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余天赴陸旅遊下班瀚你聊腫瘤運將馬拉松龍天翔計程車罕癌極地
  • 搜尋:

    科學家 結果共2,624筆

  • 美新冠肺炎確診破1千萬人沒做好這件事 台灣公衛專家:後果難想像!

    美國總統大選已經結束,總統當選人拜登要從控制疫情開始做起,他組了一群頂尖科學家團隊,作為政權交接顧問,幫助新政府擬定新冠肺炎應對計畫,目前疫情嚴峻的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現在已經突破1千萬人!
    2020/11/10 22:58
  • 拜登組12人防疫團隊 急見藥商加速疫苗生產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還沒上任,就要先面對美國不斷飆高的疫情,拜登已經籌組一個包含科學家、醫生在內的12人防疫團隊,領軍的是被川普炒魷魚,歐巴馬執政時期的公共衛生部長「墨西」,另外拜登也已經和藥商會面,將加速川普「神速行動」的疫苗研發計畫。
    2020/11/10 00:12
  • 首要挑戰是疫情! 拜登找科學家組防疫團隊

    拜登在明年就職美國總統後,面對的首要挑戰,就是美國的疫情!因為週六美國又傳出單日12萬5000確診,寫下新高,拜登說他將在下週一,籌組科學家為首的防疫團隊,並且籌組內閣,只是拜登在下週五就要滿78歲,有將近六成的美國人不看好,他能做滿四年任期。
    2020/11/08 19:01
  • 和台北101一樣高! 澳洲驚喜發現巨型珊瑚礁

    澳洲科學家有驚人發現!在大堡礁的北部區域,發現一座巨型珊瑚礁,高度達到500公尺,幾乎跟台北101一樣高,根據探測船傳回的畫面,這座新發現的珊瑚礁,相當健康,有非常多魚群棲息,生態豐富,讓科學家大為振奮。
    2020/10/29 21:22
  • 月球表面存在水分子 研究:分布比先前認為普遍

    月球缺乏像地球特徵般那樣大量的液態水,但科學家今天說,月球上的水比先前認為的普遍,水分子是困在表面礦物顆粒內,位於永久陰暗區的小面積流冰群也可能蘊藏更多的水。
    2020/10/27 18:06
  • 全球渴望新冠疫苗 年輕與健康者恐2022才輪得到

    全球無不渴望疫苗解救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但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首席科學家直言,年輕與健康族群應有心理準備,可能要多等一年到2022年,才有機會輪得到接種。
    2020/10/20 17:15
  • 好強!美14歲少女發現「新冠潛在療法」奪青年科學家獎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各國科學家無不絞盡腦汁尋找治療方法,其中美國德州一名14歲少女切布羅魯(Anika Chebrolu)由於發現新冠潛在治療方法,贏得2020年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3M Young Scientist Challenge),獲得25,000元美金(約72萬元新台幣)的獎金。
    2020/10/20 11:05
  • 有潛在安全疑慮 美藥廠禮來中止抗體藥物試驗

    繼嬌生集團之後,美國藥廠禮來也因潛在安全疑慮,中止最後階段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臨床試驗。24小時內兩家藥廠相繼對試驗喊卡,科學家漫長抗疫之路再遇挫敗。
    2020/10/14 09:46
  • 視障朋友新幫手 智慧行李箱靠震動導航

    視障朋友生活中,必須依靠白拐杖或導盲犬來引領方向,但現在可能出現新幫手!日本一位科學家,發明了智慧行李箱的雛形,預計花三年時間實驗,修正缺點後,就會量產上市。
    2020/10/06 16:13
  • 為製新藥!幼猴頭顱「植電擊棒」 慘遭活體實驗

    活體研究惹爭議!比利時一所大學為了開發新藥、取得腦部數據,在每隻剛出生的小猴子頭骨上「鑿洞」放入「電擊棒」,再用水泥將固定桿帽連結到頭顱上,以進行實驗。此項實驗遭到動保團體大力抨擊「無用而殘酷,只能滿足缺乏同情心的科學家的好奇心」,不過進行此實驗的研究人員卻表示「長遠來看,這樣研究可以讓數千萬人受益」。
    2020/09/25 08:42
  • 全球暖化影響北極圈 海冰覆蓋值降至40年來次低

    北極圈氣候暖化導致覆蓋北極海的冰層大幅縮小,科學家今天表示,今年覆蓋值來到40年來第2低,為氣候變遷迅速改變北極地帶的另一個跡象。
    2020/09/22 11:12
  • 別以為不關你的事! 保護生物多樣性從「吃」愛地球

    觀眾朋友或許無感,但我們要告訴您,地球上的生物,越來越少了!科學家也擔心,我們的地球,可能正在面臨「第六次大滅絕」,因為聯合國發現,地球過去5個階段的大規模滅絕中,我們大約會損失75%的物種,但目前,全球各地的生物數量,已經減少了68%。
    2020/09/15 23:01
  • 金星發現「外星生命」跡象 NASA:迄今最重要發展

    全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金星」,近日疑似發現生命存在的跡象!有科學家在金星的強酸性大氣層中,發現一種名為「磷化氫」(phosphine)的氣體,這顯示出金星上可能有微生物棲息的跡象,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指出,這是尋找外星生命「迄今最重要」的發展!
    2020/09/15 12:50
  • 關鍵技術受制於人 習近平力推科學發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日在科學家座談會上表示,中國許多的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部分關鍵原料依賴進口。當前中國的經濟社會和民生發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
    2020/09/13 15:09
  • N95口罩發明人 AIT介紹台灣科學家蔡秉燚

    美國在台協會(AIT)昨天在臉書貼文,介紹N95口罩發明人是來自台灣的科學家蔡秉燚,除提及他當年修了500多個學分,還強調美國大學的教育資源豐富,擁有追求個人理想的廣大空間和機會。
    2020/09/07 15:44
  • 北極圈掀戰場 美中俄三強爭霸

    當全球科學家都在關注北極高溫紀錄,融冰冰速度增快。但在強權國家眼裡,冰雪消融反倒是促成北極航道使用,也讓北極圈再次成為炙手可熱的爭議區域。美中俄三國都在積極布局,除了在北極大量興建港口以及軍事設施的俄羅斯,還有強調自己是近北極國家的中國大陸,都是野心勃勃。川普政府也誇下海口要成立極地艦隊,甚至派遣轟炸機以及核子潛艇在北極圈出沒,大搶北極話語權。這也讓外界憂心,美俄之間的熱戰可能在北極一觸即發。
    2020/09/06 21:00
  • 澳洲研究發現蜂毒妙用 可能摧毀惡性乳癌細胞

    澳洲科學家說,蜜蜂的毒液已在實驗室中被發現能摧毀惡性乳癌細胞。這被形容為「令人興奮」的發現,但科學家提醒,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2020/09/03 07:20
  • 幽浮出現?北極大爆炸驚見50公尺深「神秘巨洞」

    俄羅斯北極圈內近日發生大爆炸,炸出深度50公尺的「神秘大洞」,壯觀場面讓當地民眾懷疑是否「幽浮來過」或有人在這「試爆核彈」,不過事後科學家也點出極圈內發生爆炸的原因。
    2020/09/01 17:15
  • 數億年前台灣在哪裡? 「互動地圖」穿越回7.5億年

    想知道數億年前你家的位置與模樣嗎?美國一名科學家製作一款線上地圖,只要輸入城市名稱並選擇年代後,就可以看到當時該地點於地球上的地形,最早可追溯到7.5億年前,盼能激發民眾對地球科學的興趣。
    2020/08/31 16:29
  • 快訊/檢測研討會「順時中、逆時中」 兩派激戰

    週日有一場「新冠病毒檢測研討會」,順時中跟逆時中兩派激戰,屬於篩檢派的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說,不贊成所有民眾做抗體篩檢,去找出無症狀感染者,但如何有效率地找出無症狀感染者來反應過去感染情形,是科學家努力想幫助的部分;反對派的台大醫師李秉穎則認為,全民核酸普篩的成本高,在沒有本土流行疫情時,效益是零。
    2020/08/24 09:31
  • 斷層掃描埃及神獸!解謎動物木乃伊

    埃及的古文明遺跡是現在重要的觀光財源,但考古學家們研究木乃伊時,總是戒慎恐懼──拆解木乃伊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壞,研究機會便稍縱即逝!現在英國科學家們利用專門設計給小動物的X光微電腦斷層掃描儀,不必拆開就能看透貓、蛇與鳥木乃伊的內部。科學家們也發現:動物們被製成木乃伊有多種可能原因,墓穴同時出現的其他文物,甚至木乃伊內部的化學物質,都能與古埃及神話傳說、甚至「來世」生死觀對應。
    2020/08/21 20:00
  • 死亡谷飆地表最熱54度! 加拿大最後冰棚坍塌

    美國加州「死亡谷」,飆出地表最高溫,達到攝氏56度!另外亞馬遜雨林野火肆虐,加拿大最後一塊完整冰棚,七月底也消失了四成面積,再再顯示暖化的嚴重性。科學家悲觀認為,格陵蘭冰融情況,已經難以挽回,等冰川全部融化,全球沿海城市將被淹沒。
    2020/08/18 22:23
  • 慟!科學家墜冰層亡 終身奉獻成「暖化」受害者

    康拉德·斯特芬(Konrad Steffen)為瑞士著名氣候科學家,過去他致力於格陵蘭島冰蓋長達30年的研究,證實了「升高溫度」與「海平面」的比例為全球氣候變化的指標。但他在本(8)月8日於格陵蘭島進行研究時不慎失足,墜落極度低溫的冰層縫隙,不幸身亡,享年68歲。
    2020/08/18 18:04
  • 百年來地表最熱! 加州死亡谷高溫54.4度

    美國加州最近被熱浪籠罩!死亡谷國家公園,氣溫一度飆到攝氏54.4度,美國國家氣象局說,這是百年來地表最熱紀錄!至於在日本,8月才剛過半,已經傳出53人中暑死亡,靜岡縣濱松也觀測到41.1度,追平日本最高溫紀錄。
    2020/08/18 13:52
  • 飛機不飛‧郵輪不開 氣象預測也失準!

    新冠病毒疫情,在還沒找到解方的情況下,國際旅遊大概很難恢復,不只旅行業者 叫苦連天,大氣科學家也成為最大受災戶,因為少了國際旅行,仰賴大量數據的氣候預測,出現失準現象。
    2020/08/09 21: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