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傷勢Pilot分手交友對象燙髮櫻花妹髮型蘇一峰2024燙髮班機
  • 搜尋:

    藍于洺  結果共2,898筆

  • 又來了!興達電廠出包全台大停電 學者:台灣電網系統很脆弱

    全台大停電,起因在於興達電廠發生事故,專家學者表示,這也反映出台灣的電網系統相當脆弱,只要一個環節出錯,就會釀成全台灣的大規模停電,建議可以興建儲電系統,以及分散蓋小型電廠的方式,甚至可以著手計畫智慧電網。更有專家表示,若不能改善這樣的系統,大停電不會只有這一次,而且會越來越嚴重。
    2022/03/03 22:28
  • 金錢熱潮!全台破半數人台股有開戶 股民估台股有望站上「萬九」

    通膨壓力持續,不少人怕錢放在銀行會變小,多數人採取投資手法,根據統計,台股的總開戶人數,來到了1201萬人,超過了全台總人口數的一半。金融單位調查表示,49.7%的民眾預估台股將會站上一萬九千點,股市熱潮相當明顯,但專家也提醒,俄烏戰爭,以及升息策略的影響,都會是影響市場的重要關鍵。
    2022/03/02 22:58
  • 預售屋銷售火熱!六都價格上揚 均價突破千萬

    預售屋銷量越來越夯,根據數據統計,去年台灣預售屋金額來到1.28兆台幣,六都平均總價都站上千萬元,其中台北市的成交價格最高,平均每坪90.8萬元,而成交件數最多的則是在桃園市1萬9,879件,顯示六都的預售屋市場,越來越火燙。
    2022/02/24 22:57
  • 有達標嗎?主計總處公布去年總薪資月薪55K 上班族嘆難

    主計總處公布110年國人平均每月的總薪資,為5萬5754元年增率2.94%,但不少上班族表示,要達到5萬5這個數字,需要很多時間,還需要運氣。因為現階段要調薪難度很高,加上通膨不斷持續,萬物皆漲,薪水不漲的情況之下,生活越來越辛苦。
    2022/02/23 22:59
  • 有片/台灣香港清零兩樣情、香港疫情延燒 主因在於未妥善分流

    香港疫情延燒,確診數量越來越多,醫療量能越來越吃緊,然而台灣香港同樣都是以清零為主,但香港卻疫情失控,醫師分析主要在於香港沒有把確診者妥善分流,讓醫療資源無法有效的利用。也讓現在疫情延燒,醫療、人力兩頭燒。
    2022/02/22 23:20
  • 荷包又扁了! 民苦嘆薪水難漲 一月通膨創13年來最大漲幅

    萬物皆漲,只有薪水不漲,是許多勞工朋友跟上班族的心聲寫照,根據統計調查,台灣有91.6%的民眾不滿意現在的薪資,而且有許多上班族沒加薪,平均凍薪期落在四年左右。加上通膨持續嚴重,數據顯示1月核心CPI年增率達到2.42%,寫下13年來新高,也讓大家的荷包,變得越來越扁了。
    2022/02/21 23:04
  • 五大類人對疫苗有疑慮 醫生:懼怕副作用成主要關鍵

    施打疫苗是防疫重點,但是醫生表示,有五大類人對於施打疫苗是有疑慮的,包含長者、孕婦、慢性病患;另類療法者及藍領階級等等。指揮中心擬定,第三劑至少要施打五成以上,邊境管制才有望逐步解封。為了提升疫苗涵蓋率,指揮中心也祭出了一些方案,希望民眾多多施打。
    2022/02/18 23:00
  • 有片/雙北高房價買厝難入手! 推動新模式「合作住宅」

    疫情期間,資金回流,不少人投資房地產,也帶動房價房租,各地的房價所得比都有上揚,也讓年輕人苦嘆,現在是買不起也租不起。脫北者也越來越多。最近也興起一波新的模式,稱為合作住宅,由民間發動,一起打造可以負擔居住的住宅。但專家表示這模式雖然很好,但土地跟成本仍舊是問題,執行上仍有難度。
    2022/02/17 22:38
  • 西華若改豪宅有望獲利150億 專家:飯店開20年都賺不到

    32年歷史的西華飯店,正式吹熄燈號,去年11月西華危老改建案通過,取得40%容積獎勵,達危老容積獎勵天花板上限,業界人士表示,改建豪宅是這個地段最有機會創造價值的選項,若改建豪宅估計每一坪可上看200萬元,獲利約130億到150億。對照之前經營飯店來看,營收落差非常大。
    2022/02/16 23:30
  • 109年台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3千人 超過鄰國日本

    台灣在109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到了三千人,這個數字比鄰國的日本還要高,經濟損失達到了五千億元,現在就有立委提出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主要以三個面向,執法、硬體、觀念著手,希望能有效落實,降低交通死傷。
    2022/02/15 23:01
  • 拚「微解封」!盼望與疫共存 專家:完整接種成關鍵

    疫情延燒許久,大家都希望能早日回歸正常生活,北市府也宣布即將微解封,包含電影院等地方都可以重新恢復飲食。但是新北跟高雄,則是暫時不跟進。另外專業醫師也表示,提升疫苗施打率,完整接種的人口多了,就算染疫也是輕症化,能達到與疫共存的效果。
    2022/02/14 22:57
  • 離婚率居高不下 專家:應建立未成年子女保護機制

    現代人離婚率居高不下,但往往影響最大的,是雙方養育的未成年子女,專家表示在國外,有些國家規定,離婚必須要提出完善的子女照顧計畫,經過審核完畢之後才能離婚,確保孩子的照護;但在台灣卻沒有相關配套,也讓不少孩子,在父母離婚之後,面臨極大的生活衝擊。
    2022/02/12 23:00
  • 待價而沽!大專畢業生22%未就業 拚證照考試找更好飯碗

    充實自己,找更好的職涯發展,這是現在很多畢業生的寫照,根據統計,大專畢業生有22%仍在待業當中,為的就是希望充實自己的實力,像是準備考試,或者考更多專業證照等等。然而公職鐵飯碗仍舊搶手,近五年133萬多畢業生當中,僅僅只有6萬多人考上,競爭相當激烈。
    2022/02/11 22:59
  • 有片/全罩半罩哪種好!安全帽打智慧科技 能聽耳機裝紀錄器

    騎機車必須要戴安全帽,又分為全罩跟半罩的規格,全罩式比較安全舒適,半罩式比較輕鬆方便,各有好壞。現在也有業者,因應智慧科技的運用,推出了能連結藍牙,接聽手機的功能。以及把行車紀錄器裝在安全帽內,業者表示,在符合法規的情況之下,做出各種變化,來滿足消費者市場需求。
    2022/02/10 23:05
  • 當心了!小一學童近視率達20% 散瞳劑、塑型片為主要治療方法

    疫情期間,線上課程多,看螢幕時間增加,也讓學童近視率提高,根據數據顯示,小一學童近視率達到20%。醫師表示,通常會使用散瞳劑跟角膜塑型片來矯正,散瞳劑會依照患者需求做濃度調整。塑型片則是能改變角膜屈光度,延緩眼軸成長速率。而連鎖眼鏡行也表示,近來兒童眼鏡銷量增加,不少父母會幫孩子選用功能性的濾藍光鏡片。
    2022/02/09 23:04
  • 有片/早早規劃!少子化、高齡化雙重夾擊 七八年級生年老後得靠自己

    少子化,高齡化情況越來越嚴重,根據統計,未來在民國154年,全台灣只剩下1735萬人,老化指數達到450.1,等於是勞動力會縮減一大半,到時候現在的七八年級生,就會變成年老族群,為了避免勞動力不足,許多人趁著年輕就早早規畫退休人生,避免成為孩子兒女的負擔。
    2022/02/08 23:07
  • 有片/疫情怕出門!超商、超市成立生鮮即時外送 大搶「自煮商機」

    疫情期間,民眾減少出門,盡量在家吃飯,也讓「自煮商機」大幅提升,現在連鎖超商設立生鮮區域,搭配即時外送,提升不少業績銷量。另外連鎖超市也推出許多特色即時料理包,包括佛跳牆等等,加熱之後就可以在家跟朋友吃飯,相當方便。
    2022/01/31 23:14
  • 四年後再來!王振名、賴柏瑋刻苦訓練 再拚亞運武術

    上屆雅加達亞運,武術國手王振名意外在拿手的棍術表現失常,最後無緣獎牌。另外一名南拳南棍好手賴柏瑋,同樣也是因為年輕氣盛,當年只拿下第四名,四年過去,這些選手更加成熟,也希望能在杭州打出好成績。另外跆拳道品勢項目,今年亞運則是減少賽事項目,也讓中華隊競爭,更加激烈。
    2022/01/30 10:35
  • 老鷹抓小雞!卡巴迪戰術技巧多元 中華有望亞運爭牌

    有一種運動看起來很像是在玩老鷹抓小雞,這運動叫做卡巴迪,是一項非常講究技巧戰術的競技運動,也是亞運的正規項目,中華培訓隊已經開始訓練,非常有機會在這個項目中奪牌。另外克拉術也是亞運正規賽事,因為沒有立技跟寢技,被稱為是最安全的摔跤,上屆銅牌詹皓程、楊憲慈也希望能在克拉術項目,再幫中華隊爭奪榮耀。
    2022/01/30 10:34
  • 亞運最吸睛!中華龍舟天菜團 杭州亞運再出發

    亞運戰場上最吸睛的就是中華龍舟隊了,上屆在雅加達亞運拿下兩金一銀好成績,而且龍舟隊每個隊員都身材健壯,被稱為是亞運戰場上顏質最高的團隊,這次杭州亞運龍舟隊早早開始在花蓮訓練,希望能克服過往短距離比較弱勢的項目,目標是要拿下亞運龍舟賽事的金牌大滿貫。
    2022/01/30 10:32
  • 滑輪溜冰中華奪牌大庫 楊合貞、李孟竹盼穿金戴銀

    滑輪溜冰一直是中華隊的奪牌大庫,曾經在世大運拿過五面金牌的國手楊合貞,去年底國際賽遭遇嚴重傷勢,雖然現在已經痊癒,但在調整狀態上,還有許多加強空間。另外一位女將李孟竹,上屆亞運拿下金牌,本屆她也希望繼續努力,能夠再次拿下金牌。
    2022/01/30 10:31
  • 亞運軟網中華共摘7金9銀14銅 杭州戰場台將信心十足

    軟式網球是中華隊奪金大庫,成為正式項目後,六屆亞運中華隊一共拿下7金9銀14銅,成績相當出色,上屆亞運奪下混雙金牌的鄭竹玲,也希望能有機會再次挑戰杭州戰場。另外女子壘球部分,中華隊也在過去八屆賽事拿下四銀四銅,但就是沒有金牌,因為每次遭遇到日本隊,就是一項難以擊敗的超級強敵,今年中華女類捲土重來,要再次挑戰日本霸主地位。
    2022/01/30 10:29
  • 過年防疫戰!返鄉人潮南來北往 前台大醫:疫苗施打率成關鍵

    過年就快要到了,到時候會有不少返鄉人潮南來北往,但疫情升溫當口,就怕出現防疫破口,前台大醫師林氏璧表示,過年計畫得滾動式調整,看看聚會的人是否已經有施打二劑,若能施打三劑是最好,提醒若是一劑都沒施打的民眾,建議還是做好自主措施,避免染疫上身。
    2022/01/28 22:36
  • 有片/別再來!疫情若延燒恐再回三級 餐飲業者:再來就倒了

    去年全台三級警戒,重創百業,餐飲業首當其衝,現在疫情又延燒,若再次提升到三級警戒,不少餐飲業者表示恐怕會掀起倒閉潮。而最大的考驗就是在農曆春節,南來北返的民眾多,擔心會有感染風險,如何在經濟跟防疫間做考量,考驗指揮中心的智慧。
    2022/01/27 23:10
  • 缺飛官!國軍添購戰鬥機 飛行員不足恐「有機無人」

    培育戰鬥機飛行員相當不容易,現階段國軍大量添購戰鬥機,但可能面臨到飛官不足的可能。因為飛行員訓練耗時費日,而且培育速度跟不上購機速度,未來恐怕面臨有機無人的情況,專家表示可以考慮成立後備飛行大隊,把退役飛官列入教育任務考量,分擔現役飛官的任務重擔。
    2022/01/26 23:0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