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楊瓊瓔中研院劈腿捐款民調公益捐款太陽穴台大教授中醫郭智輝烤玉米
  • 搜尋:

    廖廣賓 結果共3,699筆

  • 強調高防護疫苗 聯亞:6月解盲+送緊急授權

    外界都很關心國產疫苗的進度,其中一家國內大廠聯亞早上出席一場記者會做出相關報告,喊出6月解盲,月底希望可以送緊急授權,7月期盼通過核准,更強調這一支國產疫苗有高防護力!
    2021/06/03 13:34
  • 海外台灣人關注家鄉疫情! 旅居東京台人勸「切勿鬆懈」

    曾經是「防疫模範生」的台灣,如今本土疫情延燒,也讓旅居海外的台灣人既震驚又擔心,甚至澳洲維多利亞政府發出聲明,希望國人以台灣為借鏡,不要輕忽變種病毒的可怕,居住在日本的台灣人更坦言,他們已經對「緊急事態宣言」感到麻痺,希望台灣不要步上後塵。
    2021/05/31 17:56
  • 柯推9項短期紓困 5至7月實施降稅、減租

    雙北三級警戒後,衝擊許多業者,就怕再這樣下去大家的生計成問題,雙北市府都推出自己的紓困計劃,柯文哲宣布九項短期紓困措施,包括延稅減租等,就五月開始實施到七月,至於侯友宜則拍板十項助扶專案,申請到到八月底。
    2021/05/28 20:20
  • 疫情仍嚴峻!柯文哲擬四級警戒兵推 大眾、私人運具都管控

    台北市疫情還沒有趨緩跡象,市長柯文哲最近已經再研擬做第四級警戒的兵推,目前初步有規劃三階段,並要對大眾運輸、私人運具進行管制,民生方面,大型公有市場以及批發市場暫定不會關閉。
    2021/05/28 12:38
  • 334本土+256校正回歸 雙北仍是熱區、全台淨土僅剩台東

    台灣24日再新增334例本土病例,還有256例校正回歸,數字回填後確診數最高的依舊是5/17的476人,接著疫情漸漸往下走,前衛生署長涂醒哲更拿「發病日疫情流行圖」分析,指出5/15至17已經達到高峰,18日後人數持續減少,疫情看到曙光,但指揮官陳時中認為,校正回歸後看似維持平穩,但還要等收集更完全,才能對未來趨勢做精準研判,預計這周能陸續歸定位。
    2021/05/24 19:17
  • 本土再添6死!2人死後確診 2人無明顯慢性病

    疫情延燒,死亡個案也持續飆升,今天再新增6例死亡,其中四例有慢性病,另外兩例還在調查,指揮中心說明,有慢性病以及高齡者,確實死亡率較高,但還是得看血氧與呼吸症狀來評斷,至於重症比例也持續飆升,今天使用氣比昨天新增18人,60歲以上重症患者,也佔整體19.1%,比全年齡重症者高出2倍。
    2021/05/24 18:32
  • 快篩醫穿半遮雨衣沒冷氣? 侯致歉:檢討環境

    本土病例暴增,尤其又以雙北市病例數最多,地方紛紛設立機動篩檢站因應龐大採檢量,不過基層開業醫師朱志凱在臉書PO出,一張醫護替人篩檢的照片,寫道因為場地在室外、沒空調,為了避免中暑,基層醫師只好穿著拋棄式雨衣工作,再吹電扇散熱,畫面令人鼻酸,但新北市衛生局澄清,醫護同仁穿的是「防潑水醫療防護衣」符合規定,侯友宜也在臉書發文,表示會檢討是否有更好的工作環境。
    2021/05/24 14:56
  • 企業警戒啟動異地辦公! 專家:少出門可降低30%社區感染

    雙北進入三級警戒,除了防疫備戰,各大企業也都祭出應變措施,像是保險服務業,需要經常接觸客戶,公司已經有人員管制、異地辦公,要將內勤以及外勤人員隔開,這也是不少大公司的應變作法,專家強調,只要居家辦公落實、人員少接觸,至少可以降低30%的社區感染。
    2021/05/22 22:59
  • 挺進水源地上游!直擊工兵部隊水庫清淤 超猛效率搶救民生

    台灣今年久旱不雨,面臨嚴重缺水問題,各地的水庫只能加緊清淤作業,期望颱風季來臨時能增加水庫蓄水量。其中最關鍵的清淤主力,就是國軍的工兵部隊,工兵屬於戰鬥支援兵種,平時能協助民間救災,戰時能支援部隊作戰,充分發揮平戰結合的本職特性。
    2021/05/21 22:59
  • 迎第六個520!蔡總統守紅線+親美 拚走出去

    總統蔡英文上任五年,外交和國防都是總統最重要的職務,面對美中較勁和兩岸關係降至冰點,蔡總統的外交國防成績單,可圈可點,但接下來剩下三年的任期,兩岸問題恐怕將會是她終極必考題。
    2021/05/20 11:15
  • 全台3級警戒! 麥當勞、漢堡王、頂呱呱禁內用

    速食業者防疫全面升級!麥當勞、漢堡王以及頂呱呱都宣布,暫停全台內用服務,而連鎖餐飲集團王品、瓦城和星巴克也都跟進,宣布全面禁止內用。
    2021/05/19 23:33
  • 週三增267本土加8境外! 5天「累計」本土病例破千人大關

    今天指揮中心宣布,再新增267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短短5天下來,累計本土確診人數,已經突破千人大關。大部分的病例還是集中雙北,不過台灣已經有超過一半的縣市出現本土確診,指揮中心表示,目前的重症患者數量也有增加,為了清出更多病床給急需救治的患者,即日起放寬解隔離標準,只要Ct值大於30,就可以回家自主健康管理七天,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Ct值小於30,可以先到集中檢疫所,七天期滿就可以解隔離。
    2021/05/19 18:49
  • 本土爆180例!萬華+51、獅子會+4 132無感染源

    台灣一口氣本土暴增180例,一天就超過過去1年以來的本土確診數164例!其中更多達132例感染源不明,指揮中心表示,是因為突如其來的確診量,讓疫調一時很難跟上,但多數都與萬華、獅子會、宜蘭三大群聚有關,51例新增的本土個案都在萬華,但有多少是用臨時增加的快篩檢出,其中,中興採檢點就有46位陽性,剝皮寮也有16人,陽性率10%。
    2021/05/15 20:42
  • 忙翻!和平病患全跑中興 護理師加班沒日夜

    萬華群聚案連環爆,加上和平醫院13日晚間有2名住院病患確診,不少民眾擔心紛紛到醫院看診與採檢,讓中興醫院醫護工作量大增。眼看疫情攀到高點,外界也擔憂醫療量能會不會不夠用?外界建議會不會考慮建方艙,專家表示台灣應該還不到這個地步,但超前部屬,若未來真的不可控,可能會先讓疑似病例住進應變醫院,大醫院則留給重症病患。
    2021/05/15 14:02
  • 「華航清零」照樣社區爆發 專家疾呼:被匡列者全篩

    台灣今天新增13例本土確診,9例與獅子會有關,3例與萬華茶室有關,令人擔心的是,出現了1例不明感染源,有專家分析,由於華航第一波清零計畫失敗,加上接觸確診者的民眾被匡列後,疫情指揮中心沒有管束作為,才導致社區感染遍地烽火;如今破口已經造成,既然沒疫苗可打,最保險的方式,就是未來被匡列者全數篩檢,才可能防堵潛在漏洞。
    2021/05/13 23:51
  • 喝「這飲品」臉紅、心跳加快 囤積體內無法代謝恐罹癌!

    你喝酒後,會臉紅或突然感到莫名心跳加快嗎?TVBS醫藥專題帶您來了解為什麼台灣有將近一半的人口罹患「酒精不耐症」,是全世界罹患比例最高的國家,醫師指出有酒精不耐症的民眾,若喝過量,身體就會無法代謝,增加罹癌的風險。
    2021/05/11 23:40
  • 忙碌工作!壓力致身心疲憊 近六成民眾常感到疲勞不可輕忽這件事!

    日常生活中許多民眾為了工作忙碌加班,在加上壓力大的情況之下,確實有不少人感到身心疲憊,根據TVBS最新疲累大調查結果發現,20到65歲工作中的民眾,有將近六成會感到非常疲憊。
    2021/05/10 23:41
  • 連鎖披薩店傳災情!系統大當機 門市排長龍「等取餐」

    連鎖披薩專賣店母親節推出套餐,引發大批民眾上網下單,沒想到因此系統大當機,有民眾在周三就下訂單,到母親節這天取餐,卻等了足足40分鐘才拿到,許多門市外面排滿了來取餐的民眾,對此業者回應說,確實是因為訂單爆量,所以系統延宕訂單傳到門市的時間,目前還在釐清受到影響的消費者人數。
    2021/05/09 20:23
  • 發病前3天進「模擬機」訓練 漏匡教官恐成破口

    華航染疫機師案1183是飛行訓練官,他因為接觸另一名機師案1153被傳染,卻因為是在匡列的傳染期前一小時被感染,所以最初沒有列入匡列,甚至還參加3天的模擬機的訓練,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委員就認為,匡列48小時並非這麼絕對,就算是前一小時接觸過,因該也要列入追蹤對象,而退役機師則說,因為模擬機內狹小又需要操作,難免會有近距離接觸,恐怕飛行訓練變成防疫破口。
    2021/05/09 14:27
  • 出現「關鍵症狀」未遠離這些危險因子 恐罹患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盛行率,僅次阿茲海默症,平均每千人就有1到3人罹患巴金森氏症,發病年齡大約55至60歲左右,TVBS醫藥專題要帶您了解,在臨床上那些症狀出現,可能罹患帕金森氏症。
    2021/05/03 23:05
  • 「空汙問題」超越「新冠肺炎」 WHO:亞洲地區始終難解!

    空汙無所不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空氣中的「細懸浮微-PM2.5濃度的年平均值」,每立方公尺10微克(µg/m³)以下才能算安全,正當全球都在積極防空汙,但空污在亞洲地區始終難解,而我們臺灣空汙問題解決了,政府在過去提出相關政策執行成效,已經改善了嗎?而空氣中懸浮微粒PM10和細懸浮微粒PM2.5,對人體又會造成那些影響,公衛教授廖勇柏權威分析!
    2021/04/29 23:07
  • 學生欠費 大專校院「不可再扣」畢業證書

    大學生畢業前,得繳完校內各種罰款,不然拿不到畢業證書!學權團體台灣學生聯合會調查發現,全台有超過100所學校,「畢業證書」和「離校手續」之間,有不當連結,學生沒有繳完校內的交通罰款,就沒辦法拿到畢業證書。對此,教育部現在發函給各校,要求全面檢視法規,不可再把欠費和畢業離校條件綁一起!
    2021/04/27 13:27
  • 虐貓槍手抓到!28歲男建築師稱「只為好玩」 家中搜出鎮暴槍

    台北文山區一隻家貓,遭人惡意開槍,當下吐血倒地,所幸飼主發現的快撿回一命,警方經過2天追查,順利抓到兇手。是一名28歲自稱建築師的男子,他說平常都有在玩槍,當天對貓開槍,只是為了好玩。
    2021/04/26 19:31
  •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海外台籍人才 返國定居、投資為了這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這個可怕疫情超過一年多了,至今仍然沒有緩解跡象,當然也衝擊到全球經濟表現,過去許多臺灣人長期在國外工作,甚至經商往返,面對不可知的疫情,許多企業家甚至原本在海外工作專業人士,決定返回臺灣工作甚至投資,現在看到臺灣疫情控制得宜,慶幸當初決定是對!
    2021/04/24 23:25
  • 雙帥2022提前交鋒!蔣萬安、吳怡農上網紅節目搶曝光

    雙帥為台北市長再度交手!被認為最有可能代表國民黨出征的立委蔣萬安,最近不僅毛遂自薦上不認同國民黨理念的Podcast,更積極經營年輕族群,因為傳出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吳怡農喊出,要讓蔣萬安連任選立委,不讓他選上市長。
    2021/04/23 19:3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