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許稚佳
◎ 攝影/胡瑞麒
日前超市全聯「36元特價便當」引發熱烈討論,但這不僅僅只是一般的促銷,而是全聯推出「剩食策略」的一環,店內當天販售的熟食便當,會分別在下午一時和晚間七時後貼上6折貼紙,主要是希望減少剩食的產生,也不只熟食,當天即將到期的生鮮商品,上午就會先貼上8折優惠,到了下午就變6折。
全聯惜食專區。(圖/胡瑞麒攝)
但單從即期品打折的方式遠遠不夠,根據環保署統計,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超市和量販業廚餘的廢棄食品申報量高達6630公噸,平均每月有超過500公噸剩食變廚餘,以一個500公克便當來計算,相當於100萬個便當的量。
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指出,剩食的出現是從農產品一路到餐桌,農場端率先就會有農作物被丟棄的狀況,一路到賣場、果菜市場通路端將一些醜蔬果、沒賣掉的進行報廢。
針對源頭出現的浪費,全聯表示,目前主要是藉由採用契作和契養,和農友們有計畫性的生產,避免某一時期全部農民都搶種同一種生鮮蔬果商品,導致後續出現爆量、價格暴跌的窘境。
全聯推出惜食計劃。(圖/胡瑞麒攝)
至於在包裝上,全聯也找出可精進之處,像是消費者購買生鮮魚肉,解凍血水容易滲出,食材氧化色澤不佳、加上效期短易腐化,都會讓增加食材報廢的機率,從2019年開始,全聯陸續開發鮮魚與精肉貼體包商品,利用熱收縮膜覆蓋在產品上,經溫和加熱後薄膜即會緊貼在產品上形成真空貼體包裝。
業者觀察,這樣一來,就可以全貼覆密封,有效改善食材滲出血水與保鮮膜易破的問題,鮮度也大幅提升,也能讓賞味期限拉長,食材不易腐敗,從門市端來觀察,也利用「精準訂貨」去讓報廢率減少,可透過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商圈特色,來評估商品的訂貨狀況,減少過多浪費。
全聯門市。(圖/胡瑞麒攝)
而在商品上架販售後,除了即期品促銷的方式外,全聯在2017年也開始推惜食計畫,每天晚上9點半就會有社福團體的人員就會指定店舖,將蔬果、水果、肉類、鮮魚和麵包等即期或賣相不佳的商品帶走,供餐給需要幫助的團體。
業者指出,2017年至2022年累積超過300家惜食門市,提供給180家以上有供餐需求的社福團體,包含教會陪讀班、精障所、老人長照據點等,受到惜食加菜的人次超過1123萬人次,統計每年搶救超過3000萬元被浪費掉的食物,至今累計金額已高達1.57億元,以一個90元便當來計算,相當一年供給了33萬個便當給需要的人。
社福團體將全聯剩食帶回料理。(圖/社福團體提供)
不過,這樣的惜食計畫雖富有美意,但卻仍有痛點,目前惜食門市佔比仍不到全聯全台門市的四分之一,因礙於食物的保鮮,僅限距離門市30分鐘內車程的單位才能領取,加上在晚間9點半之後才能來領取惜食,業者坦言,領取的人力問題將下一步急需解決的問題。
全聯指出,目前面對食物浪費,運用「源頭管理」、「商品包裝」、「精準訂貨」、「優惠折扣」、「惜食計畫」五大策略同步進行,目前生鮮商品的報廢率從過往的8%約降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