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台灣人最愛存錢! 超額儲蓄將突破4兆新高

記者 劉彥萱 / 攝影 鄭勝為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8 22:34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8 22:38

我國超額儲蓄率舉世居冠,尤其在高通膨時代,許多人捨不得花錢,選擇存在銀行。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預測,今年超額儲蓄率上修至16.7%,超額儲蓄將高達4.21兆元,首度衝破4兆元,顯示台灣閒置資金多。專家指出,儲蓄率高有閒錢可存是件好事,但可能會引發房地產飆漲、股市泡沫,對總體經濟恐怕造成負面影響。

圖/TVBS

 
上班族簡先生:「我平常是透過定期定額,去投入0050的,收益會比起我在做活儲的利率,來說還要來得高。」

選擇高股息ETF,作為存股儲蓄,是不少上班族心目中,穩紮穩打的好選擇,簡先生出社會七年,30歲就存到人生第一桶金。

上班族簡先生:「透過定期定額投入大盤ETF,就是0050的部分,因為我本身是住在家裡面,一些開銷會比較省,那我就有多餘的錢可以投入大盤,這樣子大概存下來,大約有個100萬左右。」

 
高通膨時代,捨不得用的錢存在銀行,幾年後可能完全喪失價值,簡先生也擔心會侵蝕到退休金,認為愈早準備壓力愈小。

上班族簡先生:「以前在早餐店,加一顆蛋只要5塊錢,現在卻變成15塊錢,未來退休的時候,物價跟不上我預先準備的退休金,我會需要有一筆,超出現在所規劃的退休金的一個額度。」

對許多上班族來說,投入金融市場是創造被動收入的方法之一,不過台灣人,因為缺乏安全感,普遍愛存錢,在不影響生活的前提下,會把一部分錢存起來,應付未來的不時之需,造成長期存在超額儲蓄問題,讓超額儲蓄金額屢屢創新高。

記者劉彥萱:「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預測,我國超額儲蓄率上修至16.7%,超額儲蓄高達4.21兆元,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國內閒置資金多,不過外界也憂心,過多的超額儲蓄,不利台灣中長期經濟發展。」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我國超額儲蓄,2019年是2.23兆,但從2020年開始持續走高,連續四年超過三兆元,預計今年將首度衝破4兆元,專家指出儲蓄率高,有閒錢可存是件好事,但可能會引發房地產飆漲、股市泡沫,總體經濟失衡等負面效應。

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2020年這個COVID-19以後,因為國際的政經局勢,是有滿大幅度的變化,所以我們看到最近這幾年,企業賺到的錢,他存了很多所謂的保留盈餘,賺到的錢沒有用股利的方式發出去,所以導致我們現在,整個國家的超額儲蓄,變得非常的高。」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我們的金融機構有很多的資金,都存在這個地方,他們也必須要去找地方消化,所以對金融機構來說,他也有非常大的壓力,你看存錢存了這麼多,但是我要把錢放出去,也沒有人要借這個錢,大家就一投資感覺意興闌珊,每個人都只想存錢,而不想借錢去消費或投資,整個金融機構也會被拖垮,所以你看我們台灣的利率這麼低,在亞洲很多都利率很低,也都跟這個有關係,日本當然更嚴重。」

 
孫明德進一步分析,像是日本過去因為泡沫經濟,低風險儲蓄被視為一種美德,不過日本政府2024年起,永久取消日本個人儲蓄帳戶的股利稅及資本利得稅,鼓勵一般民眾投資,建議我國政府,可以借鏡日本經驗,找到好的去化管道,透過民眾自發性行為,把資金導引到股市或更好的投資方向。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他們投資360萬日元,他的股利是免稅的,他就是吸引民眾把儲蓄轉換到,那個證交所的投資,所以日本股市這兩年,非常的火紅,開始往上漲,很多原因是因為日本民眾,每個人都把自己一小部分的金錢,放到投資這個部分,然後讓整個股市活絡,另外一方面,他也鼓勵這些,日本的企業能夠多發一點股利,企業發股利,民眾拿到的股利又免稅,所以就會有效的吸引,存在銀行這些爛頭寸,這些超額儲蓄轉向股市,所以對於日本的股市來說,就產生非常好的積極作用。」

我國超額儲蓄率舉世居冠,儲蓄跟投資應該是動態平衡,政府應從政策面,發揮鼓勵引導作用,避免閒置資金,影響到台灣整體經濟發展。

 
#超額儲蓄#通膨#閒置資金#高通膨時代#股息ETF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86

0.0760

0.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