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復旦大學餐飲龍頭倒閉報案夏至覆議案學生領錢英士路歌手Google播客訃告
  • 搜尋:

    地方經濟 結果共83筆

  • FOCUS/輸球也要快樂!「萬年B咖」鯉魚隊大翻身

    2個月前,中華職棒義大犀牛宣布要轉賣球隊,震撼棒壇,經營職棒球團不容易,培養願意買票進場看球賽的球迷更難,日本職棒也一樣,今年很可能睽違25年,拿下日本中央聯盟冠軍的廣島東洋鯉魚隊,但其實過去鯉魚隊戰績幾乎墊底,球團也沒錢從其他球隊挖角,選手從菜鳥時期就得不斷上場拚戰,讓不少球迷很有共鳴,加上這幾年 球團經營了得,不僅有了新球場跟球迷互動有一套,讓看球賽就像參加一場祭典盛事,今年球隊成績也熬出頭,昨天7比3 大勝讀賣巨人隊,點亮了魔術數字「20」。 今年日本職棒最火紅的球隊肯定是他,廣島東洋鯉魚隊,目前戰績中央聯盟排名第一,勝差更大幅領先第二名的巨人隊,但其實過去鯉魚隊一直被稱為「萬年B咖」,卻仍有大批死忠球迷,甚至誕生「鯉魚女子」。 廣島東洋鯉魚隊球迷:「我是超級粉絲,但沒能加入「鯉魚女子」俱樂部因為已經爆滿。」 女生全是鯉魚粉絲,只有爸爸跟兒子是阪神隊球迷,一走出JR廣島車站,沿著球迷暱稱「鯉魚大道」的紅色人行道,徒步約10分鐘就可以抵達鯉魚隊主場,2009年新落成的馬自達球場,沿途設置球員看板,連超商也加入紅色軍團,讓你人 還沒到球場,情緒已經開始沸騰。 超商領班松石朋子:「有比賽的日子,店內就會大排長龍,沒有比賽的話客人比較零散但也不少,幾乎沒有空閒的時候。 這家連鎖超商的招牌原是藍條紋,全日本只有這裡染上鯉魚隊的代表色,店內有一整排周邊商品,一般貨架上還有專屬飲品和清酒,這一天 比賽傍晚6點,但才中午就已經有球迷,頂著大太陽、30多度的高溫在球場外排隊,廣島東洋鯉魚隊球迷,每年至少會來1次,球隊體恤球迷大熱天等候,不到一般入場時間3點就打開大門迎接球迷,距離比賽還有3個多小時,鯉魚隊可不會讓球迷無聊,由日本鬼屋大師五味弘文打造的「石榴女之家」,暑假期間限定,大人小孩可進去試膽量,鬼屋體驗者有好多「人」跑出來,,鬼屋外尖叫聲此起彼落,球迷若拍照上傳社群網站 可以獲得造型貼紙1張,擺明鎖定年輕世代球迷。 小小孩去不了鬼屋沒關係,球場還有今年新登場的雪公園,挖雪堆、揉雪球 ,小朋友們玩得開心,讓他們從小養成踏入球場的習慣,未來就成了買票進場的潛在顧客。 廣島東洋鯉魚隊球迷:「這孩子從出生就是球迷,我從小學開始就是在廣島出生長大,大家都是鯉魚隊的球迷,大概3年前開始變粉絲,因為有新球場,還想再來,想跟大家一起來。」 像這樣的活動由球團14位企劃人員,在球季開賽前 腦力激盪,每年斥資數億日圓 升級設備,內容也推陳出新保持新鮮感,能容納3萬3千名觀眾的棒球場,就像主題樂園要吸引老中青三代。 廣島東洋鯉魚隊營業企劃課長山口惠弘:「(球場在蓋時)就希望不論男女,3代、4代觀眾都能來,希望(不喜歡棒球的人)也能覺得有趣,比如甜點很好吃、那邊的雪屋很好玩。」 對粉絲最棒的服務自然是贏球,但鯉魚隊的經營哲學是,就算輸球也要讓球迷樂在其中,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即便球隊長年低潮,球迷不減反增的原因之一,當初設計球場時便派人赴美國職棒大聯盟,10個球隊考察,再融入鯉魚隊特有的發想,讓看球賽進化為享受。 TVBS記者林育竹:「廣島鯉魚隊的馬自達球場光是座位就有34種,包括BBQ座位、一般座位還有榻榻米區,就是希望能夠增加回頭客,到鯉魚隊主場看棒球,你每次都能選擇不同座位體驗,可以居高臨下坐在球隊專屬的加油表演區,也可以舒服的躺在軟墊上,就像在自家客廳但臨場感十足。」 在派對烤肉區、熱狗、玉米、飯糰、啤酒通通上桌,看球賽變得不再只是球賽也是與親朋好友party的歡樂時光,不過除了讓球迷開心,球隊能否賺錢也很重要,鯉魚隊是日本職棒12支球隊中,唯一的市民球團 ,在沒有母公司金援下卻連續40年獲利,過去球團商業模式,以轉播權利金、門票、廣告收入為主,但這幾年,飲食、周邊商品銷售占的比例越來越高。 廣島東洋鯉魚隊營業企劃課長山口惠弘:「商品業績占比年年增加,這過去從來沒有過,現在可能約佔3到4成,(今年最獨特商品)是棒球手套皮做的沙發,限定3個,開賣立刻售罄,鯉魚隊周邊商品什麼都有,設計多元豐富,很多都是一開賣就秒殺,周邊商品開發,球界第一,銷售規模也最大,球團也懂得跟比賽連結,像前美國洋基隊投手 黑田博樹,拿下美日通算200勝,老將新井貴浩擊出日職生涯300轟,都立刻推出限定商品,開賽前,紀念商品店總是擠得水洩不通,新球場剛落成時,商品販賣約3到4億日圓,到了2015年營業額已經超過35億,相當台幣11億。 廣島東洋鯉魚隊球迷:「我1年大約會來看10次比賽,都會買點東西回去,有1次買了3萬多塊。」 如今鯉魚隊經營 蒸蒸日上,去年動員211萬人,到馬自達球場觀賽,以人口119萬的廣島市來看,比例驚人,也為廣島帶來248億日圓,相當台幣77億的經濟效果,可說地方經濟、球隊、球迷三贏,今年在打線發揮下,廣島鯉魚隊很有可能拿下25年來第一次聯盟冠軍,有如隊名鯉魚躍龍門,希望台灣職棒球隊,有朝一日也能有這麼一天。
    2016/08/25 21:19
  • 日本里山經濟熱! 看「里山十帖」翻轉偏鄉

    日本過去2年吹起一波「里山經濟」熱潮,就是以山區部落的資源來開創商機,一位東京出生長大的日本雜誌社總編輯,2年前在新潟山區買下溫泉旅館,希望以自身媒體經驗翻轉地方經濟。
    2016/08/23 22:42
  • FOCUS/日本富山導入「輕軌」 市區人潮回流20%

    為了紓解塞車問題、降低空氣汙染甚至是發展地方經濟,其實許多國家都在「大眾運輸系統」上下了很多工夫,來看日本位於北陸地區的「富山市」,就在10年前導入了新型的路面「輕軌」電車,除了讓乘客在不同交通工具間的轉搭更方便,也讓「富山市」成為全日本唯一一個,路面電車可以駛進新幹線車站的城市,甚至還慢慢解決了「市區空洞化」的問題,日本官方現在就打算將這套「輕軌」系統導入到其他城市裡,另外在中國大陸也有新的大眾運輸工具亮相,不過既不是電車也不是巴士,而是一台介於2者之間的「立體快巴」,這輛「立體快巴」同樣是在路面上跑,不過車身卻架高可以讓汽車從下方通過,速度比地鐵快成本卻更節省,預計今年下半年就會試營運。
    2016/05/26 20:37
  • 藝術翻轉地方經濟 日本香川「瀨戶內藝術祭」

    日本香川縣6年前開始主辦「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希望用現代藝術的力量招來觀光客,這幾年有更多在地藝術家參與創作,把創作活力帶進瀨戶內海的偏遠小島,記者郭展毓和林亞男來自日本的報導。
    2016/05/23 22:56
  • 【FOCUS新聞】酷MA萌兩年1200億效益 創意造地方經濟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日本為了活化地方,最近剛宣布,相當於台幣9200億的刺激方案,不過,砸再多的錢,可能不如一個好的創意。熊本縣的酷MA萌,掀起日本吉祥物行銷地方的風潮,幕後催生者,是製作過《料理鐵人》跟《送行者》的名編劇,他的超強企劃能力,還挖掘出老旅館在明治時代的食譜,推出百年咖哩,讓旅館起死回生。至於以大佛聞名的古都鐮倉,近來則成為日本新創公司的大本營,新創公司的年輕人更聯手,用IT創意為地方經濟,找到新活路
    2015/01/09 22:01
  • 【FOCUS新聞】​拚「有感」經濟 安倍加碼合NT九千億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上週正式上路的安倍第三次內閣,首要任務當然還是拚經濟,不過這次重點放在「地方」,為了緩和消費稅上漲日圓貶值,對一般家計和中小企業的衝擊,安倍再加碼3.5兆日圓經濟對策,包括1.7兆重建震災區,1.2兆幫助地方企業起家,6千億活化地方經濟,因為四個月後日本又要舉行地方大選,如果「安倍經濟學」的效應,再不擴及地方讓人民有感,安倍的執政黨想要再次取得壓倒性勝利,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2014/12/29 21:51
  • 【FOCUS新聞】安倍大勝利「女力」+地方 創生更要推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日相安倍晉三在歷經週末的大選後,穩坐日本執政大位,內閣成員全員留任,他之前的政策也將延續,其中兩大政策,活化地方經濟和促進女性活躍備受關注,不過日本社會和職場一向以男性為主,即便安倍設定2020年,企業女性管理階層比例要達30%,但這次大選中當選眾議員的女性議員,連一成都不到只有9.2%,相對台灣女性立委比例超過30%,日本社會的封閉保守勢力將考驗安倍的執行力
    2014/12/16 22:29
  • 【FOCUS新聞】橫跨日本瀨戶內海 島波海道吸引7千人

    阻止人口外流,活絡地方經濟,日本地方政府絞盡腦汁,尋求對策。我們已經FOCUS了幾次,今天要看連結四國與本州,橫跨瀨戶內海的「島波海道」,來看這個地方政府辦什麼樣的活動,一年吸引近260萬觀光客造訪,還有集結各式生活機能的「綜合會館」,從領錢、看病到買菜,一個據點全部搞定,這種設計爲什麼能讓人口稀少的小鄉鎮,不但可以生存下去,還能夠繼續活躍。
    2014/10/27 20:47
  • 【FOCUS新聞】安倍「地方創生」 北海道電影喚活力

    日本政壇現在最紅的詞句,就是日相安倍內閣改組後新創造的部會「地方創生」,強調要活化地方經濟,面臨人口大減超高齡化的北海道,最新推出由在地出身的人氣演員大泉洋主演的電影,以北海道葡萄酒莊為舞台,希望繼2012年票房破億的「幸福的麵包」後再創佳績,也為北海道增添人氣。
    2014/10/06 21:06
  • 【FOCUS新聞】京都「町家」百年木造房 外國人追捧

    善用老房子刺激地方經濟,來看看日本跟義大利的案例,日本兵庫縣的城崎溫泉,留有200多棟,昭和初期的木造房,許多改成旅館經營,吸引不少外國觀光客,不過這些古屋,早已不符現今建築法規,面臨拆除命運,日本政府乾脆把整個區域規劃成國家戰略特區,留住老房子,維護歷史景觀;至於義大利西西里島,有一座中世紀小鎮,當地人口外流嚴重,留下許多廢棄空房,年久失修,當地政府祭出,一歐元出售的噱頭,吸引大批國際買家前往看房,不過,這房子買了得負責修繕,而且指定要用當地泥水匠,就是為了替居民創造工作機會。
    2014/08/19 21:36
  • 【FOCUS新聞】世界前3恐龍遺跡 日本福井最多

    說到日本的福井縣,您會聯想到什麼?腦筋一片空白嗎?不用說台灣人,一般日本人對福井縣的認識度也相當低,其實福井縣擁有世界3大的恐龍博物館之一,日本8成恐龍化石都從這裡出土,現在福井縣為了提高知名度,邀請年輕的人氣設計師為福井設計新吉祥物小恐龍拉普托,不過現在日本各地幾乎都有吉祥物,在吉祥物氾濫的時代,福井縣能否殺出重圍、引爆人氣,順勢帶動地方經濟?
    2014/02/20 20:41
  • 乾杯只能喝日本酒 日「乾杯條款」挨轟

    日本最近提出了「乾杯條款」,那就是地方政府,希望民眾在聚會的時候,要是有喝酒乾杯,必須喝當地特產的酒,而且要一口氣乾杯,目的是希望能夠振興地方經濟,不過多數民眾認為,喝什麼酒,用什麼方式喝酒是個人自由,政府訂出「乾杯條款」,未免管太多。
    2013/10/04 21:29
  • 【FOCUS新聞】房市「拐點」 陸查地方債、釋地量驟增

    中國大陸中央政府,開始要「拆解地方經濟上的不動時炸彈」,這次不只是「打房」2個字可以解釋這麼簡單,大陸中央要動手徹底清查地方政府債務,大陸各地地方政府債務要從帳面消化,最快的方法,通常是透過拍賣土地的收入來償還,今年上半年大陸房地產用地,釋出面供應了8.24萬公頃,換算台灣常用的單位,有2.49億坪這麼多,和去年同期相比,面積足足增加了38.8%,是近年來增幅新高,像北京增加了267%,浙江增加了121%,重點城市土地供給增加3成,原來賣地換錢的地方政府,現在遇到大陸中央要查地方債,可能更加大「賣土地」的力道,供給面驟然增加,土地價格上漲因素將減少,這使得房地產遊戲規則,勢必就會轉變,大陸的說法是,房地產市場的轉折點已經出現甚至浮出新的聲音是,如果有第二套房作投資的人,最好趕緊賣。
    2013/07/31 22:19
  • 振興經濟! 新北市啟動AU捷運商城

    為了振興地方經濟,新北市在新莊副都心提出AU捷運商城計畫。
    2013/05/22 09:46
  • 高雄很窮! 管碧玲籲陳菊勿刪特別費

    府院表明願意自刪機要費、特別費,這股氛圍吹向五都,高雄市長陳菊跟進,還把特別費刪減幅度往上提高到28%,台南市府會正副首長也決定自刪除1/4的特別費,但高雄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卻跳出來喊卡,說大台北地區有超量的公共支出在支撐,錢比較多,其餘區域都是窮政府,刪了特別費,就不能活絡地方經濟。
    2012/11/08 07:26
  • 電子業熱! 旅館、夜店進駐竹科搶商機

    隨著景氣復甦,電子業持續發燒,智慧型手機幾乎是人手1支,因此,生產電子零件的竹科大廠,老闆和員工各個荷包賺的飽飽,這股現象,也帶動了地方經濟,不少旅館以及夜店業者紛紛進駐新竹,就是要搶攻竹科人高消費能力的這塊大餅。
    2011/05/21 19:37
  • 【環視國光石化】地貧人外流像廢墟 大城鄉怒:要工作

    引發高度關注的國光石化,馬總統確定不會支持,但爭議沒有因此平息。在預定地大城鄉,居民原本期待國光石化開發案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現在馬總統已經做出政治決定,當地居民失望又憤怒,但他們也希望,即使工廠不蓋了,政府能不能再拿出其他方案,活絡地方經濟。TVBS從今天開始推出「環視國光石化」專題,為您從不同角度觀察國光石化在彰化沿海的開發案。
    2011/04/25 19:42
  • 看災區重建 經濟學家:遇水則發

    莫拉克重創南台灣,重建工作看起來是一條慢慢長路,不過這些重大天災,看在經濟學家眼中,卻是「遇水則發」的契機,專家拿出過去幾次天災,包括美國的颶風,以及四川的強震,發現這些遭到重創的災區,因為大量人力跟財力投入,在天災過後,反倒是起了活絡地方經濟的作用。
    2009/08/12 22:25
  • 槓縣長! 小金門公投70%要賭場

    不少離島民眾都把開設賭場,視為振興地方經濟的特效藥,但金門縣長李炷烽卻不這麼認為;有「離島中的離島」之稱的小金門列嶼,全鄉5村,今天舉辦「諮詢性投票」,內容包括博弈條款,跟金烈大橋等另3個公共議題,70%的鄉民贊成博弈到我家,等於是直接槓上縣政府;但因為是諮詢性投票,這樣的結果,只能參考,沒有任何效力。
    2009/04/05 21:46
  • 媽祖遶境/鎮瀾宮園遊會 拚經濟兼做愛心

    大甲鎮瀾宮為兒童家園,舉辦大型園遊會,提供當地300多位村里長擺攤賣東西,場地租金免費,遊客消費所得的50%,全部捐出來做為兒童家園的基金,預估短短一天時間,總共就進帳500萬,不但能做公益,也能刺激地方經濟。
    2009/03/15 16:00
  • 劉揆南下嘉義視察 要地方再加油

    行政院長劉兆玄今天南下嘉義視察地方建設,希望為地方經濟打強心針,信心滿滿提出一籮筐擴大內需的數據,鼓勵嘉義拚經濟可以再加油,不過民進黨立委張花冠當場吐槽,批評中央對地方的政策不明確,計畫也不夠完整,這讓劉兆玄有些火氣,當場回擊。
    2009/02/15 14:13
  • 北縣消費發票免費進博物館 虧大

    過年期間,很多人都往台北縣的5大博物館去,因為北縣府大放送,只要捐出在台北縣消費的發票就可以免費入園,但除了紅毛城門票是60元以外,剩下的黃金博物館、林家花園、十三行博物館以及鶯歌陶瓷博物館,門票都要100元,1家博物館1天收2千張發票,就少賺20萬。不過縣府說,這可以帶動地方經濟兼做公益,不算虧啦。
    2009/01/30 19:44
  • 消券拚地方經濟 朱立倫帶頭血拚

    各縣市搶消費券不手軟,台中抽豪宅、澎湖抽當島主,桃園縣更是辦自家商品購物節,邀請上百家縣內廠商促銷,要把縣民的消費券留在桃園拚經濟!縣長朱立倫今天剛回國,不但捐出3600消費券,還掏腰包消費,沒幾個小時,就買了6千元商品,相當開心。
    2009/01/22 19:44
  • 首重生態 花蓮力推環保科技園區

    國內的許多縣市,都積極引進科技園區產業,來活絡地方經濟,不過基於維護地方特色,東台灣的花蓮選擇推動環保科技園區。
    2008/10/22 00:03
  • 別走國道? 高公局為地方經濟立牌

    台中霧峰到南投埔里的國道六號道路,才通車10天,已經出現怪現象,愛蘭交流道立了一塊標示牌,寫著「塞車時,走高速公路過埔里要40分鐘」,暗示用路人乾脆改道走平面道路,有些人看了真的會改道,但其實這牌子是高公局做的,就是希望遊客進入埔里市區,不要為了省時走國道,而冷落了地方經濟。
    2008/02/05 18:3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