些事情會讓醫療端覺得孩子,需要懷疑這樣子的疾病。」

北榮兒童醫學部總醫師侯均頤:「天使症候群呢,它的症狀就是神經的發展會比較緩慢,然後會有癲癇的症狀,那他們的特徵就是特別的愛笑,然後會很比較過動,喜歡拍手這樣子,/其實這些嬰兒他一出生的時候,可能症狀還不是很明顯,那家長就要根據兒童健康手冊,去對一下小朋友的發展程度有沒有符合,就是一般健康的小朋友的狀況。」

 
病友6個月到1歲左右,發展上就有遲緩情形,一直到2~3歲時病症會越來越明顯,臨床表現包括頭圍小於平均值下顎骨突出愛吐舌寬嘴、常流口水經常性癲癇發作等。

東元綜合醫院兒童神經內科醫師郭憶霆:「目前並沒有針對這個疾病根治的方法,我們只能根據他的症狀給予適切的症狀緩解,以改善他們的功能,增進他們的生活品質。」

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主任何春生:「最主要通常是跟媽媽的遺傳有關係,/目前根據已知的文獻,天使症候群的孩子壽命不見得會比一般人短,但是因為先天發展遲緩的問題,可能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會比較差,那往往成年之後呢,會有一些生活自理的問題出現。」

彰化秀傳醫院小兒科醫師張容毓:「在臨床上呢在新生兒跟嬰兒的階段,其實並不會有很明顯的特徵,你可能只會注意到他有一些餵食困難,或者是睡眠時間很短,到了稍大一點在幼兒期會開始出現,有一些發展遲緩。」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天使症候群是一種嚴重的學習障礙,合併面部特殊表情,以及行為發展的神經性疾病,也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目前根據統計,天使症候群盛行率,不分男女,約為1/15000至1/20000,初期症狀其實並不明顯。」

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段必純:「語言上會有一些語言發展遲緩,甚至會有一些類似,自閉的一些特質在。」

臺北榮總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任楊佳鳳:「病人在行為上或在生活自理上,確實需要非常多的資源跟支持,所以爸爸媽媽是和主要的照顧者,其實是非常的辛苦。」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部主任/教授蘇本華:「大多數都是母親的十五號染色體產生了缺失,也有一些是父親的染色體來自於雙倍體,但是也有一些是基因異常或是甲基化,所以如果一個孩子因為發展遲緩,還是建議要做良好的遺傳的檢驗,以及諮詢,比較能確定病因。」

醫師指出天使症候群,是一種遺傳性神經發育障礙,若發現嬰兒發育遲緩、運動協調不良、癲癇或異常的歡笑和情緒表現,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

 
#天使症候群#基因突變#缺失#隱性遺傳#染色體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51

0.0776

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