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6
  • Jun
  • 2017

父母說的話,才是教養大關鍵:請支持孩子全心投入他熱衷的事物!

作者 采實文化

2017/06/16 16:09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孩子會聽、會看、會學!「夫妻相處模式」也是一種教養

先前曾聽到一位兒童教養專家說了這樣的話:「孩子會出現行為偏差,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父母感情失和。」因為她見過許多行為偏差的孩子,所以我認為她的話很有說服力。

在孩子們心中,父母是創造自己的偉大存在。假如爸媽每天吵架爭執,家中的氣氛不和樂,孩子一定會感到非常不安。

 

另外,父母離婚對已經懂事及已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也會造成相當大的打擊。他們會覺得,自己是不是不應該出生到這個世上。甚至會開始自責,認為是自己破壞了父母的感情。

●夫妻的感情融洽,能讓孩子有安全感

父母互說對方的壞話也是大忌。因為孩子會全部聽進去。媽媽成天說爸爸的壞話,孩子就會瞧不起爸爸。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對於結婚生子、共組家庭這方面的事就會產生負面想法。

兒子小學時,我也曾讓他經歷過父母鬧離婚的情況,雖然等到他上大學我才離婚,但這樣的我實在沒什麼立場給各位建議。不過,夫妻感情好可以穩定孩子的內心絕對是事實。

所以,偶爾請別管孩子,和老公愉快地聊聊天,保持良好的互動。即使夫妻私下感情不佳,但只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都很愛他,這樣的家庭氛圍更能讓孩子感到開心。

●認同孩子熱衷的事物,就算不喜歡也要試著接納

「你會那個啊,好厲害喔!」

曾經有一位參加研習的媽媽,一臉困惑地問我:「我兒子是恐龍迷,吃飯和上課的時候常常心不在焉,滿腦子只想著侏儸紀。我該怎麼辦才好?」

於是我回道:「那很棒啊!他那麼喜歡就代表其中一定有什麼特別吸引他的地方。妳應該大力支持他喜歡恐龍的嗜好」。

那位媽媽聽了我的話後就說:「您說的對,我知道了。我會陪他一起參加恐龍知識檢定!」(動物星球頻道舉辦的「動物檢定」測驗,共分為5個級數。)

●「認同」孩子熱衷的事物

有時候孩子感興趣的事,在父母眼中只是玩樂逍遣或無聊的瑣事。

但是,讓孩子全心投入的那件事中,可能存有激發孩子潛能的契機。

 

所以不妨試著用期待的心情想像,孩子聽到「你會那個啊,好棒喔!」的讚美後,能力可以獲得提升,開拓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跟孩子一起想像「達成目標」的感覺

「如果考上了會發生多棒的事呀?」

人類展開行動的理由只有兩種。第一,為了獲得「快樂」的感受,如開心、歡喜。第二,為了避開「不快樂」的感受,如悲傷、痛苦。

不希望考試成績差而沮喪,或是不想被爸媽罵所以「用功讀書」,這就是為了「避開不快樂」的行動。因為考試成績好會感到很開心,或是想受到父母的稱讚所以「用功讀書」,這就是為了「獲得快樂」的行動。

雖然前述兩者都是「用功讀書」的行動,但在2種心境中,你會選擇哪一個呢?想必是後者比較好吧。為了「避開不快樂」持續去做某件事不但很痛苦,時間一久也會覺得疲累。

●一起畫出成功的大餅

如果你希望孩子達成某個目標,請先讓他盡情地想像,完成目標會帶來多麼美好的感受。當孩子腦中對「完成目標」產生明確的觀感後,內心也會變得亢奮起來,並且轉化為一股極為健全強大的動力,促使孩子展開行動。

假設那個目標是「考試合格」,這麼做可以避免孩子為了準備考試而過勞,也能因為懷抱著對將來的期待,度過愉快的學校生活。

「如果考試過關,會發生多棒的事呢?」詢問的同時,父母親也用期待的心情陪著孩子一起想像吧。

●幫助孩子相信自己辦得到,別只會潑冷水

「你可以的!試試看吧!」

「想做做看這件事。可是,我做得到嗎……?」沒有自信卻想要嘗試的時候,聽到別人說:「你不行的啦,還是早早放棄吧!」,請問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是喔,我果然做不到……」假如就此放棄了,當然不會有任何改變。那麼,如果是聽到「你可以的!試試看吧!」情況又會變得如何呢?

●鼓勵孩子跨出第一步

「咦,我可以嗎?真的嗎?好吧,那我就來試試看吧!」你是不是會這麼想呢?姑且不論最後到底會不會成功,但比起空想,有實際行動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這句話不管是誰對你說,都能產生激勵的效果,不過若是由自己的父母來說,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呢?

對孩子來說,父母是賦予自己生命的重要親人。父母親口說「你不行的啦!」和「你可以的!」這兩句話對小孩的影響力,絕對勝過其他的話千萬倍。

因此,請別隨便抹殺孩子的可能性,把他想挑戰、想做的事都當成是有價值的事,然後告訴孩子「你可以的!」。

對於沒做過的事情,很少人會有絕對的自信。唯有親手去做、親身實行後才有可能獲得信心。但是,當孩子相信做得到,卻沒能做到的時候,也不要責備他,要讓他從中尋找在過程中學到了什麼,然後加以修正運用,這點非常重要。

●讓孩子思考學會事情的方法,多問「怎麼做」

「你覺得怎麼做才能成功呢?」

當孩子說「我想做做看這件事」的時候,你可以反問他:「你覺得怎麼做才會成功呢?」

我們很容易會去聯想某事「做不到的理由」。因為,人是討厭變化的動物,潛意識裡不願意接受改變。所以刻意去思考「做得到的方法」就顯得很重要。

●用「啟發性提問」取代指責

能夠挑戰各種事物的人、在職場上有所成就的人,這些人總是會專注地思考「該怎麼做才會成功」,然後展開實際的行動。舉例來說,當孩子不小心打翻果汁時,要是訓斥他「你為什麼打翻了!」孩子只會說:「因為……」像這樣開始找藉口。

 

但若是問他「你覺得怎麼做才不會打翻果汁呢?」孩子就會去思考不打翻果汁的喝法。因此下次遇到孩子發生失誤時,請問他「你覺得怎麼做才能不再犯第二次錯呢?」,讓孩子思考積極的行動對策。

●「做不到很正常」,媽媽們都該這樣想

父母親都很貪心,孩子功課好就希望他也擅長運動。孩子擅長運動就希望他成績也能很優秀,如果兩方面都不錯,又會期望孩子在音樂或藝術方面有所表現。

無論表現得好或不好,父母總是期待孩子「再好一點、再好一點」。看到其他孩子表現好就會想,「我們家的孩子為什麼不行?一定是努力得不夠。那就要再更努力!再更加油!」像這樣督促自己。

就算我沒教兒子唸書,他還是可以自己唸得很好,但他對運動卻很不拿手。「你是男生,如果會運動的話,一定很帥氣!」我積極地鼓勵他參加運動性質的社團,所以我很了解父母那種希望孩子「好還要再更好」的心態。

另外還有希望孩子能主動幫忙打掃、與朋友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等,父母的期望真是永無止盡。

●丟掉「好還要更好」心態,養育小孩才會更輕鬆

但是,請稍微冷靜地想一想。為什麼非得要求孩子樣樣好、樣樣行呢?有不擅長的事情真的是那麼糟嗎?

想必各位的答案都是否定吧。如果每個人什麼事都會,那這個世界上存在的就不是人類而是機器人了。那樣的景象感覺很怪對吧。

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書唸得好不好、有沒有運動神經當然也是因人而異,這是很正常的事。「應該做得到、應該會做才對、要做得再好一點」,若以這樣的想法養育孩子,他們的壓力只會越積越大。回想孩子還是小寶寶的時候,那時就算有不會做的事你也覺得沒什麼,保持這樣的心態,無論是再小的事,你也會覺得孩子表現得「很棒!」。

別對孩子抱持過多的期望,試著去想「做不到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會那就太好了!太棒了!太令人高興了!」。這麼一來你會發現許多孩子的優點與成長之處,心情也會變輕鬆,發現養育孩子的快樂,並且提升了孩子的潛能。

(作者/谷愛弓:「寶貝媽咪Precious Mammy」董事長及心理訓練的講師。育有一子。著作有《好媽媽的7大思考習慣》、《國中生的鬥志來自於父母!》(PHP研究所)。)

>>本文出自《媽媽一定要學會的關鍵33句話》一書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更新時間:2017/06/16 18:00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采實文化

◆健康生活.心靈勵志.親子童書◆ 采實文化,致力幫助個人與家庭,達到理想生活。專注「健康養生」「健身減重」 「人文關懷」「心靈療癒」「親子教養」「童書繪本」,精心製作的每一本書, 都是為了讓讀者遇見更好的自己,更安康的生活、更淵博的知識、更強韌的心 靈、更美好的未來。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