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統一發票號碼張學雷秀泰影城熄燈南科礁溪鄉今日秀泰影城停業孫鵬發票中獎張學雷身亡慘死
  • 搜尋:

    劉彥萱 結果共420筆

  • 瑞芳高工首批高職雙語實驗班 讓學生畢業即就業

    新北市瑞芳高工「空間測繪科」為了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在111學年開辦新北市公立技職高中唯一雙語實驗班,讓學生畢業即可就業,發揮台灣技職專業國際化的特色。不過並不是每間學校都做足準備,有學者表示,政府在打造台灣成為雙語國家的同時,不少學校為了求招生,還沒準備好就搶掛上雙語招牌,加上師資不足情況下,學習效果恐大打折扣。
    2023/01/02 23:10
  • 全球經濟衰退寒冬來臨?內需產業回溫明年下半年「鴻兔大展」

    面對2023全球經濟可能衰退的一年,各家機構對明年經濟展望都趨於保守,都預測2023年經濟成長率「保3」無望。國發會日前發布11月景氣燈號分數只剩12分,是2009年6月以來最低分,也是近四年來再見景氣低迷的藍燈。不過儘管兔年全球經濟前途茫茫,但專家指出,明年下半年有望走向穩定復甦。
    2022/12/29 22:48
  • 台灣「零售生態圈」雙強對立 統一、全聯力爭零售霸主

    台灣零售業進入劇烈地殼變動期,兩大零售巨頭統一、全聯成對立局面,誰也不讓誰,力拼成為零售霸主。目前「零售生態圈」分2大陣營,分別是統一超商、家樂福、三商家購,以及全聯實業、大潤發、全家便利商店,在關鍵購併和策略結盟下,台灣零售業形成共生風貌。
    2022/12/27 22:53
  • 強化電網能救缺電嗎? 台電斥資5645億史上最大電網投資!

    今年303大停電,引發民怨沸騰,國內缺電、電網韌性不足等質疑聲浪,更加甚囂塵上。看看台灣用電量,去年創下11年新高,但台電再三掛保證,供電充足,停電與缺電無關,為了杜絕大停電,更投入5645億,推動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不過專家表示,政府立意良善,但缺電的根本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2022/12/25 22:07
  • 疫情趨緩邊境解封! 跨年大型活動戶外可脫罩

    疫情降溫,12月起不但國內口罩鬆綁,邊境也進一步解封,12月10日開始取消入境人數限制,走向與病毒共存的開放模式。不過疫情真的快迎向盡頭了嗎?專家指出,國際上還有不少變異株肆虐,預估明年1月將會出現新一波疫情,建議政府採取「雙軌防疫」,來防範疫情升溫。
    2022/12/25 22:01
  • 美國期中選舉未現「紅潮」! 民主黨擊敗共和黨拿下參議院

    2022美國期中選舉,民主黨這次不只守住參院多數,還多增加了一席,拿下51席,共和黨則占49席。而共和黨不但沒有掀起「紅潮」,還面臨大挫敗,川普背書的共和黨候選人接連敗選,也讓川普爭取2024總統提名的阻力大增。
    2022/12/25 20:39
  • 疫後旅遊「M型化」 高端百萬旅遊大熱門!

    國門解封後,高價旅遊市場變得十分暢旺,許多高端旅客不惜砸重金,花了百萬元出國旅行。像是有旅行社推出21天每人要價128萬元的正北極團,明年已經全數賣完。整體來說現在出國玩,團費都比疫情前漲三到四成,但不少民眾還是很願意買單。
    2022/12/23 22:55
  • 美股反彈助攻台股大漲! 恐慌性低點不會再來?

    美國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回升,帶動美股全數大漲、台股開高走高,今天(22日)漲208.54點,收在14442.94點,成交值新台幣2121.38億元,重回5日均線及半年線。分析師認為,恐慌性低點12629點,短期內應該不會再出現。
    2022/12/22 22:53
  • 疫後觀光業大缺工! 人才荒成國安危機

    疫情解封,缺工成了觀光業復甦的最大阻礙,生意就在眼前,但業者卻吃不到。不僅飯店業普遍缺工,就連遊覽車也找不到司機開,各行各業在逐步復甦時,觀光業者卻面臨人才荒。
    2022/12/21 23:01
  • 千萬存款才能退休嗎? 退休老師投資ETF退休金翻倍!

    在勞保財務持續惡化下,民眾對政府退休金仰賴程度降低,靠自己準備的意識逐漸提升。中經院與投信公司合作,針對不同世代進行「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發現年輕人對風險性資產的投資,比以往更積極,使用ETF進行投資理財的比重,更是大幅成長,成為相當受歡迎的退休理財工具。
    2022/12/20 22:52
  • 企業加薪比例創七年新低! 專家憂恐陷「悶經濟」

    疫情好不容易降溫,但景氣卻熱不起來,根據人力銀行調查,上班族對明年景氣悲觀,「淨樂觀比例」來到負8%,已經連續3季偏向悲觀。另外資方「淨樂觀比例」則為2%,低於前一季的9.8%,代表資方看法「變保守」,「樂觀度」更創近五季來新低。
    2022/12/19 22:42
  • 用AI人工智慧找海廢! 「台版海洋吸塵器」成功攔截垃圾

    全球每年約有800萬噸的垃圾流入海洋,疊起來高度超過200棟101大樓,如此龐大的海洋塑膠垃圾,不知不覺中,對環境造成重大威脅。為了有效偵測大海中的海廢狀況,中央大學就透過無人機監測技術,可以自動辨識海洋廢棄物類別,追蹤海廢來源。另外,台灣新創團隊,研發自動收垃圾的海洋吸塵器「三代湛鬥機」正式問世,用AI人工智慧來清除海廢,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2022/12/17 22:02
  • 一人吃飯不再孤單 「一人食」商機正夯!

    單身經濟正夯,當一個人也想吃燒烤該怎麼辦?有業者看準「一人食」商機,推出「個人燒肉」,主打一人套餐、單人座位區,要搶攻一年90億元的燒肉市場。以往需要揪上三五好友才能吃的餐飲型態逐漸轉變,讓一個人吃飯成流行,不再是孤單的象徵。
    2022/12/16 23:07
  • 「荷台混血」全球最環保手機 5年免換新可自行更換零件!

    荷蘭知名環保手機正式進軍台灣市場!這支深受歐洲綠色消費者喜愛的智慧手機,背後研發團隊大多是台灣人,手機零件採模組化設計,所以消費者從螢幕、背蓋、主板、電池、麥克風等等,都能自己輕易拆裝替換,而背蓋更使用100%回收塑料製成。這支環保手機生命週期至少五年,不只可以延緩手機汰舊換新速度,也可以減少碳排放和電子廢棄物的產生。
    2022/12/15 23:19
  • 全台50年老宅首破百萬戶大關!邁入又老又舊年代每9戶就有1戶

    國內住宅老化速度之快,今年第三季屋齡50年以上的老舊住宅,首度超過百萬戶,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台北市12.5萬戶,作為全台老屋比例最高的都市,目前談到都更,最頭痛的都是卡在產權,像是大同區的斯文里,目前一、二期都「卡關」,已經延宕超過三十年,裡面居住條件惡劣,大多住著弱勢家庭,老屋重建需求迫在眉睫。
    2022/12/14 22:46
  • 全球獨居長者攀升「孤老宅」 逾51萬創新高

    全球長者獨居的狀況,在世界各地都有顯著成長,而在台灣85歲以上獨居長者就有24.6%,全國更有超過85萬名老人居住自理。而老化不是台灣獨特現象,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挑戰,當面對無子無伴的老後生活,我們要如何活得更好?
    2022/12/09 22:52
  • 大缺工時代年輕人去哪了? 青年勞動力近十年衰退17%

    台灣在少子化浪潮下,出生率年年下滑,也導致青年勞動人口衰減!根據勞動部統計,近十年來青年勞動力從2010年的248.7萬人,降到去年232.7萬人,減少了16萬人,近十年衰退17.3%,而這樣的狀況,恐怕在未來會更嚴重。
    2022/12/08 22:46
  • 北市飲料店「禁用塑膠杯」 連鎖咖啡店導入「循環杯」

    為了落實環保減塑,北市12月起飲料店禁用一次性塑膠杯!連鎖咖啡店也響應環保,推出循環杯,消費者付押金50元,7天內歸還免費,目前北台灣共60家門市提供租借服務,預計在2023年底進入到全台門市。
    2022/12/06 23:06
  • 重視自我的「P世代」來臨! 金錢不是選擇工作唯一考量

    現在職場新鮮人對工作的追求大多和X世代、Y世代不同,重視自我的「P世代」來臨!所謂的「P世代」,他們不追求加薪,或是買車買房,更重視在工作中找到自我價值,以及工作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客製化的工作型態對他們來說更具吸引力。
    2022/12/05 22:50
  • 買房首購族看過來!「青安貸款」利率減半碼優惠可望延長

    青安房貸進入拍板定案階段,財政部日前表示,雖然利率尚未定案,但已確定會再延2年至2024年底止,而若減碼半碼優惠也延續,最後青安房貸利率,可能會落在1.745%至1.87%區間。
    2022/12/01 22:56
  • 「下流老人」危機來襲 勞保+勞退23K夠用嗎?

    勞動部日前指出,目前勞保加勞退請領金額中位數約2萬3075元,換算所得替代率為58%,比OECD國家平均還要高,勞動部長許銘春更指出,這對台灣勞工是有保障的。不過學者認為,勞保面臨破產危機,所得替代率會再下降,在高齡化和少子化浪潮下,年金改革迫在眉睫。
    2022/11/29 22:51
  • 逃出天龍國!北市三年少18萬人創38年新低

    近年來脫北潮現象不停加劇,北市人口面臨嚴重外流,已跌破250萬人大關!截至今年10月底,北市戶籍人口3年間減少18萬人,減幅6.8%,創下38年新低,其中以大安區人口流失最多,其次是信義區。房市專家就分析,除了高房價是原因之外,也受到年輕人不婚不生、疫後返鄉潮及華僑除籍潮等影響。
    2022/11/28 23:08
  • 藍綠版圖大洗牌 綠營史上最慘只剩「4+1縣市」

    決戰九合一,各政黨力拚要全力拿下最多的縣市長跟議員席次,但民進黨卻創下創黨以來最慘紀錄!國民黨獲得13席,民進黨只拿5席,丟掉了直轄市桃園與執政的基隆、新竹市,民眾黨則攻下新竹市1席。另外無黨籍是獲苗栗、金門2席,中央執政的民進黨慘敗,中北部更是呈現「一片藍」。
    2022/11/27 00:34
  • 瞄準2024綠營最強母雞 賴清德輔選人氣高

    九合一選舉被視為是2024年總統大選前哨戰,像是副總統賴清德就積極替黨內小雞輔選,各地候選人也搶著邀他站台,扮演綠營最強母雞。另外前副總統陳建仁近來活躍於政壇,分別擔任陳時中、林佳龍競選總部主委、榮譽主委,布局2024,爭取更多認同。
    2022/11/25 23:03
  • 桃園不能輸! 藍綠選情陷膠著中間選民成關鍵

    桃園市長選舉,藍綠兩黨候選人始終處於拉鋸戰,國民黨桃園市長候選人張善政,在同黨副主席連勝文與立委萬美玲陪同下,今天車掃主攻北桃園。對手鄭運鵬則在南區搶票,兩人在最後階段加緊衝刺,要用政見爭取中間選民認同。
    2022/11/23 22:5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