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 Sep
- 2018
圖/TVBS新聞
民進黨的台北市長候選人,日前找了一位「前柯粉」潘袁詩羽一同召開記者會,會中,這位柯粉表達對現任市長柯文哲的許多失望,語帶哽咽甚至落淚,但事後該女子被懷疑是「自己人」,並非柯粉,讓她慘遭網友抨擊。
對此,柯文哲表示,「對於我與市府團隊有建議或批評的,不需要特意強調自己是『前柯粉』,我們都會認真傾聽他的意見,有需要改進的,我們也都會努力去做。」
據說為了挽救低迷的民調,民進黨陣營將轉守為攻,未來將繼續邀請年輕柯粉們來針砭市政與提出建言。
這樣的策略,有辦法在未來幾個月內達成讓民調與選情「黃金交叉」的目標嗎?
根據社會心理學當中提到的「起始效應」(primacy effect),特質被發現的順序會影響後續被認可的效力,也就是說,第一印象是重要的。
Asch在1946年的經典研究,一組研究參與者得到某個人的特質名單是「聰明的、勤勞的、衝動的、吹毛求疵的、固執與忌妒的。」,另一組收到相同的特質名單,只是排列順序相反,照道理來說,兩組研究參與者對這個同一人的感覺應該一樣,但是,收到正向特質在前的名單的參與者,卻容易對該人形成較好的印象。
一旦知覺者認為他們已經對某人形成正確的印象時,他們對後續的訊息也就不會那麼在意,於是,當知覺者們閱讀一系列關於某人的描述時,花費在每字每句的閱讀時間,其實是穩定的降低;既然處理訊息的時間降低,就不太可能去詳細思考後來獲得的新反證。
「意義改變假設」(change-of-meaning hypothesis)更認為,人們一旦形成第一印象,便會以第一印象詮釋不一致的訊息,Asch和研究夥伴在1984年又做了一個研究,他們給研究參與者觀看一些衝突、不一致的特質配對,例如,一個「聰明的-愚蠢的」人,可能會被想成是「在抽象議題上非常聰明,但是在生活日常實際任務上卻顯得愚笨。」「愉快的-憂鬱的」人則容易被認為是一個情緒化的人。
讓我們google一下「柯文哲、特質」這樣的關鍵字,大致可獲得「真誠、自信-直率、粗魯」這樣的反差結果。
你會有「這個人很敢講真話,但有時無意間容易冒犯他人」的印象形成嗎?
而民進黨陣營候選人的特質搜尋,糟糕,面目似乎有點模糊,努力搜尋到第二頁,再加上美女議員被自家人欺負的新聞印象太深刻,約略歸納出「只做不說、點子多-賣老、抱貓、禪式打法、網內互打…」台北東區心理醫生很少看政論新聞,以下只好開放網友留言,根據「意義改變假設」,你會如何詮釋不同候選人所帶給你的反差特質呢?
延伸閱讀
人氣點閱榜
她真心奉勸女人這9種朋友別深交:背後講壞話、勢利眼、重男輕女...
2017/06/20 12:53一定要有這9種感覺,這才叫做愛情!
2017/09/25 12:43清大高材生面試遭打槍8次,第9次他才知道…
2017/08/24 10:43想要讓男人愛妳,先從了解男人開始。
2017/05/04 18:02吃地瓜減重卻變胖?營養師:這樣吃才能降低熱量
2018/06/04 10:47生理期特別累?其實妳缺少這些營養!
2018/01/17 14:23外食族必備「麵攤熱量表」,當心爆卡小吃!
2017/12/26 10:49出差實用!5句海外協商談判英文讓你懂得Give And Take
2018/03/06 14:50【偏執型人格】既自卑又自大,既熱愛又猜疑 !
2016/06/02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