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9
  • Jan
  • 2018

別否認!同時喜歡兩個人…你我都會發生!

作者 遠流出版

2018/01/19 17:02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圖片來源/Unsplash

年輕人告訴我,她心裡的一個疙瘩。那是她大學的時候,跟學長成了男女朋友,結果半年後學長依原定計畫到國外當交換學生,她卻忍不住跟另一位男同學開始進入曖昧階段。

 

 

她知道,這樣很不應該,可是她忍不住,她也喜歡另一位男同學。是後來,她坦承把自己的為難告訴人在國外的學長,學長中斷交換學生的計畫,回來陪她,她才跟那位男同學斷了聯絡。

 

可是,她從此停不了對自己的譴責。現在大家都出了社會,學長沒再提過這件事,但她其實看到他心裡就有愧疚,壓力很大。

 

最近兩個人又有點小爭執,雖然不嚴重,她心裡有個聲音,想乾脆斷了這段關係,她不想在這段關係裡面當一輩子的罪人!

 

她之所以萬分自責,是因為爸爸也有過一段「疑似」的外遇,都沒有人掌握到確切證據,至今也真相不明。可是,她媽媽就是覺得她爸有外遇,會抱著小時候的她哭訴。

 

那一段童年時光真是愁雲慘霧,所以她很討厭在情感上不忠誠的人,沒想到,自己長大之後竟然成了她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我請她跟我聊的時候,先把社會道德放在一邊,單純從心理層面去談。面對自己的時候,不先把自己搞清楚,就拿道德來評斷自己,那很難把自己看清。

 

我說,要放下一段有負面情緒的經驗,最好盡可能從中學到一些什麼。請問,她在這整件事裡,學到了什麼?

 

 

她說,原來她會一次喜歡兩個人,而且有時候對兩個人的情緒都很強烈。她反問我,這正常嗎?

 

我舉例,有一個人,喜歡追韓劇,結果看一部就喜歡一個歐巴,掐指數一數,前後喜歡過好幾個歐巴。同一時間,可以喜歡兩個歐巴,一直注意他們兩個人的新聞,還會夢到他們,這正常嗎?

 

 

她說,這好像沒什麼不對。

 

我說,現在只是從戲劇搬到現實層面來談。

 

一次喜歡兩個人,這兩個人典型可能都不一樣,講話的風格也不同。喜歡林志玲,跟喜歡蔡依林,並不會相互排斥。但重點是,發乎情,止乎禮,現在的困擾在於我們擋不住自己的情緒。

 

我問她,她會不會怕,將來還會發生同樣的事?

 

她說,其實她想過,她覺得還是有可能。她是很需要被照顧與被呵護的人,她很需要感覺被愛。可是,她矛盾的地方是,她如果知道學長劈腿,她一定毫不遲疑就會跟他分手,她沒那麼大的肚量,這是讓她痛苦的另一個部分。

 

 

我說,這是另一個我們需要面對的事。也就是,儘管大部分的人都會在口頭上否認,事實上,在關係中有雙重標準的現象是很普遍的—也就是,我犯錯沒關係,你犯錯不可以。

 

尤其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時,更是明顯。像在親子關係裡面,就常出現類似大人犯錯可以有種種原因被原諒,但小孩犯錯沒有理由,該被處罰,回嘴還可能被罰得更重。

 

我陸陸續續跟她談到很多,平常她沒辦法跟人談到的議題。透過這些討論,我們能更認識自己,學到關於人、關於關係的一些知識。

 

黛比‧ 福特提到:「『陰影』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擁抱它,我們的生命才算完整。」

 

其實,只要我們面對陽光,背後就會有陰影。差別在於,有些人不想接受陰影的存在,不聽不看。有些人,則願意轉身把陰影看得清晰,那陰影就會像是變得更光亮一樣,沒那麼可怕,被我們所接納,真正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一個連自己都不接納的人,要別人怎麼接納?

 

(作者/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目前於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擔任所長,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管理訓練、親職教養諮商、人際與家庭溝通、正向思考引導、兒童遊戲治療、心靈成長等領域。)

 

>>本文出自《我想傾聽你: 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一書

更新時間:2018/01/19 17:02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遠流出版

  • 身為出版人,我們一直有個夢想,希望未來遠流能在整個社會扮演 「沒有圍牆的學校」之角色。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