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住華科技肇事逃逸孫安佐領域展開二伯酒駕肇逃YouTuber誠品西門房仲招牌謝國樑罷免案
  • 搜尋:

    電力 結果共2,749筆

  • 大貨車遭破車窗偷竊 「哨兵模式」抓小偷

    除了電動車,熄火之後有「哨兵模式」監控,現在的行車紀錄器,也有類似功能,熄火之後車子震動,就會自動利用內部電力,開始錄影,苗栗一輛大貨車,遭小偷破壞車窗,偷走車上工具,就是這樣的「哨兵模式」抓到小偷。
    2023/04/16 20:32
  • 華郵:中國氣球配備太陽能電池板 可為複雜雷達供電

    華盛頓郵報今天援引美國情報機構外洩文件報導,2月被美國擊落的中國間諜氣球配備的太陽能電池板可產生足夠電力,以驅動一種雷達,並在夜間拍攝或穿透雲層回傳影像。
    2023/04/16 05:36
  • 電動車電力外送需求量增 新創企業市值突破1.1億

    各地電動車數量不斷增加,但充電站的基礎設施卻不見得能跟上腳步。透過手機下單,可以把電力帶到指定地點的移動式外送充電,就成為炙手可熱的新創產業。想出這樣移動式充電的業者才30歲,光是今年就吸引三千萬美元的注資,公司市值已經突破1.1億美元。
    2023/04/14 14:12
  • 從市區打到聯外道路!俄軍沒放棄 巴赫姆特包圍戰持續中

    烏俄雙方持續在巴赫姆特激戰,而且不只市中心有巷戰;當地的交通要道也不時傳出爆炸聲。儘管俄羅斯持續用飛彈和無人機,攻擊烏克蘭的電網和基礎設施。不過效果顯然很有限,因為時隔半年,烏克蘭不只恢復正常供電,甚至還能輸出400兆瓦電力到歐洲各國。
    2023/04/09 12:45
  • 風力光電自產綠氫將更便宜 儲氫備用變身成台灣缺電救星?

    為了做到淨零碳排,近年台灣持續發展氫能應用,不過業界多半只能用甲烷、石油等化石燃料製氫,過程會產生排碳、被稱為「灰氫」,並非真正的潔淨能源。現在有德國業者導入專利技術,利用光電或風電在尖峰時間的剩餘電力,驅動電解槽、將純水分離為氧氣和純淨的綠氫,如果先儲存起來,等缺電時釋出,將有助於台灣穩定電力供應。不過問題在於,國內綠電都被半導體業買走了,要有綠電來電解製氫,目前還有難度。
    2023/04/03 22:55
  • 高雄輕軌電力異常!改採公車接駁 11:10全線恢復正常

    高雄輕軌C21A內惟藝術中心站至C21美術館站間下行軌旁電力設備今(31)日發生異常,區域斷電檢修,C18站至C24站改採公車接駁,11:10恢復正常營運,設備異常原因尚在查修當中。
    2023/03/31 11:48
  • 為烏軍擴建 歐洲彈藥廠計畫受阻竟因「TikTok壟斷電力」

    「北歐彈藥公司(Nammo)」由挪威、芬蘭官方共同擁有,是歐洲最大彈藥製造商之一,為了在俄烏戰爭中提供彈藥給烏軍,決定進行擴建計畫,沒想到在挪威中部工廠的擴建計畫卻受阻,原因是當地的電力能源被一座新成立的「TikTok」數據中心給壟斷,Nammo執行長也無奈開玩笑表示,「我們很擔心未來的增長,會因為貓咪影片受到挑戰。」
    2023/03/29 12:08
  • 烏春天反攻.西方坦克擔主戰力 TikTok加重「缺彈」危機

    烏克蘭東部前線城市巴赫姆特的戰況膠著,烏俄兩軍都宣稱有所斬獲;烏軍每日平均消耗6千枚炮彈,已經出現嚴重短缺,指揮官呼籲西方增援炮彈;不過歐洲最大軍火商表示,他們在挪威的工廠無法擴建增產,因為當地TikTok數據中心用掉所有備用電力。西方援助的坦克車已經送抵烏克蘭,包括德國的豹二式和英國的挑戰者坦克車,數十台生力軍也將成為烏克蘭春天反攻的主戰力。
    2023/03/28 19:13
  • 馬維拉又出場!4月漲電價遭批 綠委:比馬政府公平負責

    台灣電力公司連續2年虧損,超過了新台幣5千億,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17日決議,從4月開始調漲電價,漲幅達到11%,引發國人關注。長年關注能源議題的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這次提出的方案,如果跟馬英九政府時代相比,其實細緻非常多,雖然被調整電價的朋友都不會是開心的,但這個審議方案真的比還是國民黨時代公平也負責任很多,當時馬政府是住、商業、工業全面調漲,就算服務業電價本就比較高,而且會更大幅度影響通膨,還是等比例的調高,不去為了緩解衝擊做努力。
    2023/03/18 12:59
  • 漲電價也救不了台電? 王美花:還要提醒民眾節電

    台灣電力公司連續2年虧損,超過了新台幣5千億,經濟部17日拍板4月起新版電價,平均漲幅達11%,引發國人關注。不過,外界質疑,電價調漲也無法彌補台電虧損的漏洞。經濟部長王美花今(18日)陪同行政院長陳建仁視察中部大甲溪水情時表示,電價調漲不是只為了不讓台電倒閉,也希望能夠提醒民眾共同節電。
    2023/03/18 12:34
  • 快訊/台安大停電!民怨MRI病人得撤出 醫院回應了

    位在台北松山區八德路的台安醫院下午發生停電,有民眾周小姐向《TVBS新聞網》表示,大約下午三點半,台安醫院突然發生停電,雖然有備用電力,但是停電導致MRI磁共振造影要重開需要時間,而原本要做MRI的病人就得全部撤出檢查室。對此,台安醫院回應,醫院都有緊急備用電力,因此醫院沒有受到停電影響。
    2023/03/17 17:19
  • 明天停機!核二2號機除役 王美花:130萬瓩新機確保供電

    核二2號機服役年滿將於明天停機,外界關注電力缺口。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今年夏季將新增機組共130萬瓩,大於除役供電量,加上太陽能、風力和水力等再生能源發電出力,可持續確保未來供電穩定無虞。
    2023/03/13 20:03
  • 俄空襲烏大城市 極音速飛彈上場 恫嚇烏國空防

    俄羅斯周四對烏克蘭多個城市發動空襲,西部大城利維夫死傷最嚴重,首都基輔和南部大城電力系統受損,扎波羅熱核電廠一度斷電,核安再次拉警報。俄羅斯這次共發射80多枚飛彈,飛彈類型多樣,其中包括6枚極音速飛彈,烏克蘭認為這是俄軍的新戰術,目的是要恫嚇烏國空軍。
    2023/03/10 19:54
  • 「輻水」夏季排海洋 福島人崩潰:惡夢重演

    日本311震災第12年,東京電力公司預備在夏季,將淨化過的輻射處理水排入海中,雖然強調標準比國家規定更嚴格,但仍讓福島人不安,害怕得來不易的消費信心毀於一旦。為此,福島漁業安排參訪團,向外界解說嚴謹的自主管理;而稻田因輻射落塵疑慮,米農改種非食用稻米,提供環保塑膠製造原料,做成低碳餐具與容器,一步步創造福島未來。
    2023/03/10 19:54
  • 俄狂射84彈轟烏 包含6枚匕首極音速飛彈

    俄羅斯在周四,又對烏克蘭,包含首都基輔在內的多座城市,展開大規模攻擊,發射至少84枚飛彈,當中甚至包含6枚匕首極音速飛彈。外媒報導稱這是近一個月來,俄羅斯發動的最大攻擊,甚至鎖定西方軍援重要路線,西部大城利維夫。另外攻擊也造成札波羅熱核電廠,一度電力中斷,得啟動柴油發電機供電。
    2023/03/10 14:46
  • 俄再大空襲狂射81飛彈 巴赫姆特恐近日淪陷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俄羅斯今天又對烏克蘭發動大空襲,朝首都基輔在內,總共發射81枚飛彈,還出動8架無人機攻擊,造成札波羅熱核電廠,還一度電力中斷。另外巴赫姆特,持續激戰,北約秘書長坦言,未來幾天就可能淪陷。
    2023/03/09 22:31
  • 桃園市區無預警停電!誇張原因曝光 影響近5千戶

    桃園市桃園區經國路今(9)日早上7點35分無預警停電,範圍包括經國路及莊敬路一段交叉口一帶,一共造成4670戶停電。經台灣電力公司桃園區營業處派員搶修,已於上午9時42分許全線復電,對此停電原因曝光。
    2023/03/09 11:53
  • 綠能轉型難!抗議陸上風電場 挪威人憂電費漲

    綠能、減碳,是現在大多數國家的目標,但身為綠能大國的挪威,同樣面臨困境。挪威政府計畫讓南部大型工業園區全面電氣化,由電網電力取代天然氣,走向綠色轉型減碳,但民眾擔心高需求將推升電價,讓荷包更吃緊。而位於挪威中部的歐洲最大風力發電場,151座巨大機組破壞了當地原住民的馴鹿放牧地,引發抗議,示威者霸占政府大樓出入口,瑞典環保少女也趕赴奧斯陸相挺。
    2023/03/03 20:00
  • 0充電到100%只要9分半!realme快充手機風靡MWC

    大陸新興手機品牌realme,在今年MWC上推出一款新機,號稱從0充滿100%電力,只需要九分半,重寫商用市場充電速度標準。今年的MWC,也成為大陸品牌的回歸秀,包括聯想、華為等,都有新作品展出。
    2023/03/01 17:52
  • 核二廠2號機將除役 經濟部次長「3點掛保證」:不會缺電

    核二廠2號機將在3月停機除役,外界擔心缺電問題。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昨(25)日表示,「我可以很肯定地說不會」,主要是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發電度數將持續成長,以及核電對台灣電力系統的影響力已經下降。
    2023/02/26 08:42
  • 地底變電所更穩定 台電新北電力心臟啟用

    位於新北市新板特區的,台電新民多功能變電所大樓,舉辦喬遷啟用典禮,變電站地下化,擺脫鄰避設施的印象,提供更穩定電力,年供電超過6億度,成為新北的電力心臟。
    2023/02/23 14:32
  • 土耳其雷伊漢勒市斷水斷電 台灣中心成災民庇護所

    離土耳其強震震央不到200公里的雷伊漢勒市面臨幾乎斷水斷電的窘境,災民紛紛湧入台灣中心求助。執行長表示,中心提供熱食、手機充電的電力,估計300到400人留在中心過夜。
    2023/02/08 16:32
  • 點亮史上最大規模「2023台灣燈會」 幕後關鍵是他們

    2023台灣燈會睽違23年在台北舉辦,明(5)日起正式登場,有別以往,今年首度橫跨北市各行政區打造「城市型燈會」,168公頃範圍創史上最大規模。不過要讓超過300件燈飾作品在各大商圈高樓、街道巷弄間順利點亮,可不是件小工程,除了必須增加電力供應,同時還得兼顧既有穩定用電,背後靠的是近600位台電人員,檢測約300處供電設備,經歷無數摸黑夜晚,於35個供電重點位置新設、擴增變壓器,共同點亮燈會與新年希望。
    2023/02/04 18:14
  • 再生能源新發展!台電與中研院簽署MOU 推動氫能發電

    台電去(2022)年首度宣示「電力淨零」目標,並陸續與西門子、三菱等國際大廠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推動既有發電機組結合新能源應用的燃氣混氫、燃煤混氨發電示範,今日又與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中央研究院簽署「減碳及綠能技術發展應用合作備忘錄」,目標今年底可將第一桶生產出來的氫氣,搭配興達電廠燃氣機組進行氫氣混燒測試。
    2023/02/02 13:15
  • 別只盯半導體!謝金河曝「這產業」今年最亮眼:嘆為觀止

    台股30日開紅盤兔跳560,此後兩日的百點震盪引市場關注,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昨(31)日直言「重電產業大軍升火待發」,認為不管是風力發電、太陽能,到所有輸配電的產業,今年可能在全台電力建置下,成為最亮眼的產業。
    2023/02/01 10:4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