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發票中獎號碼二伯國小大規模倒閉全黨殺一人今日秀泰影城余天女星直腸癌宜蘭縣山豬敗血性休克動物園
  • 搜尋:

    科學家 結果共2,623筆

  • 外媒稱AZ保護力可能「終生有效」 研究非針對人體試驗

    台灣目前供應AZ與莫德納兩種疫苗施打,但先前屢傳出施打AZ猝死案例,讓許多民眾只敢打莫德納。對此,英國牛津大學、瑞士科學家研究發現,施打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的AZ,所產生的病毒抗原能長久訓練人體的免疫系統,但外媒推測保護力最長可以持續一輩子。
    2021/07/17 10:59
  • 台大醫院研究疫苗「混打」!羅一鈞曝結果出爐時間

    近來新冠疫苗混打問題備受討論,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呼籲勿混打疫苗會變成危險趨勢後,日前再改口澄清要民眾不要自行決定混打,應交由公衛專家定奪,至於國內未來是否會混打,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5)日也做出回應。
    2021/07/15 14:09
  • 混打疫苗危險?世衛專家澄清:是建議民眾勿自做決定

    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建議,民眾切勿自行決定混打不同廠牌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並說這類決定應由公衛專家定奪。
    2021/07/15 10:59
  • 疫苗混打成危險趨勢? 台大醫:「這族群」可先考慮

    近日疫苗混打議題討論熱烈,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1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混打新冠疫苗是一個危險的趨勢,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認為因應疫苗短缺還有對手上疫苗做最靈活的運用,針對前線有機會接觸到Delta的人員開放,讓他們出自自願有混打的選擇。
    2021/07/14 15:00
  • 以色列搶頭香打第三劑! WHO:富國搶疫苗太貪婪

    對了對抗Delta病毒,以色列成為全球第一個,打第三劑疫苗的國家,初期開放給免疫力較弱的族群。不過世衛組織批評,現在全世界疫苗都不夠了,富有國家還去搶打加強針,實在很貪婪,也沒必要。另外到底可不可以混打疫苗?世衛科學家也說,現階段試驗數據不夠,混打實在太危險。
    2021/07/13 22:47
  • WHO籲別混打疫苗 陳時中:蒐集科學證據再決定

    世衛科學家近日指出,因數據不足,建議不要混打COVID-19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目前各國都進行混打研究,他認為應等更多科學證據出爐,再做決定。
    2021/07/13 15:51
  • WHO專家籲勿混打疫苗「是危險趨勢」 陳時中這樣說

    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建議不要將不同廠牌的新冠肺炎疫苗混合施打,因為對於混打疫苗的利弊仍尚缺資料和證據,形容這是個有點危險的趨勢,被問及指揮中心未來是否開放混打?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3)日於記者會上給予回應。
    2021/07/13 15:16
  • Delta病毒蔓延 多國盼打第三劑 林氏璧:應增一、二劑疫苗覆蓋率

    世界衛生組織12日召開線上會議時表示,Delta變種病毒將成為全球主流病毒株,至於疫苗混打,WHO首席科學家則建議暫時不要,因為目前缺乏相關證據和資料。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今(1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雖然目前有部分國家針對疫苗混打進行試驗,但都缺乏長期追蹤,的確仍有安全性疑慮。」 而隨著Delta病毒的蔓延,讓BNT及許多國家計畫施打第三劑新冠疫苗。林氏璧認為「Delta病毒蔓延主因並非『疫苗失效』,多數染疫者未曾施打過疫苗,因此首要任務應是增加第一、二劑疫苗覆蓋率。」
    2021/07/13 14:33
  • 世衛專家建議 勿混打COVID-19不同廠牌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建議,不要將不同廠牌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混合施打,她稱這是個「危險趨勢」,因為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目前少有相關資料。
    2021/07/13 06:00
  • 英國7/19全面解封 科學家投書譴責過於草率

    英國首相強生計畫19日解封,反對聲浪四起。
    2021/07/09 11:44
  • 新一代台灣之光!台製「湛鬥機」清除海洋垃圾

    台灣團隊自行研發的海洋吸塵器,吸引國際媒體美聯社採訪,2017年成立的「臺灣湛藍海洋聯盟」,由一群海洋科學家、工程師組成,他們研發出的「湛鬥機」,是一艘有輸送帶的船體裝置,每個月可清除約2千公斤的海洋垃圾,相較於柴油驅動的清潔船,能減少5倍以上的碳排放。
    2021/07/08 15:12
  • 白白挨針?因數據不足 新加坡打科興不列統計

    東南亞許多國家,都有在打中國大陸的科興疫苗,不過最近這支疫苗負面消息不斷,印尼媒體報導,在印尼負責管理科興臨床實驗的首席科學家,疑似感染新冠肺炎死亡;而新加坡人雖然可以自費打科興,政府卻以臨床數據不足為理由,將施打科興的民眾,排除在全國接種統計之外。
    2021/07/08 13:25
  • 接種疫苗擋嘸Delta傳染?! 林氏璧:可壓低重症病故數

    Delta變異株讓英國的疫情復燃,近期染疫病故者近半有完整接種兩劑疫苗。醫界與科學家認為,疫苗本就沒法百分百有效,重要的是防止疫情壓垮醫療量能。前台大感染科醫生林氏璧今(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英國的疫苗覆蓋率高,85%成人已至少接種一劑,63%成人完整接種兩劑,觀察分母分子,病故者多為『未接種者』,可證明『打疫苗仍然是有效的』。」 另外,隨著日本解除緊急狀態,東京疫情每況愈下,連續12天單日確診超越上週同天,夜晚鬧區人潮快速增加,造成疫情年輕化;專家預估,若無法採取有效方法,四個星期後,奧運開幕期間,東京每日染疫將破千例。面對東京疫情失控,日相菅義偉首度鬆口,強調為了國民安全,不排除以閉門方式舉辦賽事。
    2021/07/05 14:39
  • 英國單週確診增7成 接種疫苗壓低重症及病歿發生率

    新型冠狀病毒的Delta變異株讓英國的COVID-19疫情復燃,近期染疫病故者近半有完整接種兩劑疫苗。醫界與科學家認為,疫苗本就沒法百分百有效,重要的是防止疫情壓垮醫療量能。
    2021/07/04 15:20
  • 輝瑞、莫德納疫苗保護力 最新研究:可能長達數年

    科學家今天表示,輝瑞/BioNTech疫苗與莫德納疫苗,能在人體引發持久免疫反應,可能可以抵禦新型冠狀病毒數年之久。
    2021/06/29 23:57
  • 北極有恐龍!角龍、暴龍曾定居北極 演化出羽毛保暖

    恐龍究竟是變溫動物?還是恆溫動物?最新證據表明,的確有恐龍全年定居在北極,其中包括角龍或暴龍,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恐龍物種。雖然恐龍所在的時期,北極年均溫約攝氏6度左右,沒有現在寒冷,不過為了能在北極定居,科學家也發現,部分北極恐龍甚至演化出羽毛,來保暖過冬。
    2021/06/27 18:26
  • 聯亞解盲倒數!拚7月開打 聯亞藥再興櫃股價飆10倍

    聯亞疫苗今天下午6點公布二期解盲之後申請EUA,期盼7月中獲准開始供應疫苗,而上週6月23日以30元承銷價重返興櫃,股價最高飆漲了10倍,但其實2019年曾以募資不順為由終止興櫃,如今身價大不同,而背後的推手是台灣女科學家,董事長兼創辦人的王長怡。
    2021/06/27 11:59
  • 澳洲「愛蛙教授」田野間仿蛙鳴.對話蛙類

    在澳洲有一位70歲的生物學教授,他是一名「愛蛙人士」,同時也是保育專家,對於澳洲的蛙類很有熱情,會模仿不同種類的蛙鳴,來尋找牠們蹤跡。只是近年來大自然、人為的災害,造成當地約240種蛙類,有30%受到威脅,在教授的職涯中也親眼看到物種減少,最後再也找不到。於是他成立了澳洲第一個蛙類的基因銀行,還和科學家合作,幫助2019、2020年森林大火傷亡、流離失所的動物,總共多達30億隻動物。而這位熱愛動物,特別是蛙類的教授,最讓他享受,甚至能忘記工作的就是他透過仿聲,吸引蛙類回應的對話。
    2021/06/24 19:52
  • 用土壤點亮路燈! 西國新創公司打造微生物電能

    不少科學家都在尋找全新的環保再生電力來源,西班牙一間新創公司,就在最普遍的土壤裡 發現了發電方法。儘管目前每平方英呎能提供的電量,大約只有太陽能板的四分之一,但因為材料成本便宜,光是應用在農地的相關偵測設備上,一年就可以節省好幾十億美元,還能降低電池廢棄所製造的汙染。
    2021/06/23 14:41
  • 俄羅斯網紅DIY「超音速車」 實測結果超驚險!

    土砲改裝車有沒有可能突破音障?想要達到這個目標,物體速度必須要超越1,235 km/h,當超越音速的那一刻,就會產生突破音障的音爆現象。汽車想要突破音速需要面對非常多嚴苛條件,首先是道路品質,再來就是超高速下的風阻。另外因為內燃機引擎輸出力量有限,因此幾乎都採用火箭噴射引擎作為推進動力。那麼問題來了,假如使用土砲零件,沒有極為精密的測量,並且在一塊長滿雜草的荒地上有沒有可能超過音速?照理來說不可能,但來自戰鬥民族的Youtuber車庫科學家Garage 54做到了。
    2021/06/22 13:09
  • 80國出現Delta變種 印度神童點名四國小心新一波疫情

    變種病毒Delta的傳染力無遠弗屆,至少已有80個國家發現它的蹤跡,世衛組織科學家也說,它正在成為全球主流變種病毒。英國因為Delta而延後解封,接種率很高的以色列,有學校爆發Delta群聚感染,這些剛好被印度神童阿南德預言到,而他最新的預言則提醒歐洲,以及四個國家,6月20日到11月21日,可能會面臨新一波疫情。
    2021/06/21 22:14
  • 臺灣翻版?極端熱浪加千年大旱 美西還得憂心疫情

    美國西岸極端熱浪來襲,這次不只有攝氏50度左右高溫,還和臺灣一樣,遇上歷史性乾旱!有科學家預測,這波乾旱可能是120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不過公衛專家也警告,太陽的紫外線雖然能破壞病毒DNA,只是新冠病毒的傳播能力不會因此降低,民眾還是要小心防疫。
    2021/06/20 15:02
  • 印度、巴西變種病毒肆虐 專家示警:美英恐再掀一波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娜坦(Soumya Swaminathan)18日對全球發出警告,自印度發跡的Delta變種病毒傳染力相當強,因此可能成為未來全球主要變種病毒株,呼籲各國須持續追蹤各廠牌疫苗面對Delta病毒的保護力。英國境內因Delta病毒確診個案持續增加,因此解封計畫向後延期。近日開始逐漸解封的美國,也面臨Delta病毒及來自巴西的Gemma變種病毒圍攻,專家警告,下一波疫情有可能將在夏天出現。
    2021/06/20 14:02
  • 世衛:Delta即將成為全球主要變種病毒株

    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今天表示,最初出現在印度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Delta變種病毒正日益成為全球主要的變種病毒株。
    2021/06/19 06:09
  • 頂尖科學家向病毒宣戰! 研發「終結疫情」疫苗

    目前全球,已經有各種新冠疫苗問世,供各國施打,Discovery頻道,特別製作紀錄片,回顧這場史無前例的全球疫苗競賽,並解析三種主要疫苗技術,包含mRNA疫苗、蛋白質疫苗還有病毒載體疫苗的作用原理,帶您一起來了解。
    2021/06/18 22:1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