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菜單公園餐廳倒閉國中妹龍鳳胎百大性感美女陳曉警察吉野家金軒排骨
  • 搜尋:

    科學家 結果共2,621筆

  • 秋冬將至Delta難擋 英國.以色列展開「抗體快篩」

    隨著秋冬季節即將到來,Delta變種病毒還沒被有效遏止之際,英國和以色列開始進行抗體快篩,希望掌握人類的免疫系統,染疫前後、或是完全健康的人打過疫苗後,體內抗體的變化;另外針對沒辦法打疫苗,和免疫力低下的族群也有福音,比利時科學家在駱馬身上發現的「奈米抗體」,能有效削弱新冠病毒,連變種病毒株都出現成效,盼望未來能成為對抗疫情的超強生力軍。
    2021/08/25 19:55
  • 以色列開打追加劑近1個月 傳染率、重症率都見下滑

    官員和科學家表示,以色列推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追加劑施打計畫不到1個月,就看到被變種病毒Delta快速傳播推高的傳染率和重症率有下滑跡象。
    2021/08/24 17:09
  • 你有遵守20秒定則嗎?「洗手」也有眉角 醫親揭2關鍵

    在新冠病毒的肆虐下,民眾已經有良好的防疫觀念,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但專家們不斷強調,防疫洗手要洗20秒,為什麼一定要20秒?對此問題,科學家也好奇做了研究。
    2021/08/23 15:36
  • 暖化警訊再現 格陵蘭冰層頂峰首度下雨

    科學家表示,格陵蘭冰層頂峰上週出現紀錄中的首次降雨,同時頂峰氣溫也升高至冰點以上。這是另一個令人憂心的全球暖化跡象,當地冰層融化的速度也不斷加快。
    2021/08/22 06:08
  • 格陵蘭冰蓋頂峰降雨!紀錄以來首見 全球極端氣候加速

    有記錄以來,格陵蘭島巨大冰蓋頂峰首次出現降雨!在8月14日當天,山頂科學家目擊一整天都在下雨,峰頂氣溫也升至氷點以上,由於情況太出乎意料,監測站也沒有準備測量降雨量的設備,不過在整個格陵蘭估計有70億噸的水從雲層中釋放出來,全球氣候急速暖化徵兆在冰蓋降雨後變得更加明顯。
    2021/08/21 14:40
  • 餐廳、學校設隔板增染疫風險? 專家:阻通風、病菌集中

    新冠病毒的防疫措施將人與人之間距離給拉開,像是目前餐廳內用不可少的壓克力隔板,直覺告訴我們這些塑膠隔板能幫助抵禦病毒入侵,但是研究氣膠、空氣流動和通風的科學家卻告訴我們,在很多時候這些隔板並沒有幫助,甚至可能帶給人們一種錯誤安全感,讓事情變得更糟。
    2021/08/20 11:16
  • 加州野火延燒一個月 杏仁60億產值危機

    氣候變遷讓美西在這三十年間越來越熱,科學家預估天氣將會更極端,野火更具破壞性,其中「迪克西野火」燒了一個多月,已經燒掉大至東京城市大小的範圍,而截至當地15號仍有超過將近七成火未被撲滅,導致美西首次宣布限水政策,這將讓價值60億美元的杏仁作物受到牽連,農民將需要思考他們的下一步。
    2021/08/17 20:00
  • 《自殺突擊隊:集結》全台票房2300萬 角色特效妝超費時

    由詹姆斯岡恩指導的《自殺突擊隊:集結》,全台票房2300萬,角色們化妝超費時,像是第三度演小丑女的瑪格羅比,花兩個半小時完妝,其他像是波爾卡圓點人、滿頭燈泡的邪惡科學家,都得畫上4個半小時。
    2021/08/13 13:17
  • 印度神童數度預言成功 醫轟「供X小」:污辱科學家

    雖然台灣本土疫情趨於平穩,不過全球疫情仍相當嚴峻,主要受傳染力強的印度Delta變種病毒襲擊,染疫人數居高不下。對此,今(12)日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表示,人類行為造成病毒的人擇現像,推算不出來下一步,科學家能做的只有不斷監測基因定序,針對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多次預言疫情狀況,潘建志直言,「供三X星座啊,根本在污辱科學家!」
    2021/08/12 16:50
  • 口罩、疫苗恐影響病毒突變!醫師轟「印度神童污辱科學家」

    新冠疫情蔓延超過1年,由於病毒容易變異的特性,讓強勢的病毒株換了又換,原始的武漢株遭到取代,印度Delta變異株成為大流行的病毒,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指出,過去認為病毒突變應該是慢慢變強,但新冠病毒卻不是這麼一回事,而Delta病毒株的出現,已經快要「統一江湖」。
    2021/08/12 11:06
  • 希臘「火燒島」千人撤 地球升溫1.1度.聯合國發紅色警訊

    希臘第二大島「艾維亞」的野火連燒一個星期,數千居民撤離,政府救火慢半拍引發民怨,希臘總理親上火線致歉;美國目前也有15個州也正在與大火搏鬥。全球極端氣候災難也印證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的報告,地球溫度上升速度超過預期,暴雨發生頻率增加30%,乾旱增加70%;科學家給了斬釘截鐵的結論,氣候變遷是人類導致,而且無法逆轉,聯合國對人類發出了「紅色警訊」。
    2021/08/10 19:51
  • 今年七月列史上第3熱! 希臘野火燒向奧運古遺址

    全球極端氣候,密集出現,歐盟科學家證實,今年7月是史上第三熱。希臘跟土耳其,因為持續高溫乾旱,山林野火越燒越旺。希臘的大火,甚至已經逼近奧運古遺址。希臘總理警告,最糟的情況還沒到來。
    2021/08/06 23:09
  • 砸2.2兆!南韓力拼成疫苗生產大國 翁履中:疫苗荒見未來產業發展曙光

    因應全球疫苗荒,南韓總統文在寅表示,未來5年內會投入2.2兆韓元,致力於發展疫苗生產,並每年培養約200名新進醫學科學家、上萬名專業的臨床試驗人員,希望南韓在2025年,能成為全球前5大相關疫苗生產國之一。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南韓藉由全球疫苗荒看見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並喊出3大理想願景,在現在全球財富分配不均、疫苗也分配不均的情況下,若2025年能成功生產出10億支的疫苗,那麼未來南韓會因為各國高度依賴晶片、電池和疫苗,使自己在國際間的話語權變得更有影響力。」 另外,英國日前成為東協第11個對話夥伴,在脫歐後致力深化與印太地區連結、打造「全球化英國」,英國外交大臣拉布更表示,成為東協對話夥伴是英國「傾向印太」的重要里程碑、「戰略拼圖」的關鍵一步,翁履中認為「英國因脫歐導致需要全力快速的向外擴張,補足經貿、勞動等市場萎縮的困境,所以在軍事上派遣航母到印太地區,並在先前申請加入TPP,成為會員國,反之,東南亞國家也能藉由英國的加入,獲得貿易和安全上的助力。」
    2021/08/06 14:56
  • 芭比最新「抗疫英雄系列」 另類記下浩劫

    在新冠疫情下,芭比娃娃製造商從去年開始,推出向英雄致敬系列,今年六位在前線對抗新冠病毒的女性,成為最新的芭比娃娃原型!玩具製造商美泰兒公司,4日推出最新系列產品,將醫護、研究人員、疫苗研發科學家等,不同領域卻為疫情帶來溫暖和改變的女性,做成芭比娃娃。其中紐約的護理師和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都接受了外媒訪問,除了對自己變成芭比,有點震驚也不太習慣之外,她們更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啟發更多孩子,未來踏上助人之路。
    2021/08/05 20:00
  • 有片/這個「水果」!科學研究:可對抗人體神經系統發炎 治療阿茲海默症?

    天氣炎熱正好是芒果盛產旺季,而芒果除了鮮甜美味之外,國際科學期刊研究《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指出,科學家研究發現芒果裡的植化素,具有對抗人體神經系統發炎效果,可望用來治療阿茲海默症,對此台灣醫界各有看法!
    2021/07/31 23:14
  • 汽車會自我療傷不怕A到或尻到? 科學家:不是科幻片!最新自癒技術可實現

    常聽人說:「買車容易養車難!」意思是說,很多年輕人工作一段時間後,好不容易積攢了一些錢,就想要買車代步“趴一下”,表面上你付了幾十萬、上百萬的代價把車牽回家,但卻往往忽略後續保養維護與折舊的隱藏成本。不僅如此,身處在地狹人稠的台灣,開車在外A到、尻到在所難免,碰撞後車身上的凹陷、刮痕、裂縫更是惱人,處理傷心傷荷包、不處理則掉漆失面子,人生好難啊~
    2021/07/30 15:56
  • 陸欲阻達賴喇嘛與李遠哲演說 逾百諾獎得主控「霸凌」

    上百位諾貝爾獎得主指控中國政府試圖「霸凌科學界」,企圖阻止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和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在今年稍早的諾貝爾獎峰會發表演說。
    2021/07/29 10:01
  • 副作用越大「疫苗保護力越強」? 醫曝症狀成因解惑了

    國內各縣市積極展開疫苗施打作業,在前往接種疫苗前,許多民眾都會上網搜尋各種疫苗的保護力差異,以及可能會出現哪些副作用,不少人都認為「副作用越大,保護力越好」,不過重症科醫師黃軒今(22)日說明副作用出現的原因並表示,其實這個問題目前科學家也尚未有定論。
    2021/07/22 15:18
  • Toyota引擎有多耐用? 埋在地底一年多挖出來還可以跑!

    又是你!你最X!前些時候我們才報導過戰鬥民族車庫科學家Garage 54的瘋狂之舉,用土砲零件打造出一具破爛不堪的「車」,外觀上看起來別說正常行駛了,發動之後能支持5分鐘不解體都要偷笑。然而他們卻用這樣一台小破爛,測到突破音速的記錄...。現在這群人又有新花招,那就是種下一顆Toyota引擎,看看一年多之後能長出什麼...還能不能運轉,結果著實讓人驚訝不已!
    2021/07/22 14:35
  • 中國超跑一哥Nio EP9將推上空版? 蔚來:已申請專利

    早個十年前,說中國會造出像樣的超跑大概沒什麼人會信!但時至今日,中國科學家都已把祝融號送上天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你說朝氣蓬勃的中國新創車企要造好陸地上馳騁的終極機器會有什麼難的?
    2021/07/21 13:47
  • 改變電動車未來竟然要靠廢紙? 科學家:不只更環保而且更便宜!

    隨著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問題,讓包括汽車業在內的各大產業都正在經歷重大轉型,特別是日趨嚴苛的排放法規迫使車廠不得不朝電能驅動方向全力開催,消費者也將比預期中更早接受並轉向電動車。
    2021/07/19 14:51
  • 英國病例激增今仍解封 科學家批涉險進入未知境地

    英國政府今天解除英格蘭日常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防疫限制,廢除所有社交距離。科學家和在野各黨痛批說,這一步等於是危險跳進未知境地。
    2021/07/19 09:41
  • 追COVID-19疫源真相 世衛宣布成立新永久組織

    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在一場與世衛成員的閉門會議宣布,將成立新的永久組織負責調查COVID-19疫源與今後其他疫情,新單位的科學家會由各會員國提名。中國大陸表示正研究相關提議。
    2021/07/17 17:22
  • 外媒稱AZ保護力可能「終生有效」 研究非針對人體試驗

    台灣目前供應AZ與莫德納兩種疫苗施打,但先前屢傳出施打AZ猝死案例,讓許多民眾只敢打莫德納。對此,英國牛津大學、瑞士科學家研究發現,施打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的AZ,所產生的病毒抗原能長久訓練人體的免疫系統,但外媒推測保護力最長可以持續一輩子。
    2021/07/17 10:59
  • 台大醫院研究疫苗「混打」!羅一鈞曝結果出爐時間

    近來新冠疫苗混打問題備受討論,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呼籲勿混打疫苗會變成危險趨勢後,日前再改口澄清要民眾不要自行決定混打,應交由公衛專家定奪,至於國內未來是否會混打,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5)日也做出回應。
    2021/07/15 14:0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