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住華科技肇事逃逸孫安佐領域展開二伯酒駕肇逃YouTuber誠品西門房仲招牌謝國樑罷免案
  • 搜尋:

    尖端 結果共220筆

  • 新纖環保紗滿足品牌商需求 以研發力穩固供應鏈地位

    2022年卡達世界盃足球賽將開幕,台灣紡織業持續成為幕後的隱形參賽者。創立迄今55年的新光合纖,10多年來穩守世界盃足球賽的供應鏈地位,除了即早布局,用時間累積信任感,更須具備尖端材料的研發力,滿足品牌商與時俱進的需求。
    2022/11/19 15:32
  • 美預期將與盟友達協議 阻中國獲尖端晶片製造工具

    美國商務部一名高官今天表示,拜登政府預期近期內將與盟友達成協議,讓它們一道採行限制中國取得尖端晶片製造工具的美國新規定。
    2022/10/28 10:08
  • 王美花華府演說 指台灣安全全球供應鏈才安全

    經濟部部長王美花率團訪美,她今天在華府智庫發表演說,指尖端半導體大多台製,若台灣出事,將嚴重衝擊全球經濟和高科技產業,包括中國在內,強調「台灣安全,全球供應鏈才安全」。
    2022/10/12 09:02
  • 邁向更好的生活!日本進入AI醫療時代

    日本將數位發展列為國家戰略,重點推動人工智慧、尖端醫療等高度科技。日本醫界積極投入「AI醫療」,目前已研發出人工智慧義肢,透過電腦即時感應腦電波,讓義肢做出精細動作;也讓AI學習從病理切片中判斷癌細胞,準確率達98%。AI被期待能緩解醫療壓力,更能讓患者享有優異的醫療品質。
    2022/10/05 19:52
  • 美軍武力投射象徵!直擊林肯號強大艦載機群 「TOP GUN」飛官海上炫技

    近年美中對立升溫,美國大幅強化印太戰略的布局,其中很重要的關鍵,就是拉攏全球盟邦,共同圍堵中共的擴張,而環太軍演,就是這樣的戰略想定,實際驗證的場域。美軍會出動最尖端的軍武,與跨國聯軍共同操練最新銳的戰術。但今年卻有個特別的亮點,也就是正好電影捍衛戰士第二集上映,在全球引起熱潮,因此大家不約而同把目光焦點,都放在美軍最強的武力象徵,也就是航空母艦之上。這次採訪團隊很幸運的,受邀登上美軍林肯號航艦採訪,透過鏡頭一起帶您看看,到底航空母艦厲害在哪。
    2022/09/24 21:40
  • 樂天女孩推3D限量NFT 「陪林襄上班」男友視角私密行程曝光

    9月正逢中華職棒球季,球賽打得火熱之餘,獨特的啦啦隊文化也成了看點之一。其中樂天桃猿啦啦隊「樂天女孩」近年成為網友的熱門話題,隊員林襄、孟潔、Yuri的社群媒體共有上有近200萬粉絲,甚至前後作為隊經理、選手參加《全明星運動會》錄製, 人氣極高。
    2022/09/07 11:26
  • 《紐時》析台「矽盾」保護力 陸若動武將玉石俱焚

    中國大陸在8月初進行為期多天的圍台軍演,《紐約時報》報導,解放軍派軍艦封鎖台灣時,也模擬了一個場景,就是全球電子供應鏈恐怕會停滯不動。TVBS北京特派陳相如今(31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紐約時報》報導,大陸8月初進行封鎖台灣軍演時,還模擬了全球領導人和決策者所擔心的情景:不是戰爭,而是使現代世界順利運轉的電子供應鏈將停止不動。台灣最大幾個貿易夥伴,包括中國大陸、美國、歐洲和日本對台灣政治前途各有盤算,但都希望提高自己在尖端半導體業的比例。台灣是世界最先進晶片的最大生產地,同時也正迅速成為最危險的地緣政治熱點之一,因此外界擔心,一旦發生衝突,企業將無法取得組裝手機與無人機,以及布建超級電腦和行動網路,甚至製造新武器的晶片。太平洋兩岸的科技公司都嚴重依賴台積電所生產的高性能晶片,不管對華府或對北京而言,台積電都是重要的戰略資產。」
    2022/08/31 16:23
  • 三星李在鎔獲赦後第一箭 宣布半導體研發投資4800億

    韓國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今天出席獲特赦恢復公民權後的第一場正式活動,宣布將在2028年前對半導體尖端技術園區投資20兆韓元(約新台幣4800億元),目標以次世代技術開發克服當前經濟難關。
    2022/08/19 15:31
  • 活在高緯度?「3星座」思想跳躍 奔放海派引領時代尖端

    要改變一個人的思維其實非常難,但有些人卻能夠因時代的變化,而去改變對於很多事情的認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星座」就是「思想很前衛」!?
    2022/07/18 15:04
  • 美軍售烏克蘭「灰鷹」無人機喊卡 外媒曝卡關原因

    美國軍方本月初曾經傳出將出售4架MQ-1C「灰鷹」攻擊無人機給烏克蘭軍方,有望讓烏軍對抗俄羅斯的戰力大增。不過如今美軍消息人士透露,這項計畫已經被美方暫停,原因是擔心這架無人機搭載的尖端監視設備有可能落入敵軍手中。
    2022/06/18 10:46
  • 回憶殺!藍心湄曬大合照 粉絲懷念嘆:只見芝麻不見龍眼

    56歲的藍心湄出道以來橫跨影、視、歌「三棲」,平日更走在流行尖端,又被封為「時尚教主」。身為演藝圈大姊大的她,日前在臉書分享一系列舊照,勾起許多資深粉絲回憶。其中一張大合照中,許多大咖藝人都在裡面,當中包括經典團體「芝麻龍眼」的「芝麻」陳艾玲。至於「龍眼」林育如,則是在通告途中車禍過世,讓許多歌迷不勝唏噓。
    2022/06/15 17:11
  • 走在「食尚」尖端?陶晶瑩揹手工包 網暴動笑:不會餓到

    主持人陶晶瑩(陶子)與演員李李仁被封為演藝圈的模範夫妻檔, 生活相當幸福,而平時陶晶瑩也經常在社群平台分享日常。近日她曬出「ootd fashion(當日時尚穿搭)」,身上背著一款自製「手工包」,結果外型曝光後掀起網友暴動,笑瘋直呼「不會餓到!」
    2022/06/09 13:52
  • 新加坡取消多項防疫措施 開放邊境拚「最忙機場」

    新加坡自26日起,取消多數防疫措施,包括解除聚會人數限制、取消社交距離、允許所有員工返回辦公場所工作等,並將「疾病爆發應對系統」從橙色警示調降為黃色,當地衛生部表示,這可說是朝向「與病毒共存」的里程碑。TVBS記者劉亭廷今(28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姝叡線上訪問表示,「除了鬆綁許多措施外,目前新加坡已開放『完整接種者』入境免檢測,主要是因為做為亞洲金融中心及交通樞紐,新加坡航空業占當地GDP5%,新加坡今年也力拚要成為『全球最忙碌機場』,在他國仍封鎖邊境的情況下,透過『完全開放』來吸引旅客商機,帶動經濟活動。」 另外,新加坡順利從「清零」轉變成「與病毒共存」,在染疫高峰期推出「居家康復」,劉亭廷認為「新加坡能『走在防疫尖端』的關鍵就是『疫苗覆蓋率』,而在去年底至今年初時,當地單日確診數一度突破兩萬,外界人心惶惶,但政府並未因此動搖,反而是準備更多配套措施,力拚與病毒共存。」劉亭廷補充「但其實新加坡並非完全放寬措施,在中、重症病患過多,造成醫療量能負擔時,政府就會祭出措施來管控疫情,這樣能縮能伸的治理方式,也讓新加坡現在正式進入『與病毒共存』階段。」
    2022/04/28 15:47
  • 北韓深夜閱兵慶建軍90周年 金正恩:決心發展核武

    北韓慶祝建軍90周年,周一(25日)晚間在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金正恩和夫人李雪主一起亮相,閱兵式上出現了火星17型洲際彈道飛彈等尖端武器;不過更引發關注的,是核武研發大將李炳哲的回歸,去年李炳哲才因防疫失利遭到拔官,金正恩卻既往不究,讓李炳哲重返權力核心,就是為了表明「發展核武」的決心。金正恩在閱兵式演說上放話,北韓接下來會以最大力度強化核武,而一旦國家利益受損,核武器的用途,將不只限於遏止戰爭;一席話就被解讀是衝著韓美而來,挑釁力道明顯加重。
    2022/04/26 20:00
  • 加密貨幣也「綠化」 華爾街銀行躍躍欲試跨足虛幣

    行動支付當道,歐洲有業者認為帶手機出門還太麻煩,發明了植入身體裡的微晶片,手一揮就能付款。而在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則是紛紛跨足加密貨幣市場,美國財長葉倫上周就表示,美國制定的加密貨幣法規,應當支持創新;走在科技尖端的電動車龍頭特斯拉,最近則在「綠化」比特幣。
    2022/04/13 20:00
  • 有片/沒錢玩不起昂貴軍火!俄軍「沿路掉裝」慘況 給國軍不對稱建軍省思

    烏俄戰爭,雖然俄軍有壓倒性的軍事科技優勢,但是經濟不振,再加上後勤殘破,不少尖端軍武完全無法發揮戰力,而這也給國力相對有限的台灣很好的借鏡,在有限的預算下,必須投入更多的創新手法,才能強化不對稱建軍。
    2022/03/30 22:55
  • 俄電戰踢鐵板「藏鏡人」美軍暗中干擾成功!? 專家:共軍實力仍未知

    這次烏俄戰爭,俄軍動用的尖端軍武越來越多,甚至連昂貴的電戰與通訊系統也通通出籠,但不僅戰線推進緩慢,甚至連制空權以及制電磁權都無法有效掌握,專家分析,可能是有美軍在暗中干擾,但同樣的模式,卻不見得能在台海複製。
    2022/03/29 23:05
  • 有片/揭密台灣國防產業隱形冠軍!強大電子技術優勢 美軍也來下訂單

    半導體以及電子製造,一向是台灣的產業強項,包含精密的相位陣列雷達,以及尖端軍武的關鍵零組件,甚至連美軍都要向台灣廠商下訂單,而這樣優勢,其實可以大幅帶動,我國近年積極推動的科技建軍,以及國防自主。
    2022/02/28 22:55
  • 有片/烏俄戰火只是渲染? 在台俄籍生:俄國媒體、民眾根本沒感覺

    烏俄邊境戰雲密布,不少人擔心若兩國開戰,是否會讓美國分身乏術,甚至中共會趁機對台出手,然而我們實際訪問在台俄羅斯人,卻表示俄國當地完全沒有開戰的氛圍,而專家更分析,其實中共,也並不希望烏俄開戰。 戰車部隊陷入爛泥動彈不得,還出動怪手協助清淤,俄羅斯引以為傲的鐵甲大軍,敗給乍暖還寒的歐亞凍土,融雪讓大地陷入一片泥濘,嚴重阻礙部隊推進。 國防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那這種情況之下,當然對機械化縱隊而言,就是一個很困難的情形,像二次大戰的時候,納粹德國跟蘇聯的戰爭,他們幾乎也是在融雪期,就是變很泥濘的時候,兩邊會暫時停戰,然後再來夏季又再發動攻勢。」 換言之現在俄國不動手,恐怕就要等到夏天才能有大規模軍事行動,也難怪傳出美國情報,指出俄國最快2/16就會開火,但正當歐美國家一片恐慌之際,俄國人民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政大外交系俄籍碩士生卡琳娜:「我們的媒體那邊,完全沒有這樣的話,然後我的俄羅斯朋友,他們完全沒有這個感覺要戰爭,要去烏克蘭,美國把武器就是...,他們在黑海有演習,所以好像就是情況有點亂,所以我們之前有演習完全沒有問題,但是這次有演習,好像就有甚麼的問題了。」 來台讀書的俄國人卡琳娜,完全不認為烏俄會真的開戰,看看北京東奧期間,中俄領袖普欽與習近平的聯合聲明,甚至隻字未提烏克蘭,反而強調一中原則,明確指出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難道在中俄兩國眼中,台海議題更勝於烏俄爭議嗎。 記者顧上鈞:「烏克蘭情勢全球都在關注,連遠在東亞的台灣也不例外,總統蔡英文,甚至指示成立烏克蘭情勢因應專案小組,隨時掌握一切風吹草動,而國內也有不少人擔憂,中共是否會趁著這段時間趁虛而入,但專家分析其實可能性不大。」 烏克蘭與中共的軍事關係,其實非比尋常的緊密,中共首艘航艦遼寧號,就是烏克蘭賣的,更別提其他蘇聯時期的尖端軍武,通通有賴烏克蘭輸出,因此對中共來說,烏俄兩國手心手背都是肉。 兵器戰術圖解雜誌總編劉文孝:「所以這就是說為什麼我們現在看,中共對俄烏它的觀點,它會比較公正持平一點,因為它兩邊都不想得罪,年初開始我們看到,俄羅斯開始向烏東地區,開始好像增兵的感覺,可是在大陸的觀點來看,它們認為它們反應實在很慢,甚至覺得它(俄羅斯)很無力。」 長年觀察中共軍情的軍事專家劉文孝,認為中共並不希望烏俄開戰,遑論期待從中牟利獲取犯台的契機,而烏俄屬於陸地國家彼此接壤,台灣卻有海峽的天然屏障,跨海奪島與地面作戰,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中共對台動武,無論天時地利人和,通通不成熟。 國防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它陸地接壤它的機械化縱隊,可以直接穿過國境攻擊,可是如果在台海的話,必須要使用兩棲,或者是空中突擊的方式進行,距離跟地理環境就是我們的先天屏障,那環境當然差異很大。」 另一方面,美國也強化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布局,今年二月與日本舉行的高貴融合演習,就驗證了陸海空三棲跳島戰術,在中共實際動手之前,就先在第一島鏈站穩馬步,歸納種種因素,台海與烏俄情勢相比,可說是截然不同。 烏俄邊境戰雲密布,不少人擔心若兩國開戰,是否會讓美國分身乏術,甚至中共會趁機對台出手,然而我們實際訪問在台俄羅斯人,卻表示俄國當地完全沒有開戰的氛圍,而專家更分析,其實中共,也並不希望烏俄開戰。 未雨綢繆與杞人憂天,有時只有一線之隔,烏俄戰雲密布,台灣是該戒慎,但不該恐慌。
    2022/02/15 22:37
  • 北京清大空天發動機測試成功 專家:超燃衝壓引擎專為極音速飛彈設計

    中共近年極力發展尖端航太科技,今年1月下旬,中共官媒報導,北京清大成功試驗一款新式的空天發動機,前雄三飛彈總工程師張誠研判,這可能是超燃衝壓引擎,主要應用在極音速飛彈上,而要防範這種武器,目前連美軍,都感到相當棘手。
    2022/02/08 22:48
  • 幼稚園生也中鏢!Omicron深入南韓9個市.道

    全新變種Omicron入侵南韓,如今已經深入全韓9個市、道,全羅北道昨天(21日)就傳出群聚感染,64名確診者中,至少有20人都染上Omicron,且絕大多數是12歲以下的孩童。南韓當局原以為收緊防疫後,確診數稍有趨緩,沒想到時隔四天,單日新增又再度飆破七千例!重症通報持續維持破千人,全韓重症病床使用率已經超過八成,南韓政府宣布擴大徵用計畫,陸續將公立醫院轉為新冠收治院所,目標要在過年前,再追徵2萬5千個床位。來看TVBS全新新聞合作夥伴──南韓Yonhap News TV(韓聯社TV)的報導。
    2021/12/22 20:01
  • 未來戰爭的關鍵「尖端武器」 美軍上將認不如中國大陸

    極音速武器的發展,將會是未來戰爭的關鍵。美國太空軍副軍令部長湯普森(David Thompson)上將卻表示,美軍在極音速武器上的發展,不如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先進,除了在進攻層面必須努力趕上,美軍連防禦該類型武器所需的衛星等感測器也還沒有定案。
    2021/11/23 23:04
  • 法拉利神馬回歸? 荷蘭設計師打造現代版F50

    1995年時為紀念法拉利創廠50週年而打造的終極超跑F50,是當年躍馬品牌有史以來最接近F1的量產跑車,作為前一代馬王F40的繼承者,F50匯聚一身當時最尖端的汽車科技,全球僅349台的建造數量與高昂售價更增添其超凡身份與神秘色彩,即便後世推出的Enzo及Laferrari等終極超跑的科技成就已遠遠超越,但仍無法撼動F50在全世界Tifosi心中的地位。
    2021/11/17 18:46
  • 南韓國產火箭「世界號」升空!人造衛星未入軌道

    南韓總統文在寅周三(20日)出席2021首爾國際航太展,搭乘國產戰機FA-50風光入場,他在開幕式上致詞,表示南韓會加倍努力,成為全球國防工業的領頭羊,展現十足野心。與此同時,南韓航太產業也翻開新篇章,南韓國產運載火箭「世界號」,在今天(21日)傍晚升空,三節火箭都很順利分離,雖然最終「人造衛星」未進入預定的軌道,但已經是南韓創舉!因為這次火箭上的37萬個零組件,統統都是南韓研發、南韓製造,當中還導入了尖端「集群技術」,讓4個75噸重的引擎能夠同時推進,並創造出300噸的推力,幫助火箭升空。
    2021/10/21 19:51
  • 減碳救地球!南韓斥資8兆推綠色新政 楊虔豪:10年要達成目標「困難多」

    面對世界氣候變遷,南韓總統文在寅18日宣布,將提高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並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此外,南韓政府也承諾要斥資8兆韓元推行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透過可再生能源投資讓經濟復甦。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2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南韓政府要在10年內達成新建立的目標可謂困難重重,首先南韓是重工業發達的國家,鋼鐵產業在排放量比重較大,儘管當地鋼鐵產業能源使用效率是世界最高水準,且國內各大集團也在進行氫能合作,但在氫能還原技術還沒完整被開發前,鋼鐵產業沒有替代方案來實現大規模減碳目標,此外,按照計畫,南韓往後的火力發電將減少朝向再生能源發展,所以提升地熱、太陽能、風力發電是很大課題,現在南韓面臨的不只是尖端技術沒有成熟,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和供電網也沒有完整建立,最重要的是城鄉不平等導致民眾對再生能源設施反彈。」 另外,據傳台積電宣布要去日本設廠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將補助一半投資額,引發南韓不滿,而先前美國要求三星和台積電交出被視為商業機密的庫存量、訂單、銷售紀錄等數據,對此楊虔豪也在南韓經濟政策記者會上詢問到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專務安基鉉,安基鉉表示「有兩個問題需要煩惱,第一、顧客情報,第二、經營上的機密資訊,若要在尚無安全裝置提防的情況下,把相關資訊交給美國,未來勢必會發生嚴重問題。」楊虔豪補充道「南韓對台積電赴日設廠感到危機,並稱這是『半導體的美日台同盟』,呼籲南韓政府要趕快出面解決問題,而安基鉉則是表明,機密情報不能冒然提供,否則不僅違法,還會牽動市場秩序。」
    2021/10/21 15:1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