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

【食物浪費】

台灣廚餘量超越日韓20%,東亞最浪費食物的國家

◎ 採訪撰稿/謝丹慈
◎ 攝影剪輯/羅士朋
◎ 封面圖片/胡瑞麒攝

在一個明亮的早晨,廚房裡開始熱鬧起來,大廚們的刀工流利地處理各式青菜,將它們整齊地梳理成一道道美味的佳餚。

早上10點多,我們來到這個特殊的廚房,這裡是一家團購平台的辦公室。今天,他們的辦公室似乎不只是辦公室,還兼具了餐廳的氛圍。有33位同仁今天來上班,只有幾位請了假,但這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

大廚們一邊忙碌著,一邊和同仁們打招呼,「午安!我們今天辦公室一辦二辦三辦,差不多今天33位。」他們開朗地說道,這些大廚們不僅熟練於烹飪,還懂得和同仁們建立親近的關係。

但在這個特殊的午餐時間,大廚們的角色變了,他們成為了同仁們的廚師。每天,他們要計算上班人數,向廚師匯報,以確保飯菜的數量是精準的,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吃飯囉!」廚師宣布著,人工版吃飯鐘聲響起,同仁們拿著自己的碗聚集在廚房前,井然有序地排隊。大家吃多少,就拿多少,這種自助式的用餐方式不僅節省食材,還有助於減少浪費。

不過,這裡的廚師和大廚們並不會因浪費而浪費食材。一早,他們精心準備新鮮的蔬菜、白飯和各式肉類,但如果學生不愛吃某道菜,這些美味料理只能最終倒進廚餘桶裡。然而,這樣的浪費對這些廚師來說,並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無奈,因為他們知道學生們只喜歡吃特定的口味,骨頭和小殘渣是唯一會落入廚餘桶的食物。

TVBS

如果學生不愛吃某道菜,這些美味料理只能最終倒進廚餘桶裡。(圖/TVBS)

另一天,接近中午時分,在的一家量販店裡,熱騰騰的便當從廚房出爐,等待著被顧客品味。超市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他們通常在下午兩點前將即將過期的食品打折出售,否則就只能視為廢棄物。

然而,這樣的情景不僅在這家超市上演。在不同的地方,從家庭到學校,再到商場,都存在著食物浪費的現象。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不容忽視,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每年有13億噸的糧食被浪費,相當於每年生產的糧食中的三分之一,在加工、運輸和消費過程中被浪費。台灣環保署的統計顯示,每個月台灣的超市和超商共產生約500公噸的剩食,其中有高達8成至9成是保存期限只有24小時的鮮食。

食物浪費的問題不僅在個人家庭中存在,也在商業經營中造成嚴重後果。根據台灣法律,擁有資本總額達到新台幣2500萬元的業者被視為事業廢棄物廚餘,而一般家戶的廚餘則歸類為一般廢棄物。儘管台灣已經開始實行廚餘強制分類和回收,但在過去幾年內,廚餘的回收量仍然呈現出波動。台中市環保局隊長周芳禛表示,從111年1月1號開始,台中市強制生熟廚餘分類,將生廚餘送往外埔綠能廠進行妥善處理。

然而,不確實分類的廚餘量仍然存在。在105年,台灣產生了高達91萬噸的廚餘,而到了111年,這一數字降至56萬噸。如果將這些數據納入考慮,台灣每年總共產生了135萬噸的廚餘。然而,這還不包括那些資本額不足新台幣2500萬元的業者、餐廳、超市和商場等場域所產生的廚餘,這些數據尚未被正式統計。

台灣的食物浪費問題嚴重,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指出,台灣人食物浪費的程度在東亞地區居冠,比日本和韓國等國多出20%,更是東南亞國家的8倍以上。這些數據背後反映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需要共同努力,減少食物浪費,保護我們的環境和資源。

在一家超市的冰櫃裡,新鮮食材被冷藏,然而,它們的保存壽命正在倒數計時。即將到期的生鮮食品,在早上以8折的優惠價格出售,到了下午,這個優惠又進一步降至6折。儘管如此,如果仍然沒有找到顧客帶回家,有六項食品即使下架,也不會被浪費。

全聯行銷部的發言人劉鴻徵表示,他們在2017年開始推動了這個惜食計畫,每年大約能夠挽救約3000萬左右的食物浪費。他說:「打烊前還在這個保存期限內的食物呢,然後請這些社福單位來提領。」

TVBS

全聯在2017年開始推動惜食計畫,每年大約能夠挽救約3000萬左右的食物浪費。(圖/TVBS)

然而,要解決食物浪費的問題,不僅僅是在超市層面,還需要從食物供應鏈的源頭做好把關。一個重要的方法是加強產地食材的保存,避免途中毀損,從而減少浪費。全聯行銷部發言人劉鴻徵指出:「精準的訂貨,也就是說我今天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然後怎麼樣在訂貨量上面控制得宜,生鮮的報廢量大概也從過去可能8%左右,最近可能也降了大概2、3%左右。」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的簡任技正劉俊迪補充說:「堆肥化大概是50%左右,我們能源化大概是10%,剩下的40%大概就是飼料化。」

食物浪費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然而,這些採取的措施和努力,從源頭到超市,以及後續的處理方式,都有助於減少浪費,同時提高了我們對食物價值的認識。我們的食物浪費問題仍然存在,但我們正朝著更可持續的未來邁進。

這一天我們來到畜牧場,看到一桶又一桶的廚餘源源不絕地進入處理場,透過精心的篩選和烹煮過程,這些看似廢棄的食材正被重新利用,自動化管理後送至豬舍。

畜牧場業者劉嘉順解釋道:「它不僅能夠降低養豬戶的飼料成本,還能夠讓豬隻長得更為健壯。」一頭豬每天能夠解決10公斤的廚餘,這被視為最簡單的方式來解決環保問題。這些食材經過90度的一小時烹煮和殺菌過程,然後集中處理以減少風險,最終分發至其他養豬場。未來的新廠預計一天能夠處理400噸剩食,供給約4萬頭豬隻。

垃圾車裝滿了廚餘,但這不是會被浪費的結局。這些廚餘被轉化為沼氣,並進行發電,這項環保舉措也為企業帶來了實質收益。

外埔生質能源廠的廠長李長應表示:「之前每天能夠發電8000度,但目前已經提升到1萬度。」這意味著每天可以獲得約5萬塊的收入,一個月接近150萬元的收益。

目前,該廠正在計劃第二階段的擴建,以進一步提高廚餘的比例,以增加發電量。

TVBS

垃圾車裝滿了廚餘,這些廚餘將被轉化為沼氣,並進行發電。(圖/TVBS)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的簡任技正劉俊迪強調,解決食物浪費的一部分關鍵在於改變消費習慣。他表示:「不要吃那種吃到飽的,要求民眾做好分類,把廚餘從垃圾中分類出來,我們就有相應的處理管道。」

全聯行銷部的發言人劉鴻徵也提出了一個實用的建議,他表示:「今天如果把每一個食材都能夠做很好的收納管理,你的冰箱不要亂七八糟,就不容易有食物過期的現象。」

過去,學校營養午餐被認為是廚餘製造的大戶。然而,在教育局、團膳業者、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這種情況已經大幅減少。根據台北市食品餐盒公會的統計,2016年,他們每天供應7萬多份餐,平均回收10公噸的廚餘,但過去7年已經降至約2公噸,僅剩下原來的五分之一。

食物浪費問題不僅浪費了食材,還增加了環境負擔。如果將全球的糧食損失與浪費比作一個國家,那麼它將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碳排放國。在這個背景下,歐盟執委會於2023年7月5日提出了新的目標,要求到2030年,人均食物浪費要減少30%。我們必須共同努力,改變消費習慣,以減少食物浪費,並減輕對環境的負擔。 

相關影音

TVBS

延伸閱讀

TVBS製作團隊

數位事業部 TVBS新聞網
TVBS新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