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 Jun
- 2017
▲圖片來源/轉自換日線
前幾天我收到一封訊息,一位來自澳門的女性朋友要和歐洲男友結婚了。正替她高興終於這段遠距離戀情終於修成正果,她卻苦惱於該怎麼開口跟準老公/老公家人說華人文化有「聘金」這檔事......因為她的母親要求男方,要準備個二十萬港幣,才有可能把女兒嫁出去。
這讓我想起當初要結婚前,自己也卡在母親和荷蘭籍的老公之間。為了「聘金」這檔事,心情極度萎靡,甚至讓已經不贊成我與外籍人士結婚的母親,氣到不願意和我說話。
猶記得母親不時把「我花了這麼多錢栽培孩子」、「看聘金就可以讓人覺得他們重不重視要娶我家女兒」、「連紅包都沒有真不懂得感謝」......這些情感勒索的話掛在嘴邊,這些話是說給誰聽的,我也心裡有數。
夾在母親與老公之間,我不只怕留給夫家那頭勢利的印象,還要擔心與老公的感情因金錢的觀念兜不攏而產生裂痕。但同時,又渴望自己結婚有家人的祝福與支持。當時不斷猶豫,假設我開口向文化裡沒有「聘金」概念的荷蘭夫家,說明我們家中有「準備錢來娶女孩」這回事,會不會對我們倆組成的新家庭產生影響?
●文化差異中談「錢」超棘手,於是我們先坐下重新「認識差異」
異國戀情都是因「愛」開始,也常是因為有所不同所以相互吸引,但若只有「愛」是很難在激情過後走得長遠。在認識國與國間風土民情的差異以前,我們應該先將「尊重」與「聆聽」設為溝通的前提,如此才能不抱成見的敞開心去了解彼此。
回到結婚這件事,我們都希望兩家/國這樣相聚萬里遠的聯姻,能得到彼此家人的認同與祝福,所以隨意找個日子去登記不在我們的選項當中,這是我們擁有的第一個共識。
有了這樣的目標,我與老公便決定放下各自背景帶給我們的堅持,自己對自己的「結婚文化」了解一番,再提出來給對方「認識」。我們認為唯有如此,這婚姻締結的過程才有可能盡力的找到「兩全其美」的方式,進一步退一步的慢慢平衡。
因此,我對聘金文化做了點研究:「聘金」古禮,可追溯到西周時代,其實是「納徵」的一環。裡面的「大聘」是因為古人認為女孩若要嫁人,宜給對方父母的「養育費」,感謝岳父母將女兒養大;而「小聘」則是嫁娶儀式中女方會支出的治裝、大小餅等開銷。
簡單而言,「聘金」背後隱含最重要的觀念是:因為女兒出嫁後改姓、搬至夫家侍奉公婆,再也不屬於原姓一家(娘家),因此夫家有義務「補償」女方家庭。
換言之,聘金也隱含著女兒是被「賣」出的意味。
當我說到這裡,老公更加無法接受「聘金」了。他直指其中關鍵:
結婚應該是雙方平等且共同組織家庭,沒有誰沒了女兒,也沒有誰失去兒子;「嫁」&「娶」在華人文化中是一個相當有問題的概念,「嫁」這動作具有「嫁出去」,一種失去的意思,而「娶進來」似乎就變成得到某種可交易的東西而成為贏家。
他接著說,在荷蘭,締結婚姻最重要的一刻就是新人到市政廳登記的那天。親友紛紛到現場,一同見證結婚文件被蓋章證實其有效性。
至於有沒有扯到錢呢?可有可無,全看親友個人對新人祝福的心。若有給,給的方式也不只一種:可以是直接匯款到新人共同帳戶、寫張祝福卡片並附上現金,或是直接開口問有沒有需要的家具,挑好後把家具送到新居。
與我們文化中最大的不同,就是那些祝福的錢都是給新人「共同」花費的,不是男方家庭出錢,如同「買」一位女性回家當老婆。
正是這些話,瞬間連我都想跟老公站在同一陣線了。我從來都沒想過自己會有被母親「待價而沽」的一天;也沒想過因為身為女人,而在自己的人生大事中被視作矮人一截的一方。
更慘不忍睹的是,我竟然還要自己開口向沒有這樣禮俗的荷蘭老公說:「我媽說要錢才能帶我走」。
●古禮誠可貴,但聆聽自我的聲音才是對自己的尊重
佛洛伊德說過:「性別並非生理構造,而是心理意識。」
此外,大家認知中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除了西蒙波娃之外,還有位維蒂格,她有本著作就叫《一個人不是生來就是女人》(One is Not Born a Woman)。她認為「女人」簡單來說其實是普世建構起來的概念,是一個人心裡對自己的定位,甚至是強加在自己身上的社會價值觀。
我想起自己求學階段遊歷數國的自己,無論在何時何地,總是那麼樣的有自信,即便語言可能是阻礙我完整表達己見的因素,但意識中「我」的主體性與自在移動的身體,在在都能讓我感受自己與世界共同呼吸的頻率。
直到要結婚了,才感覺自己的主體性竟突然被剝奪走了。
戀愛、婚姻、成家,有人說兩個半圓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圓,但我一直不同意。我認為,人人都是一個完整的圓,兩個圓有了交疊,便是兩人生活的重疊,那不意味著失去自我,而是兩個有自我意識的主體找到了生命中的夥伴。這不是妥協,而是透過不斷的溝通與磨合,來做出兩人都可接受的「選擇」。
這正是我的荷蘭老公欣賞的態度,也是他的國情背景滋養成的人權觀──每個人都該有自我實現的堅持,做決定前要先聆聽自我內在真誠的聲音。
老公認為,我不該因為「聘金」而把自己「賣」給他與公婆,冒著可能隨時在新家庭中「委屈吞腹內」的險;我也知道,假若我想要做自己,偶爾當然也會需要「理直氣壯」地陪在自己父母的身邊,或是「任性」地放下媳婦的身分而做個撒嬌的女兒。如此我便更不能、也不該因為禮俗而為自己標價,盲目遵從傳統卻不尊重我自己,遺失了自我的價值。
●異國婚姻看似美好的表面,藏有無數個觀念碰撞而生的智慧
是,在台灣,異國戀常是焦點,無論正負的聲音。但人人不都只是希望能遇到生命中相知、相愛、相惜的伴侶嗎?而從異國戀走入婚姻,目標也同樣是營造一個充滿歡樂和諧的家庭;多了文化差異卻仍要維持良好的關係,要時時刻刻保持進一步相互了解、退一步反省檢視的心,我們可以因為了解到彼此的「不一樣」所以包容,但包容不表示該接受。
我和先生都認同,夫妻位置平等是一段關係是否健康的依據。「聘金」不該是聯姻的門檻──「沒有拿出二十萬港幣我就不可能讓女兒嫁給你」正意味著你剝奪了孩子身為「人」的自主性,女兒不是誰的財產,為何擋在她人生路的前方?
「聘金」,不該是聯姻的條件──財力背景或許是許多人的考量之一,但也常讓人對其他更有益於維持幸福關係的人格特質視而不見。試想:一個是給了數百萬台幣聘金,婚後卻不懂得體諒對方與分攤家務;一個是拿不出聘金卻在婚後對家庭盡心盡力、將陪伴家人擺第一。有沒有聘金,怎麼會是影響幸福的條件呢?
我和老公經過無數次討論,最終選擇不向荷蘭方的父母提出「聘金」一事。我們選擇花加倍的心力用時間和行動證明,其實母親只是想考驗這段異國戀的決心與堅持。
也幸虧是母親要我「轉達」聘金一事給夫家,我可以選擇「要不要」換成另一種語言開口向公婆說,而非把屬於我的終身大事交給雙方長輩去談。於是我笑了,原來雙方父母語言不通有時也是一件好事啊!
●你有你的方式,我有我的堅持
荷蘭人處理事情務實、重視平權,更是單刀直入;但若是從傳統華人文化的角度觀之,可能就會認為有那麼點小氣。因為他們壓根都沒想過用「錢」締結婚姻關係,進而變相將女性定位在新家庭中必須服從的位置。
婚姻當中談到收錢,應該視作是長輩們對兒女新組家庭心意的表達,我的公婆雖然因為不了解我的文化中有這項傳統,而一毛聘金都沒給,然而我與先生在荷蘭登記結婚的費用是他們出的。
錢的金額雖小,但在荷蘭的文化中,替我們付了這個費用,卻是對這段婚姻最重要的支持,也是身為父母發自心底那股最真誠、喜悅的祝福。而即便我的公婆沒有走華人禮俗打金飾給我這位媳婦表示「勾親」,但我的父親也仍依照自己的習俗,以岳父身分為女婿戴上金戒指,表示「尊重」。
來自兩個不同國度的家庭,都用屬於自己最隆重的方式給上了無限祝福,了解彼此相異之處但不強迫對方接受,不正是人與人間最圓融的相處之道嗎?
●結語:不過就是愛己所選,所以尊重彼此
後來,我的朋友婚也是結了,但她也同樣沒有照母親的要求向公婆開口談「聘金」,而是在聽過我的經驗後與她的丈夫討論,取得一個折衷又兩全其美的方法:婚禮採中式宴客方式,但費用由男方出,婚宴上收到的禮金全數給女方。
當然出席的以女方親友多,能回收多少就看女方父母親友團的「實力」──唯一和我的經驗一樣的部分,就是在與外籍先生討論後一同把「拿錢過關」這事就此打住。
「戴上粉紅色鏡片的人,誤以為世界是粉紅色,絲毫沒有察覺自己戴上眼鏡」阿德勒的名句點出了認知偏見,提醒著我們應該摘除那擋在眼前根深柢固的生活型態,盡量客觀的看待不同;正因我與老公的成長背景對於聯姻的態度天差地別,我才不至於陷入聘金是「理所當然」的偏差。
其實,所謂「聘金」的習俗,在台灣本就不是理所當然。例如早在 1927 年籌組的台灣民眾黨黨綱中,就已明文規定廢止聘金制度;而當今許多年輕世代的男女與開通的父母,也漸漸不拘泥於古禮。
然而,我仍感謝婚前和家人有過這樣激烈的談話,及對於聘金禮俗的思辨:當我裸露自己的真誠、檢視自己的血脈時,無論傳承的文化好與不好,本就該具備自我判斷的能力。因為,那讓我與世界建立更多連結前,又更瞭解了自己。
畢竟,婚禮是一時,婚姻是一世,如果連這一關都過不去,那還談什麼生活一輩子?
(作者/《換日線》谷卓/讀者投書 :是老師,但最喜歡當媽,並趁孩子睡去後寫些什麼。求學階段歷經加拿大、澳洲、荷蘭的滋養,蹦跳 20 餘國。夢想蒐集各大城的國際馬拉松,還有一顆與家人在天涯各方露營的自然心。對未來在世界何處落腳保持開放態度,荷蘭老公總說:「一起就好」。 )
《關聯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人氣點閱榜
她真心奉勸女人這9種朋友別深交:背後講壞話、勢利眼、重男輕女...
2017/06/20 12:53一定要有這9種感覺,這才叫做愛情!
2017/09/25 12:43清大高材生面試遭打槍8次,第9次他才知道…
2017/08/24 10:43想要讓男人愛妳,先從了解男人開始。
2017/05/04 18:02吃地瓜減重卻變胖?營養師:這樣吃才能降低熱量
2018/06/04 10:47生理期特別累?其實妳缺少這些營養!
2018/01/17 14:23外食族必備「麵攤熱量表」,當心爆卡小吃!
2017/12/26 10:49出差實用!5句海外協商談判英文讓你懂得Give And Take
2018/03/06 14:50【偏執型人格】既自卑又自大,既熱愛又猜疑 !
2016/06/02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