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蜥蜴口水能偵測腫瘤!醫學新突破 準確率提高30%破9成
吉拉毒蜥(Gila monster)是全球僅有的兩種毒蜥蜴之一。近期科學家發現,這種蜥蜴的唾液中含有一種特殊蛋白質,可以精準檢測罕見且靠現在技術難以發現的胰島素瘤,準確率高95%。1天前 -
提升代謝就「不易復胖」!4招從根本改善 適合減重季節來了
代謝靈活性差竟是復胖元凶?醫師指出,代謝靈活性變差會導致胰島素阻抗,澱粉容易形成內臟脂肪。而提升代謝的核心在於改善粒線體的靈活性,要避免胰島素阻抗與脂肪囤積,醫師建議4種方法。2024/11/17 15:37 -
20歲男大生「天天2杯手搖飲」突暈倒了!送醫血糖飆破千
年輕族群也恐罹患糖尿病,營養師許瓊月在節目中分享,有名20歲男大生從小愛吃炸雞、高中起每天喝2杯手搖飲,有天竟在校園昏倒送醫!檢查發現血糖值破千,已罹患第2型糖尿病。2024/11/16 14:57 -
全球成人罹糖尿病比例30年增1倍 開發中國家增幅最大
今天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過去年30年來,全球成年人罹患糖尿病的比例增加1倍,增幅最大的在開發中國家。2024/11/14 14:00 -
怎麼減肥都不瘦!女星罹「胰島素阻抗」險糖尿病 1飲食法解決
氣質女星任容萱最近瘦身有成,成功在4個月期間減肥8公斤、體脂減8%,她透露自己以前雖然BMI在標準範圍內,但體脂率、內臟脂肪都偏高,還合併有脂肪肝和胰島素阻抗,面臨糖尿病前期風險。2024/11/07 12:50 -
胰島素阻抗釀糖尿病!醫教4方法預防 3C用多竟也會高血糖
胰島素可以維持血糖穩定,而當胰島素敏感度逐漸下降,會發生胰島素阻抗,久而久之會罹患糖尿病,該如何避免胰島素阻抗?醫師表示,有4個方法可以解決胰島素阻抗。2024/11/02 22:37 -
糖尿病打「胰島素」超傷腎?醫破迷思:延遲注射洗腎風險才高
糖尿病是國人第五大死因,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但仍有不少人對糖尿病及治療方式有所誤解,其中打胰島素會導致洗腎等錯誤觀念。對此,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李洮俊理事長指出,延遲注射胰島素反而使得糖尿病控制不佳,還可能提高洗腎的風險。2024/10/30 15:42 -
聽音樂也能抗糖尿病?醫揭密聽「這類音樂」降血糖又紓壓
聽音樂也能抗糖尿病?糖尿病傳統治療是依賴飲食調整、運動和藥物控制,但近年有研究發現,音樂療法成為輔助治療糖尿病的亮點!科學研究表明,音樂不僅能促進胰島素分泌,還有助穩定血糖、緩解壓力。2024/10/19 10:18 -
不用吃藥!糖尿病男「戒2物」血糖大降 連胰島素也免打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2022年全國約有256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糖尿病患若未及早發現、控制,恐引發嚴重併發症,造成截肢、失明,甚至終身洗腎。對此,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分享,有一名43歲男性患者,原本糖化血色素高達14,需要施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數值,卻靠著飲食調整,僅一個月血糖數值就獲得顯著改善,甚至不用再打胰島素。2024/10/14 12:24 -
免打針吃藥!2裝置掌握血糖變化 「自動輸入胰島素」輕鬆無痛
長期需要監測血糖變化的糖尿病人,可以利用連續血糖監測系統,配合胰島素幫浦主動輸注胰島素,避免血糖高低起伏困擾。馬偕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表示,這套裝置除了用在第一型糖尿病患之外,也可用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胰島素幫浦能接收連續血糖監測的數值,主動調整並精準給予胰島素,患者免扎針測血糖之外,也不用另外打胰島素,方便又保有生活品質。2024/10/12 15:34 -
9歲柯基犬測血糖變死亡 飼主控醫疏失
台中一名何小姐養9年的柯基犬,本身有糖尿病,送到台中大甲一間動物醫院住院檢測血糖,醫生說胰臟炎住院,沒想到,5天後接到醫院通知柯基犬死亡,讓何小姐控訴,醫院沒打胰島素,監視器畫面還顯示醫生謊報急救時間,當事醫生則回應,颱風來無法取得胰島素。2024/10/07 19:02 -
炒飯、炒麵愛配「這醬料」!全家都患糖尿病 2地雷一次看
近年來,台灣60歲以上的人口中,每5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發生率高達20%。家醫科暨減重專科醫師楊智雯日前在臉書粉專「楊智雯醫師 |陪你健康享瘦每一天」發文表示,曾遇過一家人全部確診糖尿病的案例,經詢問後發現,他們三餐都吃炒飯、炒麵,而且一定加辣椒醬、醬油,甚至「一個人可以連吃3碗」,等於一餐吃下10份的醣類,導致血糖飆高到4、500mg/dl。2024/10/06 11:00 -
為了減重、控制血糖! 每天必做「這件事」醫師:仍有潛在風險問題!
低碳飲食已被廣泛用於減重和改善健康狀況,且被證實對一些特定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有潛在的治療效應。事實上低碳飲食,就是限制每日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量。這樣的飲食方式能夠促使身體改變能量來源,從燃燒葡萄糖轉變為燃燒脂肪,事實上低碳飲食的目的是通過減少血糖和胰島素水平來促進體脂的消耗,進而達到減重和控制血糖的效果。2024/09/28 22:49 -
50歲女強人飲控、不碰消夜「1年仍肥14公斤」 醫揭4大元凶
更年期女性困擾!一名50多歲公關公司女主管,本身工作相當忙碌,但十分注意身材管理,更是堅決不碰消夜,且嚴格控制飲食,但即使進食量已比往常少了一半,體重卻仍不斷增加,一年內足足胖了14公斤。某天,她在女廁偶然聽到同事私下稱她為「氣球」;醫師表示,更年期肥胖主要有4大原因:雌激素不足、壓力荷爾蒙異常、胰島素阻抗以及肌肉流失。2024/09/27 14:57 -
一堆人都犯!醫示警「五大危險吃法」易得糖尿病 饅頭控當心了
現代人經常外食,很多時候沒辦法攝取足夠的蔬果達到均衡飲食。日前醫師就分享,有五大吃法恐容易得糖尿病,且是現代人容易遇到的情況。其中若愛吃白吐司、饅頭、麵條的民眾也得當心了,吃了太多恐增加胰島素阻抗的風險,對人體相當傷。2024/09/26 14:29 -
醫師一年半狂瘦18公斤!戒「1食物」不復胖 逆轉高血壓
肥胖不僅會衍生代謝性問題,如脂肪肝、三高等,更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一名醫師分享健康減重祕方,成功在一年半內瘦下18公斤。他強調,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減醣」,透過控制飲食中的醣份攝取,不僅能消除脂肪肝,更能逆轉高血壓,讓身體逆齡。2024/09/24 14:34 -
一堆人天天吃!愛吃「1類食物」慘了 醫示警:大腦變漿糊海
「小心!愛吃高糖、高油脂食物恐導致大腦變成一片漿糊海!」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指出,有研究發現,喜歡吃高糖、高油脂飲食,致使大腦神經反覆發炎,還會阻擋胰島素的正常作用,進而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其他併發症的風險,因此想要清除大腦的漿糊垃圾,最根本的預防措施就是保有健康的飲食習慣,改善胰島素作用並控制血糖,就能保護大腦免於漿糊化。2024/09/22 14:53 -
運動後血糖不降反升?醫授「控糖5法」改善 避開1時間是關鍵
運動能維持健康體重,改善情緒壓力,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每周保持規律運動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併發症風險。不過有部分糖友在運動後血糖卻不降反升,是怎麼回事?醫師吳書婷說明運動中血糖變化的成因,並建議可採取5項措施來改善。2024/09/17 12:05 -
身體「這幾處」突然變黑 竟洗不掉!恐罹「這疾病」下場慘
您聽過黑色棘皮症嗎?主要症狀包括皮膚變黑,主要是受影響的皮膚區域,變得暗黑或灰黑色,顏色隨著病情加重而加深。皮膚也會出現增厚和粗糙,病友可能會感覺到輕微的搔癢或刺痛感。醫師指出,黑色棘皮症和胰島素阻抗有相當密切的關聯。也就是說,糖尿病肥胖或者是具有代謝性疾病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黑色棘皮症。2024/09/10 22:33 -
體溫莫名升高要注意!癌王發威「2類人」小心 一旦染上恐死路一條
台人「十大死因」中,第一名便是癌症、第五名則是糖尿病,其中在各個癌症中,第7名的「胰臟癌」死亡率可說是非常之高,且與糖尿病有高度正相關,如果有糖尿病,罹患胰臟癌的機率也會大大增高。肝膽腸胃科錢政弘醫師也呼籲「2種人」要小心,更透露「體溫上升」恐怕是罹癌前兆。2024/09/10 18:31 -
30多歲女壓力爆表「胖20公斤」!醫授7招緩解:睡眠很重要
產業蓬勃發展,生活便利之餘亦讓許多人深陷工作,面對沉重的生活、工作、人際壓力,如何排解就成一大課題。小宙初日診所減重專科醫師吳榛槿在臉書發文提醒,千萬不可小看「壓力荷爾蒙」,若不調整作息及飲食,當心肥胖、胰島素阻抗、代謝症候群找上門。2024/09/07 14:55 -
三酸甘油酯爆表!每天喝「1綠色蔬果汁」奇蹟改善 體重也降了
綠拿鐵是許多人追求健康飲食的選擇。初日診所家醫科暨減重專科醫師李思賢特別邀請一位因脂肪肝導致減重停滯的患者,進行為期2周綠拿鐵實驗,結果超驚人,三酸甘油酯從209mg/dL下降到122mg/dL、空腹胰島素也從9.8降低到6.4。2024/09/06 14:22 -
男血糖失控忽高忽低!竟是運動導致 醫曝5類族群注意
一名40多歲男性,本身有糖尿病,以胰島素控制血糖,但每次回診檢測,血糖卻一下高一下低,甚至有時血糖會低到出現頭暈、冒冷汗的狀況,問診後才得知患者在回診前每天都做1至1.5小時的運動,醫師指出,如運動量改變就會引起胰島素阻抗變動,導致血糖高低會隨著運動與否影響,除了糖尿病之外,肥胖、心血管疾病、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等,都與胰島素阻抗相關。2024/08/23 12:11 -
別讓三高纏身!醫授「10種」控血糖食物 這款能降膽固醇又護肝
想要控制血糖該怎麼做?初日診所家醫科暨減重專科醫師許芷瑜推薦,有10種蔬菜是最適合需要控糖的人,像是蘆筍、地瓜葉、洋蔥、黑木耳、綠花椰菜等,可以預防胰島素阻抗、控制血糖、降膽固醇等。2024/08/22 22:20 -
30歲女常喊累「補B群也沒用」 醫警:1食物吃太多
一名30多歲女性因體重、體態問題,以及長期受到慢性疲勞困擾就診,醫師魏士航檢查後發現她有B群不足的情形,後來又發現她常吃一類食物,導致情況更嚴重。2024/08/13 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